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水经注 >

第98章

水经注-第98章

小说: 水经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又爰宅兰风,垂钓于此,以永终朝。行者过之,不识,问曰:卖鱼师,得鱼

卖否?方平答曰:钓亦不得,得复不卖。亦谓是水为上虞江。县之东郭外有渔浦

湖,中有大独小独二山。又有覆舟山。覆舟山下渔浦王庙。庙今移入裹山。此三

山孤立水中。湖外有青山、黄山、泽兰山,重岫叠岭,参差入云。泽兰山头有深

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绿。山中有诸坞,有石楗一所,右临白马潭。潭之深无底,

传云创湖之始,边塘屡崩,百姓以白马祭之,因以名水。湖之南,即江津也。江

南有上塘、阳中二里。隔在湖南,常有水患。太守孔灵符遏蜂山前湖以为埭。埭

下开渎,直指南津。又作水楗二所,以舍此江,得无淹溃之害。县东有龙头山,

山崖之间有石井,冬夏常冽清泉,南带长江,东连上陂。江之道南有《曹娥碑》。

娥父旴,迎涛溺死,娥时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号涌江介,因解衣投水,祝

曰:若值父尸,衣当沈。若不值,衣当浮。裁落更沈,娥遂于沈处赴水而死。县

令度尚,使外甥邯郸子礼为碑文,以彰孝烈。江滨有马目山,洪涛一上,波隐是

山,势沦嵊亭,间历数县,行者难之,县东北上,亦有孝子杨威母墓。威少失父,

事母至孝,常与母入山采薪,为虎所副,自计不能御,于是抱母,且号且行,虎

见其情,遂弭耳而去。自非诚贯精微,孰能理感于英兽矣。又有吴渎,破山导源,

注于胥江。上虞江东迳周市而注永兴。《地理志》曰:县有仇亭,柯水东入海。

仇亭有县之东北一十里江北,柯水疑即江也。又东北迳永兴县东,与浙江合,谓

之浦阳江。《地理志》又云:县有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又疑是浦阳江之别

名也,自外无水以应之。浙江又东注于海。故《山海经》曰:浙江在其东,在闽

西北入海。韦昭以松江、浙江、浦阳江为三江。

△斤江水出交阯龙编县,东北至郁林领方县东,注于郁。

《地理志》云:迳临尘县至领方县,注于郁。

△容容、夜、纟卤、湛、乘、牛渚、须无、无濡、营进、皇无、地零、侵离。

侵离水出广州晋兴郡,郡以太康中分郁林置。东至临尘,入郁。

△无会、重濑、夫省、无变由蒲、王都、融、勇外。

此皆出日南郡西,东入于海。容容水在南垂,名之,以次转北也。

△右二十水,从江已面,至日南郡也。

《禹贡锥指》曰:弱水,《经》不言所出,桑钦以为出张掖删丹县。

郑康成曰:众水东流,此独西流。而《水经注》无之,其所经与所入,不可

得而详也。一清按:《史记·索隐》曰:《水经》曰:“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

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汉志》张掖郡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

