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58章

育儿百科-第158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空气没进入肺部,而是从食道进入胃部了,则看不到胸廓的膨起,而出现腹部的膨隆。这是因为屈曲颈部的方法不对的缘故,只要纠正过来就可以了。也可以压腹部来排出空气。孩子呼出空气后,能自己吸入空气时,就说明自主呼吸恢复了。 
由于大人的肺容量大,所以1次不要吹入太多的空气。否则的话,空气进入胃部,会妨碍孩子的自主呼吸,或是对肺造成损伤。 
人工呼吸要一直进行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3)异物进入眼耳鼻 
进入耳、鼻的异物,在其中溶解而不造成危害的情况很少。但异物进入体内后,也不会因暂时没取出来就立即会发生危险。如果急于取出,应用奇怪的工具,孩子不配合而强行操作,反倒是危险的。眼睛中的异物容易损伤角膜而导致化脓,所以应立即去眼科请医生帮助取出来。 
(4)吞食异物后 
详见“284吞食了异物时”。 
(5)割伤、扎伤 
如果是按压后1~2分钟可止血的伤口,可在其周围涂上酒精后用绷带包扎。严重的伤口要请医生处置。注意不要用具有杀伤细胞作用的药物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是被从土中挖出来的罐头瓶或玻璃片弄伤,即便是小伤口也要去看医生,这是为了预防破伤风。 
(6)从高处坠落 
婴儿从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详见“265婴儿的坠落”。如果是l岁半以上的孩子详见“366预防止事故”。 
(7)吃入香烟 
请参照“197防止事故”。 
(8)被动物咬伤 
被狗咬伤时,应弄清楚咬伤孩子的狗是哪里的,谁家的,这并不是为了要求损害赔偿,而是因为知道了是谁家的狗,就能从主人那里得知这条狗是否注射过狂犬疫苗,如果注射过狂犬疫苗了,则只需对伤口进行处理即可。如果是被野狗咬伤的,伤后狗不知去向的话,在流行期,就必须要考虑给孩子进行狂犬病的预防注射。 
由于现在使用了组织培养不活化疫苗,而不像从前那样使用兔脑制成的疫苗,所以不用担心发生过敏性脑膜炎了。也有的在被野狗咬伤时,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被老鼠咬伤后,不仅要单纯地处理伤口,还要进行对鼠咬症的预防才是安全的,希望父母与儿科医生联系。 
被猫、狗、鼠咬伤手指后,应立即用水冲洗,以除去手上沾的动物唾液,用肥皂仔细清洗干净,然后涂上双氧水,用绷带包扎后去医院。如果医生就在附近,被咬伤后就应立即跑去看医生。 
(9)发热 
这在与孩子月龄、年龄相当的“异常情况”一栏中有记载。 
(10)牙痛 
如看牙科医生方便的话,应立即带孩子去看医生。如在深夜不可能马上去医院,可让其用温水漱口,再用热毛巾敷患侧面颊。如是3~4岁患儿,可让其服用1/3片的解热镇痛药。 
如牙齿上出现较大龋齿洞而引发疼痛时,应在牙签的尖部缠上脱脂棉,制成细棉棒对牙洞进行清拭。然后再将小的棉球上浸上丁香油塞入牙洞中,并同时暗示孩子说,好了,这样就不痛了。牙痛是越兴奋痛得越严重,所以父母要注意抑制孩子兴奋的情绪。 
(11)鼻衄 
2岁以上孩子详见“400夜里流鼻血”。4岁以上的孩子详见“482孩子的鼻血”。 
(12)抽搐 
婴儿详见〃248抽搐”; 
1岁以上的孩子详见〃348抽搐”; 
4岁以上的孩子详见〃483抽搐”。 
(13)误服 
如果误饮了洗涤剂、漂白剂及成年人的常备药、染发剂等物品后,应立即让孩子喝半杯水,然后把手指伸向孩子咽喉的深处,向下按压舌根以一使其呕吐。
然后要迅速地拿着盛装误饮物的容器带孩子去医院。 
烟、纽扣电池、防虫剂、成人用的药片及驱蚊用品误服的也很多。 
对每一种物品处理的急救措施都记住是做不到的。总之,最好将误服者立即送医院。洗胃的办法适合于误服洗涤剂、染发剂、挥发油、卷烟、纽扣电池、防虫剂等情况。 
如果是误服了液体化妆品,则最好向厂家咨询一下具体处理的办法,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如误服了消毒液、硫酸、盐酸、苛性钠、农药时,必须立即叫救护车。强酸强碱不能催吐,农药可以催吐,方法是让孩子喝1杯水,然后把手指尽量伸向咽喉深部,向下按压舌根。 
电视和报纸有报道关于婴儿从阳台跌落的事件,但还没有听说过因误喝了毒物而致死的事情。 
在孩子将医生开的药1次全部服下后,应打电话给开药的医生听取医嘱。因为在小儿常用的药品中即使将两日的药量全部服下后也是安全的药很多,所以不必要急急忙忙地去看其他的医生,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4)溺水 
对于呼吸停止者,应将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如能听到心音则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听不到心音时应看瞳孔,双侧的瞳孔在心脏停跳40秒后就完全散大。如瞳孔散大、心脏停跳,则应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心脏按摩,是对位于胸中的心脏用外部力量,在胸骨与背骨之间予以按压、按摩。一般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 
如果患者是婴儿,可用两手环抱患儿胸部,用四指放在背部,两拇指置于胸骨中央,其余四指支持背部,用拇指用力进行按压。如果是幼儿,可用左手掌托住背部,用右拳的下部按压胸骨。如果是大孩子,可在其背部放上厚板子,将大人的体重集中到手掌部,按压胸骨的中部(如按压胸骨的下部,则易引起骨折而伤及内脏)。 
心脏停跳时,必须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同时进行,每吹两次气后立即反复按压胸部15次,然后再从口向体内吹人空气。如心脏停跳在1分钟以内,则10人中会有9人可复苏。如不进行心脏按摩,患者就会死亡。呼吸停止的孩子,如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哭出来,则说明恢复了自主呼吸。 
(15)被虫蛰咬 
6个月内的婴儿被蜂蛰伤时,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大一些的孩子被蜂蛰了,应仔细观察被蛰的部位,如蜂针还留在体内应立即拔掉,涂上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软膏。如被蜈蚣、臭虫、蚊子等叮咬后,也可涂抹同样的药物。 
