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月学中医辨证(孙理军) >

第29章

一个月学中医辨证(孙理军)-第29章

小说: 一个月学中医辨证(孙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⒉淮洌簧辖共≈げ唤猓虼林薪蛊⑽福∩钜徊悖恢薪共≈げ唤猓虼胂陆垢紊觯⌒吧钊耄∏槲V亍
所谓逆传,指温病邪由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危重。三焦病证亦可由上焦传入下焦,或初起即见中焦病证;还可见上焦中焦、中焦下焦,或上、中、下三焦病证同时出现。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邪之所感,随处可传,故上焦、中焦、下焦的传变不是截然划分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重叠。所以对三焦病证的判断,应综合临床资料全面地分析。


妇科病冲任伤损病证辨证方法
中医妇科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妇女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疗规律和研究妇女特有疾病规律的一门临床科学。由于妇女在解剖上有子宫、胞脉、胞络、子门、产道、阴户等组织,生理方面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的特点,病证方面有月经病、带下痛、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的不同种类,因而其辨证方法,除了上述所论之诸种辨证方法及其相应证候,尤其是气血津液辨证的内容,脏腑辨证内容在妇科诸疾均适用外,还有下列诸种辨证方法在此予以补叙,也是对各种辨证方法在妇科疾病辨证的示范。
冲任二脉损伤,是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不论感受寒、热、湿邪,或生活劳逸所伤,内伤七情,体质因素,或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冲任,使胞宫、胞脉、胞络发生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妇科疾病,出现经、带、胎、产诸方面病证,这种根据冲任二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妇科疾病辨证的方法,就称之为冲任伤损病证的辨证法。
一、辨冲任虚衰证
辨冲任虚衰证指对冲任二脉不足,肝肾亏损,血海不能按时盈
满,导致生殖功能衰退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虚衰证又称冲任不足证。冲任二脉与肾脏及女子月经关系密切,因此,冲任虚衰证在临床上以肾虚及经行错后,经血量少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或逐渐发展至闭经,不孕。次症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耳鸣,神疲乏力,腰膝濈软或足跟疼痛,性欲冷淡。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辨证要点:须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以上次症加典型舌脉。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的特点。多有早婚多产,房事不节及低温作业病史。本证的发生与年龄、体质、季节、气候、地域环境有关,多见于妇女青春期或中年期。
本法常用于对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虚寒证、冲任不固证等相鉴别。
二、辨冲任不固证
辨冲任不固证指对冲任气虚血弱,虚不固摄,对经血阴液制约无力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不固证又称冲任失摄证。临床以阴道下血和肾气虚证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先期,经行量多,或经血非时而至,崩中漏下,或带下清稀量多,或胎漏,小产,或产后恶露不绝。次症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濈软,小便频数。夜尿多,甚或失禁,动则气短。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缓或沉滑尺弱。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以上次症加典型舌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常见于妇女青春期或更年期。
本法常用于对妇女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带下、胎漏、小产、恶露不绝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虚衰证相鉴别。
三、辨冲任瘀阻证
辨冲任瘀阻证指对瘀血凝结冲任致经气阻滞,血行不畅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瘀阻证又称血瘀冲任证。临床以小腹疼痛拒按和月经病变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先期或后期,或经行腹痛拒
按,或经闭不行,经水非时而下,崩中漏下,或恶露不绝,或少腹
瘕。次症表现为胁痛,少腹痛,或乳房胀痛,性情急躁,情绪不稳定,尤以经前或经期为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加典型舌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常在经前或经期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
本法常用于对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痛经、崩漏、闭经、
瘕、恶
露不绝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瘀湿凝结证相鉴别。
四、辨冲任瘀湿凝结证
辨冲任瘀湿凝结证指对瘀血凝结冲任,蕴而生湿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冲任瘀湿凝结证临床以月经病变和小腹疼痛与湿象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痛经,带下量多,
瘕不孕。次症表现为下腹一侧或两侧
色白或黄,或赤白相兼,或
疼痛,拒按,以经前为甚,经色黯红有血块。舌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或弦滑。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病程逐渐加重的特点。
本法常用于对崩漏、痛经、带下、
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的
辨证。应与冲任瘀阻证相鉴别。
五、辨冲任虚热证
辨冲任虚热证指对体内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虚热证临床以月经病变与虚热证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先期或经期延长,或经血渐少以至闭经。次症表现为月经量少,色红质稠,或经行淋漓不尽,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尿赤,消瘦。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辨证要
点: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加典型舌脉。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的特点。多有失血伤阴病史。本法常用于对月经先期、闭经、经期延长、带下、恶露不绝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实热证相鉴别。
六、辨冲任实热证
辨冲任实热证指对邪热亢盛,致热搏血分,扰及冲任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冲任实热证以月经病变与实热证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多,或非时下血,崩中漏下,或经行吐
,或产后恶露不绝,或产后发热。次症表现为经量多,色深红或
紫红有块,质黏稠,面红口干,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辨证要点:具备一项主症加两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以青春期和生育期为多,尤其是生育期,因孕、产、乳耗血伤阴,或房事不洁,易引起感染。
本法常用于对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恶露不绝、产后发热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虚热证相鉴别。
七、辨冲任郁热证
辨冲任郁热证指对情志不畅,肝郁化热,热扰冲任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郁热证以月经病变和肝郁症状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血块。次症表现为烦躁易怒,或胸胁胀闷不舒,或乳房、小腹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要点:具备一项主症加两项次症。多有情志不遂病史,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妇女,尤以中年及更年期多见。
本法常用于对郁病、胁痛、月经先期、崩漏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实热证、冲任虚热证等相鉴别。
八、辨冲任虚寒证
辨冲任虚寒证指对阳虚寒凝冲任,血行不畅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虚寒证临床以小腹疼痛、月经病变和阳虚证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经前或经后小腹疼痛,或月经周期延后,或闭经,或产后腹痛,宫寒不孕。次症表现为小腹痛喜温喜按,经行量少色淡或黯,质清稀,有小血块,手足不温,性欲冷淡。舌质淡胖或紫黯,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或沉迟。辨证要点: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病情重的特点,多见于年高体弱之人。
本法常用于对痛经、闭经、不孕、月经后期、产后腹痛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实寒证相鉴别。
九、辨冲任实寒证
辨冲任实寒证指对外寒之邪直客冲任,寒凝血瘀,阻滞冲任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冲任实寒证以腹痛和月经病变及寒象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经行延后,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或宫寒不孕,或产后腹痛。次症表现为经行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紧或沉涩。辨证要点:具备主症和三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多见于年轻体壮之人。
本法常用于对痛经、月经后期、产后腹痛、不孕等病的辨证。应与冲任虚寒证相鉴别。
以上是以冲脉、任脉的生理、病理为依据对妇科疾病进行辨证的思维方法。这种辨证方法没有从传统的气血、脏腑辨证的思维角度去分析。因为冲任二脉起于胞宫,对妇女月经及胎孕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旦冲任失调,就成为妇科疾病形成的最突出,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这就是本节的出发点。


