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异案铭录 >

第134章

异案铭录-第134章

小说: 异案铭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韩琅表现得有点不识抬举。

    赵王慢条斯理地啜了口茶,等着韩琅答复。韩琅垂着头不发一言,心里头分析了半天,隐隐生出一丝庆幸。赵王这步棋的确是算得妙,韩琅如今连县尉都不是,大到官职,小到住所,无不是赵王提供。赵王的势力不容小觑,如果韩琅胆敢忤逆赵王,那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对方动动手指就能让他再无容身之地。

    不过,赵王这步棋虽然精妙,却仍是算错了一着。如果是半年前的韩琅,无权无势,无依无靠,那么只能紧紧攀住赵王这根高枝,如履薄冰地生活。但如今韩琅已知晓自己身世,又身怀异术,自然有的是法子从对方的眼皮底下脱身。他已经不想继续做官了,杜氏的死更加剧了这种念头,要不是还有责任在身,他恐怕已经远离这尔虞我诈的地方,和贺一九一起躲到人迹罕至的乡下去。

    没想到连赵王也来逼他做决定了,如果说之前他对未来还有一丝犹豫的话,那么这一刻,他已完全打定了离开的主意。

    赵王一直观察着他的表情,见他绷紧的脸有些松弛,以为他已想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便微笑道:“你若是担心那位贺大侠离了你无处安身,那我便再帮你一次。他虽然没读过书,我也可以安排他去入伍做个校尉,绝对也不会亏待他,你觉得如何?”

    哪里是他离了我无处安身,分明是我离不开他啊。韩琅心里哭笑不得道。赵王这番话,显然是要支开自己和贺一九了,岂能让他如愿?

    韩琅依然不答,心里虽然早有决断,可表面上还是装出犹豫不决的模样。赵王果然上当,又语重心长地道:“京城这么多阔少爷,哪个年轻的时候没这样贪图过玩乐,最后还不是都各自娶妻生子。韩公子,再这样下去,不但耽误了你,还耽误那位贺大侠。你好好想想吧。”

    等回到家见到贺一九,韩琅就把之前发生的事情都说了。果然贺一九猛一拍案,眼珠子瞪得溜圆:“娶老婆?你敢!?”

    “我不是没答应么。”韩琅摆摆筷子道,然后夹起贺一九刚做好的烧茄子就往碗里塞。他是饿狠了,本来就扛不住饿,在赵王府又如履薄冰随时保持着十二分警惕,一回到家,立马累得爬不起来。外面还下着雨,阴冷的秋风一阵阵地吹,天空灰暗得仿佛沉甸甸的石块,让人感觉不到半点暖意。韩琅几下把茄子搅碎,裹在饭里往肚里吞,口中还不忘道,“这个好香。”

    贺一九忍不住漾出一丝宠溺的笑,但一想到刚才的话题,他又笑不出来了:“然后呢,赵王怎么说?”

    “说要让你去当官。”韩琅满嘴饭粒,含混不清道。

    贺一九嗤之以鼻:“谁稀罕!”

    “我虽然没说什么,不过他以为我迟早都会答应的,我瞧得出来,他有那个自信。”

    贺一九冷笑一声:“哼,天真。”

    这两个人在京城憋屈这么久,这时候终于可以不受人摆布,成功扳回了一局,他们心里都有种难以形容的舒畅。贺一九高兴了,又回伙房去炒了两个菜,拿了一壶酒,拉着韩琅痛痛快快吃了一顿。

    下午,雨过天晴,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大风吹来就纷纷往下坠,落了路人一头一脸。阳光还是那么稀疏,偶尔露出来半张脸,很快又被灰白的云层遮挡了。韩琅和贺一九再次来到太傅府前,和门公打过招呼,轻车熟路地走了就去。

    这回他们找了个探望太傅的借口,其实还是想来查案。韩琅总觉得案子没那么容易结束,整个太傅府的案子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里头关系复杂,难以理清。

    “我们分头吧,”他对贺一九说,“我去见太傅,你想办法四处看一看。”

    见了太傅,也只是说些场面话,何况太傅根本没什么心情搭理韩琅这种小角色。从后院出来,韩琅又碰见了四姨太,冷不丁又听了不少阳奉阴违的话。如今四姨太地位愈盛,看来是更加无法无天了。韩琅与她错身而过之后,忍不住回望了几眼,忽然看见那个叫舒云的丫鬟又紧紧随侍在她身侧。

    这丫鬟不是给了太傅么,又收回来了?

    看起来地位还不低。从韩琅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看见舒云在指责后头一个小厮,态度嚣张,和四姨太如出一辙。

    韩琅收回视线,显得若有所思。他刚迈步回到庭院,贺一九就从旁边出来,快速把他拉到角落:“过来,我找到个东西。”

    “什么?”

    贺一九拨开枝叶的缝隙,左右四顾确定无人之后,才把韩琅往更深处拽去:“看了你就知道了。”

    面前是一株秋海棠,开得正艳,满地落花被雨水冲刷之后泛着一层虚弱的印白,大部分已被泥土覆盖。这地方地势较低,秋雨过后,附近的积水大部分都经过这里,然后流入水沟之中。这几天大雨不断,这处洼地已经被冲出了明显的凹陷,层层淤泥之中有一抹白色异常突兀,韩琅伸手拨了拨,再轻轻一撬,一只完好的杯子赫然显现!

    正是失踪的那个茶杯!

    “谁把它埋到这里的?”韩琅自言自语地问道,答案顿时呼之欲出。这个家里,负责在书房伺候太傅,案发当时与太傅接触过,而且也曾亲口承认伪装过杯托的,只有一个人……

    丫鬟舒云!

