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59章

育儿百科-第159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生长极快的婴儿,试验迄今为止育儿书上从未记载的新营养法,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们尊重了孩子的自然成长。但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这样。有些母亲无视孩子的个性,强加给孩子死板的育儿方法,使得孩子非常痛苦,为了减少孩子的这种痛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批判这种育儿方式,我曾写了《我是婴儿》、《我两岁》(都是岩波新书)两部书。 
从1963年起,对民族文化中风土人情的兴趣强烈起来,因为我要重新认识作为日本风俗的育儿方法,所以积极地在每日新闻上连载《日本式育儿法》(后作为讲谈社现代新书出版)。在其准备期间,我读了创造日本江户时代育儿学的香月牛山先生的《小儿必用养育草》。另外,我奔走于近畿各地,采访了作为民俗的育儿方法。在这本书中,之所以包含了“旧式”育儿之处,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旧式”的育儿方法,培养了结实的孩子和情绪稳定的母亲。 
因为在岩波新书出书和在报纸上连载,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常常有从医院里“逃脱”出的患者来访问我,我听到了来自病人的对现代医学的批评。这些批评,从医生的角度看是对研究的热心,但从病人的角度讲则是对病人的痛苦的漠视。 
现在的医疗体制是国家的援助少,而更多的是依赖病人来负担,尽管医生和护士们都很尽职,但还是使医院的经营很困难,使病人的住院生活不自由,把治疗搞得不科学。每个人所患的疾病是否都需要住院治疗呢?从病人方面看是个很大的问题。既然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从医生来看,当然病人住院可以万事方便了,但那是医生的立场。患病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立场。病人、医生、护士必须携手并肩,重新改变这种不完善的医疗制度。我想,直到它实现为止,都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于是在“孩子的疾病”栏里写进了这些想法。 
当然,这本书不能成为医生的代用品,生了病看医生是理所当然的。遗憾的是医生太忙了,不能向母亲们详细解说。我的愿望是支援来看病的母亲。大多数医生和母亲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从经营角度出发无视孩子立场的人,也许感到与这本书的宗旨相抵触。有人说,批评医生降低了医生的信誉。但是,并不因为医生是医生就是可信的,相信哪个医生、不相信哪个医生是病人的选择。在自由世界里,只有医生可以免除自由竞争这件事,未免奇怪。我不想再看到使医师忘记了自由竞争、把病人当愚民对待的官僚式保险制度延续下去。就像公正的法官不怕人民的眼睛一样,公正的医生也不该让忧虑孩子的母亲们唠唠叨叨。就像裁
判不应惩罚无罪的人一样,治疗也不应以不必要的注射折磨孩子。 
这本书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列举了集体保育问题。怎样才能把孩子养育得健康,这一研究课题不属于儿科,使我懂得这一点的是列宁格勒小儿研究所附属保育园和第7届全苏小儿科学会。 
1957年我被邀请到了苏联,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机。苏联的医生告诉我,为了科学地认识孩子健康的成长,只靠累积给孩子看病的诊疗量是不够的,必须直接深入到孩子健康的成长之中,做大量的观察比较。 
从那以后,我加入了关西保育问题研究会这个民间的研究团体,接触了保育园和幼儿园工作的人们。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集体保育的知识。其中的一部分,在《我的幼儿教育论》岩(波新书)中公开发表了。在那本书里,涉及了做具体保育工作的保育人员所关心的问题。告诉我问题实质之所在的当然是保育问题研究会的人们。 
在这本书中的“集体保育”栏,写了保育应改变为如此这般等一些愿望,从现在的保育园条件来看,恐怕会认为那是理想论。但是我相信,与其适应现实的贫穷条件养育孩子,不如面对理想、改革现实对孩子来说更好。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育儿,只有这样。比起30个孩子由1个保育员管理,不如15个孩子分别由两个保育员管理更好。这难道是过高的奢望吗?这和发射人造卫星相比是多么朴素的理想啊。 
为了实现这一朴素的理想,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保育工作者的劳动条件。日本的宪法,保障对劳动者进行团体交涉的权利。没有必须交涉的团体,就等于剥夺了她们的权利,而她们的劳动条件到任何时候都得不到充分的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也就是孩子们受保育的条件。受保育的孩子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成长,这和母亲的愿望是一致的。 
