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明穿]之盛世永乐 >

第79章

[明穿]之盛世永乐-第79章

小说: [明穿]之盛世永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顾念太子与众臣纷纷上表陈请,特赦免方孝孺死罪与十族株连。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现将方孝孺一家流放云南,九族之内三代不可入朝为官,钦此!”
===============================
作者有话要说:后续还没完,明天继续。。。


 93章

东宫太子带病在御书房外跪请宽恕方孝孺一家;最后昏倒在御书房外引发旧疾,当今圣上大惊之后感念太子诚心;便下旨从轻处理了方孝孺。

经此一事,虽然大家仍旧还处在观望的阶段,毕竟天牢里还关着好些初期不肯顺从的官员。但朱高炽的出现却让朝中的文官们却都对未来看到了希望;东宫心性仁厚贤德;好好引导将来必是一个有道明君,对朱棣他们是即惊且怕,不过现在他们可算是找到目标了。

对于朱棣来说他倒是挺乐见其成,这天下就是他们父子的,管他们更加亲近谁;能把这偌大的帝国引领的更加强盛富饶就是好的。

朱高炽的苦肉计很成功;但却把他自己给坑惨了;那天他本来就在发烧,吃了药刚开始还好,南方的天气虽然比北方要暖和的多,但毕竟还是冬天,他能坚持到方孝孺行刑那天简直就是个奇迹,回来后就开始高烧不退,好几个太医一起给他会诊,烧热才慢慢退下来。

朱高炽是在朱棣的怀里醒来的,他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看天色应该已经入夜了,房间里只掌了一盏灯有些昏暗。

朱高炽动了动身体,浑身软绵绵的有些无力,膝盖也有些刺痛,朱棣和衣歪靠在他旁边,下巴的线条有些冷硬,眼底泛青眉头轻轻皱着,一看就是没怎么休息好。

朱棣在许多方面真是跟朱元璋特别像,都是操劳起政事就不要命的主,朱棣刚刚登基没几天,基本上每天都要批折子处理政事到深夜才肯睡,一天休息的时间就三四个小时。

朱高炽心中心疼朱棣,却也知道说了也是白说,他表面上哼哼哈哈的答应了,转头又忙到深夜,没办法朱高炽只好陪着他一起看。

朱高炽推了推朱棣:“父皇,父皇?起来脱了衣服再睡。”

朱棣张开眼睛揉了揉额头后转过头:“炽儿醒了?还有哪里不舒服?父皇去宣太医来。”

“儿臣好多了,不用宣太医了。父皇把衣服脱了再睡吧!”

朱棣看看外面的天色道:“不用了,要不了多久就该上朝了!”

朱高炽点点头道:“父皇又熬夜了吧?政事永远都做不完,要劳逸结合别把身体拖垮了!”

朱棣把朱高炽捞到怀里抱住,敷衍的嗯了一声。

“父皇,方孝孺一家已经放了?”

“嗯,放了。”

知道朱棣心中终究有一口怨气难平,朱高炽叹了口气,抚着朱棣的背缓缓的开解道:“父皇初登大宝,朝里朝外都在看着我们,百姓们也是战战兢兢。所以这个时候第一印象就尤为重要,父皇如果刚一登基就大开杀戒以此震慑朝野,那么无论父皇您在今后建立多少丰功伟绩,都有可能一生也洗刷不掉暴君的名声。

三年靖难让我们得了天下,却也着实苦了天下百姓。现在我们正应该是休养生息笼络人心的时候,有民才有国,说到底百姓才是我们的根本。百姓们过得平安富足,父皇治国有道,仁爱苍生,那些反对的声音自然就会随之而散,激进的手段只会让人一时闭口,却斩断不了人们心中日积月累的怨气。

人活一世谁不想留一个千古美名,有的人有这个机会,有的人可能穷其一生也找不到这个机会。

父皇您是有这个机会能够成为一个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千古一帝的,虽然我们的得位手段不可避免的会被人所诟病,但我们却可以以另一种渠道徐徐图之减小这个诟病的影响力,甚至于可以扭转劣势转为美谈。

所以父皇莫要心中郁结,总要给大家一个了解你的时间和机会。我们慢慢来,不着急的。”

朱棣安静的听着朱高炽宽慰劝解的话,登基以来心中郁积的怒火和恨意渐渐平复下来。

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但他却是一个善于隐忍的人,但是当一个极其善于隐忍的人,不想要再忍下去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可怕,朱棣是一个典型的不再隐忍中死亡,就在隐忍中爆发的人。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这一点尤为显著。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现在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谁都不要来反对我!

