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7章

曾国藩家书-第7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将来我夫妇所有衣服,五兄弟站间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
    和见斋中,不私取一本:此我待兄弟之素志也。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足下:

    正月初十日发第一号家信,二月初八日发第二号家信,报升任礼部传郎之喜,
计六日发第三号信,皆由摺差带寄。

    温弟在省所发书,因闻澄弟之计,而我不为揭破,一时气忿,故语多激切不平
之词。予正月复温弟一书,将前后所闻温弟之行,不得已禀告堂上,及澄弟植弟不
敢禀告而误用诡计之故,一概揭破。温弟骤看此书,未免浪我。然兄弟之间,一言
欺诈,终不可久;尽行揭破,虽目前嫌其太直,而日久终能相谅。

    澄弟书来,言温弟鼎力办事,甚至一夜不寐,又不辞劳又耐得烦云云。我闻之
欢喜之至,感激之至。温弟天分本高,若能改去荡佚一路,归入勤俭一边,则兄弟
之幸也,合家之福也。我待温弟,似乎近于严刻,然我自问此心,尚觉无愧于兄弟
者,盖有说焉:
 
    大凡做官的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私肥于一家,而刻薄于亲戚族
党。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
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此时侍奉高堂,每年仅寄些须以为甘旨之佐。族戚中之穷者,亦即每年各分少
许,以尽吾区区之意。盖即多寄家中,而堂上所食所衣亦不能因而加丰;与其独肥
一家,使戚族因怨我而并很堂上,何如分润戚族,使戚族戴我堂上之德而更加一番
钦敬乎?将来著作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廉俸若日多,则周
济亲戚族党者日广,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
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
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上
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
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
情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我仕宦十馀
年,现在京寓所有惟书籍、衣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生平嗜好
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拍间均
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及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予
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一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之素志也。恐温弟不能
深谅我之心,放将我终身大规模告与诸弟,惟诸弟体察而深思焉。·

                  致诸弟  道光廿九年四月十六日京寓

        ·官宦之家,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
    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
    代。故但愿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为仕宦之家。

        ·地方有盗贼,我家出力除之,正是此时应行之事。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足下:

    祖父大人之病日见日甚如此,为子孙老远隔数千里外,此心何能稍置!温弟去
年若未归,此时在京,亦刻不能安矣。诸弟仰观父、叔纯孝之行,能人人竭力尽
劳,眼事堂上,此我家第一吉祥事。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锦绣,竟不能效半点孙
子之职;妻子皆安坐享用,不能分母亲之劳;每一念及。不觉汗下。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
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
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人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
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几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
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
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
则我钦佩之至。

    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调我是肖子贤孙,殊不知此非贤肖也。如以此为贤
肖,则李林甫、卢怀慎辈,何尝不位极人臣,舄奕一时,汇得谓之贤肖哉?予自问
学浅识薄,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作上岸之计。要
令罢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以服劳,可以对祖父兄弟,可以对宗族乡
党,如是而已。诸弟见我之立心制行与我所言有不符处,望时时切实箴规,至要至
要。

    鹿茸一药,我去腊甚想买就寄家,曾请漱六、氓樵两人买五六天,最后买得一
架,定银九十两,而请人细看,尚云无力。其有力者,必须百馀金,到南中则直二
百馀金矣,然至少亦须四五两乃可奏效。今澄弟来书,言谭君送四五钱便有小效,
则去年之不买就急寄,余之罪可胜悔哉!近日拟赶买一架付归,以父、叙之孝行推
之,祖大人应可收药力之效。

    安良会极好。地方有盗贼,我家出力除之,正是我家此时应行之事。“细毛
虫”之事尚不过分,然必须到这田地方可动手,不然则难免情势欺压之名。既已惊
动官长,故我特作书谢施梧冈,到家即封口送县可也。去年欧阳家之事,今亦作书
谢伍件常,送阳凌云属其封口寄去可也。

    予因身体不旺,生怕得病,万事废弛,抱疚之事甚多。本想诸弟一人来京帮
我,因温、沅乡试在途,澄又为家中必不可少之人,洪则年轻一人不能来京,且祖
大人未好,岂可一人再离膝下?只得俟明年再说。