    “我去带她过来!”贺一九断然道。

    “不,先等等,”韩琅叫住他,“我们两个身份不够,肯定说不上话。我先回大理寺找人。”

    于作书今天正好就在大理寺,两人道明来意,他顿时面露惊愕之色:“还有此事?!”

    “千真万确。”韩琅直接把沾满泥土的杯子递给他看。

    于作书顿时有几分犹豫,案子结了,又出事端,岂不显得他们大理寺办案摇摆不定,一会儿一个说法?可要放着不管,那不是纵容真凶逍遥法外?很快,正义感压住了息事宁人的念头,他立即吩咐道:“把那丫鬟带过来!”

    不出多时,人就带到了。韩琅明显感觉到,这丫鬟刚来的时候还显得镇定,一见到那杯子就慌了,甚至喃喃自语了一声“怎么可能”。这下韩琅笃定,这杯子出现在那里,绝不是巧合。

    “舒云,这杯子是怎么回事?”

    舒云往后退了几步,摇头道:“奴婢、奴婢不知,可能是有人偷了杯子,然后埋在院里的……”

    “被谁?”

    “奴婢真的不知!”

    “你既然什么都不知,为何知道这杯子是被‘埋’在某处?”

    舒云瞪大眼睛,猛地打了个寒战,停顿了片刻她才支支吾吾道:“上、上面有泥土,所以……”

    反应倒挺快,韩琅暗想,不过越描越黑了。狭窄的审讯室里挂满刑具,在于作书的示意下,韩琅取来其中一件重重扔在桌上,果然看那丫鬟浑身战栗,捂着头叫道:“大人饶命!”

    韩琅朝于作书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他转朝舒云,冷冷道:“太傅大人所中之毒,就是你下的吧。”
第112章 茗茶11
    “大人胡说些什么,下、下毒什么的,不是大太太么……”

    韩琅直接打断了她:“没错,何氏的确下了毒,但她用的是起效很慢的水仙毒。从她下毒之日算起,太傅还远远不到毒发的时候。”

    舒云紧张地看着他,像是要争辩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韩琅见她不答,便继续道:“何氏的确对太傅心存杀意,而你们察觉了这一点,索性利用起来。这样不但能谋害太傅,还能趁机除掉何氏,真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舒云这才干巴巴地开了口:“大人说什么呢,‘我们’?大人除了我,难道还怀疑谁么?”

    韩琅冷冷一笑:“当然是你幕后的主子……四姨太梅氏!”

    舒云浑身震颤,瞪大了眼珠。于左书闻言捋了捋下颚短须,自言自语道:“害死太傅,嫁祸大太太,然后名正言顺地扶持二少爷掌权,梅氏这算盘打得好啊。”

    “两位大人,你们、你们莫要胡乱指证我家主子,你们可有证据!”

    “当然有,”韩琅正色道,“你们府内上下都知道太傅大人爱品茶,而且非常讲究,不但要炙烤茶饼,还要碾磨,洗滤,加糖和橘皮做成茗粥。而这一系列过程他都不让人参与,直到最后几个步骤时,他才允许你和另一个丫鬟芳月碰触。”

    “太傅中毒之后,我们已经检查过书房中的茶叶和器皿,甚至是洗茶水,最后只在糖罐中发现有毒。这毒是何氏下的,死去的丫鬟芳月恐怕已经被她收买,后来何氏为了掩饰罪行,将芳月杖毙。”

    舒云急忙争辩:“是啊,所以凶手是大太太才对!”

    韩琅扫了她一眼,继续分析:“何氏将水仙毒混在糖罐中,因为水仙毒味道古怪,偶尔令人呛咳,她便欺骗太傅,说是新茶才有的怪味。太傅信以为真,没有在意。但你作为书房陪侍的丫鬟,太傅时常咳嗽,肯定已被你觉察到。”

    “我……”

    “那天他喝茶时再度剧烈咳嗽,你给他倒水顺气,没人知道你已经将毒下在了这杯水中。太傅喝下以后,咳嗽不见缓解,反而表情痛苦,犹如中毒一般。混乱之中,你趁机将装过毒水的杯子匆匆掩埋,回去假意帮助太傅。由于太傅之前就有过呛咳的举动,所以众人理所当然地忽视了你递过去的水。”

    “不、不是这样的!”

    韩琅冷笑:“那你如何解释埋在院中的杯子?”

    “那是……”

    “太傅呛咳之时,已惊动外面值守的仆役。每个人都看到你给太傅递水止咳,难不成你还想狡辩?”

    “是他们血口喷人!”

    “依我的推理,你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掩埋杯子,更别提清洗里头的□□了。这毒见效如此之快,恐怕放得不少,你说我现在拿去验,还能不能验出来?”

    “让我来。”于左书道,直接拿过杯子出了审讯房。门开关的片刻,韩琅看见了仍守在屋外的贺一九。对方因身份使然,不便入内,两人匆匆打了个照面,贺一九用口型对他比划了“干得漂亮”四个字,引得韩琅忍不住露出微笑,挠了挠头。

    小半晌之后,于左书回来了,极有气势地道:“杯中的确有毒。”

    舒云听到这句话,瞬间魂飞天外,彻底呆立当场。末了,她双膝跪地,尖声尖气地哭喊道:“大人,奴婢真的是受四姨太指使,奴婢这就招,这就招!”

    一番审讯下来,案件的真相与韩琅推理并无太大出入。要说例外的,就是大太太和四姨太都错估了五姨太的本事,她们没能成功害死太傅,等于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不过半月时光,太傅府中几乎被彻底洗牌,三位夫人一个不剩,唯一善良的被人陷害而死,其余两个则是自作自受。两位少爷也没了依托,太傅更是如同五雷轰顶,得到消息以后一连五天没有露面,听说以万念俱灰,不想插手任何事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