(16)烧烫伤 
如果烧烫伤面积达到体表面积的1/10以上,就必须去急救医院。头、一侧的胳膊、一侧的脚、腹及背部的一半以上就可看作是体表面积的1/10。在救护车
到来之前,要持续用自来水冲洗。也可以在穿着衬衣的条件下进行j如是被强酸或强碱灼伤时,应立即用剪刀剪掉衣物,然后用干净的床单盖上。在用救护车运送时,应用毛毯把孩子裹上。 
对于因热水、火、热金属、强酸、强碱造成的烧烫伤,即使未达到体表面积的1/10,也不应在家里治疗。在看医生前应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不要用手碰受伤的部位。 
触碰了点着的香烟、电熨斗、装着开水的容器,或者在炸食物时溅上了油而引起了烫伤,这时,如果仅是皮肤发红,可不去管它。以前人们认为,这种情况必须涂抹点什么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能导致烫伤的热度,是不会附着细菌的。一旦发生烫伤,就应立即在水龙头下持续冲洗30分钟。 
如出现水疱,绝对不要把它弄破,要用消毒敷料覆盖,再用橡皮膏包扎好。没形成水疱时,则不要用敷料覆盖。 
后记 
本书力求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育儿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风土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经过实践不断修正错误,逐步适应了自然规律。适合于日本民族的育儿方法,就建立在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基础上。 
此外,文明时而缓慢时而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战后的日本如同是“第二次维新”,改变了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大大加速了孩子们的成长。 
另一方面,这种“第二次维新”也改变了日本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夫妻意志营造的核心家庭。与战前相比,妻子自由多了。但这种自由必然也付出了它的代价,妻子失去了从婆婆那里学习传统的风俗式的育儿方法的机会。刚刚成为母亲的妻子,虽然没有任何育儿经验,也必须面对孩子,并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这是日本民族未曾有过的经历。 
母亲们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备感困惑,而育儿指导工作者,却很少给予他们以帮助。这些育儿指导工作者们,在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都自生自灭了。 
任何国家都是一样,育儿的指导由医生掌握着主动权,而他们总是在育儿失败时才粉墨登场。写育儿书的是医生。然而,在对母亲们起着决定作用的医生的头脑中,还残留着明治维新时代的烙印。 
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残存着文明是从西方传入的、是天皇用以启蒙百姓的工具这种思想,这是因为培养医生的医科大学与明治的官僚政府息息相关,就像日本虽然已进入了“第二次维新”,而日本政府还不能从德国式官僚制度中摆脱出来一样,日本的医生们也还以其学阀的形式残留着官僚思想。 
战后,培养日本医师的大学,因为不能像以前那样从官僚政府那里获得财力支持,其研究经费不得不仰仗药品厂商及乳制品公司的赞助,这就大大降低了医生们的地位。为了卖商品而无视孩子自然成长的各种企图,压抑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的批评。如果说明治、大正的育儿指导是号召人们顺应天皇期待的那种秩序的话,现在的育儿指导则是号召人们与药品厂家、乳制品公司“共存共荣”。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保健所发给母亲们的、由厂家署名的宣传手册上。 
把外国的也就是美国的文明从上到下地灌输给母亲,这种明治时期的做法在今天的育儿指导中也还继续存在着。这本书,我以为在内容方面维护了民族的个性,在做法上也从某些方面抵抗了外来的强势。如果把立场放在孩子一边,就必须靠向与孩子最贴近的母亲。为了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必须尽可能地缩小对母亲指导的不自然情况。所谓不自然,就是强行推销不必要商品的广告,就是对孩子进行不必要的注射“治疗”。 
如果从孩子的立场、母亲的立场来考虑育儿,作为日本的母亲们经历了几千年才创造出来的传统的日本式育儿方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还必须重新认识。虽说是传统,但不必维护。作为日本人,只要被这种风俗所束缚,在现在的文化水
平摆脱不了的风俗,就不能无视并顺应这种受了扭曲的日本式育儿。夫妇和孩子分别睡在不同房间里,这种适合于美国中产阶级的育儿方法与即便是在钢筋水泥建筑里母子也得睡在同一房间的日本式育儿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抱着不是从医生角度而是从病人角度考虑治疗的这种态度,30年前,我从大学走出来,到了结核预防健康顾问所,这对我的成长影响极深。当时给我的研究以方向性指导的平井毓太郎先生,曾一直主张不能用注射折磨孩子,这使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作为战后20年社区儿科医师的我,每天的生活把我和孩子的母亲们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在那里,我了解到了从上一代分居出来、孤立无援却又必须养育婴儿的母亲们将要面对些什么样的问题。我看到了很多敏锐的母亲,对生长极快的婴儿,试验迄今为止育儿书上从未记载的新营养法,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们尊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