    希六之事,余必为之捐从九品,但恐秋间乃能上兑,乡试后南旋者乃可带照归
耳。·

                  致诸弟  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京寓

        ·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受。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
    堕入卑污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

        ·欲于今年八月迎父亲母亲叔父三位老人来京。叔父在家抑郁数
    十年,今出外潇洒半年,得观京师之壮丽,又得与使儿等团聚,则叔
    父亦可快畅。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正月初六日接到家信三函,一系十一月初三所发,有父亲手谕、温弟代书者,
一系十一月十八所发,有父亲手谕、植弟代书者,一系十二月初三澄弟在县城所发
一书,甚为详明,使游子在外,巨细了然。

    庙山上金叔不知为何事而可取腾七之数?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
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能令鬼眼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田刚;否则不觉
堕入卑污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诸弟规处极好之时,家事有我一
人担当,正好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
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

    父亲两次手逾,皆不欲予乞假归家;而予之意,甚思日侍父母之侧,不得不为
迎养之计。去冬家书,曾以归省、迎养二事与诸弟相商。令父亲手示既不许归省,
则迎养之计更不可缓。所难者堂上有四位老人,若专迎父母而不迎叔父母,不特予
心中不安,即父母心中亦必不安;若四位并迎,则叔母病未全好,远道跋涉尤艰。
予意欲干今年八月初旬迎父亲、母亲、叔父三位老人来京;留叔母在家,诸弟妇细
心伺候;明年正月元宵节后,即送叔父回南。我得与叔父相聚数月,则我之心安;
父母得与叔父同行数千里到京,则父母之心安;叔母在家半年,专雇一人服侍,诸
弟妇又细心奉养,则叔父亦可放心;叔父在家抑郁数十年,今出外潇洒半年,又得
观京师之壮丽,又得与侄儿、任妇。任孙团聚,则叔父亦可快畅。在家坐轿至湘
潭,澄侯先至潭雇定好船,伺候老人开船后,澄弟即可回家。船至汉口,予遣荆七
在汉口迎接。由汉口坐三乘轿子到京,行李婢仆则用小车,甚为易办。求诸弟细商
堂上老人,春间即赐回信,至要至要。

    李泽显、李英灿进京,余必加意庇护。八斗冲地,望绘图与我看。诸弟自侍病
至葬事,十分劳苦,我不克帮,心甚歉愧。

    京师大小平安。皇太后大丧已于正月七日二十七日满,脱去孝衣。初八日系祖
父冥诞,我作文致祭,即于是日亦脱白孝,以后照常当差。·

                     致诸弟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汉中

        ·武汉克复,奉旨署湖北巡抚。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
    而远不能及己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惟有谨慎谦虚,时时省
    惕而已。

        ·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者皆败
    家之道也。

澄、温、沅、季四位老弟左右:

    十一日,武汉克复之摺奉朱批、廷寄、偷旨等件,兄署湖北巡抚,并赏戴花
翎。兄意母丧末除,断不敢受官职,若一经受职,则二年来之苦心孤诣,似全为博
取高官美职,何以对吾母于地下?何以对宗族乡党?方寸之地何以自安?是以决计
具招辞谢,想诸弟亦必以为然也。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兄以在籍之官,募勇造船,成此一番事业,其名震一
时,自不待言。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
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兄椎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若仗圣主
之威福,能速将江面肃清,荡乎此贼,兄决意奏请回籍,事奉吾父,改葬吾母,久
或三年,暂或一年,亦足稍慰区区之心,但未知圣意果能俯从否?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佳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
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
要。·

                  致诸弟  咸丰四年十月廿二日堵城

        ·吾乡通经学古之土,以邹叔绩为最,而罗研生次之。其学问具
    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
    讲求有年。故请聘研生至吾乡教读。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
    于温甫、子植亦不无神益。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兄于二十日自汉口起行,计一日至黄州,计二日至堵城,以羊一豕一,为文祭
吴甄甫师。计三日过江至武昌县。计九日至该州,是日水师大战获胜。

    刘一、良五于二十日至田家镇,得悉家中老幼均吉,甚慰甚慰。魏荫亭先生既
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明师。余意中
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次及幕中诸君子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
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