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398章

隋末我为王-第398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天子脚下砸了左屯卫营地,等于就是砸了我的脑袋啊。”

    “绝不能让左屯卫闹事!”宇文述恶狠狠说道:“到时候不仅你的脑袋肯定保不住,我也要受牵连!”

    “可是这么低的赏格,那些丘八怎么可能不闹事?”云定兴流着眼泪答道。

    宇文述把脑袋扭开,生硬的说道:“那是你的事,自己去想办法。”

    云定兴更是抽泣了,宇文述则又把目光转向了陈应良,说道:“应良贤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自己决定吧,如何再为国库减轻一些负担?”

    陈应良的脸色苍白如纸,片刻才答道:“宇文柱国,如果晚辈想为将士争取平时赏格的一半,如何?”

    “随便你,这是你的自由。”宇文述把皮球重新踢回陈应良的面前,又道:“不过贤侄,我得劝你一句,别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再有,你以为你替勤王将士争取到了平时赏格的一半,那些丘八就不怨恨你了?照样还不是两头受气?”

    “可我怎么对得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勤王将士啊?”

    陈应良哀号起来,死活不敢表态继续削减赏格,宇文述沉默,也没有逼迫陈应良立即表态,倒是置身事外的左武卫大将军冯盎说道:“要不这样吧,尽可能的约束将领,不许他们克扣赏赐,把能争取到的赏赐都一一发放到士兵手中,这样士兵的怨言或许能少一些。”

    军队里一直在严禁克扣士卒赏赐的陈应良还是不吭声,麾下将士根本就得不到赏赐的宇文述和来护儿也不吭声,兼着兵部尚书的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却突然说道:“其实,国库里也不是完全的没钱没粮,就我所知,民部帐上的钱还有四十多万贯,绢也还有二十多万匹,这次雁门大战的赏赐开支,粗略估计是钱八十万贯,绢三十万匹,就算不够也可以想办法开源节流,凑出这笔钱粮。”

    “段尚书,你是如何知道民部帐目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好奇问道。

    “民部尚书樊子盖,被封为了太原留守,民部的事暂时由侍郎韦安石掌管。”段文振解释道:“我和韦安石小有交情,赏赐军队又要由我兼管的兵部造册发放,公务往来间,我就悄悄向他打听了民部的情况。”

    “这么说,国库还是有钱啊?”赵才疑惑说道:“国库既然有钱,陛下为什么要如此削减赏格?陛下在赏赐方面平时也还算大方,这次为什么要如此刻薄?”

    已经知道内情的陈应良和来护儿都不吭声,倒是宇文述还算坦白,直接说道:“那些钱绢陛下还有大用,你们想都别去想,这次如果不是应良贤侄确实打得漂亮,陛下连平常赏格的一半都想节约。”

    “还有大用?”众人心中嘀咕,暗道:“还能有什么大用?无非就是修行宫、建銮仪而已。”

    这时,素来爱护士兵的来护儿又开口了,面无表情的说道:“如果我能拿得出这笔钱粮,我倒很想全部捐给陛下,赏赐士卒,可惜我没有。”

    “如果我有,我也愿意。”大老贪宇文述也点了点头,毫不脸红的说道:“如果我象关陇八大家那么有钱,我倒很乐意捐出这笔钱粮,帮助陛下解燃眉之急,也安抚一下我们麾下劳苦功高的将士,可惜我是个穷光蛋,有心无力。”

    包括宇文述死党云定兴在内的人都翻白眼了,无不大骂宇文述厚颜无耻,明明家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还有脸自称穷光蛋?惟有陈丧良心中一动,下意识的脱口问道:“宇文柱国,你刚才说什么?”

    “应良贤侄,你怎么了?我刚才说什么,你没听到?”宇文述疑惑反问。

    “柱国恕罪,晚辈刚才有些走神。”陈应良一边请罪,一边追问道:“宇文柱国,你刚才说,你如果象什么人家那么有钱,你就愿意捐出这笔钱粮,为陛下解燃眉之急?”

