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3章

吕氏春秋-第3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为盲,处鼻则为鼽、

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蹶。

轻水所,多秃与啊耍恢厮鄬挥胲L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伛人。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

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百节虞

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於

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

贱之也,为其末也。

○先己

三曰:汤问於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

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

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

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於响於声,善

影者不於影於形,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备

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三者之成也,在於无为。无为之道曰胜天,义

曰利身,君曰勿身。勿身督听,利身平静,胜天顺性。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

业进乐乡,督听则奸塞不皇。故上失其道,则边侵於敌;内失其行,名声堕於外。

是故百仞之松,本伤於下而末槁於上;商、周之国,谋失於胸,令困於彼。故心

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

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强焉。当今之世,巧谋并行,

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夏后相与有扈战於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

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

瑟不张,锺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

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诗》曰:“执辔如组。”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子贡曰:

“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圣人

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

鳖安矣,松柏成而途之人已荫矣。”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

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於身者得之人,失之

於身者失之人。不出於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於己身者乎!”

○论人

四曰: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

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无穷之次,事

心乎自然之途。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

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

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时之,远方来宾,不可塞也;意气宣通,无

所束缚,不可收也。故知知一,则复归於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

离世自乐,中情洁白,不可量也;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故知知一,

则可动作当务,与时周旋,不可极也;举错以数,取与遵理,不可惑也;言无遗

者,集肌肤,不可革也。谗人困穷,贤者遂兴,不可匿也。故知知一,则若天地

然,则何事之不胜?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己,则车轻马利,致远复食

而不倦。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戮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三代

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於王。

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

所以乱也。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

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

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

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

父、母、兄、弟、妻、子。何为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

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

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圜道

五曰: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

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

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

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

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

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

无处也。”以言不刑蹇,圜道也。人之窍九,一有所居则八虚,八虚甚久则身毙。

故唯而听,唯止;听而视,听止:以言说一。一不欲留,留运为败,圜道也。一

也齐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圣王法

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令出於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

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复归,至於主所,圜道也。令圜,则可

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无所壅者,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以为命也,

贤不肖、安危之所定也。人之有形体四枝,其能使之也,为其感而必知也。感而

不知,则形体四枝不使矣。人臣亦然。号令不感,则不得而使矣。有之而不使,

不若无有。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

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方则分定,分定则下不相隐。尧舜,贤主也,

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犹若立官必使之方。今世之人主,皆欲世勿失矣,

而与其子孙,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乱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远,而所知者

之近也。今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也。宫、徵、商、羽、角,各处其处,音皆

调均,不可以相违,此所以不受也。贤主之立官有似於此。百官各处其职、治其

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

孟夏纪第四

○孟夏

一曰: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

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

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

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

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乃行赏,封

侯、庆赐,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

爵出禄。必当其位。

是月也,继长增高,无有坏隳。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

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劝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

鄙,命农勉作,无伏于都。

是月也,驱兽无害五谷,无大田猎,农乃升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是月也,聚蓄百药,糜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既毕,

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少长如一,以给郊庙之祭服。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

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暴风来格,

秀草不实。

○劝学

二曰:先王之教,莫荣於孝,莫显於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

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

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於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

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

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

圣人。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於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

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

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

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於胜理,在於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

敢骄也,上至於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

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於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

师者,馀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

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於匡,

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於

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尊师

三曰: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

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

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

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

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

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