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职业精神 >

第16章

职业精神-第16章

小说: 职业精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王在半年前被公司辞退,理由是老板不喜欢他。他说自己工作业绩好、能力强,所以同事总排挤他,在老板面前说他的坏话,老板就总和他找别扭。看他是朋友,笔者就把他介绍给了另一家公司。 

可是上班不久,他就又开始数落他的新老板了。说老板能力差、水平低,根本无法理解他想要做的事情对公司有多么重要。于是,在试用期满之前,他又被辞退了,害得笔者再见这个老板的时候,十分不好意思。现在这个朋友仍然是四处飘荡,但笔者却再也不会为他介绍工作了。 

人生在世,尤其是进入职场以后,一定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因此中国古代的圣贤都把能宽恕容人作为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提倡。《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在《周易》之中也有“君子以厚德载物”。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文化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别人没有义务为了你而改变他们自己。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宽容是一个人的卓识、心胸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思 考 

1.自己能够容忍不中意的人和事吗? 

2.有没有想过容人就是容己? 

3.是不是因为不能容人,所以自己的朋友很少? 

应当具有的几个宽容意识 

眼睛中要揉得进沙子 

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这是用来形容某人求真务实的态度。从求真求实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以这种心态去为人处世,就可能会很失败。因为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锱铢必较,就会减少其他人的生存空间,会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想一想,是不是有洁癖的人一般都是朋友比较少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无法容忍其他人一丁点儿的邋遢。看到其他人的身上有一点灰尘,他都会退避三舍。由此,那些喜欢自由散漫的人,也就不会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因为太累了。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求完美的话,尤其是做上司的,那么下属一定就会抱怨自己倒霉了。 

老张就是一位这样的经理,他对任何工作都追求完美,但工作完成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于是他就加班加点。上司不下班,下属当然也不敢回家。于是这个部门的加班,就是家常便饭了,时间久了就走了很多的人。新来的人听说这个上司的工作作风以后,也都希望调换部门。后来,公司只好把张经理从管理岗位上撤了下来。 

笔者在上销售技能培训课程的时候,会讲解这样两个概念:“社交距离、安全距离”。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一定距离的,因为彼此需要各自的空间。如果你事事计较,就会侵犯他人的空间,这样他们就会对你有抵触情绪。这就好比恋人之间,如果一方希望两人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的话,那么这对恋人很快就会分手。 

没有人是为你而活着的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对其他人不满意,主要就是由于别人的行为并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而选择。记得有一次,笔者去一家公司做项目,在做信息收集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份文件,于是就通知相关的部门,把文件资料给送过来。可是一天过去了,文件还没有送来。笔者去这个部门找经理要,经理很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你也知道我不是为你一个人负责,我还要对上级、下属负责。工作多,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如果当时不是笔者自己去拿文件,而是和他们老总说一声,这个经理可能就要受到批评,但即使如此又会怎么样?很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个经理以及其他的经理就会对项目进行干预甚至阻挠,那这个项目一定不会顺利执行,也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笔者的宽容,避免了这些冲突和可能;也没有总是去麻烦他们老总,这样他们老总就会觉得让我办事他省心。 

经常有人会抱怨:其他人怎么怎么不把他当回事,不按他说的办;别人怎么不为他提供帮助;别人又是怎么的不理解他,等等。其实所有这些的原因,就在于他太以自己为中心了。你要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是谁?别人为什么要听我的?” 

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行为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等价的问题。人都有价值观,而不同的人,其价值标准很可能是不同的。如果你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其他人的行为,就可能会引起纷争。 

比如你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很多时候工作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因此可能不计较钱的多少,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和你一样,不计较钱财,都“只挤奶不吃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面子不是尊严 

记得有一个朋友在辞职的时候,对笔者讲了他辞职的原因:“我们老总太不给我面子了,在我下属面前训斥我,让我下不了台,所以只有辞职了。”这让笔者想起了郑智化的那首《面子问题》,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但面子并不是尊严。 

韩信受跨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再比如刘备三顾茅庐,对刘备来说岂不也很没有面子?在《宋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 

韩信、吕蒙正此后都是封侯拜相,刘备更是一国之君,不可以说没有尊严。如果当时他们碍于面子而动了杀心或放弃,还能成就他们的事业吗?三国时候曹植说过这样一段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弘的气度,又岂能因为所谓的面子而放弃自己的机会呢? 