集体保育只适合于外出工作的母亲,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幼儿到目前为止,都是在集体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汽车的泛滥和住宅的密集,夺去了幼儿和小朋友们游玩的场地,被软禁在家庭里。给所有的孩子以游玩的场所,从软禁的孤独中解放出来,是所有母亲的愿望。对改善集体保育场所的劳动条件一事,希望所有母亲都能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我希望在保健所工作的人们也读一下这本书。虽然保健所是为创建优秀士兵而组建起来的,但已经不得不从绝对平均的育儿指导中脱离出来。为了发展孩子各自的天分,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的成长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不能根据是否是“标准体重”来区分孩子是优良儿还是不良儿。我希望鼓励没有经验的母亲要根据孩子的特性进行育儿。 
这本书只将育儿对象限于上学前的孩子,对于上学的孩子,仅仅揭示了重新认识孩子一般性的成长。当然,就上学的孩子发生的疾病,也列举在“孩子的疾病”栏。上了小学以后的事情,希望能读一下我与胜田守一先生合写的《家庭教育》(岩波书店)和写了中学生事情的拙著《发挥你们的天性》(筑摩书房)以及以孩子与父亲关系为重点的拙著《父亲对孩子》(岩波新书)。 
另外,如果允许我涉及个人私事的话,我很高兴能在服部峻治郎老师七十大寿之年,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他将我从儿科学中解放出来、培养成儿科医师的。 
本书得以完成,承蒙装帧方面的福田繁雄先生,插图的岩崎先生,版面设计的多川精一先生,照片方面的片冈健夫妇、川岛浩先生,岩波电影的织田浩先生、刈部秀郎先生、荒平俊一先生、小山博孝先生等人的多方关照;另外,积极协助我们摄影的北田边保育园、樱花保育园各位的盛情也使我难忘。岩波书店的堀江铃子女士、寺岛三夫先生、田沼祥子女士、竹田久美子女士等人也始终帮助操劳。在此深表谢意。 
松田道雄 
1967年9月 
新版发行之际 
《育儿百科》初版发行至今已经13年了,想不到会有这么多朋友喜欢这本书,非常感谢。本来育儿是一种风俗,只要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育儿方法也不能不随之改变。核心家庭愈来愈多,育儿方法已经很难再靠代代相传的方式维持下去。《育儿百科》之所以能被大家喜欢,大概也正是因为它能够适应育儿传承将要中断的情况吧。只要育儿与生活方式相关,就不能不将医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加以审视。数千年的育几经验总结,也是为了不至于在新的背景下迷失前人踩踏出来的蹊径。孩子的母亲们能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一个上了年纪的普通儿科医师,对我来说无比荣幸。 
这13年来,《育儿百科》又有了新的实用方法。因医疗制度不完善,日本的医生们不得不在异乎寻常的繁忙中诊疗,无暇向病人解释病情。因此,《育儿百科》担负了替医生向病人说明情况这一新的角色。如果在理解了病情的基础上接受治疗的人增加了,以病人无知为前提的医疗就会渐渐消失吧。这种愿望比起初版时,变得更加强烈了。 
每年再版之际,都部分订正了所注意到的问题。但是因为纸型坏了,这次必须彻底改变版本。因此,把原来不能搞的大规模的修订付诸实施了。《育儿百科》常常被作为礼物送给新婚夫妇,所以,新增加了“婴儿诞生之前”这一妊娠期注意事项的部分。 
在新版付梓之际,向在装帧和摄影等方面给予多方关照和支持的福田繁雄先生、“宝宝孩子之家”和“北须磨保育中心”及岩波电影的关户勇先生、岩尾克治先生,岩波书店的田沼祥子女士、饭山律子女士、竹田久美子女士、中川由美女士等单位及个人,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松田道雄 
1980年夏 
最新版出版之际 
20年前把《育儿百科》献给世人时,列举了两个目的。一个是站在孩子的
立场上考虑育儿的事情,另一个是帮助在核心家庭时代的母亲从传统的育儿模式中摆脱出来。在此再版之际,更加感到这两个目的明显地凸现出来。 
高速成长的经济诞生了新商务,育儿也变成了新市场,新制品的洪水阻碍着孩子的自然成长。跨进育儿领域的新商务,正以比其他任何医疗名称都迅猛之势,把未经岁月检验的“新药”和“检查”强行塞给人们。医疗是盈利,是研究,全然不顾及孩子和父母的烦恼,不能言语的孩子的人权危机,莫此为甚。 
母亲在育儿方面看上去不像以前那么孤立无援了。媒介产业的兴盛带来了情报的过剩。但是,情报的发送者,在大男子主义的今天,究竟能够减轻多少母亲的负担呢?既然媒介也是商品,卖方的立场当然就应优先考虑母亲。对于育儿来讲最需要的应该是什么呢?问及此问题的人没有比现在更多的了。《最新育儿百科》,将针对这一时代的要求给予回答。 
在再版之际,多蒙装帧方面的福田繁雄先生、照相制版方面的八潮西保育园、驹草幼儿园的各位同仁、摄影方面的关户勇先生、以及本文所采用照片的松村久美女士、岩尾克治先生等单位和个人的关照,在集体保育方面的改订,承蒙关西保育问题研究会的同仁高齐由美子女士、川原佐公先生的指导。另外,岩波书店的田沼祥子女士、高林宽子女士、竹田久美子女士、津田健子女士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松田道雄 
1987年7月 
 ┏┓
┃╓╦╖   ≈~一起HI≈┃
┃  ╭╩╮看‖书╭╩╮ ぃ   ●  ●  ぃ   ┃
┃   ╲  ‖  ╲  ぃ /■/■  ぃ   ┃
┃  快来╨书香╮ ぃ└┬──┬┘ぃ   ┃
┃┃
┃  m。。 ┃
┃【天煞孤星】整理!
┃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