    “关陇八大家。”宇文述随口说道:“如果我象关陇八大家那么树大根深,钱粮满仓,我就捐出这笔钱粮,帮助陛下犒赏士卒。”

    “关陇八大家这么有钱?”陈应良惊奇问道:“八十万贯军费,三十万匹绢,他们都能轻而易举的拿出来?”

    众人又都为陈应良的愚蠢问题翻白眼了,惟有云定兴还算够义气,解释道:“贤侄,你的见识还是少了些,关陇八大家经营天下百年,每一家都是钱粮如山,富可敌国,拿出这笔钱粮不敢说轻而易举,却肯定问题不大。”

    陈应良面露狂喜了,脱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求陛下拿出国库钱犒赏士卒,为什么不想办法让关陇八大家出这笔钱粮?”

    “陈应良,你傻了?”

    差不多所有人都惊讶出声,惟有来护儿心中一动,飞快抬起头来,说道:“应良贤侄,莫非你想让李阀出这笔钱粮?”

    “正是。”陈应良大力点头,说道:“陛下正为如何处置李渊烦恼,处罚重了架不住众人求情,处罚轻了不解气,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请陛下让李渊拿出这笔钱粮,用于赏赐立功将士?如此一来,皇帝陛下出了气省了钱,唐国公保住了性命,我们的麾下将士获得了应得赏赐,我们也可以在众将士面前抬头挺胸,大声说话,岂不是多方共赢?”

    几个大将军全都是张口结舌了,全都被陈丧良这个天才的想法惊呆,来护儿也是心中大动,沉吟了片刻后,来护儿沉声说道:“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能说服陛下同意这么做?第二,谁向陛下进这个言,这可是往死里得罪李阀的事,这个出头鸟谁来当?”

    “应良贤侄,办法是你想出来,你如果敢当这个出头鸟,我在旁边全力协助你!”宇文述也说道。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转回到了陈应良的脸上,陈丧良则稍微盘算了一下,很快就说道:“办法是我想出来的,这个出头鸟当然也应该由我来做,反正我已经得罪了李阀,也不介意把仇再结深点了。不过,为了说服陛下这么做,我需要各位前辈的帮个忙。”

    “说吧,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就一定全力帮你。”来护儿说道:“这也是为了我们的麾下将士,我们会尽全力。”

    宇文述也附和来护儿的话,陈应良这才微笑说道:“其实也很简单,只请宇文柱国和来柱国向陛下进言,请陛下领着你们参观检阅末将麾下的火器队就行了,剩下的事,就可以全部交给晚辈了。”同意这么做?第二,谁向陛下进这个言,这可是往死里得罪李阀的事,这个出头鸟谁来当?”

    “应良贤侄,办法是你想出来,你如果敢当这个出头鸟,我在旁边全力协助你!”宇文述也说道。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转回到了陈应良的脸上,陈丧良则稍微盘算了一下,很快就说道:“办法是我想出来的,这个出头鸟当然也应该由我来做,反正我已经得罪了李阀,也不介意把仇再结深点了。不过,为了说服陛下这么做,我需要各位前辈的帮个忙。”

    “说吧,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就一定全力帮你。”来护儿说道:“这也是为了我们的麾下将士,我们会尽全力。”

    宇文述也附和来护儿的话,陈应良这才微笑说道:“其实也很简单,只请宇文柱国和来柱国向陛下进言,请陛下领着你们参观检阅末将麾下的火器队就行了,剩下的事,就可以全部交给晚辈了。”



第269章 两大名人

    一起议定了行动计划,宇文述和来护儿很快就决定把赏格的事暂时放在一边,先全力配合陈应良行事见到效果再说,云定兴受命立即回营安抚军队,继续向军队赏格裁减一事,陈应良则也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其他的卫府大将军则被宇文述要求保密,尽量不把会议内容外泄,好在今天在场的卫府大将军都没有关陇八大家族的人,倒也不用怎么担心泄密——事关大隋军队的整体利益,这些卫府大将军在平时就算有什么矛盾,在这个关键时刻也不敢触犯众怒,尤其是还必定会触怒宇文述和来护儿这两个军方超级老大。

