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

第12章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第12章

小说: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原本以为云门寺既然是千年古刹,即便香火不盛,也该有番煌煌大气或者厚重的历史感才对。可眼前的云门寺,却简陋至极,就像是什么人用乐高积木随便堆成的一样,其貌不扬。   

  一座三开间的清代山门横在最前,门楣上写着〃云门古刹〃,年代久远更兼失修,油漆剥落不堪,像是一头生了皮肤病的长颈鹿,木梁糟朽,山墙上还歪歪扭扭写着〃办证〃二字和一串手机号。整个云门寺方圆不到一里,甚至比不上一些中等村庄里的寺庙,站在门口就能看到寺院的灰红色后墙。   

  五个人对视了一番,八只眼睛都透出失望之色,只有然然还拽着颜政连声问他到底云门寺是怎生模样,颜政沉吟一番,才回答说:〃就像是一锅奶酪、黄粑和502胶水熬成的粥。〃   

  恰好这时一个中年僧人拿着扫帚走出山门,他一看有香客到来,像是见了什么稀有动物,连忙迎上来。走到跟前他才想起来自己还拿着扫帚,不好施礼,只得随手扔到地上,双手合十颂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是来进香的吗?〃   

  颜政伸出一个指头指了指:〃这……是云门寺?〃         

◇欢◇迎◇访◇问◇BOOK。◇  

第32节:8宁期此地忽相遇(3)         

  〃正是。小僧是寺里的负责人,法号空虚。〃僧人没等他问,就主动作了自我介绍。颜政又看了一眼,低声嘟囔:〃住这种地方,你的确是够空虚的……〃   

  〃这座寺庙以前是叫永欣寺?〃罗中夏不甘心地插了一句嘴。空虚一愣,随即兴奋地笑道:〃哎呀哎呀,我本以为没人知道这名字哩,这位施主真是不得了。〃他还想继续说,忽然想起什么,伸手相迎:〃来,来,请来敝寺小坐。〃   

  五个人迈进山门进了寺内,里面寒碜得可怜。门内只有一座三开间大雄宝殿,高不过四米,前廊抬梁,前后立着几根鼓圆形石柱;两侧厢房半旧不新,一看便知是现代人修的仿古式建筑,绿瓦红砖建得很粗糙,十分恶俗。大雄宝殿内的佛像挂着几缕蜘蛛网,供品只是些蜡制水果,门前香炉里插着几根颓然残香,甚至用〃萧条〃来形容都嫌不足。   

  〃要说这云门寺啊,以前规模是相当大的,光是牌坊就有好几道,什么〃云门古刹〃、〃卓立云门〃,旁边还有什么辩才塔、丽句亭。可惜啊,后来一把火都给烧了,只有那座大雄宝殿和山门幸存了下来。〃空虚一边带路一边唠叨,他大概很久没看到香客了,十分兴奋,饶舌得像一个黑人歌手。然然耸了耸鼻子,皱起眉头,她很讨厌这种腐朽的霉味,灰尘又大。   

  〃你确定这里的云门寺就这一座?〃熔羽打断他的话。   

  〃当然了,我们这里可是正寺。〃空虚一抬脖子,〃这附近还有几个寺庙,不过那都是敝寺从前的看经院、芍药院、广福院,后来被分拆出去罢了。别看敝寺规模小,这辈分可是不能乱的。〃   

  他见这几个人似乎兴趣不在拜佛,心里猜想也许这些是喜欢寻古访遗的驴友吧。于是他一指东侧厢房:〃你们若是不信,可以进这里看看。这里放着一块明朝崇祯年间的古碑,叫《募修云门寺疏》,那可都是名人手笔,王思任撰文,董其昌亲书,董其昌是谁你们知道吗?〃   

  罗中夏没听他的唠叨,而是闭上眼睛仔细感应。这云门寺看似简陋,他却总感觉有一种沉郁之气。青莲笔一进这寺中,就开始有些躁动不安,有好几次差点自行跳出来,幸亏被罗中夏用精神压住。熔羽一直盯着他的反应,表情比罗中夏还紧张。   

