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

第10章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第10章

小说: 笔冢随录2:万事皆波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抓住路过的一个服务员,问清了路径之后飞奔而去。   

  旅馆的后门其实是一条员工通道,周围两边都堆满了杂物,顶上只悬挂着一盏昏黄的灯光,和前台的整洁干净相比,完全是两重天地。   

  罗中夏走到后门,放慢了脚步,左右张望,心中不禁狂跳。   

  一个人从阴影里走出来。   

  不是小榕,是个男人,两条白眉即使在这种光线下还是很醒目。   

  〃族里下了命令,让我带你回去,死活不论。〃   

  熔羽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漠。         

BOOK。▲虹桥▲书吧▲  

第26节:7丹青画像麒麟台(1)         

  7丹青画像麒麟台   

  参与搜索的村民吵吵嚷嚷地陆续从内庄的各个角落返回,没有人发现彼得和尚的踪迹,他就像凭空从空气中消失了一样。不安的气氛在人们之间流动,他们还沉浸在这场突发的惊变中。   

  唯一保持镇静的只有韦定国,他稳稳地站在小桥入口,双手抱臂,两道锐利的目光扫射着韦村内庄,不置一词。他虽然没有笔灵,却无形中被默认为是最高的权威。一名长老快步走到他身边,面色凝重。   

  〃族长怎么样了?〃韦定国问道,目光却丝毫没有移动。   

  长老摇了摇头:〃心脉俱碎,已经不行了。〃他说到这里,警惕地看了看左右,趴到韦定国耳边悄声道:〃而且……族长的秋风笔也不见踪影。〃   

  〃哦?是被彼得收了吗?〃   

  〃……呃……〃长老踌躇一下,〃与其说是刚被收走,倒不如说一直就不在那儿。〃   

  韦定国微微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但凡笔冢吏离世,笔灵离去都会在躯体上留下一道笔痕。而族长遗体上的笔痕过浅过旧,起码已经有数年不曾有笔灵驻留了。〃   

  〃荒唐,离了笔灵,人岂能活?〃   

  长老讪讪不答,事实就是如此,只是无法解释。韦定国挥了挥手,叹道:〃此事再议,先派人去县医院办理各项手续吧。〃   

  〃要不要……去公安局报案?〃长老试探着问。   

  韦定国沉思了一下,〃暂时不要,你去把那个护士叫到我屋子里,我等一下要详细问问看。〃   

  这时候负责指挥搜索的几位房长、长老都逐渐聚拢过来,他们彼此互视一眼,其中一个年长者向前一步,对韦定国道:〃全村都找遍了,只剩一个地方没有搜查过。〃大家都盯着韦定国,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地方指的是哪里,也都了解此地的意义。现在族长既死,他们不约而同地等着韦定国拿主意。   

  韦定国面对着这些老人……其中有些人甚至是笔冢吏……忽然觉得很好笑。韦家世代以笔灵为尊,到头来却让一个普通人来拿主意。族长一不在,就乱成这样子,看来韦家的安生日子是过得太久了。   

  他心中思绪嗖嗖飞过,食指不由自主地摆动了一下,不过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最后韦定国终于微微抬起下颌,却始终没有点下去……   

  ……彼得和尚纵身跳下洞穴,一直到他双脚落地竟持续了四秒钟。从这么高的地方跳落居然什么事都没有,这让彼得和尚很惊讶。四周仍旧没有任何光线,但是和上层相比,空气却清新许多,甚至有隐约的风声从远处传来。彼得和尚很高兴,有风声就意味着一定有出口。   

  他已经逐渐习惯了黑暗,索性闭上眼睛,伸直手臂向前探去,抓了几抓却什么也没摸到。他又朝着前面谨慎地走了三四步,仍旧没有摸到墙壁。他朝着几个方向各自走了十几步,手都摸空了,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         

