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57章

育儿百科-第157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症状,或者是有一种大症状和两种以上的小症状时,就可以诊断为风湿热。 
大症状是风湿热特有的症状,而小症状则是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的症状。所说的大症状包括心脏炎症(用听诊器可听到杂音)、多发性关节炎(手足的关节并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先后被侵犯)、舞蹈病(见640舞蹈病)、皮下结节(在关节表面可触及小的坚硬结节,如为多发时,则呈左右对称)、环形红斑5种。 
小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心电图出现PR间期延长,还有作为辅助证据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即咽喉细菌的培养、球抗体的快速试验、血液中可查到溶血性链球菌的抗体及其效价的进行性增高等。 
如果是真正的风湿热,孩子的生活就会长期受到限制。在多数情况下,出现关节痛、血沉快及ASO(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就被认为是风湿热。如果风湿热出现了心脏症状则必须住院治疗。如无心脏炎症的风湿热,在家静养2~3周也可以。 
风湿热治疗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虽然使用阿司匹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症状会立即得到改善,但为了消灭细菌,就必须使用青霉素。 
对于因心脏炎症而住院的患者,医生大概会嘱咐必须要绝对静养6~10周。即使被允许步行,也不要在医院内走动,以避免细菌感染。 
一旦被A组链球菌感染,不但未获得免疫力,而且更容易被感染。为了预防链球菌的反复感染,可每日口服青霉素,或每月注射1次长效的青霉素,这样一直应用至成年。有心脏炎症患者,要持续终生应用(没有心脏炎症的患者应用5年)。如果进行这种预防复发的治疗,对于没有心脏炎症的患者,5个月后就可恢复正常生活。对于发生了心脏炎症的患儿,则最好不要进行体育运动。 
最近因血液学检查盛行起来,因而只要有一点儿发热,就进行ASO的检查。虽然一般ASO为正常值的200倍时就可诊断为风湿热,但儿童则在达不到正常值的333倍以上就不能算阳性。因为20%的学童的ASO都是正常值的250倍。 
C反应蛋白(CRP) 
CRP为血液中所含有的蛋白的一种。以前被认为是炎症的副产物,但目前认为它可以提高巨噬细胞及补体的活性,对炎症的消退有一定的作用。它被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后,对于止血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认为CRP的消长,同炎症的过程是平行的。正常人仅为微量,普通检查呈阴性。 
ASO 
A型链球菌具有产生溶红细胞物质(链球菌溶血素“O”)的性质。被A组链球菌感染的人的血液中,对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体,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其在体内存留半年至1年的时间,所说的ASO是指抗链球菌溶血素“O”。 
有一种儿童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热并非同一种疾病。从1~2岁开始发病,且女孩多发,疾病初起多出现高热(38℃以上),出现直径数毫米的粉红色皮疹。膝关节、足跟、肘部、手指以及腰椎关节出现对称性的肿胀,触摸及活动会引发疼痛。如发于颈椎则颈部活动受限,或下颌关节疼痛,或张口困难,或嚼硬东西时疼痛。这些关节晨起时会出现僵硬,不能活动。也会出现肝、脾肿大。 
虽然也有1次性治愈的,但多数还是反复发作。关节完全不能活动的情况一般还没有,无生命危险。 
