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219章

军阀治世-第219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知道,明年开春时就是山东军进攻的时候,他必须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也许,辽东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他们满人栖身了,多铎将目光投向了北部和西部,范文程也悲观的发现,给满清卖命是没什么前途了。
    但不给满清卖命又能如何,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的名字在大明可谓是到了差不多人尽皆知的地步,许多人都知道满清有这么一个叫范文程的大汉奸。
    为了让以后的日子好过一些,范文程建议多铎若是撤退,应向西撤退。传说在很远的西边,还有许多小国。
    蒙古当年就在西面征服了许多国家。
    多铎也不想到北边的森林里过苦日子,因此接纳了范文程的建议,开始派人向蒙古人询问蒙古西边的情况。
    蒙古当年在西边打下的国家,大多都已经灭亡了。但蒙古人手里多少掌握着一些资料,对西边的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在证实了西域有许多小国之后,多铎连冬准备大迁徙。
    几次大战下来,多铎已经失去了打赢山东军的信心,早点准备是没坏处的,以免到了时候没时间准备。
    但多铎并不甘心就此退却,他还想再搏上一把,只是也一边为自己准备后路。
    然而就在这时,山东军突然猛攻赫图阿拉,以李然带领的第三营为首,外加半个炮兵营,以及两万收编的满清汉军,在十二月下旬突然发动进攻。
    赫图阿拉是满清的老寨,乃所谓的‘龙兴之地’,由于靠近山东军,因此多铎在那里布置了将近两万守军。
    李然第三营突然发起进攻,大大出乎了满清的意料,赫图阿拉内的守军霎时间就被猛烈的炮火给打蒙了。
    赫图阿拉的城墙很矮,而且城池还很小,炮营对赫图阿拉猛烈的炮轰了一天左右,城内的满清守军在炮击下死伤惨重。
    第二日,李然下令攻城。
    两万炮灰部队霎时间冲入赫图阿拉,但这些炮灰部队可谓是鸟枪换大炮,身上的盔甲都换成了板甲,虽然是炮灰部队,但辽东作战参谋部还是希望减少伤亡。
    同时他们手上的武器也都换成了长枪、手斧和腰刀。
    长枪和手斧的破甲能力很强,用来对付那些身着重甲的清兵最为合适,一长一短。同时那腰刀,也是山东军使用的标准,一把把都是吹毛可断,砍重一点,清军身上的扎甲也是挡不住,只是杀伤力不如手斧强,但手斧较短。
    赫图阿拉是在山地之间,两万炮灰部队冲进赫图阿拉,一路猛冲猛打,不到小半日就解决了城内的战斗,成功攻下赫图阿拉。
    然而攻下赫图阿拉的李然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在经过三天的休整后,带领大军冲出山区,直扑抚顺。
    明军在冬季发动攻势,大大出乎了清军的意料。
    毕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士兵极易出现非战斗死伤,而且后勤运输几乎不可能进行,骑兵在雪地里作战都十分吃力。
    但实际上,这只是满清自己这么想。
    李然的第三营在之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部队配备了大量雪橇,而且棉衣和燃料准备了很多。
    一路上第三营以闪电般的速度,连克三处关隘,直达山区之外的平原地带。
    连绵的行军线上,成群的士兵坐在雪橇上,由马匹拖拉着进行快速行军。后面的雪橇上,则拖着大量的后勤补给。
    在雪地中用雪橇运输补给,一匹马就能拖动半吨的重量。每个雪橇上可以运载六名士兵。
    拥有如此便利的运输工具,第三营准备了非常多的粮草,足够支撑两个月的所需,弹药更是带了许多。
    利用雪橇的优势,辽东作战指挥部在两个月前确定了冬季攻势,不仅仅是李然带领的第三营发起进攻,太子河南岸同样也将发动冬季攻势。
    而李然的第三营更靠近沈阳,而且在这一地区,满清的兵力较少,因此率先在十二月下旬打响冬季攻势的第一炮。
    
    当然,雪地行动优势并非山东军所独有,满清也有。
    努尔哈赤手下也有一支滑冰部队。相传当年努尔哈赤被困墨根城,城池即将陷落的时候,一支“皆着乌喇滑子”的滑冰部队如从天降,解了墨根城之围。这支特种部队完全靠滑冰前进,一天一夜行军700多里,火炮也架在冰爬犁上运送。
    乌喇滑子就是冰鞋,同样也有雪橇,只是称为‘冰爬犁’。但满清这样的部队不多,也只有唯一的一支,撞上来也是送死。
    李然的第三营行军速度非常快,只是用了一夜,便行军二百余里,满清还未察觉时,便已经兵临抚顺城下。
    第三营的马匹带得很多,并非用一匹马拉个两百里,而是马匹轮换拖拉,虽然没有滑冰快,但夜行两百里还是轻轻松松。
    抚顺,这是沈阳的卫城,距离沈阳不过几十里地。
    第三营当日黎明时来到抚顺城下,随即对抚顺进行猛攻。而之前,清军的主力已经被吸引到了太子河沿岸,防止山东军的骑兵北上骚扰。
    但抚顺作为靠近沈阳的卫城,防守也并不空虚,城内拥有一万精锐守军,及三万蒙汉士兵。
    满清在驻兵时并没有把大量兵马放在城外的习惯,除了沈阳,也就是他们的‘盛京’,大部分军队才是驻扎在城外的。
    隆隆的火炮声很快将城内的守军吵醒。
    炮兵营和第三营的火炮,开始对抚顺进行狂轰滥炸,还向城内发射了数千枚火箭,炮兵营的火炮打城墙,步兵营的火炮打城内。
    在凶猛的火炮下,只用了十五分钟左右,城墙上就被炸出了一个缺口。
