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24章

曾国藩家书-第24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柳子厚《封建论》、苏东坡《上神宗书》,时文如黄陶庵、吕晚村、袁简
斋、曹寅谷,墨卷如《墨选观止》、《乡墨精锐》中所选两排三叠之文,皆有最盛
之气势。

    尔当兼在气势上用功,无徒在揣摩上用功。大约偶句多,单句少,段落多,分
股少,莫拘场屋之格式,短或三五百字,长或八九百字千馀字,皆无不可。虽系
《四书》题,或用后世之史事,或论目今之时务,亦无不可。总须将气势展得开,
笔仅使得强,乃不至于束缚拘滞,愈紧愈呆。

    嗣后尔每月作五课揣摩之文,作一课气势之文;讲揣摩者送师阅改,讲气势者
寄余阅改。《四象表》中,惟气势之届“太阳”者,最难能而可贵。古来文人虽偏
于彼三者,而无不在气势上痛下工夫,两儿沟宜勉之。此嘱。

               谕纪泽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临淮

             ·炒老米熬稀饭治脾虚。读书须有趣味乃可
                    持久,拘苦疲因不能真有恒。

字谕纪泽:福秀之病,全在脾亏,今闻晓岑先生峻补脾胃,似亦不甚相宜,见五脏
极亏者,皆不受峻补也。

    尔少时亦极脾亏,后用老米炒黄,熬成极*之稀饭,服之半年,乃有转机,尔
母当尚能记忆。金陵可觅得老米否?试为福秀一服此方。

    开生到已数日。无徵信接到,兹有复信,并那二世兄信,尔阅后封口交会。渠
需银两,尔陆续支付可也。

    《义山集》似曾批过,但所批无多。余干道光计二三四五六等年,用胭脂圈
批,唯余有丁刻《史记》(六套在家否)、王刻韩文(在尔处)、程刻韩诗(最精
本)、小本杜诗、康刻〈古文辞类纂〉(温叔带回,霞仙借去)、《震川集》(在
季帅处)、《山谷集》(在黄恕皆家)首尾完毕,馀皆有始无终,故深以无恒为
憾。近年在军中书,稍觉有恒,然已晚矣。

    故垒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
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谕纪泽  同治四年八月十九日·徐州

              ·船山著作钞本付刊。借韩集来,以便
                温诵。《文献通考》等书亦须取来。

字谕纪泽:王船山先生《书经稗疏》三本,《春秋家说序》一薄本,系托刘韫斋先
生在京城文渊阁钞出者,尔可递寄欧阳晓岑丈处,以便续行刊刻。

    刘松山前借去鄂刻地图七本,兹已取回。尚有二十六本在金陵,可寄至大营,
配成全部。

    《全唐文》太繁,而郭慕馀处有专集十馀种,其中有《韩昌黎集》,吾欲借来
一阅,取其无注,便于温诵也。

    又《文献通考》(吾曾点过田贼、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杂、土贡、国
用、刑制、舆地等门者)、《晋书》、《新唐书》(要殿本,《晋书》兼取李芋仙
送毛刻本)均取来,以便翻阅,《后汉书》亦可带来(殿本)。

    冬春皮衣,均于此次舢板带来。此嘱。

              谕诸儿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徐州

          ·长沙风俗华靡不宜住家,乡间觅屋,或尚可得。

字谕纪泽纪鸿:家眷旋湘,应俟接筠仙丈复信乃可定局。

    余意姻期果是十二月初二,则泽儿夫妇送妹先行,到湘阴办喜事毕,即回湘乡
另觅房屋。觅妥后,写信至金陵,鸿儿奉母并全眷回籍。若婚期改至明年,则泽儿
一人回湘觅屋,家妇及四女皆随母明年起程。

    黄金堂之屋,尔母亲不以为安,又有塘中溺人之事,自以另择一处为妥。

    余意不愿在长沙住,以风俗华摩,一家不能独俭。若另求僻静处所,亦殊难
得。不如即在金陵多位一年半载,亦无不可。

    泽儿回湘,与两叔父商,在附近二三十里,觅一合式之屋,或尚可得。星冈公
昔年思在牛栏大丘起屋,即鲇鱼坝萧祠间壁也,不知果可造屋,以终先志否?又油
销里系元台公屋,犁头嘴系辅臣公屋,不知可买庄兑换或借住一二年否?富(土乇)
际可移兑否?尔禀商两叔,必可没法办成。

    尔母既定于明年起程,则松生夫妇及邵小姐之位置,新年再议可也。

    近奉谕旨,馀余晋驻许州。不去则屡违诏旨,又失民望;遽往则局势不顺,必
无成功,焦灼之至。馀不多及。

              谕纪泽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徐州

            ·病之有无,寿之长短,尽其在我,听其
                   在天,服药铸神,皆无益也。

字谕纪泽:尔十一日患病,十六日尚神倦头眩,不知近已全愈否?

