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8章

曾国藩家书-第8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次及幕中诸君子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
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
亦皆讲求有年。吾乡通经学古之土,以邻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其世兄现在余幕
中,故请其写家信,聘研生至吾乡教读。研兄之继配陈氏,与耦庚先生为联襟。渠
又明于风水之说,并可在吾乡选择吉地,但不知其果肯来否?渠现馆徐方伯处,未
知能辞彼就此否?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于温甫、子植亦不无稗益。老研
兄不能来,则吾心中别无人。植弟坚不肯教,则乞话弟为访择一师而延聘焉为要。
甲三、甲五可同一师,不可分开,科一、科三、科四亦可同师。·

                    致诸弟  咸丰五年八月廿七日南康

        ·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馀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
    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仕
    宦之家,木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待,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
    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馀
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
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
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再,父亲大人于初九日大寿,此信到目,恐已在十二以后。余二十年来,仅在
家拜寿一次。游子远离,日月如梭,喜惧之怀,寸心惴揣。又十一月初三日为母亲
大人七旬一冥春,欲设为道场,韩非儒者事亲之道;欲开筵觞客,又乏哀痛未忘之
意。兹幸沅弟得进一阶,母亲必含笑于九京。化贡匾额,可于初三日悬挂,祭礼须
极丰腆,即以祭徐宴客可也。

    昨接上谕,补兵部有侍郎缺。此缺二十九年八月曾署理一次,日内当具招谢
恩。

    澄侯弟在县何回归家?办理外事实不易易,徒讨烦恼。诸弟在家,吾意以不干
预县府公事为妥,望细心察之。·

                  致诸弟  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南康舟中

        ·国藩出仕二十年,督师于外,落有时名,无自置私田之理。内
    子女流不明大义,全仗诸弟教训,引入正大一路;若引之八部私一
    路,则将来计较锱铢,局量日窄,难可挽回。

        ·付银百两回家,以三十两奉父,二十两奉叔,五十两资送亲
    族。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安五、蒋一来,接到父亲大人手谕及各书函,欣悉温弟生子之喜,至慰至慰。

    吾今年本拟付银百两回家,以三十两奉父亲大人甘旨之需,以二十两为叔父大
人甘旨之需,以五十两供往年资送亲族之旧例。此时瑞、临有贼,道途阻梗,不能
令长夫带银还家。昨接冯树堂信,言渠将宝庆捐功牌之银送二百两与子植,为进京
之川资,不审已收到否?如已收到,即请子植先代出百金,明年来大营如数终还,
或有所增加亦未可知。如未收到,即请澄侯代为挪借百金,即付还归款也。资送亲
族之项,比往年略有增改,兹另开一单,祈酌之。

    闻屡次长夫言及我家去年在衡阳五马冲买田一所系国藩私分等诸,并云系澄侯
弟玉成其事。国藩出仕二十年,官至二品,封妻荫子,且督师于外,薄有时名。今
父亲与叔父尚未分析,两世兄弟恰恰一堂,国藩无自置私田之理。况田与蒋家垄相
近,尤为鄙陋,此风一开,将来澄弟必置私产于暮下,温弟必置私产于大步桥,植
弟、季弟必各置私产于中沙、紫甸等处,将来子孙必有轻弃祖居而移徙外家者。昔
祖父在时,每讥人家好积私财者为将败之征,又常讥驼五爹开口便言水口,达六爹
开口便言桂花树,想请弟亦熟闻之矣。内子女流不明大义,纪泽儿年幼无知,全仗
诸弟教训,引入正大一路。若引之入于鄙私一路,则将来计较锱铢,局量日窄,难
可挽回。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命果应富,虽无私产亦必自有饭吃;命果应贫,
虽有私产多于五马冲倍蓰什佰,亦仍归于无假可吃。兄阅历数十年,于人世之穷通
得失思之烂熟,兹特备陈大略,求澄侯弟将五马冲田产为我设法出脱,或捐作元吉
公祭田,或议作星冈公祭田,或转售他人,以钱项备家中日用之需,但使不为我私
分之田,并不为父亲私分之田,则我之神魂为之少安,心志为之少畅。温、植、季
三弟亦必力赞成吾意,至幸至慰。诸弟禀明父亲、叔父后,如何定计,望详明告
我。

