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

第11章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第11章

小说: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定国边走边说,还兴致勃勃地拿着手电四处照射,声音在空旷的溶洞中嗡嗡作响。他越是若无其事,彼得和尚在后面越是满腹疑窦,但眼下也只能跟着走。   

  他们在黑暗中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地势忽高忽低,难走至极,所谓的〃路〃只是岩石尖棱之间夹出来的一线平地罢了。头顶的风声呼呼大了起来,而灵气也越发厚重。比起藏笔洞入口处的浓度强出数倍。         

。▲虹▲QIAO书吧▲  

第29节:7丹青画像麒麟台(4)         

  两个人顺着峭壁挤成的狭窄小路走出岩山。这里地势还算平坦,两侧岩壁像梯田一样层叠而起,坡势很缓。两坡汇聚之前的一小块空地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古朴石碑,碑下驮兽乃是一只石麒麟,在古碑中十分罕见。碑上还写着四个大字:〃韦氏笔冢。〃   

  〃就是这里了。〃韦定国忽然站定,举起了手电,〃兄长生前曾经嘱托我,让我带你来此地,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这是哪里?〃彼得和尚问。   

  〃你自己一看便知。〃   

  彼得和尚举起手电朝两侧山壁上晃去,原来这石坡上影影绰绰有许多岩龛,就像是陕北的窑洞似的,形状整齐划一,都是半椭圆形,一看就是人工开凿。许多岩龛内似乎有人影,彼得和尚拿手电再仔细一照,不禁悚然一惊,倒退了两步。   

  光柱笼罩之下是一具穿着长袍的骷髅,骨骼已经枯黄,其间有莹莹闪光,仿佛掺进什么矿物质。这骷髅的姿势异常古怪,它在龛内双腿散盘,双手环扣抱怀,整个身体前拱,仿佛要把自己弯成一个笼子。龛顶还刻有字迹,只是不凑近无法就无法看清。   

  彼得和尚赶紧用手电去扫其他岩龛,一龛一尸。这些骷髅穿的衣服不尽相同,有素袍、儒服、马褂、长衫,乃至中山装、西装,甚至还有明、清朝服,朝珠花翎一应俱全。有些衣服已经衰朽不堪,只余几缕粗布在骨头上。   

  每一具骷髅都保持着如此的姿势,专心致志,在这藏笔洞深处的龛中端坐,似乎在守护着什么。彼得和尚恐怖之心渐消,反觉得眼前的一切说不出的庄重肃穆。   

  〃难道这里就是……〃   

  〃不错。〃韦定国转身跪倒在碑前,郑重地叩了三叩,方才起身说道,〃这里就是我韦家历代祖先埋骨藏笔之地,也是我韦家笔冢的所在。〃   

  彼得和尚怔了一怔,走到碑前双手合十,深鞠一躬,眼睛却不住望着远处一具具林立的尸骸,感到灵息流转,心情竟莫名激动起来。   

  韦定国道:〃人有生死,笔灵却不朽。历代祖先中的笔冢吏们自觉大限将至的时候,就会自行进入藏笔洞内,择龛而逝,用最后的灵力把身体环成笔挂。当笔灵脱离躯壳之时,就附在尸骸之内,静等着下一位主人的到来,把它解放出来。这几百年来,人生代代更新,笔灵却是循环往复,于此地认主,又归于此地。〃   

  彼得和尚注意到一些骷髅怀中隐然有光,想来都是韦家收藏的笔灵。这些曾经的英雄、文人墨客或者普通人,就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化作骸骨,于黑暗中沉默地度过几百年的时光,默默地守护着笔灵与韦家存续。彼得和尚想到此节,更觉敬意油然而起。   

  这时,手电扫到了两个石龛,他发现这两个龛内尸骨散乱不堪,半点灵息也没有。韦定国道:〃不错,这就是秦宜那丫头所为。可恨她不光窃走了笔灵,而且还毁伤先祖遗骨。〃语气中隐有怒气。   