    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体强者,如富
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
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

    余“八本匾”中,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尝教尔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
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
我者矣。

    此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委想去计较他。凡多服药
饵,求祷神抵,皆妄想也。

    吾于医药、祷把等事,皆记星冈公之遗训,而稍加推阐,教尔后辈。尔可常常
与家中内外言之。

    尔今冬若回湘,不必来徐省向,徐去金陵太远也。

    近日贼犯山东,余之调度,概咨少荃宫保处。澄、沅两叔信附去查阅,不须寄
来矣。此嘱。

                    谕诸儿  同治四年九月三十日·徐州
                     ·养身当节嗜欲,不可好名好胜用
                       心太过。药虽有利,害亦随之。

字谕纪泽纪鸿:廿六日接纪绎排递之禀。纪鸿舢板带来禀件衣书,今日派夫往接
矣。

    泽儿肝气痛病亦全好否?尔不应有肝郁之症,或由元气不足,诸病易生,身体
本弱,用心太过。上次函示以节啬之道,用心宜约,尔曾体验否?

    张文瑞公(英)所著《聪训斋语》,皆教子之言,其中言养身、择友、观玩山
水花竹,纯是一片太和生机,尔宜常常省览。鸿儿身体亦单弱,亦宜常看此书。

    吾教尔兄弟不在多书,但以圣祖之《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
《聪训斋语》(莫宅有之,申夫又刻于安庆)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以后在家则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以遍游也。算学
书切不可再看,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息游观。

    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
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

    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切嘱。

              谕纪鸿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徐州

            ·凡事皆有极因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
                是好汉。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懂。

字谕纪鸿:尔学柳帖《琅邪碑》,效其骨力则失其结构,有其开张则无其(扌完)
搏。古帖本不易学,然尔学之尚不过旬日,焉能众美毕备,收效如此神速?

    余昔学颜柳帖,临摹动辄数百纸,犹且一无所似。余四十以前在京所作之字,
骨力间架皆无可观,余自愧而自恶之。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岳麓寺碑》,略
有进境,然业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于纸。今尔用功末清一月,遂欲遽跻神妙耶?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以后每日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目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
疾,专学其开张处。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因时
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余所青尔之功课,并无多事,每日习字一百,阅《通鉴》五页,诵熟书一千字
(或经书或古文、古诗,或八股试帖,从前读书即为熟书,总以能背诵为上,总直
高声朗诵)三八日作一文一诗。

    此课极简,每日不过两个时辰,即可完毕,而看、读。写、作四者俱全,馀则
听尔自为主张可也。

    尔母欲以全家住周家口,断不可行。周家口河道甚窄,与永丰河相似。余驻周
家口亦非长局,决计全眷回湘。纪泽俟全行复元,二月初回金陵,余于初九日起程
也。此嘱。

              谕诸儿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济宁

              ·体弱只宜静养,不宜妄施攻治,养生与
            治天下,皆宜顺其自然。轻弃其乡,后必受累。

字谕纪泽纪鸿:接纪泽在清江浦、金陵所发之信,舟行甚速,病亦大愈为慰。

    老年来,始知圣人教益武伯问孝一节之真切。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净调
养,不宜宾施攻治。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
为养生之法。尔热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
其自然之意。

    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
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柳子厚所谓“名为爱
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皆此义也。东坡游罗
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
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窃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以尔之聪
明,岂不能窥透此旨?

    余教尔从眠食二端用功,看似粗浅,却得自然之妙。尔以后不轻服药,自然日
就壮健矣。

    余以十九日至济宁,即闻河南贼匪图窜山东,暂驻此间,不遽赴豫。

    贼于廿二日已入山东曹县境,余调朱星槛三营来济护卫,腾出潘军赴曹攻剿,
须俟贼出齐境,余乃移营西行也。

    尔待母西行,宜作还里之计,不宜留连鄂中。仕宦之家,往往贪恋外省,轻弃
其乡,目前之快意甚少,将来之受累甚大,吾家宜力矫此弊。

                 谕诸儿  同治五年三十月四夜·济宁

             ·不受礼物,但勿恃清介而傲慢。八德:勤俭刚
            明忠恕谦泽。泽儿要“浑”,鸿儿要“勤”。

字谕纪泽、纪鸿:顷据深报,张逆业已回窜,似有返豫之意。其任、赖一股锐意来
东,已过汴梁,顷探亦有改窜西路之意。如果齐省一律肃清,余仍当赴周家口,以
践前言。

    雪琴之坐船已送到否?三月十七果成行否?沿途州县有送迎者,除不受礼物酒
席外,尔兄弟遇之,须有一种谦谨气象,勿恃其清介而生傲惰也。

    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
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泽儿天质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