                  致诸弟  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南康

        ·纪译成婚,诸事总宜节省,请客亦不宜多。纪泽至岳家,须缄
    默寡言,循循规矩。应行仪节,先详问情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
    鄙笑。

        ·新娘当教以勤俭,但须教之以渐。富贵子女未习劳苦,由渐而
    习,则日变月化,迁善而不知矣。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江西军事,日败坏而不可收拾,吉安府城已于廿五日失守矣。省城官绅请余晋
省,就近调度,余以南康水陆不放心,尚未定也。

    纪泽儿定三月计一日成婚,招赘之后七日即回湘乡,尚不为久。诸事总须节
省,新妇人门之日,请客亦不宜多。何者宜丰,何者宜俭,总求父大人定酌之。纪
泽儿授室太早,经书尚未读毕。上溯江太夫人来嫔之年,吾父亦系十八岁,然常就
外傅读书,未久耽搁。纪泽上绳祖武,亦宜速就外傅,慎无虚度光阴。闻贺夫人博
通经史,深明礼法,纪津至岳家,须缄默寡言,循循规矩。其应行仪节,宜评问谙
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鄙笑。少庚处以兄礼事之。此外若见各家同辈,宜格外
谦谨,如见尊长之礼。

    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绩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
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最要者也。但须教之以
渐,渠系富贵子女,未习劳苦,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
骤,则难期有恒。凡此祈诸弟一一告之。·

                  致九弟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湘乡本宅

        ·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解一不可。但讲阔大
    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额预,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
    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胡润芝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根子器,良为知
    言。

沅甫九弟左右:

    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
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
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注,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销仗鲜明为威敌之
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
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练理之一端
也。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毫
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顷
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报于器,良为知
言。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
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上穴下臼)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
问也。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
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

                   致九弟  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湘乡本宅

        ·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应战时,虽他营不
    愿,而我管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持重不进。

        ·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凡与敌相待日久,最戒
    浪战。

沅甫九弟左右:

    十月初七日接弟计八日所发家信,具悉一切。所得切银计可发两月口食,细问
得二、金三等,言闭营并勇夫役皆欢声雷动。似此气象尚好,或者此出事机顺手。
余与合家大小,均为欣慰。

    家中内外平安。初九日父亲大人六十八冥寿,具财包五百束,行礼仍份来子虞
祭仪节。男女客十席,夫五席,外间来祭六堂,祭席用燕翅,客席用羊肉。亦山先
生请金于九月底全数送去。邓汪琼处油未写信去请,一则自涉怠惰,一则(攸+月)
金颇不易筹,而余之行止亦尚未十分定妥也。胡中丞信来,已于九月廿六日专招奏
请余赴九江总统杨彰二李之师。余重九所发之语,至今未奉朱批。

    弟此刻到营,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弟信中以各郡往事推度,尚有
欲速之念。此时自治毫无把握,违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内心不可不察。进兵须由
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
人牵制。应战时,虽他营不愿,而我营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
持重不进。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五年曼
城水师,六年抚州、瑞州陆军,皆有牵率出队之弊,无一人肯坚持定见,余屡诚而
不改。弟识解高出辈流,当知此事之关系最重也。

    宝勇本属劲旅,普副将所统太多,于大事恐无主张,宜细察之。黄南坡太守有
功于湖南,有功于水师,今被刻之后继以疾病,弟宜维持保护,不可遽以饷事顿
之。速斋知人之明,特具只眼,豪侠之骨,莹澈之识,于弟必相契合。但军事以得
之阅历者为贵,如其能来,亦不宜遽主战事。

    各处写信,自不可少,辞气须不亢不卑,平稳惬适。余生平以做手写信开罪于
人,故愿弟稍变途辙。在长沙时,官场中待弟之意态,士绅中夺情之议论,下次信
回,望略书一二,以备乡校之采。

    吉安在宋明两朝,名贤接踵,如欧阳永叔、文信国、罗一峰、整庵诸公,若有
乡绅以遗集见赠者,或近处可以购觅,望付数种寄家。·

                 致九弟  咸丰七年十月廿七日湘乡本宅

        ·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入多为累。倘使报株不稳,住
    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人多而反以为累
    矣。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
    识,四日营务整齐。

沅甫九弟左右:

    廿三夜彭一归,接弟十五书,具悉一切。

    吉安此时兵势颇盛,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