※BOOK。※虹※桥书※吧※  

第27节:7丹青画像麒麟台(2)         

  人类最怕的并不是幽闭,而是未知。   

  曲折狭窄的石窟并不真正恐怖,因为那至少可以给人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使那个方向是错的……而一个广阔的黑暗空间则会让人茫然,缺乏踏实感。人类在幽闭的宽阔空间里需要的是能触摸到一个实在的存在,就好像在雪原上最需要的是一个非白色的视觉焦点。   

  彼得和尚心想这终究是在山中,还能大到哪里去?心里一横,用双臂护住头部,脚下发足狂奔。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彼得和尚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额头上开始出现细微的汗水。他估计自己跑了怎么也有十几公里,可周围仍旧是空荡荡的一片。   

  〃难道这是另外一个考验?〃   

  彼得和尚拼命让自己镇静下来。从物理上考虑,这么大的空间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这肯定是个奇妙的困局。现在他需要的,不是狂跑,而是找出关窍所在。   

  现在四周一片空茫茫,唯一踏实的就是脚下的地面。彼得和尚俯下身子去,用手去摸,岩面平整,触处冰凉坚硬,甚至还有些湿漉漉的感觉。他用指关节叩了叩,有沉闷的橐橐声传来,说明底下是实的。   

  彼得和尚索性把身体趴在地板上,从僧袍袖子扯出一条线头,抻直了平平贴在地面。   

  人类走直线一般要借助于感官或外部参照物的调整,当这些都被屏蔽掉的时候,双腿肌肉的不均衡就会导致步伐长度的不同,使得一脚走内圈一脚走外圈,最终形成一个圆。彼得和尚意识到刚才自己也很有可能是在转圈子,所以他想借助线头来校正自己的步伐,棉线头只要两头抻直,就是绝对的一条直线,然后再扯一根棉线,与前面那根首尾相接,一路前行。这样虽然慢,却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走偏。   

  就这么持续了半天,彼得和尚已经腰酸背疼,一片袍袖已经被抽空了一半,可还是没碰到任何岩壁。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跌落到科幻小说里常说的异次元空间了。   

  忽然,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声很轻微,但彼得和尚已经在黑暗中待了许久,听力变得相当敏锐,他立刻爬起身来,警惕地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一道光线刹那间闪过,彼得和尚连忙眯起眼睛,下意识地抬起手臂去挡。一道圆柱形的黄色光柱慢慢朝着这边移动,不时上下颤动。   

  是手电的光芒。   

  〃该来的还是来了。〃彼得和尚心想,这些长老原本就比自己对藏笔阁里的情况熟,想找到自己也并非什么难事。虽然藏笔阁不可轻易涉足,但现在情况特殊,恐怕几位长老已经领命进来捉他。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条他此时一条都不占。   

  借助手电折射的光芒,彼得和尚这才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方硕大无朋的圆砚状岩石之中。岩面相当宽广,几乎及得上一个四百米跑道的操场大。难得的是这岩台四面凸起,淌池、砚堂之形无一不具,甚至还有着一只虎状砚端,活脱脱就是一方砚台的形状,且不见任何斧凿痕迹,浑然天生。   

  砚堂表面看似光滑,却有一圈又一圈螺旋般的浅沟,就像是溜冰场里的冰刀滑痕一样。刚才只怕就是这些浅沟默默地偏导了步履,使人的转圈倾向更加明显。   

  这时手电光和脚步声已经近在咫尺。   

  〃彼得,你果然在这里。〃一个声音传来。   

  彼得和尚转过身去,光线照射下他惊讶的表情无所遁形。   

  韦定国穿着惯常的那一身藏青色干部服出现在手电光之后。他只身一人,握着大手电,身后只有无尽的黑暗。   

  〃定……定国叔。〃   

  彼得和尚甫一见到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韦定国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也无欣喜表情也无兄长被害后的悲愤,只是平静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在这儿。〃         