朱棣身边缺少的就是一个敢规劝并且规劝的了的人,因为缺少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一意孤行的永乐大帝最后才会毁誉参半。

朱高炽想要做的就是那个在关键时刻,能够稳住扶持朱棣的人,然后见证朱棣心中的抱负和他的雄图霸业一点一点的完成。

卧室内有片刻的安静,半晌后朱棣抱着朱高炽鼻尖探到他的勃颈处嗅来嗅去,温热的气息都撒在朱高炽敏感的脖子上,这让朱高炽的耳朵有些泛红,他挣扎了一下道:“父皇,别闹!刚退了热浑身都是汗味,怪痒的!”

朱棣轻笑了一下,有些调侃的道:“炽儿,父皇从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能说会道的?让父皇看看你是不是又多长出一条舌头。”说完朱棣俯身压下堵住了朱高炽的唇激烈的索吻起来。

两个相拥在一起的人,唇舌的交缠和灵魂的碰撞,注定了他们要携手一生共山河。

炽儿,多庆幸能有你陪在我身边!

朱棣压着朱高炽在床上缠绵了一会,赶着起火之前才恋恋不舍的停下,若不是朱高炽还病着和早朝的时间快到了,他真想就这么压着朱高炽耳鬓厮磨下去,当然朱棣再也不敢像上次那样施虐了,不然他真怕后半辈子只能像素食动物一样吃素了。

朱棣掐着朱高炽的脸颊不满的道:“快点好起来!”

朱高炽翻了个白眼,拍掉朱棣的手嚣张的道:“你也不想想这是谁折腾的?还有,作为补偿下一次我要在上面!”说完朱高炽撑起身,挑了一下朱棣的衣服,笑的像个登徒子,得意的道:“穿黄色的团领龙袍,时间地点我定,在这之前父皇您就先吃吃素清下肠胃吧!”

朱棣的脸色有些古怪,心中暗叹现世报来的可真快!

“父皇,下到天牢里的那些文官们也该放出来了,经此一祸想必已经对这些文官们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刑科给事中刘观今天派人给儿臣送了一封信,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动用私刑,对那些被下入狱的文官们刑讯逼供,手段极其残忍,现下已经有不少人遭了毒手。儿臣想了想这个陈瑛正好可以拿出来,给这些文官们泄愤。”

朱棣皱了皱眉道:“陈瑛这个人其实办事能力不错,还算比较和我胃口。”

朱高炽气的不行,他两手掐住朱棣的脸,咬住朱棣的下巴狠狠的磨了磨,道:“那王八蛋也叫办事能力不错?看看他从上任以来都干了什么?父皇讨厌建文旧臣,他就想方设法的刑讯逼供,来投你所好。他干的这些事别人不知道的只会以为他是受了父皇的指示,平白给这种人背黑锅,朱棣你傻透了!这种人留着就是一个祸害,最讨厌这种两面三刀,心思歹毒,口蜜腹剑的人啦!”

“好啦,好啦!激动什么?”朱棣拍拍朱高炽的背道。

“总之,陈瑛必须杀!这些文官我们必须尽快收服,下半年的秋闱还要靠他们出来出力!不然到时候整个大明就一二百人过来应试,我看父皇你的面子往哪搁!”

说不过占理的朱高炽,朱棣干脆一个挺身将朱高炽压下,然后堵上他得理不让人的利嘴。

娘的,这小崽子的嘴真是跟道衍那老混蛋学的越来越像了!

