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15章

高科技军阀-第115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惟有二途:其一则元首于内治修明之后,百废俱兴,家给人足,整军经武,尝胆卧薪,遇有机缘,对外一战而霸,功德巍巍,仪兆敦迫,受兹大宝,传诸无穷。其二则经第二次大乱之后,全国鼎沸,群雄割据,剪灭之余,乃定于一。夫使出于第二途耶,则吾侪何必作此祝祷?果其有此,中国之民无孑遗矣;而戡定之者,是否为我族类,益不可知,是等于亡而已。独至第一途,则今正以大有为之人居可有为之势,稍假岁月,可冀旋至,而立有效。中国前途一线之希望,岂不在是耶?故以谓吾侪国民之在今日,最宜勿生事以重劳元首之谨虑,俾得专精壹虑,为国家谋大兴革,则吾侪最后最大之目的,庶几有实现之一日。今年何年耶?今日何日耶?大难甫平,喘息未定,正宜撤悬避殿之时,今独何心,乃有上号劝进之举?夫果未熟而摘之,实伤其根;孕未满而催之,实戕其母。吾畴昔所言,中国前途一线之希望,万一以非时之故,而从兹一蹶,则倡论之人,虽九死何以谢天下?愿公等慎思之。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息。’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七年,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忽而以约法暂代宪法,忽而催促制定宪法。大抵一制度之颁行之平均不盈半年,旋即有反对之新制度起而摧翻之,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今日对内对外之要图,其可以论列者不知凡几。公等欲尽将顺匡救之职,何事不足以自效?何苦无风鼓浪,兴妖作怪,徒淆民视听,而诒国家以无穷之戚也!……”
    虽然仅仅看完了这一小段,但已经可以让杨度浑身汗出如浆了。
    “这个梁卓如,你不想当这司法教育大臣也就是了,偏偏写这么一篇文章出来,不是明摆着要和我割袍断义划地绝交么?”袁世凯不无惋惜之意的叹息道。
    “此人文笔厉害,长于蛊惑人心,现下逆党又蠢蠢欲动,要是让他归于逆党一流,对国家当有大害。”徐树铮说道,“绝不能放走了此人。”
    杨度听出了徐树铮话中的杀意,不由得心下一凛。
    “算了,人各有志,随他去吧。”袁世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卓如追随我多年,我能有今日,卓如出力甚多,纵有不是,我也不能刀兵相向啊。”
    听了袁世凯不无心酸的话,杨度不由得十分感动。
    他当然明白,跟随袁世凯多年的梁启超是因为什么,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和旧主决裂的。
    “只要我们做好了该做的事,卓如还是会回来的。”杨度说道。
    袁世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梁启超的事,而是将话题又转到了刚才杨度所说的美国方面的建议上来。
    “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招募了不少的劳工到欧洲去,这些人当中弄不好已经有人被当成炮灰用了。”袁世凯用手帕擦了擦眼角,“咱们中华百姓也是血肉长成,这个事情,还需要好好斟酌,真要实施,必须要有细则,明保我军民权利,否则,还是不谈的好。”
    杨度和梁士诒等人连声称是,又开始就一些细节问题讨论起来。
    日本,东京。
    “在接到美国方面的提议之后,袁世凯和他的内阁成员进行了好几天的讨论,最终决定接受美国人的建议,袁世凯***政府表示愿意先行提供50万作战人员给美国。”
    “除了作战人员外,袁世凯***政府在向外国提供劳工方面也是毫不吝啬的,具体输出劳工的谈判还在进行中,但可以预计的是,数量绝不会少于作战人员。”
    听了部下的话,一身和服的民党领袖点了点头。
    “那些作战人员都来自于哪里,知道吗?”领袖问道。
    “听说都是各省的地方镇守部队和后备部队。”一位革命党人回答道,“主要来自于山东、河南、四川、广东等省和湘楚一带。”
    听了部下的报告,领袖冷笑了一声,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地图上。
    “他这么一弄,也不怕各省将军造他的反。”
    “广东这一次被抽了不少兵参加欧战,现在地方防务很是空虚,这对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先生!”一位戴着日本式学生帽的革命党人兴奋地说道。
    “是啊!该是咱们为四万万中国人争人格的时候了。”领袖沉声说着,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
    “对了,先生,您看这个。”一位年轻的革命党人将一张日本报纸交给了领袖,领袖注意到了上面刊登的梁启超的头像照片和旁边的文章,眼中闪过兴奋之意。
    “这篇文章,可是给了袁世凯当头一棒。”领袖说道,“这样一来,进步党就成了咱们的臂助。”
    “蔡锷将军是梁启超先生的老师,蔡将军又是参谋总长,对滇军的影响力极大,要是有滇军在昆明呼应,咱们在广东发动,一定能够成功。”老同盟会员朱直信说道。
    “海军里也有不少同情革命的志士,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满,咱们也可以争取他们的参与。”另一位同盟会员建议道。
    “是啊,海军里对老袁不满的人其实很多。”有人说道,“不过,咱们要是争取海军参与的话,可得赶快,听说老袁要派海军去欧洲和英国海军一同护卫航路和商船,好象就是最近的事。”
    听到这句话,领袖的浓厚的眉毛不由得扬了一扬。
    “海军如果真的去了英国,那对咱们来说可是好机会。”朱直信说道,“海路畅通无阻,咱们从台湾得到的后援也就没有问题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动力!)
