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明穿]之盛世永乐 >

第80章

[明穿]之盛世永乐-第80章

小说: [明穿]之盛世永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朱棣非常占理的杀掉了这两个眼中钉,虽然他仍旧觉得就这么痛痛快快的将他们斩首,着实有些不解恨。

要说建文朝里朱棣最恨的是谁,那恐怕就是齐泰与黄子澄这两个人了,虽然他们两个没有方孝孺死的惨,但方孝孺那完全是自找的,因为人家朱棣一开始没打算杀他,是他自己激朱棣。

朱高炽从一开始就知道,朱棣能放过方孝孺,但绝对不会放过齐泰和黄子澄,但若真让朱棣用历史上凌迟诛三族的方法对待他们,那么先期下的功夫也就白费了。所以才在诏书上加了一个期限,过期不候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来,既让朱棣解了恨,又保住了好不容易扭转的大好局面。

深夜皇宫御书房里朱高炽和朱棣两个人分两桌而坐,每人面前都堆了几摞二尺多高的奏折,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两人却都还在挑灯夜战。

朱高炽坐在灯下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半晌后气咻咻的把折子往桌上一摔,自己跟自己发脾气似的喊道:“这日子没发过了!”

朱棣放下手中的朱笔笑道:“都说了不用你陪,你却偏偏不干,困了就回去睡吧!”

朱高炽鼓着腮帮子转头怒瞪朱棣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每天都有这么多折子,一日复一日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再说他的龙袍play都六个月了还没实现,每天光批折子就批的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了,谁还有工夫做那爱做的事?

朱高炽现在极其的欲求不满,但是偏偏有心无力也没时间。

朱棣耸耸肩道:“那有什么办法?你皇爷爷不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这还是两个人呢!再说,总不能不批吧?那岂不成了昏君了。”

朱高炽咬了咬唇心里恨恨的想:“妈蛋,谁能和朱八八同志比?每天累得跟死狗一样,后宫还能照旧临幸,生了一个又一个儿子,而且存活率还特别高。”

“这样下去不行,父皇你得想个办法!”

朱棣手里捧着奏折,抽空看了朱高炽一眼道:“丞相这个职位倒是能帮忙批阅奏折,不过被你皇爷爷给取消了,所以你就别想了,再说皇权统一中央集权,朕可不想大权旁落。”

“可是父皇,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想想办法吧,要疯了!”朱高炽从自己的桌旁跑到朱棣那里和朱棣挤在一起撒泼耍赖。

“别闹,别闹!你还不得容父皇想想,总不能说风就是雨。”其实朱棣自己何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这事还得周密的考虑清楚以后才能行动。

朱高炽楼主朱棣的脖子亲了朱棣一口后道:“那父皇你可得快点想,你没看儿臣 都面有菜色了吗?再不吃肉我干脆就跟道衍师傅一块出家算了。”

朱棣抱着朱高炽的后腰,啄了一口朱高炽的耳朵道:“怎么?炽儿你想要了?想要你就说啊!”说完朱棣的大手暧昧的在朱高炽的腰上揉捏了两把。

朱高炽看看两人桌上的奏折,垮着脸道:“还是算了吧,我怕我现在满足不了父皇你!”

朱棣脸色极差的想起还有那么一码子事,他捧住朱高炽的头狠狠的在朱高炽的脸上咬了一口,成功的在朱高炽的脸上留下了一圈牙印,然后推开赖在自己怀里的小崽子恶声恶气的道:“快滚吧!赶紧把你的折子批完。”

“父皇,你不要想赖掉!哼。”

朱棣磨了磨牙,这小王八蛋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几天后朱棣拿着一张名单献宝一样递给朱高炽,脸上不无得意之色,朱高炽疑惑的接过快速的扫了一眼,发现是一张名单。

解缙翰林院侍读

黄淮翰林院侍书

胡广翰林院修撰

胡俨翰林院检讨

杨荣翰林院编修

金幼孜翰林院检讨

杨士奇翰林院编撰官

咦?朱高炽看着名单上的名字熟悉之感扑面而来,解缙他知道,永乐大典的总篆修,明朝第一任首辅大臣,最后因为帮历史上的自己上位,说了一句著名的‘好圣孙’,然后被朱小二记恨,若干年后在解缙落魄后,朱小二伺机给朱棣打了一个小报告,解缙最后死在了大牢里。

想到首辅大臣,朱高炽顿时想起了一件事,他数了数名单上的人数,尼玛正好七个人,莫非这七个人就是著名的第一任内阁成员?

“父皇,这是?”

朱棣伸手拿过名单,揽着朱高炽走到龙椅上坐下,这才开口道:“你皇爷爷在位之时,先是于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罢免中书省,两年后又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之责。但是为了防止他们擅权,所以设的品秩都非常低,只有正五品。”

“父皇是想要效仿皇爷爷的这一方法?”

“要更加具体化,这七个人是朕精挑细选后筛选出来的,朕打算让他们入值文渊阁,进翰林学士,参与机务。文渊阁属皇宫内廷,就称之为内阁吧。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阅审地方送上来的奏折,先由他们草拟建议附在奏折上,由朕审阅批复。朕打算把过去宰相执掌的权利下发,决策权由朕掌握,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炽儿,你觉得如何?”

“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上传下达相互监督核对,确实能够省却不少功夫,还能得到更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儿臣觉得可行。”

朱高炽转身抱住朱棣,眼睛亮亮的道:“父皇,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宣布这条旨意?”

朱棣闻言轻笑了一声,朱高炽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不过朱棣还是正面回答了朱高炽的问题:“尽快吧!炽儿,父皇还有一个想法想与你说。”

朱高炽弯着眼睛问:“嗯?什么?”