    接下来当然就是各自散去行事了,责任重大的陈应良先是回了一趟右武卫大将军府,继续把各种军务委托给皇甫无逸和独孤盛,又要求他们继续耐心等待赏格重新制订的消息,然后马不停蹄的离开皇城,准备回营布置火器队接受隋炀帝检阅的事务,也顺便安抚一下谯彭隋军的军心,忙得不可开交。

    越忙越见鬼,即将走出皇城时,陈应良又恰好碰到了裴弘策和裴仁基这对堂兄弟迎面走来,受裴弘策恩惠极多的陈应良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行晚辈礼,尊称叔父、伯父,结果裴弘策也赶紧搀起陈应良,笑道:“身在皇城,贤侄又官服在身,不必如此多礼,心意到就行了。”

    “叔父客气,不管在何时何地,小侄都永远是你的侄子,应当如此。”陈应良嘴上抹蜜的奉承,又忙向裴仁基说道:“伯父恕罪,小侄自回到东都以来,一直都忙于各种军务公务,还没来得及到你的府上拜访,失礼之处,万望伯父宽恕。”

    见侄子语气如此恭敬,裴弘策也马上明白了陈应良的意思,忙也向裴仁基笑道:“兄长,应良确实早就说过要去你的府上拜访,只是他公务实在太多,就算住在我的家里,我一天也见不了他几次,看在小弟的面子上,就别和他一般见识了。”

    “贤侄不必多礼,身居高位,公务自然繁忙。”裴仁基的态度明显有些冷淡,又突然问道:“贤侄,你率军凯旋返回洛阳那天,我的女儿是否去过你的营中见你?”

    “去过。”陈应良坦然承认。

    “那你和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裴仁基又问道:“为什么她回家之后,就再没有过笑容,也突然变得寡言鲜语,还时不时的孤坐发呆,这是为了什么?”

    “还有这事?”

    裴弘策大吃一惊,见裴仁基阴沉着脸点头,裴弘策更是心惊,赶紧又把目光转向了陈应良,陈应良则表情尴尬,有心想实话实说,却又怕伤了裴仁基的面子,不解释又不行,便只得含糊说道:“翠云贤妹去见小侄时,正好赶上王郡丞派侄子给我报信,说他的女儿给我生了一个儿子,翠云贤妹又问起我的亲事,我对她说我近期就要与长孙公之女完婚,所以……,可能刺激到她了。”

    裴弘策闭嘴了,这事可完全是因为裴弘策乱拉红线导致,所以裴弘策也只能是乖乖闭嘴,裴仁基本就冷淡的表情也变得更加难看,半晌才说道:“原来是这样,大将军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好,起码可以让那个丫头彻底死心!大将军公务繁忙,下官不敢打扰,先告辞了。”

    说罢,裴仁基象征性的一拱手,竟然独自扬长而去,留下裴弘策和陈应良叔侄在原地大眼对小眼,愁眉对苦脸,然后裴弘策自然少不得埋怨陈应良说话太直,陈应良也只能是苦笑着把所有真相告诉裴弘策,裴弘策听了也只能是无奈嗟叹,又反过来夸奖侄子处事正确,没有更加激化与裴仁基的矛盾,叔侄俩哀叹离别。

    也是凑巧,陈丧良只顾着与裴弘策低声交谈,全然没有留心到,他在朝廷里的死对头萧瑀萧国舅,恰好就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不仅鬼鬼祟祟的一直在留心着他,还看到了裴仁基从他面前拂袖离去的情况,再看到裴仁基有些铁青的脸色,知道陈应良是靠闻喜裴氏撑腰的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