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水经注 >

第77章

水经注-第77章

小说: 水经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步别池,然后可入。汤侧有石铭云:皇女汤,可以疗万疾者也。故杜彦达云:

状如沸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多少自在。四十日后,身中万病愈,三虫

死。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即《南都赋》所谓汤谷涌其后者

也。然宛县有紫山,山东有一水,东西十五里,南北二十步,湛然冲满,无所通

会,冬夏常温,世亦谓之汤谷也。非鲁阳及南阳之县故也。张平子广言土地所苞,

明非此矣。滍水又东,房阳川水注之。水出南阳雉县西房阳川,北流注于滍。

滍水之北有积石焉,世谓女灵山。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孤峙,

不托势以自远,四面壁绝,极能灵举,远望亭亭,状若单楹插霄矣。北面有如颓

落,劣得通步,好事者时有扳陟耳。滍水又与波水合,水出霍阳西川,大岭东

谷,俗谓之歇马岭,川曰广阳川,非也。即应劭所谓孤山,波水所出也。马融

《广成颂》曰:浸以波、溠。其水又南迳蛮城下,盖蛮别邑也,俗谓之麻城,

非也。波水又南,分三川于白亭东,而俱南入滍水。滍水自下兼波水之通称

也。是故阚骃有东北至定陵入汝之文。滍水又东迳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

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之鲁山也。昔在于楚,文子守之,

与韩构难,战有返景之诚。内有《南阳都乡正卫为碑》。滍水右合鲁阳关水,

水出鲁阳关外分头山横岭下夹谷,东北出入滍。

滍水又东北合牛兰水。水发县出鲁阳关外分头山横岭下夹谷,东北出入

滍。滍水又东北合牛兰水。水发县北牛兰山,东南迳鲁阳城东,水侧有《汉

阳侯焦立碑》。朱兰水又东南,与柏树溪水合。水出鲁山北峡谷中,东南流迳鲁

山西,而南合牛兰水。又东南迳鲁山南。阚骃曰:鲁阳县,今其地鲁山是也。水

南注于滍。滍水东迳应城南,故应乡也,应侯之国。《诗》所谓应侯顺德者

也。彭水注之俗谓之小滍水。水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北流迳彭山西,下

有彭山庙,庙前有《彭山碑》,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彭水迳其西北,汉安

邑长尹俭墓东。冢西有石庙,庙前有两石阙,阙东有碑,阙南有二狮子相对,南

有石碣二枚,石柱西南有两石羊,中平四年立。彭水又东北流,直应城南而入

滍。

滍水又左合桥水,水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迳应山北,又南迳应城西。

《地理志》曰:故父城县之应乡也。周武王封其弟为侯国。应劭曰:《韩诗外传》

称:周成王与弟戏,以桐叶为圭,曰:吾以封汝。周公曰:天子无戏言。王乃应

时而封,故曰应侯乡。亦曰应乡。按《吕氏春秋》云:成王以桐叶为圭,封叔虞,

非应侯也。《汲郡古文》殷时已有应国,非成王矣。战国范睢所封邑也,谓之应

水,又东南流注于滍。滍水又东迳犨县故城北。《左传·昭公元年》冬,楚

公子围使伯州犁城犨是也,出于鱼齿山下。《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伐郑,

次于鱼陵,涉于鱼齿之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

多死声,楚必无功矣。所涉即滍水也。水南有汉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苞

冢。冢前有碑,基西枕冈城,开四门,门有两石兽,坟倾墓毁,碑兽沦移。人有

掘出一兽,犹全不破,甚高壮,头去地减一丈许,作制甚工,左膊上刻作辟邪字。

门表堑上起石桥,历时不毁。其碑云:六帝四后,是咨是诹,盖仕自安帝,没于

桓后。于时阍阉擅权,五侯暴世,割剥公私,以事生死。夫封者表有德,碑者颂

有功,自非此徒,何用许为?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万古,祇彰诮辱,呜呼!