  二柱子一把拉住要开东厢门的空虚:〃我们听说,这里有一个退笔冢,是南朝一位禅师的遗迹,不知如今还在不在?〃   

  空虚听到退笔冢的名字,歪着头想了想:〃你是说智永禅师?〃   

  〃对。〃   

  空虚微微一笑:〃原来几位是来寻访名人遗迹,那敢情好。本寺当年还出过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比起智永禅师还要著名。〃   

  〃谁呀?〃然然好奇地追问。   

  〃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当年他曾于此隐居,屋顶出现五色祥云,所以晋安帝才下诏把这里改建为寺,起名云门。〃   

  众人都有些肃然起敬,原本以为这其貌不扬的云门寺只跟智永禅师有些瓜葛,想不到与王氏父子的渊源也这么深。   

  空虚觉得这些还不够有震撼力,一指寺后,〃敝寺后院有个清池,就是王献之当年洗砚之处,也是处风雅的古迹。要不要让小僧带你们去看看?〃   

  〃免了。〃熔羽冷冷拒绝,〃给我们指去退笔冢的路就好。〃这一回所有人都赞同他的意见,那个空虚实在太啰唆了。  

  空虚缩了缩脖子,把东厢门重新关上,悻悻答道:〃呃呃……好吧,你们从寺后出去,沿着小路转左,走大概两三里路,在山坳里有一处塔林,退笔冢就在那里了。小僧还有护院之责,恕不能陪了。〃他见这些人没什么油水可捞,态度也就不那么积极,正中了熔羽下怀。   

  五个人走了以后,空虚重新走到云门寺门口,捡起扔在地上的扫帚,叹息一声,继续扫地。没扫上几下子,忽然远处又传来几声脚步。他抬头去看,看到三个人从远处的五云桥走过来。左边是个短发年轻人,精悍阴沉,头部像是骷髅头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肉皮,棱角分明;右边的人身材高大,戴着一副墨镜,鼻子颇大;中间一位却是位绝色长发美女,只是面色太过苍白,没什么生气,以致精致的五官间平添了几分郁愤。         

←虹←桥书←吧←。  

第33节:8宁期此地忽相遇(4)         

  这三个人都穿着黑色笔挺西装,走路姿势双肩大幅摆动,气势汹汹,怎么看都不像游客,倒像是黑社会寻仇。空虚见了,吓得手里扫帚啪地又掉在地上。   

  这三个人来到云门寺前,大鼻子摘下墨镜,环顾四周,鼻子耸动:〃不错,沧浪笔和青莲笔刚才尚在这里,不过现在已经离开了。〃   

  〃房老师的点睛笔呢?〃女子问。   

  〃唔……气息不是很明显,不过肯定也在这里。〃   

  女子目光一动,径直走到空虚面前,喝道:〃刚才是不是有五个人来过这里?〃空虚吓得连连点头,没等他们再问,就自觉说道:〃他们到后山退笔冢去了。〃   

  〃退笔冢?〃女子娥眉一立。   

  〃对呀,就是智永禅师的退笔冢。智永禅师是王羲之的九世孙,因为勤练书法,所以用废了许多毛笔,他把这些废笔收集到一起葬在塔林,名叫……〃   

  〃闭上嘴。〃欧子龙双目一瞪,把他的喋喋不休拦腰截断。诸葛一辉摸了摸鼻子,〃退笔冢……他们到退笔冢来做什么?〃   

  〃管他们做什么,我们过去。〃十九冷冷说道。诸葛一辉拦住她:〃十九,不可轻举妄动,对方可是有五个人呢。〃   

  〃有子龙和我们两个在,怕什么?!〃   

  〃那个带青莲笔的小子似乎还没觉醒,但他的能力不可轻觑;沧浪笔威力非同小可,其他三个人不知虚实,我方实际是处于劣势。〃诸葛一辉向来先谋而后动,不肯轻易犯险。   

  十九怒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到处溜达?〃诸葛一辉面对这个一心要为房斌报仇的妹妹,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她才好。   

  〃我觉得,倒也未必。〃欧子龙在一旁忽然开口说道,〃青莲遗笔的笔冢吏是个半吊子,时灵时不灵;那个粗眉大眼的和那个小姑娘没有笔灵,不足为惧;唯一需要提防的,只是沧浪笔和另外那个而已。〃   