  〃可是……族长让您带我来这里,究竟是要做什么?〃   

  韦定国叹息道:〃此地并无第三个人在。兄长已经仙逝,你为何还不能唤他一声父亲呢?贤侄。〃他不等彼得和尚有什么反应,举起手电朝高处的某一个石龛一晃,〃你来看看这个,就自然知道了。〃   

  这一个龛内莫说笔灵,就连枯骨都没有半根,只是岩龛后壁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永〃字。龛中似乎还搁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彼得和尚一见到那个〃永〃字,不由大惊,脱口而出:〃中夏危矣!〃         

←虹←桥书←吧←。  

第30节:8宁期此地忽相遇(1)         

  8宁期此地忽相遇   

  〃族里来了命令,让我立刻带你回去,死活不论。〃   

  熔羽说完这一句就闭口不言,只有白眉下的两道凌厉目光直视,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罗中夏虽然混,但是不笨。这家伙一直眼高于顶,现在居然肯〃纡贵降尊〃跑来私下里跟自己透露这么重大的信息,肯定是有所求,要不然直接抓人就是了。他于是也不急,也不说话,抱着膀子悠悠然等着下文。   

  熔羽见罗中夏久不做声,微皱眉头,又说道:〃我现在就可以把你带走。〃沧浪笔开始昂扬发辉。   

  罗中夏咧开嘴笑了:〃如果真的如此,你早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通道里陷入一阵单方面尴尬的气氛,只听见排风扇呼哧呼哧地转动着。熔羽挪动一下脚步,口气有些生涩,仿佛酝酿很久才不情愿地吐出来:〃我有个提议。〃   

  〃哦。〃罗中夏抬起下巴,轻轻挤出一个字来,心情大好。他习惯处于劣势地位,现在终于获得心理上的主动权,就像一个拿了压岁钱的孩子一样不知道怎么挥霍才对。他身高不过一米七,面对一米八几的熔羽,必须趾高气扬才能保持视线对视。   

  看到罗中夏这副样子,熔羽的面部僵硬了一下,当即转身离去。   

  他这一走,罗中夏反倒慌了。如果熔羽说的是真的,自己就要被捉去韦庄,吉凶未卜。眼见熔羽即将走远,他舔了舔嘴唇,不得不嚷了一句:〃喂……你,什么提议?〃   

  他连喊了三声,熔羽才停下脚步,这次却没有回头。他已经快走出通道,半明半暗间只看得到一个修长的背影,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压力。   

  〃你有兴趣听了?〃语气冷淡,还有淡淡的嘲讽。   

  〃好吧……〃于是罗中夏刚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心理优势轰然崩塌。   

  熔羽抬腕看了下时间,开口说道:〃开门见山吧。我可以冒抗命的风险,不捉你回去,继续助你去云门寺退笔。〃   

  〃直接说〃但是〃吧。〃罗中夏闷声哼哼。   

  〃然而……〃熔羽迟疑了一下,刻意换了一个词,〃作为交换,我也需要你身上的一件东西。〃   

  〃什么?〃   

  〃我要青莲遗笔。〃熔羽一字一顿,目光陡然从一片淡漠凝聚成两束锐利的尖矛,那是一种下了极大决心后的坚定。罗中夏咽了咽口水,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喂,你这不等于背叛韦家吗……〃   

  〃与你无关。〃熔羽干巴巴地回答,他的视线却向低矮的天花板偏移了数毫。   

  〃可你已经有了沧浪笔。〃   

  〃那又如何。〃   

  〃不是说一位笔冢吏一世只能有一支笔吗?〃   

  〃你能双笔并存,我如何不能!〃熔羽一下子突然激动起来,一拳砸在通道墙壁上,指关节通红,〃青莲笔应该找到真正的归宿。〃他几乎要咆哮出来,但在最后一刻总算克制住了自己,只有眼神直勾勾盯着罗中夏的胸膛,仿佛要把青莲笔从那里剜出来。   