(一百三十七)历史的拐点
    (一百三十七)历史的拐点
    “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发动,”领袖说道,“听说袁世凯正在千方百计从外国购买军舰,我们不能等到他磨好了刀再动手。”
    听了领袖的话,周围的人们都点头称是,而侍立在一旁的吉田春子,看着领袖仿佛君王般从容淡定的气概,眼中再次放射出了爱慕的光芒。
    “袁世凯的皇帝梦,很快就要到头了。我们将让茫茫神州大地暗无天日的夜空中,升起民主共和的太阳!”
    领袖无比坚定充满豪情的话语给了周围的人们以无穷的信心,有的人情不自禁的低声欢呼起来。
    “我们这一次,一定能够成功!”
    “革命万岁!”
    “民主共和国万岁!”
    “要是克强先生现在能回来就好了。”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
    “听说克强先生在欧洲考察军事,他要是现在往回赶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只是……。”
    “是啊!克强不在,我们少了一员大将啊!”领袖发出了一声粗重的叹息,一些老革命党人的眼中也闪过惋惜之意,只是他们当然想不到,他们的领袖其实在心里的真实想法,和他嘴上说的并不一致。
    此时的领袖当然还不知道,远在欧洲的黄兴,正面临一场极大的危险。
    “听!什么声音?”
    还在睡梦中的黄兴从床上猛地直起了身子,此时的他,感觉到身下的大地仿佛地震了一样的在不住的颤抖着。
    同屋的几名中国留学生也被惊醒了,大家都有些不安地对望着,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恐之色。
    黄兴的目光随即落在了不远处的桌子上,桌子上的水杯,也在不住的颤动着,发出怪异的声音。
    黄兴抬头向窗户的方向望去,伴随着远处闷雷般的轰响,红色的光芒在不住的闪动着。
    黄兴披上了衣服起身来到了窗前,只见远处的天空中一片火红的闪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在这红霞般的光芒映衬下,高大的埃菲尔铁塔的身影都显得分外的渺小。
    “是德国人在***。”一位中国留学生说道,“太可怕了。”
    黄兴知道,这是德法两军在用火炮对轰,只有上千门火炮的炮口喷出的火焰闪光,才可能造成如此壮观的景象。
    突然间,天空中传来了一声刺耳的尖啸,紧接着不远处的街道猛地升腾起巨大的火团,震耳欲聋的巨响将黄兴面前窗户的玻璃震得碎裂开来,强烈的震动使黄兴站立不稳,险些摔倒。
    两名留学生上前扶住了黄兴有些肥胖的身躯,黄兴并没有注意到迸射到身上的碎玻璃,而是紧紧的盯住了爆炸传来的地方。
    就在这轰然巨响中,一座教堂已经彻底的化成了瓦砾。
    “老天!德国人的炮弹已经能打到巴黎了!”一位留学生有些惊恐地说道。
    “不可能!这应该是德国人的飞船扔下来的炸弹造成的!”
    “这么说,德国人要打过来了!”
    “那些妓女说的是真的!巴黎现在非常空虚!根本没有多少人守卫!”
    听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黄兴的心里隐隐隐约约的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大家赶快收拾东西,我们离开这里。”黄兴说着,拂了拂身上的碎玻璃,转身开始穿衣服。
    很快,几名中国人便收拾完毕,急匆匆的离开了旅馆,来到了大街上。
    此时街上也已经聚集了不少惊慌失措的人们,黄兴注意到刚才发生爆炸的地方已经燃烧起了熊熊的火焰,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本能提醒着他这次爆炸的不同寻常,他愈发的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正打算带着大家离开时,天空中再次传来了可怕的尖鸣!
    黄兴大吼了一声“快趴下!”,然后猛地卧倒在了地上,听到了他的警告,几名中国留学生也纷纷跟着卧倒。
    正当周围的法国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刚刚黄兴还在住着的旅馆突然被一团巨大的火焰所吞没,滚雷般的爆炸声让黄兴的耳朵嗡的一下,什么都听不到了。
    碎砖砂石仿佛暴雨一般的从空中落下,掉在了黄兴的身上,好象要把他埋掉一样,黄兴用双手护住头部,一些金属片一样的东西击中了他的手,让他感到刺骨的疼痛。
    不知过了多久,黄兴感觉到不再有东西落下,他小心的站起身来,拍掉身上的泥土砂石,转头朝着爆炸传来的方向望去,禁不住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刚刚他和留学生们栖身的那座旅馆,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和残缺不全的尸体。
    黄兴揉了揉被落下的东西砸得生疼的手背,确定了手骨没有受伤,正当他打算搜寻自己的同伴时,目光却突然被脚边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一片厚厚的金属碎片。
    黄兴俯身将金属碎片捡了起来,他立刻就认出了碎片的材质,这是一块黄铜制成的碎片。
    几名留学生这时也纷纷起身,聚拢到了黄兴身边,一位留学生看到黄兴手里的东西,说道:“这可能是德国人扔下的炸弹。”
    “不可能是炸弹,德国人的飞机和飞船飞不进来的。”另一位留学生断然否认道。
    随着战争变得越来越艰难,法国首都巴黎成了德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为了保卫巴黎,在和德军战线之间的防御地带,法军布置了大量的经过改进的高射炮群和飞行速度很快的飞机。德军为了摧毁巴黎军民的士气,使用轰炸机对巴黎进行夜袭的次数逐渐增多(白天轰炸巴黎基本上是找死),但除了月明之夜外,德军轰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