虹桥书吧BOOK。  

第28节:7丹青画像麒麟台(3)         

  〃你是来捉我回去的吗?定国叔。〃   

  面对这个问题,韦定国闪过一丝奇特的神色,反问道:〃你觉得呢?〃   

  韦定国虽然掌握着韦庄的实权,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村干部,跟彼得和尚的实力差得太远。若说他是来单独一个人捉拿彼得和尚,未免太过笑谈。   

  〃我原本以为你能闯过这一关呢,所以在前面等了你好久。〃韦定国慢慢说道,〃看来你仍未能窥破这圈子啊。〃他只字不提族长横死,也不追问彼得当时情况,言谈之间仿佛早就算准了彼得和尚会来此地,甚至有淡淡的失望。   

  彼得和尚不禁有些发窘,这砚台平台果然是藏笔阁中的试炼之一,而自己如果真是参加笔灵归宗比赛,恐怕已经被淘汰了吧。心中一转,疑问陡升,他跑来藏笔阁做什么?若说捉拿,就该派遣有笔灵的长老,他孤身前来找自己,究竟动机何在?彼得和尚深知自己这位叔叔说一藏十,城府极深,像一个二十面体的魔方一样不可捉摸。   

  韦定国从怀里拿出另外一个手电筒递给彼得和尚:〃随我来。〃说完转身就走。彼得和尚迟疑一下,拨开手电开关,紧随其后。两个人沿着砚台边缘徐徐下行,顺着一条窄如羊肠的岩质小路朝台下走去。   

  两道光柱左右晃动,激得四周的苔藓发出幽幽的微光。   

  彼得和尚现在可以看清了,这个〃砚台〃平台是岩壁上伸展出来的一片,其实是半悬在空中。它的四周是一个巨大的岩壁空间,幽旷深邃。怪石嶙峋的顶部和洞底距离半空中的砚石平台起码都有四五十米高,四面八方的岩面高低不平,峰峦叠起,灰白色的岩枝延展到光线不能及的无限黑暗中去,层层叠叠,乍一看似是跌宕起伏浪涛汹涌的海面在一瞬间被上帝的遥控器定格,然后向内坍塌构成这么一个奇妙的世界。如果从侧面看去,平台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飞碟,远处的苔藓如星光点点。   

  无边的地平线只能给人以〃博大〃之感,一个具有封闭界限的硕大空间才更容易使人产生惶恐,那些看得到却遥不可及的峭壁高高在上下左右,构成恢弘的虚空之所,反衬出观察者的渺小以及油然而生的敬畏,让人仿佛进入混沌初开时的盘古巨蛋。   

  最令他吃惊的还是圆砚的正上方,从天顶上垂下一块长条钟乳石,通体漆黑,一柱擎天,如同一条松烟墨柱,钟乳石底端不时有水滴到圆砚之上。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攫起墨柱在砚堂中轻轻研磨,而后徐徐提起,以致墨滴尚浓,珠缀砚底。一幅天然的〃行墨就砚图〃。   

  若说是天造地设,未免太过精致;若说是人力所为,又得耗费多大精力才能雕成如此的造像。   

  彼得和尚深深吸了口空气,肺部一阵冰凉。他从来没想过背靠内庄的那座山梁里,还隐藏着这么一处神奇的所在。这么说起来,自己还要感谢砚台上的浅沟。假如没有那些沟纹诱导自己在平台上转圈,恐怕现在已经失足跌下谷底了。   

  〃韦家自从迁居此地以来,历时已经数百年,能有幸进入这里的,不过千人。这是一个天然溶洞,也是上天赐给我们韦家先祖的一件礼物,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如果好好开发一下,知名度估计不会逊于本溪水洞、桂林芦笛岩等地方。据初步估计,每年光旅游直接收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百万元……〃   

  韦定国边走边说,还兴致勃勃地拿着手电四处照射,声音在空旷的溶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