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2章

吕氏春秋-第2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

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

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

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

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

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

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邪?”颜阖对曰:“此阖之

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

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

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

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

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於此,以随侯之珠弹千

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

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

则於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

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

大於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

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

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

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

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情欲

三曰: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

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

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

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

骨沈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於物也,

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雠;意气易动,跷

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

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言而惊,不

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

不甘味,与死无择。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

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

而况於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

下者,必法天地也。尊,酌者众则速尽。万物之酌大贵之生者众矣。故大贵之生

常速尽。非徒万物酌之也,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功虽成乎外,

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

死之上,颠倒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

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

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侯之忧於

孙叔敖。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当染

四曰: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以入者变,

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於许由、伯阳,禹染於皋陶、伯益,汤染於

伊尹、仲虺,武王染於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

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於干辛、岐踵戎,

殷纣染於崇侯、恶来,周厉王染於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於虢公鼓、祭公敦。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

者。齐桓公染於管仲、鲍叔,晋文公染於咎犯、郄偃,荆庄王染於孙叔敖、沈尹

蒸,吴王阖庐染於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於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

当,故霸诸侯,功名传於后世。范吉射染於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於黄籍秦、

高强,吴王夫差染於王孙雄、太宰嚭,智伯瑶染於智国、张武,中山尚染於魏义、

椻长,宋康王染於唐鞅、田不禋。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身或死

辱,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可羞人,必称

此六君者。凡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因安也,以为行理也。行理生於

当染。故古之善为君者,劳於论人而佚於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

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

不当,理奚由至?六君者是已。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所染不当也。

存亡故不独是也,帝王亦然。

非独国有染也。孔子学於老聃、孟苏、夔靖叔。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於

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於鲁,墨子学焉。此二士者,无爵位以

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

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

子贡、子夏、曾子学於孔子,田子方学於子贡,段干木学於子夏,吴起学於曾子;

禽滑{殹康}学於墨子,许犯学於禽滑{殹康},田系学於许犯。孔墨之后学显荣於

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皆所染者得当也。

○功名

五曰: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鱼

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

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

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缶醯黄,蚋聚之,有酸;徒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

罚虽重,刑虽严,何益?

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是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

之去。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

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行不异乱,虽信令,民犹无走。

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而

不此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能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

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

季春纪第三

○季春

一曰: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

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

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

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

焉。天子焉始乘舟。荐鲔于寝庙,乃为麦祈实。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

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

名士,礼贤者。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

防,导达沟渎,开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罼弋,罝罘罗网,喂兽之药,无出九

门。”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任降于桑,具栚曲{⺮豦}筐。

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无观,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

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堕。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

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於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犠牲驹犊,举书其数。国人傩,九门

磔禳,以毕春气。

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早降,

兵革并起。

○尽数

二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

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

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

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

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於羽鸟,与为飞扬;集於走兽,与为流行;集於

珠玉,与为精朗;集於树木,与为茂长;集於圣人,与为敻明。精气之来也,因

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为盲,处鼻则为鼽、

为窒,处腹则为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