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湛氏王朝 >

第138章

湛氏王朝-第138章

小说: 湛氏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对他们的心结之深。而今这个湛荣,怎么调/教都显得有些差强人意,沉不住的毛病更是与日俱增。唉,可那又如何呢?自己的雄心大志还得靠这样的人来实现。名义上主子已经下了强硬的命令,自己如何能不去呢?
  等马志洁万般不乐意地来到安王府时,董韦二人早和湛荣坐在一处商议了。湛荣今日也不像以往那般客气,只冲着马志洁挥手示意坐下,然后又复述了一遍今儿在龙醒阁所闻所见,最后气愤道:“你都想不到,湛滢竟敢和皇上争吵,真是太猖獗。可恨的是皇上竟然还要本王日后好好辅佐她。看来无论如何,这皇位是定要传给湛滢的。”
  传位湛滢,这点董韦二人均是不吃惊,心里对湛荣的浮躁更是不满,公主是嫡亲血脉,人家母女再如何不睦,也是亲缘。就凭着安王的身世如何去比较?但夺嫡就在于个“夺”字,说穿了就是将不属于你的给抢过来,否则他们何必费心谋划?你既然坐了安王的位置,又从了湛氏的姓,那便是天然的夺嫡身份,日后成了大事,再粉饰神化一番自当名正言顺。现在仅仅因为皇上的一句辅佐之言便耐不住性子,如何能不让人轻视。
  马志洁的考虑却不在此,他深皱眉头,问道:“公主什么时候回来的?”
  湛荣一愣,含糊道:“也许就在这两日吧,不然皇上也不会今日借口解了湛滢的禁闭。”
  “也许?”马志洁明显不满,“孟阳事变,湛滢突然又回来,近乡关也许久没了消息,安王难道不觉蹊跷?”
  湛荣顾不得马志洁的失礼,顿时紧张道:“难道出事了?”
  “现在还不知晓,但要做好最坏打算。”马志洁有点怒其不争,压下火气道:“王爷无须担心,微臣自会安排。王爷您还是花心思做好眼前之事,公主不在京中这些时日,王爷您和公主府内的那位即墨姑娘进展如何?”
  “知道了。”湛荣一听更觉头疼,明明心恋晏安莲,却要在眼前三位的逼迫下拼命讨好一个瘫子。即墨广袖虽也是个美人,但姿色可比晏安莲差远了,最讨厌的是她的性子,看似对人温和有礼,骨子里却是极不容易接近。自己去了几次公主府,均吃了闭门羹。后又费尽心思地打听到这个女人喜欢听禅闻道,云净寺、清风观等佛道重地都是常去之地。自己便也装作清心寡欲般跑去“偶遇”了几次,结果可好,这女人只会冲自己礼貌一笑,然后真能坐上全天听那和尚道士嗡嗡乱哼,全然不再理会自己。自己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面上太过尴尬。那些讲经念佛之身都成了自己的梦魇,如今一听要去见即墨广袖就心烦不已。可是为了大业,也只得忍受。
  马志洁当然看出他的应付,冷冷道:“臣已找人打听了,即墨广袖这几天都留宿在静缘庵,王爷明日还是去看看为好。也许能碰上公主说不定。”他的意思很清楚,若公主去接人就挑拨一二,若不见公主,自然要多献殷勤隐约中伤些公主。最好是能在即墨广袖心中埋下对公主不满的种子。
  湛荣会意,心里却埋怨即墨广袖,更恨那个尼姑庵。
