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异案铭录 >

第135章

异案铭录-第135章

小说: 异案铭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氩迨秩魏问挛窳恕

    连圣上都同情他,允许他休息半年。

    案子得破,最大的功劳当属大理寺。于左书为人厚道,没有独揽功勋,而是同赵王一起力荐韩琅。圣上听闻民间还有如此人才,龙颜大悦,赐下财帛无数,而且破例将韩琅提为寺正,瞬间官居六品,堪比之前的钱县令。

    不但如此,他还对韩琅之前破获的案件起了兴趣,让赵王带韩琅进宫见了一面。韩琅平日里再镇定,这回也吓出了一身冷汗,面对一国之君,他都不知道自己东拉西扯地讲了些什么。好在圣上只是图个新鲜,没让他再去第二次,不然他真的要被吓出毛病不可。

    然而消息总是不胫而走,韩琅这下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年纪轻轻就能得到如此殊荣,还同时被圣上和赵王看中,顿时成了低阶官员追捧的对象。这几天韩琅着实体验了一把名人生活,连家都不敢名正言顺地回,因为门口时常站满无数巴结送礼之人,弄得他只敢半夜番强进门,像做贼一般。

    甚至连贤王的人都来了。

    “为庆贺韩公子升迁,殿下特地邀请韩公子和贺公子一同赴宴。”

    贤王的使者说完这句话,还恭恭敬敬地呈上了一张请柬,上头的日期就写在五日之后。韩琅心情复杂地接下来,目送使者离去,好长时间以后他才回身对贺一九道:“这怎么办?”

    “可能有诈。”贺一九和他想的一样。

    “而且他连你也一起邀请了,”韩琅思忖,“这几天来巴结我的人,都没有留意你的存在”

    “那倒不一定,毕竟贤王认识我,可能只是顺道捎上我罢了,”说着,贺一九笑嘻嘻地摆了摆手,“别说得好像你亏待我了似的,瞧你这两天被闹得焦头烂额的模样,对比起来,我倒愿意乐得清闲。”

    “是啊,谁不想呢,”韩琅叹了口气,回身四顾,屋里全堆满了乱七八糟的贺礼,“过些日子消停了,这堆东西能退的退,不能退的差人送回安平给街坊邻居们吧。”

    “退是肯定不能退了,”贺一九摆摆手,“他们给你这些,不就想拉近关系靠你办事么?反正咱们以后迟早是要跑路的,管这么多做什么,还不如卖了当盘缠,以后去乡下买幢房子什么的。”

    韩琅无奈一笑:“好吧。”

    说完贺一九就去清点礼品了,他比韩琅会过日子,还知道统计一下数额,算一算哪些可以卖,哪些可以留。韩琅坐在一边看,看了一阵还是上去帮忙了。一个负责打算盘,一个负责记笔记,韩琅看到不少他以前很少接触的东西,比如说珍珠玉石什么的。他拿过一块翡翠玉佩仔仔细细看,觉得这个比他送给贺一九的精致得多了。

    没想到贺一九伸手拿走塞回盒子里:“这个估计值五百两,你记着。”

    “不留着?”韩琅禁不住问。

    “留着干什么?”

    贺一九说完就背过身去了,腰上的金丝玉佩在韩琅面前摇摇晃晃,虽然粗糙了些,但仔细一对比,似乎也挺好看的。

    韩琅忽然没头没脑地感慨了一句:“蛮好的。”

    “什么?”

    韩琅蹲在贺一九旁边,顺手摸了摸他的耳朵:“就这样。”

    “嗯,这叫做平头百姓的小日子,没事就数数存款,算算柴米油盐酱醋茶。”

    没等韩琅感慨多久,贺一九突然抱出来一只锦盒,惊喜道:“哎哟!一盒鹿鞭!这可是好东西,留着留着!”

    韩琅顿时哭笑不得,朝他屁股踢了一脚:“呿,乐成这样,你还要脸不?”

    “怎么不要脸了,大补的呢,改日做个鹿鞭壮阳汤,嘿嘿嘿……”

    韩琅尽量不去理会他“嘿嘿嘿”的原因是什么,没好气道:“刚才我还看见虎鞭呢,你是不是也要留着?”

    没想到贺一九瞬间变了脸色:“虎鞭不要,虎鞭绝对不能要。”

    “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要!”

    翌日下午,韩琅在大理寺结束了一天的公务,刚出门就被赵王的轿子接了去。原来赵王看他官居六品,已经迫不及待为他安排婚事。他不想耽搁了那姑娘,只好翻出些“最近公务繁忙”之类的借口拖延。赵王见他不再是一口回绝,觉得事情有眉目了,也没再强迫他。

    “于左书给我带来一个情报,我觉也应该告诉你,”赵王道,“和你所查的那个案子有关。”

    “什么?”

    “想必你也留意过,何氏一介女子,为何会懂得用水仙之毒害人。这不是巧合,是有人安排的。”

    “谁?”

    “据何氏招供,她曾与一位萧姓男子接触,此人自称打抱不平的侠士,同情她的遭遇,将制作水仙毒的药方送给了她,之后就消失不见。何氏起初不信,但后来沉不住气试了试,果然一切都如这个萧姓男子所言。她再托人多方打听水仙的功效,再次证实了萧姓男子的话以后,她终于动手了。”

    何氏的确是受人利用。韩琅暗想。不过那个萧姓男子,莫非……

    “据我所知,贤王身边有一个门客,身怀武功,狡黠多智,同样姓萧。”觉察到韩琅表情有变,他加重语气道:“看来韩公子见过此人?”