  〃那一支从特征上来看,应该是画眉笔,据说是治愈系的,没有战斗力。〃诸葛一辉补充道。欧子龙搓了搓手,笑道:〃对,这么算起来的话,敌我实力其实差不多,可以一战。〃   

  十九奇道:〃子龙你怎么对他们那么熟,难道你以前见过他们?〃   

  欧子龙摇摇头:〃不曾见过,只是细心观察,能看出些端倪。〃他怕十九继续追问这个话题,挥手示意他们两个靠近自己,低声道:〃我有一个计划……〃   

  他们的声音越来越低,旁边傻站着的空虚看到那个精悍年轻人不时用眼角扫自己,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下意识地回头去看云门寺后山,只见树林荫翳之处一群山雀扑啦啦飞出来,四散而走。远处山坳中不知何时飘来一片阴云,恰好是云门塔林的上空。   

  〃阿弥陀佛……〃空虚不由自主地捏了捏脖上佛珠。         

◇欢◇迎◇访◇问◇。◇  

第34节:9土坟三尺蒿棘居(1)         

  9土坟三尺蒿棘居   

  〃怎么转眼间就阴天了?〃   

  颜政手搭凉棚朝远处望去,山间原本澄澈的天空忽然阴了下来,一层莫名的云霭不知何时浮至山间遮蔽阳光,周围立刻暗了下来,仿佛在两座山峰之间加了一个大盖子。原本幽静的苍翠山林霎时变得深郁起来,让人心中为之一沉。   

  〃九月的天气真是像政治一样变化无常呐。〃颜政感叹道,然后发现没有人对他这个笑话表示回应。二柱子不懂这些,然然没听过,罗中夏和熔羽则是各怀心事,各自低头赶着路。他只好解嘲似的摸了摸自己的头,继续朝前走去。   

  他们穿过云门寺后,沿着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朝大山深处里走去。云门寺的路在山坳底部,秦望山的数座高大山峰耸峙两侧,如同巨大的古代武士披着繁茂的绿色甲胄,沉默地睥睨着小路上这五个如蝼蚁蚊芥般的行人蠕蠕而动。   

  这条山路想来是过去云门寺兴盛时修建的,依地势而建,路面以灰色碎石铺就,两侧还一丝不苟地用白石块标好。每一块路面上的石棱都被磨得圆滑,可见当年盛况。可惜现在废弃已久,路面满是落叶尘土,许多地方甚至被一旁横伸过来的树枝侵占,石缝间蓄积了许多已经沤烂的黑黄色叶泥,让整条路看起来爬满了灰明相间的条条斑纹。   

  这路愈走愈静,愈走愈窄,窄到过滤掉了所有的声音,仿佛引导着进入另外一个幽静的世界。   

  步行了大约十五分钟,他们翻过一道高坡,终于看到了空虚口中提到的云门塔林……尽管有云门寺的前车之鉴,可他们还是大吃了一惊。   

  这是一个方圆几十米左右的石园,一圈低矮的断垣残壁,只有从石台上的三四个础柱才能勉强稍微看出当年佛塔的痕迹。而塔身早已经倾颓难辨,只剩几截塔石横陈,其上青苔斑驳,岩缝间植物繁茂。用脚拨开层层杂草,可以看到数个蓄满陈年雨水的凹洞,这想来是佛塔底座用于存放骨灰的地宫,如今也涅灭无迹,沦为草间水坑。   

  两株墓园松树少人看管,一棵长势蛮横,枝杈肆意伸展;另外一棵则被雷火毁去了大半,只剩了一截枯残树干。看起来,这里废弃起码已经有数百年时光了,仿佛已经彻底被世界遗忘,于无声处慢慢衰朽,慢慢磨蚀,空留下无人凭吊的塔基,横发出一股思古幽情。   

  〃这,就是塔林?〃   

  罗中夏忍不住问道,他之前对塔林的印象是少林寺内那种鳞次栉比、多层宽檐的高大佛塔,林立如森。而眼前的情景与想象中落差实在比尼亚加拉大瀑布还要大。这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