推己及人 

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见,推己及人自古就是一种优秀品行。因此,在做事情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如果换成是自己,我会怎么做?”这样你就能理解其他人的一些行为,进而对其宽容。 

笔者在进行咨询和培训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种管理思想:价值观管理。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也有一个提法叫“客户导向”。二者都强调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进行自己行为的选择。这样你才能更理解别人,才会更容易与别人沟通,并获得他们的认可。 

小李是一个业务员,有一次同一个客户就项目合作的事情进行洽谈。在这之前,双方已经沟通过几次了,彼此之间也基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但这次洽谈,从一开始气氛就有些不对。客户忽然之间非常暴躁,似乎根本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于是小李转换话题,和他聊其他的事情。 

聊过才知道,他的企业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下,但是公司员工还说他中饱私囊(他们是一家国企)。这边是员工的误解,那边是家人的不理解。妻子带着儿子出国去了,把他一个人扔在这里,还说永远也不回来了。这样小李就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了,客户对自己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产生了动摇,在此情况下再谈业务上的事情也属枉然。于是双方就开始谈论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理想,再也没有谈项目合作的事情。但是在分开之前,客户对小李说:“明天到我那签合同吧。” 

记住这样一句话:“重要的是角度,而不是距离。”还记得物理学中仰视、俯视和平视之分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样一个事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的。因此,你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你们才会更容易沟通。 

寡欲多容 

清朝的金缨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与此类似的,在《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心只是放宽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碍便大。”很多时候不能宽容,就是因为你有太多的所求和欲望,才会要求事事完美,才会希望其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因为人有一种保护心理,害怕自己的东西为其他人所破坏和剥夺。 

当然,讲寡欲,并不是讲应该无欲无求,而是应当精简自己的梦想,不要什么事情都追求,那样就不会斤斤计较了。其实,真正成功的人,他们的欲望都是很少的,因为他们达到了一种境界,就如《荀子》所言:“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思 考 

1.自己是否过分地追求完美? 

2.自己行事是否太以自我为中心? 

3.是否有太多的欲望,让自己过于严格地要求别人? 

你一定要宽容 

用宽容成就你自己 

近些年,职场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人用“成王败寇”来形容。其实这种论调并不适用于职场竞争,因为无论如何,大家今后还是要在一起工作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这样兵戎相见呢?而如果你能够与其他人以宽容相处,你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为中国加入WTO做出重要贡献的龙永图,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身边有许多比我干得好的人,但我从来不感到受他们威胁。他们可能在某一方面干得比我更好,但我有自信,我能够控制住局面。他们对我很尊重,并不是因为我能力强,而是因为我能够包容他们。” 

其实又何止是他呢,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都是因此而获得其他人的尊重,更因此而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的。 

用宽容迎接竞争 

竞争,在这个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与其花费时间去打击、贬低对手,急于表现自己,还不如用宽容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来完成其他的任务。如果可以做事得体、待人有礼,那么你就会争取到对自己更有利的机会。 

有一家企业,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空出来了,好多人都在竞争这个职位,其中以小王和小李最有实力。虽然小王更有能力,但是由于小李和老板是亲戚,所以由小李出任这个经理职位。 

大家都为小王抱不平,但小王却说小李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能力也不弱,而且还带头向小李表示祝贺。小王的这种大度,让小李很意外和感动。在这一年的绩效考核中,小王是部门中成绩最高的,并因此而获得了出国培训的机会。 

其实,人之所以不能宽容,原因在于恐惧。恐惧竞争,恐惧压力,更恐惧失败。因此,当人发现一些不安定因素的时候,就会去孤立这些不安定的潜在威胁,甚至是去消灭它。想想吧,如果在你的工作职位上有一个新人进入公司,只要你产生这个人可能取代自己位置的念头,你会如何?你是否会非常严格地要求他,把他的任何一个小错误无限放大,最后把这个错误变成不可饶恕?如果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向你请教,你是否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这一切的不宽容,就在于你的恐惧。 

如果你不能宽容地对待工作中的失误和竞争,又会怎样呢?首先,一定是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高瞻远瞩,容易错失一些更好的发展机会。另外,你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行事就会太过于自我,就会有失公正。这样你就容易情绪化,从而影响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