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218章

军阀治世-第218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加州和夏威夷殖民地的利润还未报上来,按理说,这两个殖民地攫取的利润定然不止550万两才对。
    果然,没过几天,加州派遣的飞剪船返回了山东,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加州殖民地的利润,及美洲舰队抢掠到的东西,竟然有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三千万两,另外还有将近一千万两的各种货物和三万张海貂皮。
    听到报告,赵岩一度认为自己听错了,或者报错了。
    五十万两黄金和三万张紫貂皮,这个赵岩倒不意外。但白银三千万两,以及一千万两未处理的货物,却是让赵岩瞪大了眼睛。
    三千万两白银啊
    在美洲的收益,几乎都赶上赶上山东在亚洲地区的财政收入了。只要船队能顺利返航,那么明年就可以敞开手脚花钱了。
    但同时,还有一个更震撼的消息。
    英国、法国、荷兰竟然组建了庞大的海上联军,正准备进攻加州,预计明年春季即将进犯。
    “一百多艘军舰,两万五千名士兵。他**的,准备不足啊”赵岩后悔不已,美洲舰队在东海岸不断劫掠,自然是会引来战争的。
    早知道,就往加州多派遣一些兵力了。
    毕竟美洲只有八千名陆战队士兵,而且还有三千人被调到阿拉斯加开辟殖民地去了,这下可就危险了。
    “召集参谋部人员,马上开会。”赵岩起身对亲兵吩咐道。
    过了一会,参谋部的人员就集中了起来,对于加州遇到的危机,进行对策商讨。
    “我们现在派遣支援应该还来得及,就算是欧洲海上联军在春季前发动进攻,加州殖民地应该能顶住几个月的时间。”副参谋长张志说道,“我们现在有三十艘飞剪船,完全有能力向美洲快速投送兵力,一月有二十艘飞剪船下水,这三十艘飞剪船派遣到美洲后,我们本土还有足够的快速运输船队。”
    “要是殖民地被围,那要如何登陆?”茅元仪问道。
    “若是无法登陆,则返回檀香山。”张志说道,“而且有加州殖民地的人带路,只要多带些小船,成功登陆的可能性很大。”
    “支援加州殖民地是必要的,殖民地的收益这么大,没有理由从手里丢掉,只是我们要投送多少部队和物资过去?”赵岩说道,“你们算个最佳的配比出来。”
    赵岩既然说话了,参谋部也不多说别的了,马上开始计算。
    参谋部最大作用就是计算,该调遣多少人,需要多少补给什么的,作战地区的地形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明廷的那些文臣,统兵打仗时,补给竟然都会算错,这就是不把战争作为专业来搞的悲剧结果。
    在这样到处都是野蛮人的年代,战争更要搞得专业。
    很快参谋部给出了几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停止新兵营内陆战队的改制进程,调遣5000名士兵派往加州,同时带上二十万发炮弹和十万发火箭过去。
    第二个方案,派遣一万名陆战队士兵前往加州,带上十万发炮弹,和十万发炮弹。
    只有三十艘飞剪船,为了保障一定的速度,不能装太多的东西。因为欧洲海上联军进犯,若是飞剪船装的东西太多,很容易被军舰包围。
    法国和荷兰的军舰自然围不上,但英国人的军舰却以吨位小,速度快见长。
    是多运炮弹,还是多运人,参谋部给出了两个方案。
    那十万发火箭,乃是山东军火库的全部库存量了,火箭算是用光光了。今年没有日本的硝石和硫磺供应山东,山东的火药多靠土法制硝和江淮地区的硝石供应,在几番大仗之下,还是稍显不足。
    支援一下加州殖民地,火箭库存算是彻底没有了。火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绝对是好用的东西,深受各营的喜爱。
    射速快,覆盖火力强。经过不断升级的火箭,已经能打到一千五百米外了,生产出的火箭中,近半数数的火箭引信都只有500米到800米。
    那么远的射程,其实还是用火炮划算。
    毕竟火箭的威力没有炮弹猛,但射速高的特点,是在火炮忙不过来时阻止敌人迫近的时候是最好的选择。
    多带火箭,生命安全有保障。
    现在库存没有了,明年还要多造火箭。
    两种支援方案中,赵岩还是选择了第二个。
    毕竟士兵派多一点过去更保险,加州殖民地拥有那么高的利润,绝对要保住。
    十一月二十八,文邦良带领的庞大舰队,终于回到了青岛。赵岩已经在青岛迎接文邦良的到来。
    抢到这么多船,绝对的功臣啊
    南洋分队带回来的船只,足够解决当前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六十七艘大商船,一百余艘近海商船的到来,对日贸易的运输绝对不成问题,而那一百多艘近海船的到来,南北贸易也不再是问题。
    文邦良返航前,赵岩还让人打造了三千枚‘穆西河海战勋章’,并准备通知内阁,封文邦良为四品‘定海将军’,并将文邦良提升为第一舰队副司令官。
    文邦良在朝廷的身份是文人,封个定海将军并不合制,但制度可以改,文人封将军怎么不行了?
    至于这个定海将军,朝廷的封号里没有,可以加嘛一切赵岩说了算,内阁可都在他手里掌控着。
    浩大的船队登陆后,文邦良在赵岩的迎接下热泪盈眶。
    一个感觉此生罢了的海盗幕僚,竟混到第一舰队副司令官,还真是如同做梦一般。若无老上司苏步恒提携和赵岩慧眼识珠,恐怕亦无今日。
    赵岩将这些功臣迎接下船后,直接在青岛摆上庆功宴,并亲自给每个水兵和陆战队士兵颁发勋章。
    至于奖励,还要等核算了战果之后再行下发。
    同时在青岛,一万名陆战队士兵正在等待登船,三十艘从日本召回的飞剪船已经停靠在码头。
    士兵正在往船上搬运炮弹和火箭,以及食物和淡水。
    那些长期在青岛港出入的商人们,在经过军用码头时见到这副忙碌的场景,就知道又有部队要出征了。
    此时的青岛港,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繁茂的港口。
    从南方前来青岛的船只越来越多,山东的海盐和棉布,以及各种质量上佳的铁制品,都是吸引商人们前来的原因。
    同时,登莱愈加繁荣的消费需求,也是吸引各地商人到来的原因。
    而且越来越多商人开始选择走海路。
    崇祯十年一整年,严世良一直都在带着近海舰队在浙江、江淮的海岸线周围剿匪,许多水匪都被剿灭,近海运输路线变得愈加安全。
    一些福建船只也跑到了山东来做生意,山东其实和福建没什么区别,进出口渠道都被人捏着,福建是郑芝龙,山东是赵岩。
    赵岩对于福建来的商船,出口关税比郑芝龙的要低得多。
    现在赵岩还未控制全国各省,关税顶得高了,别人还不来你这了。但进口关税,赵岩却是收得较重,主要是为了给山东的工商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来山东卖海货的福建商船是越来越多了,山东的海货虽然比福建来的少一些,一些商品的量却非常大,而且质量更好,例如棉布这些东西,远远比在福建购买山东棉布要来得划算。受今年海贸中断而萎靡的产业,也慢慢的开始恢复。
    山东缺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些不太大宗的商品,但只要是大宗海贸商品,在青岛都能买到,更有山东产的特色商品。
    