妇科胞宫病证辨证方法
胞宫病证的辨证,是指胞宫受到伤损而发生经、带、胎、产方面病证的辨证方法。
胞宫又名胞脏、子脏、子处、血脏。《神农本草经
紫石英》条始称:。因其一方面形态似腑而
“子宫”《内经》将其列为奇恒之府,功能似脏,另一方面因其对月经、妊娠有特定的藏泻作用,故与其他脏腑无表里匹配关系。
胞宫内有胞脉、胞络。冲、任、督三脉起于胞中,尤其与冲任二脉更为密切。经过经络的作用,胞宫直接受心、肝、脾、肾诸脏的影响,故对胞宫病证的辨证,大多情况下以冲任辨证,心、肝、脾、肾(尤以肝肾)辨证,以及气血辨证为基础。此处仅论及以胞宫独立命名的辨证方法,所涉及的病证主要是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和产后杂病。
一、辨胞宫寒凝证
辨胞宫寒凝证指对寒邪乘虚袭扰胞宫,血为寒凝,致使血道滞涩,运行失常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胞宫寒凝证又称风寒袭胞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小腹冷
痛,拒按喜温,得热痛减,月经或恶露行涩不爽,恶露不行,色紫黯,有血块,甚则凝滞不行,或产后胎衣过时不下,或产后腹痛,或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水,或阴冷,或不孕。次症表现为面青唇黯,肢冷畏寒,大便不实。舌苔薄白而润,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紧或沉迟。辨证要点:具备两项主症加典型舌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多发于妇女初潮至绝经期以前,其伤于生冷者以夏季为多,风寒直客者以冬春为多。
本法常用于对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胎衣不下、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带下、阴冷、不孕等病的辨证。应与胞宫虚寒证相鉴别。
二、辨胞宫虚寒证
辨胞宫虚寒证指对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阳,致阴寒内盛,胞宫失于温养,气血生化不足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胞宫虚寒又称胞失温煦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小腹不温,喜热喜按,绵绵作痛,经色浅淡,质稀薄,月经延后或经行量少,痛经或闭经不行,或带下量多,或堕胎,或不孕,或胎漏,或妊娠腹痛,或胎动不安,或恶露不下。次症表现为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无力。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和两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常见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