早朝的时候,朱棣颁布了一道针对靖难后,百姓们休养生息的圣旨。

内容大概如下:

一、新皇登基天下大赦。

二、山东、河南、北平府州县人民,有被兵不能种田者,并免三年差税。不曾被兵者,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杨州,今年秋、夏税粮尽行尽免。其余直隶府州、山西、陕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广、两广、四川、云南,减免一半。

三、河南、山东、北平、淮南、北流移人户,各还原籍复业,种子牛具,官府支付。

四、鳏寡老人,有司依例存恤,不得令其流连失所。年七十以上及笃废残疾,若饥寒不能自存者,由官府为赈济。等等。

朝会前,朱棣派人给自己的几个亲信递了消息,所以在这道圣旨商讨拟定后,以张玉为代表的朱棣旧部纷纷上表奏请将刑部大牢中的大臣们放出来,其他惊疑不定的大臣在缓过神来后,也跟着陈情起来。

朱棣沉吟了一下道:“准奏!张玉你带人前去相询,若有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者官复原职,不愿者准其返乡。”

张玉向前一步道:“臣遵旨!”

这时都察院刑科给事中耿通上前一步道:“臣刘观有事启奏。”

“准奏!”

“臣要参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滥杀无辜,擅自动用私刑严刑逼供,至使多名在押未判的官员拷打致死。”

朱棣接过呈上来的奏折,快速的浏览了一下,面无表情的道:“陈瑛,可有此事?”

陈瑛跪倒:“臣…回陛下,臣确实审问了几个人,但也是因为他们的行迹十分可疑,所以才…”

“够了!朕只是让人暂时看押,谁给你的权利动用私刑?来人,剥去他的官服,着都察院右都御使查明详情后在报与朕!”

众臣拜倒山呼:“皇上圣明!”

朱棣这一举将朝中众臣的心彻底收服,后经审讯查明陈瑛的罪行属实,朱棣将他判了斩立决,这让之前在狱中见过陈瑛嘴脸的大臣们抚掌称快,最后虽然还是有少数人不愿归顺,但大多数官员还是留了下来。
================================
作者有话要说:日呦!写的好痛苦QAQ


 94章

永乐元年一月;朱棣颁布了一条针对靖难时期流散在各地的兵丁将领的诏书,内容如下:

一、各处守城官军;有系别卫调到并征进漫散军士,见在他处,各还原衞所;本处官司不许留难阻当。其奉差守城文武官员及内官人等;诏书到日起三月内,俱各回京,到期未归者,逮捕后斩。

二、所有逃军以及作战时冲散军兵藏躲山林者,诏书到日为始;限三个月之内赴官;首告免罪;所在官司发回原衞所着役,到期未归者,逮捕后斩。

三、一、天下各都司衞所官军,皆太祖皇帝恩养者,奸臣迫胁调遣拒战,情有可悯。见存者俱还原衞所,其有阵亡伤故、失陷病故者,官则袭其子孙。旗军每名赏钞五锭,户无壮丁补役遗下寡妇母女者,所司善为存恤,愿从亲还乡者听从其便。

齐泰与黄子澄先后被抓,六月被押送回京城。

由于之前朱棣发布的那道诏书,是在早朝时与文武百官们共同商议拟定所成,所以当朱棣判决齐泰与黄子澄斩立决时,众臣们都哑口无言。

因为朱棣严格遵守了诏书的旨意,圣旨昭告天下后,曾与朱棣对抗多年的盛庸还有平安回到济南,朱棣一点都没为难他将他官复原职了。

而齐泰与黄子澄二人,在朱棣攻打南京的时候跑出去募兵,京城攻破后,他们既没像与之同去的黄观一样自杀殉国,也没在接到诏令后回朝,被抓到时已经超过诏书内的时间了。

所以朱棣非常占理的杀掉了这两个眼中钉,虽然他仍旧觉得就这么痛痛快快的将他们斩首,着实有些不解恨。

要说建文朝里朱棣最恨的是谁,那恐怕就是齐泰与黄子澄这两个人了,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