    “说不上见没见过……”韩琅道,“不过石玉兰一案中,我们的确被一个自称‘萧少卿’的男子摆了一道。”

    “看来的确是同一人,”赵王沉吟道,“既然如此,那太傅这个案子恐怕从一开始就是贤王计划好的。”

    果然是老谋深算。韩琅心想。如今案子虽然破了,可太傅心灰意冷,不问政事,还是等于铲除赵王身边又一道助力。如今朝野变动的事态韩琅也能感觉出来,投靠贤王的官员越来越多,如果继续任由他的势力壮大下去,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在赵王府中边走边聊,经过池畔,他们一同停下脚步,各怀着心事望着池水中游动的一尾尾锦鲤。防备贤王这么久,还是一次次输给他,想必赵王心里头也不会好受。回想起之前在城郊看到的妖物凫徯,他心里头又生出那种不详的预感……难道一切都会想最坏的结果发展下去?

    韩琅忍不住悲观了片刻,还是决定打破沉默:“殿下,水祁的商队有消息么?”

    “一直循规蹈矩,没有任何惹是生非的迹象。”

    看来事态还不至于太糟,韩琅趁机把贤王约见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之后还忍不住道:“他这么邀请我,未免也做得太明显了。”

    赵王表现得并不意外:“不会,他就是要明着来。贤王经常举办这样的宴席,有时候是邀请某个新上任的官员,有时候是他新收的幕僚。这不是私人宴会,参与者一向不少,你不用太担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是不会做什么的。”

    “我知道了,多谢殿下提点。”韩琅点点头。

    “正好,我也要与你商议此事的安排,”赵王道,“如今的事态已不容再拖,贤王邀请你赴宴,倒给了我们一个打入内部的好机会。他府内定藏有他图谋之事的证据,还有宝昌坝与云海山庄钱款的去向,只可惜我的人始终无法潜入。”

    韩琅顿时明白了:“是让我去……?”

    赵王点点头:“等到宴会当日,我会派人在贤王府外制造混乱,到时候就看你和贺大侠的表现了。”

    “可是殿下,贤王清楚我站在您这边,他必定会严加防范,不给我任何机会。”

    赵王却笑了笑:“或许防得住一般人,可不一定能防住你。你们天师流派的法术可不一般,当初为了捉住太傅府里的妖怪,你也出了不少力吧?”

    一定又是于左书告诉他的。韩琅心想。可这未免有些太过冒险了。

    他不由得又争辩了几句,但赵王固执不改,韩琅的异议全都被驳回了。幸亏赵王没有强求他做什么,直说尽力而为:“如果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再找其他机会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韩琅只能答应下来。
第113章 白虎1
    这是一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天上垂挂着一轮弯月,仿佛只是一盏孤零零的灯笼。晚宴的地点就设在贤王府内,来的客人还真是不少,韩琅看到许多他眼熟的朝中大臣,还有他们各自带来的朋友。光在门口寒暄客套就有十来人,一些年轻的官员看见韩琅,自然又上来一番恭维,韩琅赶紧一一回应,然后在仆役的引领下前往宴厅。

    宴厅自然装饰华丽,灯火通明,屋内人声鼎沸,锦衣华服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都在东拉西扯地说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韩琅没有刻意打扮,只穿了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布衫,贺一九也是同样,他们两人混在这人群里就显得无比寒酸。他甚至看见角落里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似乎还隐隐发笑,他便在心里暗骂一句,拉着贺一九赶紧入席。

    贺一九凑过来安慰他:“人爬得高不就这样,有人捧有人踩。”

    韩琅喝了口茶,嘀咕道:“这才六品,哪里高了。”

    话音刚落,只见贤王已从内室里走出来,场上众人立刻起身行礼。又是一番客套过后,他举起酒杯,亲切地对韩琅道:“恭贺韩公子升迁。”

    韩琅急忙谢过,贤王这一起头,周围宾客也都纷纷相应,各种祝词劈头盖脸就往韩琅身上扔。韩琅感觉自己快要被淹没了,霎时间有种喘不过气的溺水之感。放眼望去,不少人品阶比自己高,不少人更是长辈,他感觉肚子里装的场面话都不够用了,仓促地回应一番以后,他想立刻逃回自己的座位上。

    然而贤王并不放他走,又笑着道:“宴席筹备简亵,还望韩公子见谅。”

    韩琅在心中哀嚎:别捧我了,我知道你们都没安好心。然而还没等他搜肠刮肚想出词来回应贤王,贤王又把他邀约来身边座位,与他敬上三杯,就不打算放他走了。

    韩琅只能频频向场下的贺一九使眼色,对方却只能投来爱莫能助的视线。开席之后,珍馐美馔不断被呈上案几,乐声也如流水般淌出,莺歌燕舞,好不逍遥。这场宴席并不像贤王所说的筹备简亵,甚至可以说是隆重,但韩琅只觉得心里发毛,不但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还时时刻刻被贤王盯着,脱不开身。

    赵王说让他刺探情报,然而在这交际场上,他最多只能保证自己不会出丑而已,还想巧妙地与人周旋,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出多时,贤王起身带着韩琅去敬酒,亲热地招呼他认识每一位宾客。“这位是礼部郎中宋大人,想必是见过韩公子了。”

    “韩公子年纪轻轻就得圣上赏识,将来必有大作为!”

    “这位是吏部侍郎黄大人。”

    “韩公子,幸会幸会。”

    接着是太常寺少卿,通政使,兵部员外郎,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随着时间流逝,韩琅愈发清楚地感觉到,这酒宴不太对劲。如果只是给他一个六品官员庆功,那实在是没必要兴师动众如此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