酒泉合黎,即是小司马所引之文。是唐时尚有《弱水》篇,今本尽失之耳。张守

节《正义》亦云:合黎水出临松县东,而北流迳张掖故城下,又北流至县北二十

三里,合弱水。弱水自合黎出折而北泫,迳沙碛之西,入居延泽,行千五百里。

又《汉志》金城郡临羌县下云:有弱水。《说文》曰:弱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

泉合黎,馀波入于流沙。观此则弱水之源委,约略可得矣。又曰:山也,或

曰弱水之所出。《十六国春秋》乞伏札子击吐谷浑,觅地於弱水西。《元和志》

弱水在删丹县南山下。《括地志》蘭门山一名穷石,在删丹县西南七十里。《离

骚》夕次於穷石。《淮南子》弱水出穷石山是也。《隋书·地理志》删丹县有祀

山、弱水。胡渭曰:疑即字之误。《寰宇记》曰:合黎水一名羌谷,鲜水,

一名覆袁水,亦名张掖河,南自吐谷浑界流入。《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孔安

国云:合黎,水名,在流沙东。即谓此也。详《河水》篇第二篇《注》中。

《禹贡锥指》曰:《传》云: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

《正义》云:《地理志》,益州郡计在蜀郡西南三千馀里,故滇王国也。武帝元

封二年,始开为郡。郡内有滇池县。县有黑水祠。止言有祠,不知水之所在。郑

云:今中国无也。《传》之此言,顺《经》文耳。案郦道元《水经》黑水出张掖

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张掖、敦煌,立在河北,所以

黑水得越河入南海者,自积石以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也。渭案:滇池

所祠之黑水,即金沙江,与雍州无涉。《山海经》曰:灌湘之山,又东五百里曰

鸡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鸡山不知在何郡?郭璞无注。而孔《疏》引

《水经》以为出张掖之鸡山,检今本无此文,盖其书有散逸耳。《太平御览》引

《张掖记》曰:黑水出县界鸡山,亦名玄圃。昔有娀氏女简狄,浴於玄丘之水,

即黑水也。据此则鸡山当在甘州张掖县界,汉为得县地。今陕西甘州卫西,

有张掖河,即古羌谷水,出羌中北流,至卫西为张掖河,合弱水,东北入居延海,

欲谓之黑河。此水立不经三危入南海,安得以此为《禹贡》之黑水耶?《山海经》

明言南流注于海,必非东北入居延之张掖河,其鸡山恐亦不在县界也。又曰:夏、

殷之衰,雍州西北境皆为戎、翟所据。及周室东迁,旧都八百里之地,悉弃以予

秦。秦染夷俗,诸侯摈之,不与中国会盟。輶轩之使,莫有过而问焉。况三危西

裔之区乎?故屈原《天问》曰:黑水玄趾,三危安在?盖自战国时,此地之山川,

已与昆仑弱水,同其渺茫,亻堇得之传闻而无从目验矣。秦火之后,载籍沦亡。

汉兴,治《尚书》者,不能言黑水,三危之所在。武帝通西域,玉门、阳关之外,

使者往来数十辈,不闻涉大川而西,可以当古之黑水者。故班《志》张掖、酒泉、

敦煌郡下,并无其文。司马彪亦无可言。至郦道元始云:黑水出张掖鸡山,而其

所谓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入南海,亦不过顺《经》为义,与他水历叙所过之郡县者,

详略相去远矣。故杜佑云:道元注《水经》,锐意寻讨,亦不能知黑水所经之处。

唐初,魏王泰《括地志》云:黑水出伊吾县北。此与张掖鸡山,未知孰是?然其

所谓南流绝三危者,竟亦不可复寻。禹治黑水,不若治河之详。自屈原已不能知,

而况伏生辈乎?自古文《尚书》家,已不能知,而况班固、司马彪、郦道元、魏

王泰诸人乎?至若樊绰、程大昌、金履祥、李元阳等,纷纷辩论,击风捕影,了

无所得,徒献笑於后人而已!

△嵩高为中岳,在颍川阳城县西北。

《春秋说题辞》曰:阴今阳,故石凝为山。《国语》曰:禹封九山,山,土

之聚也。《尔雅》曰:山大而高曰嵩。合而言之为嵩高,分而名之为二室,西南

为少室,东北为太室。《嵩高山记》曰:山下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

然饮食。又云:山有玉女台,言汉武帝见三仙玉女,因以名台。

△泰山为东岳,在泰山博县西北。

岱宗也,王者封禅于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检之事焉。

△霍山为南岳,在庐江灊县西南。

天柱山也。《尔雅》云:大山宫小山为霍。《开山图》曰:其山上侵神气,

下固穷泉。

△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

古文之敦物山也。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

△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东河中。

△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也。

昔黄帝受丹诀于是山也。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

王烈得石髓处也。

△恒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

△碣石山在辽西临渝县南水中也。

大禹凿其石,夹右而纳河,秦始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海水西侵,岁月逾甚,

而苞其山,故言水中矣。

△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

△太岳山在河东永安县。

△壶口山在河东北屈县东南。

△龙门山在河东皮氏县西。

△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河上。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

△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

△汧山在扶风汧县之西也。陇山

△终南山、敦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

西顷山,在陇西临洮县西南。

《禹贡》中条山也。

△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之南。

南条山也。

△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

郑玄曰: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

也。鸟名为馀,似鵽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鼠内而鸟外。

孔安国曰:共为雌雄,杜彦达曰:同穴止宿,养子互相哺食,长大乃止。张晏言

不相为牝牡,故因以名山。

△积石在陇西河关县西南。

《山海经》云:山在邓林山东,河所入也。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

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迳姑臧县故城西,东北流,水侧有灵渊池。王

隐《晋书》曰:汉末,博士敦煌侯瑾,善内学,语弟子曰:凉州城西,泉水当竭,

有双阙起其上。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条茂,起学舍,筑阙于此泉。太守填水,

造起门楼,与学阙相望。泉源徙发,重导于斯,故有灵渊之名也。泽水又东北流

迳马成东,━━城即休屠县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谓之马城河,又东

北与横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凉州治。《地理风俗记》曰:汉武帝元朔三

年,改雍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迁于冀,晋徙治此。王隐《晋书》

曰: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

世居也,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

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

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

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

河水又与长泉水合,水出姑臧东揟次县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而东北

流注马城河,又东北迳宣威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平泽、晏然二亭东,又东北迳武

威县故城东。汉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武威郡

治。王莽更名张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屈此水流

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迳一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

东海,通谓之都野矣。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合黎山也。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

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山有

石赤、白色,以两石相打,则水润。打之不已,润尽则火出,山石皆然,炎起数

丈,迳日不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