  罗中夏朝后退了一步,连忙摆摆手:〃好啦,好啦,随便你怎样,我没兴趣。我只要能退出笔来就好,到时候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过啊,我怎么保证退出笔来给你啊,那东西又不受束缚。〃   

  熔羽道:〃那不用你操心,你只要确保退笔时我在场就好。〃   

  于是两个人伸出手去轻描淡写地碰了一下,又飞快地分开,像是怕被烫到。熔羽用手抚了抚自己的白眉,消失在通道的黑暗中。罗中夏从他背影的动作里分辨出,刚才这家伙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擦了擦手,不由得〃靠〃了一声。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碧空如洗,昨天的小雨把整个绍兴冲刷一新,空气中沁满雨后阳光的清新,是个适合旅游以及打架的好日子。一行五人在镇上匆匆吃了早饭,就出发了。   

  颜政惊讶地发现这个小团体的气氛和昨天相比有些不一样,至于如何不同却说不出来。然然也觉察到了,她凑到两个人之间歪着头侧听了许久,缩回头对颜政道:〃听不出来,我听不出来……〃         

BOOK。←红←桥书←吧←  

第31节:8宁期此地忽相遇(2)         

  两个人就这样咬了一路的耳朵,熔羽就在一旁却未发一声阻止,这让他们两个疑窦满腹。   

  云门寺坐落于绍兴城南十六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距离倒不很远,只是难找,没有专线旅游车。他们从绍兴汽车南站坐156路车一路到平江村,然后花二十块钱包了一辆破旧的出租车,一直开到了一个叫寺前村的小村落。村口立着一块黄色广告牌,上面写着:〃云门寺欢迎您。〃还有一些老太太在旁边卖高香。   

  司机说车只能开到这里,剩下的路要自己走。于是他们五个人只好下车,进了寺前村。村子不大,很是清静,村民们大概对旅游者见怪不怪了,慢条斯理各自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只有几个小孩子攀在墙头好奇地盯着他们,尤其对熔羽的白眉很感兴趣,不时指指点点。熔羽扭头瞪了他们一眼,差点把其中一个小孩吓得从墙头摔下去。   

  穿过小村,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从村后潺潺流过,上面有一座简陋的石桥。在桥的旁边立有一块说明牌,上面说这条溪流名字叫做若耶溪。   

  熔羽把这三个字念给然然听,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当年大禹得天书、欧冶子铸剑、西施采莲、秦皇望海的典故,都是在这条溪边发生,历代诗人咏颂的名句也是车载斗量,尤其是以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为最著名,实在是条诗史中的名溪。罗中夏、颜政、二柱子三个人却一片茫然,他们三个少读书,不知〃若耶溪〃这三个字有多大分量。   

  不过这里只是这条名溪入秦望岭的支流,溪流真正的开阔处要到南稽山桥,在那里已经改名叫做平水江。但因为历代诗家都是前往云门寺拜访时路经此地,所以这一段支流自称若耶溪,倒也不能称妄。   

  过了石桥以后,有一条小路蜿蜒伸入秦望山的一个绿荫谷口,苍翠幽静。不知是宣传不到位还是交通不方便,这附近游客颇少,除了偶尔几个背着竹篓的当地人,他们五个可算得上此时仅有的行人。   

  一进谷口,入眼皆绿,空气顿时清澄了不少,山中特有的凉馨让人心情为之一畅。然然十分高兴,拉着颜政不停让他讲周围的景象,她哥哥不爱说话,难得有人肯如此解说。二柱子久居北方,很少见到这许多绿色,也好奇地四处顾盼,只有熔羽和罗中夏各怀心事,都沉默不言,偶尔目光相触也飞快地挪开。   

  过了铁佛山亭、五云桥,云门寺的大门终于进入他们的眼帘。五个人不禁愕然,一时都站在原地说不出来话。   

  他们原本以为云门寺既然是千年古刹,即便香火不盛,也该有番煌煌大气或者厚重的历史感才对。可眼前的云门寺,却简陋至极,就像是什么人用乐高积木随便堆成的一样,其貌不扬。   

  一座三开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