    这次奇袭,打了城内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被吵醒时,城内已经燃起了大火,天上不时还会掉下炮弹。数万清军在混乱中,还是集结了起来,赶到城墙进行防守。
    城墙上的火炮早已被摧毁,明军又在往城墙、城头、城内狂轰滥炸,一时间竟没有任何还击之手段。
    ——————
    月票,月票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八十一章:打到沈阳过春节
    第一百八十一章:打到沈阳过春节
    猛烈的炮火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抚顺的城墙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城内的守军躲在两侧城墙后面,伤亡虽然较大,但并未在火炮下丧失战斗力。
    但在豁口前方,却是没有什么人敢站着。
    那炮火之猛烈,若无掩体保护,过不了一会就会被炸死。
    “三线部队准备。”李然在望远镜中看到城墙已经轰开了一个十多米长的豁口,随即下达命令。
    “报告营长,三线部队准备就绪。”
    “进攻。”李然挥手道,“炮火弹幕徐进掩护。”
    “是。”
    传令兵将命令传达了下去,很快,三线部队的两万人,便手持近战武器,朝着豁口杀去。
    “杀”
    “杀”
    两万人大吼着冲到豁口,后面的火炮开始向前方做徐进掩护射击,压得城内的清军抬不起头来。
    但两万炮灰部队冲进豁口,城墙两侧的清军顿时跳了出来。
    在如此距离下,什么炮火掩护,什么射击都是虚的,只有真刀真枪的对干才是实的,炮灰部队直接与清军撞在一起,展开血腥残酷的白刃战。
    双方绞在一起互相厮杀,不断有人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但每一个炮灰部队的士兵倒下,就有更多的清兵倒下。首先清兵的阵形全无,在火炮的压制下,清军根本无法形成阵形,冲上来时,已是散乱无比。
    虽然炮灰不能直接支援,但却可以组织清军排出密集的阵形。
    在阵形上,清军非常吃亏。同样在装备上,清军的护甲更是没有这些炮灰部队身上的板甲强悍,武器更没有那么犀利。
    在近战之中,往往清军要砍上好几刀,才能砍死一个冲锋的炮灰部队士兵,但炮灰部队的士兵,往往一击便能要了清军士兵的性命。
    同时这些炮灰部队经过几个月以来的训练和洗脑教育,一个个作战中非常疯狂,他们不管什么性命安危,只管和清军拼命。
    这些炮灰部队收编于满清汉军八旗,长期饱受满清的压迫,心中的怨气只是稍稍挑拨,再加上拥有山东军发给他们武器,带领他们作战,便以是战意冲天,打起仗来凶悍无比,不畏战死。
    两万炮灰部队在绞杀中越打越疯,一路势如破竹的杀进了城内,数万清军被杀得节节败退。
    在炮灰部队冲入城后,李然随即下令总攻。第三营很快也杀进了城内,第三营在巷战中的表现,往往比不上那些炮灰部队,不仅是因为没什么经验的问题,同样也缺少那股悍然的气势。
    山东军大部分都只适合野战,在野战中并非个人厮杀,而是团队配合。许多士兵甚至没有经历过个人厮杀的经历。
    虽然如此,但第三营的入城作战,却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以为第三营给炮灰部队带去了远程打击能力,火枪手在一些宽阔的街道上不断的射杀着成群的清军,有的则随着炮灰部队在小巷中解决棘手的敌人。
    论个人厮杀的气势比不杀这些炮灰部队,但山东军所拥有的作战技术,却是这些炮灰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二三十个长枪兵和一些火枪兵配合在一起,便能封锁一个街道。
    激战一直在持续,很意外的是,这些清军竟然没跑,而是拼死抵抗,情况十分的反常,但就算是这些清军拼死抵抗,也无法扭转山东军收复旅顺的结局。
    激烈的巷战从黎明,一直打到正午。第三营开始着手夺取城门的控制权,在反复的争夺下,终于控制了东、南、北三处城门,唯独剩下西门还在清军手中。
    城内的清军激战到正午,已是死伤惨重。将近四万清军,被歼灭了大半,只剩下一万多清军还在西城负隅顽抗。
    李然知道,这些清军肯定是在等待沈阳的支援。
    毕竟已经打了一个上午,沈阳的清军绝对已经收到了消息,用不了多久,清军的骑兵便会到达抚顺。
    只要这些清军还能控制住一个城门,清军便能乘山东军立足未稳发动反攻。
    但第三营显然不会给这些清军机会,攻入抚顺后,第三营的火炮也随之推进,此刻大部分火炮已经推进到了西城门。
    一万多名清军在西城门顽抗,很快遭到了炮击。
    炮击之下的清军迅速抱头分散,在与山东军打到这份上,如何应付山东军的火炮还是有了一些经验。
    然而清军一分散,集结而来的炮灰部队随即发动猛攻。
    这下清军完蛋了,在没有密集阵形的情况下,对于白刃战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几乎就是被分割。
    一个人要应付几个人的兵刃,就是关公附体也没用了。
    而且这些清军没有任何地利可以依托,不到半个小时,这些清军便被淹没在了炮灰部队的疯狂进攻中。
    见无法抵挡,五千多清军狼狈的从西门逃窜了出去,骑上马便朝沈阳方向溃逃。李然也未去追,而是迅速的开始在抚顺布置防守,以及清理城中的清军。
    第三营开始在各城门上架设火炮,而那两万炮灰部队,这一仗足足阵亡了一千八百余人。
    受伤的更是达到四千多人。
    还能参与作战的,开始挨家挨户的将门撞开,将屋内的满清鞑子抓出来,若是汉人,则专门集中安置到其他地方。
    那些抓出来的满清鞑子,一个个都被拉去修补城墙的豁口。
    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