    三天后,一万名陆战队士兵登陆完毕,三十艘飞剪船在赵岩的目送下缓缓的驶出了青岛。
    这些陆战队士兵,连春节都不能过了,得等到三年后再返回山东。
    在海外,军饷直接涨幅50%,还能在海外或者辽东获得500亩土地,若是定居海外殖民地,家属全都会给送过去。
    在海外,遭遇危险的概率非常高,好在他们去的加州,若是去中南美洲和古巴之类的地方,极有可能会被瘟疫袭扰。
    虽然很多士兵心中不舍故乡,却还是在动员下,登船踏上征途。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八十章:辽东冬季攻势
    第一百八十章:辽东冬季攻势
    十一月底,辽东作战参谋部传回了一个‘冬季攻势’的作战计划。
    冬季是一个非常不适合作战的季节,但辽东作战参谋部在这时候准备发动‘冬季攻势’,却不仅仅是为了在赵岩大婚前多准备些军功作为贺礼的鲁莽行径。
    看过了‘冬季攻势’的作战计划后,赵岩批准了这一计划。
    若这次冬季攻势能一举收复辽东,明年的军制改革也简单许多。
    
    在辽东,多铎已经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济尔哈朗和阿敏两兄弟,也掌控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崇祯十年,满清与蒙古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蒙古多个部落,脱离了满清的号令,不再买满清的账了,有的甚至把部落派出的勇士抽调了回来。
    满清不让?
    集体跑回来呗。
    蒙古人已经意识到了满清的末日已离时不远,九年入关劫掠,大败而归,蒙古各部落为之震惊。
    然而之后,满清在镇江大败,黄台吉大军被围朝鲜,紧接着被全歼。这个消息更是震撼得让人膛目结舌。
    听说明国出现了一名叫赵岩的将军,扬言三年复辽。
    此时,明军已经占领了辽东东南部。
    明军的进攻还将继续,蒙古各部落在几次大败中损失了非常多的部落勇士,许多部落都已经不想在将这场无意义的战争再进行下去。
    他们与满清合作,更多的是想南下抢劫。
    但满清现在抢劫不了,自己都危在旦夕,如何还会与满清走在一起,一些部落直接就脱离了满清的掌控。
    为此多铎只能对其他的部落进行安抚,未曾做出什么动作,根本不敢去征讨那些蒙古部落。
    此时的辽东危险之极,一个不慎,太子河南边的明军就会发起进攻。对于明军的强悍,多铎已经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依旧实效不大。
    例如与明国求和,还称臣纳贡。
    结果多铎收到消息,明国皇帝竟然被山东的赵岩给立宪了。
    什么是立宪?
    多铎不太明白,范文程解释了一番,多铎才明白什么叫立宪,就是不能插手管理国家,犯法要与百姓同罪什么的。
    这还叫皇帝?
    崇祯完完了,议和也跟着泡汤,南面的山东军目前咄咄逼人,经常有明人骑兵蹿到太子河北岸,进行狂风一般的扫荡。
    这让多铎防不胜防,辽东以平原为主,这些骑兵突入太子河北岸后,行踪经常飘忽不定,在整个辽东乱窜都有可能。
    同样派骑兵过去围堵,那些山东骑兵见人数差不多就撞上去厮杀,见敌人太多就直接跑路。
    往往多铎的骑兵还追不上,为什么?马比不上人家的。
    山东骑兵的战马,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上上马,但清军的战马却并非如此,几次大战下来,满清战马损失严重,很多骑兵的马匹质量越来越差。
    那些骑兵经常还携带火器,非常难以对付。有一次竟然被一小股骑兵乘夜突至沈阳城下,朝着沈阳城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后扬长而去,以致沈阳引发大火,烧毁了许多房屋。
    入冬后,南面的山东军终于安份了下来。加上多铎加强了沈阳周边的防守,沈阳城下的工匠作坊,及沈阳城的安全是没什么问题了。
    多铎知道,明年开春时就是山东军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