经常使用的阿司匹林因存在不良反应,所以现在已转向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最近也应用抗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疼痛很有效,但因其有不良反应,所以不宜长期使用。 
本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因其能正常的生活,所以要鼓励孩子去上学,去从事一些不太剧烈的体育活动。笔者不赞成长期住院。关节炎停止发展后,则应进行关节的运动,以预防关节僵硬。 
虹膜炎及睫状体炎,女孩多发,其发病率约为1/5。开始时没有症状,多在定期检查时发现。 
649。流行性腮腺炎 
婴儿患腮腺炎多数是由兄弟姐妹传染的,以为孩子3岁前很少发生腮腺炎,是因为症状轻而容易被漏诊的缘故。如每天观察,就会发现在潜伏期后,孩子的腮腺处有肿胀,但没有情绪不好。 
年龄越大的孩子,症状会越重。幼儿一般不发热,多是其耳下部分肿起来了,才被母亲发现。也有因患儿主诉耳痛,而找到耳鼻喉科大夫看病,才发现是腮腺炎。小学高年级学生发生腮腺炎时,有的会有40℃左右的高热。 
最初多为一侧的腮腺肿大,有的到此为止,但也有的在1~5天后,对侧也出现肿大的。如果两侧的腮腺肿大,则谁都能看出来是患了腮腺炎。但如不是腮腺,而是颌下腺肿大就不容易与化脓性淋巴结炎相区别,当出现腮腺肿大了,才知道是得了腮腺炎。尽管腮腺肿大,但表面的皮肤并不发红。 
幼儿患腮腺炎,一般发热至多2~3日,4~7日后肿胀也会完全消退。从腮腺肿胀前1周到肿胀后3~4天,唾液中可发现病毒。 
由于输送唾液的导管发炎、肿胀,而使唾液在腮腺内蓄积而导致疼痛。看到好吃的东西想吃时,由于唾液分泌,疼痛也会加剧。如果疼痛严重,可服用解热镇痛剂,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由于咀嚼可导致唾液分泌,所以在1~2天内,可以让患者吃一些不用咀嚼的食物(如牛奶、面条、粥、冰激凌等)。应尽量避免吃含脂肪的食物,这是为了不加重与唾液腺功能相似的胰腺的负担。 
对于腮腺炎的患儿进行脑脊液检查,会有半数左右有细胞增多。严重的话可引起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见645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这些可以出现在腮腺肿胀之前,也可同时出现,也有稍后出现的。 
一旦入院,在脑脊液恢复正常之前,要反复做几次腰椎穿刺,半个月后才能停止。对于体温已不高、腮腺肿胀也消退了的患儿进行隔日的腰穿是很残忍的。因由腮腺炎引起的脑脊髓膜炎一定能治愈,所以也可以不入院。 
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主诉头痛,可用冰枕降温。孩子患流行性腮腺炎,会给父亲带来恐慌。因为父亲不知从什么书上得知,如果小孩子时未患过腮腺炎,此时感染就有可能引起睾丸炎。在孩子面颊开始肿胀2~6天前,在唾液中就能查到病毒,所以当知道其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时,已经受感染了。但即使感染发病了,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并且多数只是在一侧睾丸发炎,而且即使患了睾丸炎,也不是就彻底不能生育了。 
哺乳的母亲,在知道孩子是流行性腮腺炎时,也已经在诊断前受到了感染,所以没有停止哺乳的必要,可继续哺乳。 
儿童的腮腺炎,在发病后的7~9日内具有传染性。从受到传染到发病的潜伏期约为17~2l天。如果与附近的腮腺炎患儿玩的小孩在1个月后仍无任何症状,那么他可能是没有受到感染,或是因具有免疫力而未发病。对腮腺炎的预防接种,应在小儿12个月时注射活疫苗(见150预防接种)。 
患本病的孩子从何时开始能进幼儿园呢?一般是在肿胀消退后,从表面上已经完全看不出来时就可进幼儿园。因为在肿胀之前已经传染上1个星期了,所以后来就是症状严重些也不用担心。在幼儿园时患本病,症状会很轻。 
本病患过1次可获终生免疫。但有的孩子已患过本病又再次发生腮腺肿大,这可能是由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真正的腮腺炎不同,只一侧肿大,病情也轻。 