愚亦甚矣。滍水又东,犨水注之,俗谓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东源出其县

西南践犊山东崖下,水方五十许步,不测其深,东北流迳犨县南,又东北屈迳其

县东,而北合西源水。西源出县西南颇山北阜下,东北迳犨城西,又屈迳其县北,

东合右水,乱流北注于滍。汉高祖入关,破南阳太守吕齮于犨东,即于是地,

滍水之阴也。滍水又东南迳昆阳县故城北。昔汉光武与王寻、王邑战于昆阳,

败之。走者相腾践,奔殆百馀里闲。会大雨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

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皆乘尸而渡矣。

△东北过颍川定陵县西北,又东过郾县南,东入于汝。

滍水东迳东不羹亭南。亭北背汝水,于定陵城北,东入汝。郾县在南,不

得过。

○淯水

△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攻离山,东南过南阳西鄂县西北,又东过宛县南。

淯水导源,东流迳郦县故城北。郭仲产曰:郦县故城在攻离山东南,郦

旧县也。《三仓》曰樊、邓、郦。郦有二城北郦也,汉祖入关,下淅郦,即此县

也。

淯水又东南流历雉县之衡山,东迳百章郭北,又东,鲁阳关水注之。水出

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也。其水

南流迳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是以张景阳诗云:朝登鲁阳关,峡路

峭且深。亦司马芝与母遇贼处也。关水历雉衡山西南迳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

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三百馀人,宿卫皇后道路,归

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山有石室,甚饰洁,相传名皇后浴室,又所

幸也。关水又西南迳雉县故城南。昔秦文公之世有阳伯者,逢二童曰舀,曰被。

二童,二雉也。得雌者霸,雄者王。二童翻飞,化为双雉。光武获雉于此山,以

为中兴之祥,故置县以名焉。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

淯水又东南流,迳博望县故城东。郭仲产曰:在郡东北一百二十里,汉武

帝置。校尉张骞,随大将军卫青西征,为军前导,相望水草,得以不乏。元光六

年,封骞为侯国。《地理志》南阳有博望县,王莽改之曰宜乐也。

淯水又东南迳西鄂县故城东。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也。昔刘表之攻

杜子绪于西鄂也。功曹柏孝长闻战鼓之音,惧而闭户,蒙被自覆,渐登城而观,

言勇可习也。淯水又南,洱水注之。水出弘农郡卢氏县之熊耳山。东南迳郦县

北,东南迳房阳城北。汉哀帝四年,封南阳太守孙宠为侯国。俗谓之房阳川。又

迳西鄂县南,水北有张平子墓。墓之东,侧坟有《平子碑》,文字悉是古文篆额,

是崔瑗之辞。盛弘之、郭仲产并云:夏侯孝若为郡,薄其文,复刊碑阴为铭。然

碑阴二铭,乃是崔子玉及陈翕耳,而非孝若,悉是隶字,二首并存,尝无毁坏。

又方墓次有二碑,今惟见一碑,或是余夏景驿途,疲而莫究矣。水南道侧,有二

石楼,相去六七丈,双跱齐竦,高可丈七八,柱圆围二丈有馀,石质言青绿,

光可以鉴。其上栾栌承栱,雕檐四注,穷巧绮刻,妙绝人工。题言:蜀郡太守,

姓王,字子雅,南阳西鄂人,有三女无男,而家累千金。父没当葬,女自相谓曰:

先君生我姊妹,无男兄弟,今当安神玄宅,翳灵后土,冥冥绝后,何以彰吾君之

德?各出钱五百万,一女筑墓,二女建楼,以表孝思。《铭》云:墓楼东,平林

下,近坟墓,而不能测其处所矣。洱水又东南流,注于淯水,世谓之肄水,肄、

洱声相近,非也。《地理志》曰:熊耳之山,出三水,洱水其一焉,东南至鲁阳

入沔是也。淯水又南迳预山东,山上有神庙,俗名之为独山也。山南有魏车骑

将军黄权夫妻二冢,地道潜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

吏所树者也。

淯水又西南迳《史定伯碑》南,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

自宛道途,东出赭阳,西道方城。建武三年,世祖自赭阳西入,破虏将军邓奉怨

汉掠新野,拒瓜里,上亲搏战,降之夕阳下,遂斩奉。《郡国志》所谓宛有瓜里

津、夕阳聚者也。阻桥即桓温故垒处。温以升平五年,与范汪众军北讨所营。

淯水又西南迳晋蜀郡太守邓义山墓南,又南迳宛城东,其地故申伯之国,

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

县曰宛。王莽更名郡曰前队,县曰面阳。刘熙曰:在中国之面而居阳地,故以为

名。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今南阳郡治大城,

其东城内有旧殿基,周二百步,高八尺,陛阶皆砌以青石。大城西北隅有殿基,

周一百步,高五尺,盖更始所起也。城西三里,有古台,高三丈馀,文帝黄初中

南巡行所筑也。淯水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

王莽地皇二年,朱鲔等共于城南会诸将,设坛,燔燎,立圣公为天子于斯水上。

《世语》曰:张绣反,公与战败,子昂不能骑进马于公,而昂遇害。《魏书》曰:

公南征至宛,临淯水,祠亡将士,殻ъち魈椋诮园р

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县北紫山,南迳百奚故宅。奚,宛人也,于

秦为贤大夫,所谓迷虞智秦者也。梅溪又迳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

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徐广《史

记音义》曰:吕在宛县。高后四年,封昆弟子吕忿为吕城侯,疑即此也。又案新

蔡县有大吕、小吕亭而未知所是也。梅溪又南迳杜衍县东,故城在西。汉高帝七

年,封郎中王翳为侯国,王莽更之曰闰衍矣。土地垫下,湍溪是注,古人于安众

堨之,令游水是潴,谓之安众港。世祖建武三年,上自宛遣颍阳侯祭遵西击邓

奉弟终,破之于杜衍,进兵涅阳者也。梅溪又南,谓之石桥水,又谓之汝溪,南

流而左注淯水。

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

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

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旧有二澨所谓南澨、北澨者,

水侧之汶。聚在淯阳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

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

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

有孔嵩旧居。嵩字仲山,宛人,与山阳范式有断金契。贫无养亲,赁为阿街卒,

遣迎式。式下车把臂曰:子怀道卒伍,不亦痛乎!嵩曰:侯嬴贱役,晨门,卑下

之位,古人所不耻,何痛之有?故其《赞》曰:仲山通达,卷舒无方,屈身厮役,

挺秀含芳。

△又屈南过淯阳县东。

淯水又南入县,迳小长安。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小长安聚。谢沈

《汉书》称:光武攻淯阳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长安,与甄阜战败于此。

淯水又西南迳其县故城南。桓帝延熹七年,封邓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