朱棣敲了敲额头,严肃认真的道:“炽儿,父皇认真的考虑了你之前说的朕有重文轻武之嫌的这件事,不可否认父皇在这方面可能确实有所偏颇,治国之道当以文治武功,眼下秋闱在即,父皇想在这之前,做一件足矣让天下文人都感受到父皇兴文决心的事。”

朱高炽瞪大了润透的园眼,不由问道:“什么事?”

看着朱高炽闪闪发光的眼睛,朱棣凑上前亲了亲后抿唇笑道:“炽儿,你这个样子让父皇想干坏事。”

朱高炽不悦的抓住朱棣的胳膊捏了一把,说话说一半掉什么胃口?

“父皇你快说,别卖关子!”

“父皇想要修一部书,修一部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朱高炽看着朱棣彻底傻了,口中不自觉得喃喃的说了一句:“永乐大典!”

明显处于亢奋阶段的朱棣没注意到朱高炽已经傻掉的情况,听到朱高炽不经意说出的‘永乐大典’这四个字,自己反复念了几遍,越念眼睛越亮,最后朱棣干脆拍板道:“好,这部书修成以后就叫永乐大典!”

朱高炽被朱棣这一嗓子吓了一跳,有些茫然的看像朱棣,什么啊?书还没修呢,名字就起好啦?
=============================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我能不能问一下,你们是希望快点完结,还是想多看点两块豆腐登基后的事,我很纠结查资料查的头昏脑胀。


 95章

第二日早朝时;朱棣将组建内阁与修书的事提了出来;解缙七人一夜之间从翰林院清苦小官一跃而起;变成了最接近国家权力中心的内阁学士,永乐朝中的新贵就此诞生。

其他人虽然对这七个人的好运颇为艳羡,却也并不嫉妒;内阁刚成立的初期,内阁大臣的工作其实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这一类的职位,他们的权利并不大。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终日伴在帝王的身边,干的好了也许能成为一代宠臣,干的不好脑袋掉的也比谁都快;风险与利益是共存的。

有眼色的人都看得明白;在朱棣的手下干活;风险要远远大于利益;所以就目前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让人眼红的职位。

内阁一事很快就掀了过去,除了几个当事人仍旧沉浸在惊喜之中外,其他人都在等朱棣说另外一件大事。

对修书一事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王景,听说朱棣要修书,这个已经年逾七十的掌院激动了,但他又怕朱棣只是小大小闹,修个类似自传这样的书,于是他小心的询问了一下朱棣:“不知陛下想修的是哪一类的书?”

朱棣坐在龙椅上,眼神熠熠生辉,脸上带着自信的和煦的笑容,语气骄傲的道:“朕要修一部旷古迄今的盛世大典,集齐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古今数千年来文人墨客们的文化精髓。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朕要让它成为历代文明史上一座他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里程碑。”

朱棣越说越兴奋,他不由自主的从龙椅上站起,眼神俾睨傲视天下。

朱棣的动容感染了整个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们,他们第一次不约而同的拜伏下去,发自内心的山呼:“吾皇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清晨阳光照进大殿,耀眼的金光折射在朱棣的身上,让朱棣整个人的轮廓都好似镶上了一层金边,英挺深邃的面孔俊美的好似天边的骄阳,这时的朱棣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让人折服的凛然霸气。

待众人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后,朱棣接着道:“本来这大典的总篆修的人选理应由翰林院掌院来担任,不过卿已年近古稀,修书一事太过耗费心血精力,所以朕决定启用年轻一辈,文渊阁新进学士解缙来担任总篆修之职,王卿则携五名翰林学士担任总裁决,二十名翰林院官员做你们的副手,一定要把好修书的每一关,修书的重任就全靠诸位爱卿了。”

王景听罢颤颤巍巍的走出跪倒在地,脸上和声音里的激动极其明显:“老臣谢陛□恤,臣定不负陛下的圣望。”

王景谢过恩后,解缙也跟着谢了恩。一天之内名利都砸到了解缙头上,众人现在看解缙的眼神已经起了变化,没别的这妥妥的是要朝着宠臣的方向进发了啊!

为了彰显自己的决心,朱棣又立刻对后续做出了安排:“即刻下诏,召集天下所有学识渊博的有学之士进京共同编撰,不限年龄,不论贫富,只要学问好皆可来应征。另外,如果学问一般但是能够写得一手好字或者画得一手好画的人,也可进京应征,一切食宿工钱皆由朝廷支付。另外礼部派人全国张榜搜集购买所缺书籍,不怕花费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

下朝后,朱高炽和朱棣一起回了御书房,新任内阁七子今天开始就走马上任了,父子俩忙里偷闲的一块挤在龙椅上发了好一会呆。

朱高炽靠躺在朱棣的怀里,想到早朝上的事,不无担心的对朱棣说:“父皇,修书这么大的事,解缙一个人撑得起来吗?他原来在翰林院内的职位不高,如今突然一跃不仅成了天子近臣,又担了修书这么大的重任,他原来的那些同僚若是心中生了嫌隙,即便不给他使绊子,在小事上都拖上那么一拖,最后损失耗费的还是朝廷。”

朱棣的下巴支在朱高炽的头上,闻言蹙了下眉道:“谁敢?修书这么大的事,如有敢闹事者,朕定严惩不贷。”

朱高炽砸吧了一下嘴道:“话不是这么说,这种事没有最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朱棣抬手掐了掐朱高炽的脸骂道:“你小子是不是有主意了?想到还不快说,等着领赏呐?”

“派道衍师傅一同与解缙修书吧!道衍师傅是父皇的心腹谋士这谁都清楚,有这层背景在谁敢放肆就要掂量掂量够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