有报告说,在妊娠15周以前,如果母亲患了腮腺炎会对胎儿有影响,但这种看法并未得到公认。笔者就知道虽然母亲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生出的是正常的婴儿的例子,它并不像风疹那样可怕。 
650。瘰疬(颈部淋巴结肿大) 
父亲在给上幼儿园或上学的孩子洗澡时,会发现孩子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肿大后的淋巴结黄豆般大小,如让其侧头时可见到颈部侧面有轻微的隆起,用手可以摸到。常常不是1个,而是旁边还可以摸到小的另1个。压之不痛,而且多为双侧发病。 
发现这种情况的父亲多是神经质的人,因此会对母亲说:“明天领孩子去医院吧。”这也许是因为父亲以前知道,结核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瘰疬这种疾病吧。但是,现在也许是BCG的作用,颈部淋巴结结核几乎见不到了。 
对于小儿颈部可触及的如列岛状肿大的淋巴结,德国人曾经把它称为“小型多发性腺炎”,认为与结核无关。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也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此种情况从幼儿园到小学时期并不少见。发病大概是由从喉部进入的细菌导致。 
头部出现疖肿时,有疖肿的一侧的淋巴结就会肿大。淋巴结并不化脓,但在原发灶治愈1个月后,有时仍可触及坚硬肿大的淋巴结。女孩被梳子弄伤头部后,有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淋巴结肿大。如果没有被梳子弄破头的记忆,就会认为是淋巴结自行肿大的,但这种也可自愈。 
颈部的淋巴结虽然无痛,但快速增大,用抗生素也无效,已长到樱桃或梅子大小时,就必须到外科切除一部分进行病理检查。恶性肿瘤(淋巴肉瘤,霍奇金病等)虽极少,但也存在。 
有一种与瘰疬很相似的疾病,即颌下淋巴结肿大的“猫抓病”。病原体为巴尔通体属菌。在手或脸被猫抓伤半个月左右发病,虽持续数月可自愈,但如使用抗生素,可痊愈得快一些。 
651。急救 
出现突发事故时,医生到来之前在家中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称为急救。在从前的家庭医书中,一定会附有这部分内容。但那是在医生少,去医生那里又需要一定时间的年代的事。现在有车的人增多了,所以在孩子发生紧急情况时,即使去医生那里,也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太多的时间了。 
大的创伤、烧烫伤以及中毒等情况发生时,最好的办法是立即用救护车把孩子送到急救医院。因为在急救医院的话,各种治疗设备齐全,另外,处置事故的医生经验丰富。 
与背诵应急措施相比,最好是在平时就想好,如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应往哪个医院挂电话、乘什么车子等问题。 
(1)一氧化碳中毒 
在封闭的房问内,在焦炭、煤气及石油不完全燃烧时,孩子晕倒了,应首先打开门窗。观察孩子是否呼吸。如呼吸存在,应使其保暖、静卧,然后与医生联系。万一孩子停止呼吸时,要大声喊人,请帮助联系医生,母亲则要在医生到来之前给孩子做人工呼吸。之所以说开始给孩子做人工呼吸比抱着停止呼吸的孩子去医院好,是因为即使是停止呼吸了,也是越早开始人工呼吸,就越容易使其恢复自主呼吸。 
(2)口对口人工呼吸 
是对呼吸停止的孩子,为使其恢复呼吸而向其肺内吹入空气的方法。为使吹入的空气确实达到肺部,必须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为此,应让患儿仰卧,头部尽量后仰。为不使空气从鼻子中漏出,大一些的孩子可捏住其鼻子,小一些的孩子大人要大张口,把口鼻一起盖住。 
大人深吸一口气,吹入小儿口中。如果空气能充分地进入肺内的话,则可看到胸廓的膨起。开始时要连续吹3~4次休息1次。孩子膨起的胸部会自然地变平坦而空气被排出。接着每隔3~4秒吹1次,并要确认空气是否被排出来了。 
如空气没进入肺部,而是从食道进入胃部了,则看不到胸廓的膨起,而出现腹部的膨隆。这是因为屈曲颈部的方法不对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