  静缘庵本是个不出名的小庵堂,离云净寺几十里远。八月十五那日,云净寺主持万佛会迎来八方僧侣,皇帝皇后更是亲临听禅。这其实就是佛界的辩论场、用来提高佛家修养的聚会,十年一次。老百姓是看个热闹就当过节,也顺便求见些高僧,保佑许愿。既是辩佛,终会有个头筹。然而这次的头筹却不是各地名望寺庙的高僧,而是甚为偏僻的静缘庵中的一名女尼。这女尼舌如莲花,说得众僧心服口服。皇上更是金口御赐为“妙莲禅师”。可惜的是这女尼始终蒙面,百姓众僧不得见其容。然而稀奇的事更在后面,这位妙莲禅师受封后却替前环山省巡抚慕中原喊起冤。慕中原勾结北狄意图进犯中原之事,也不知流言起于谁,反正百姓间越传越离谱,加之其本身就是狄人,直引得民情激愤,处斩之意高涨。今儿刚击败众高僧、让众人敬仰的妙莲禅师竟然替个狄人喊冤?这让云净寺内一片死寂。僧侣低头默念经文,出家人应该不管世俗事啊,何况是妄议朝政。百姓们则翘首以待,就等着看是怎么回事。
  众目睽睽之下,妙莲禅师毫无惧色,直言梦中受佛祖警示,然佛祖只望她能多念心经化解冤气,是自己不忍好人蒙冤才以方外之身妄议红尘之事。且泄露天机,已受天罚。说罢揭开了面纱,引得众人倒吸口凉气,面纱下的容貌坑洼,明显是火燎留下的痕迹。妙莲禅师却道是天雷所击,更发下宏誓大愿,愿学佛祖在静缘庵后山的山洞中面壁修行,终身不见一人,不得踏出此洞,死后愿下拔舌地狱,以此来赎自己妄言之罪。据说皇上皇后甚是感动,当即下令要细查慕中原一案,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百姓更是感慨赞叹,简直当那个妙莲为舍生取义的活佛。每天去静缘庵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比以往旺盛百倍。妙莲修行的山洞被当做朝拜圣地,女尼们将四周围挡起来做了庵堂的禁地,这样一来越发显神秘。妙莲更给传得神乎其神。
  这情形可让湛荣气炸了。当初马志洁就定下了除去慕中原让北狄入关的策略,这连环计环环相扣,慕中原一旦被押解出环山省,马英立刻去谎报军情,等北狄大败端军入关后,他们的人立刻接管政事稳定局面,将此地收入囊中。而慕中原在他们的计划中是必须要死的,此人在环山省极得民心,凭他的威望号召百姓起义抗狄不费吹灰之力。可让他死也是件难事,以湛凞的才智决不会凭一些所谓的“证据”就处死长久以来十分有政绩的能臣干吏。商量了许久,还是马志洁想出了办法,以民意借口打压敌人可是湛凞的拿手好戏。不如效仿,掀起民意逼着朝廷处斩慕中原。散布流言,鼓动些士子上书请愿,朝堂上让自己人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上表呈请。这一切做得该是完美无缺啊。眼见着皇帝面对慕中原的案子越来越沉默,最后竟放手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全权处置,胜利似乎指日可待。谁想突然跑出来个妙莲搅局,功亏一篑,让人极为沮丧。现在自己还要去静缘庵讨好一个瞧不上眼的女子,心情可想而知。
  湛荣刚到庵堂,就见湛滢紧随而来。二人冷冷对视一眼,各自走开,由着小尼领了进去,早已撕破脸皮,只差捅破明面上那层薄纸,何必再惺惺作态。哪知目的地竟是一样——静缘庵中最简朴的一处院落。
  看着湛滢明显不悦的脸色,湛荣只觉痛快,忍不住讥讽道:“皇妹在府中日夜有美人作陪,今儿怎么有空到这清心无欲之地?”他故作感慨、一脸神往道:“皇妹一定想不到即墨姑娘对佛道之学的见解竟是如此透彻,皇兄常常和广袖在一处相互探讨,甚为折服。”
  话音未落,院门打开,走出一位侍女冷冷对湛荣道:“王爷可不要胡言乱语,我家主子只不过在寺庙中偶遇过王爷三两次,点头招呼一下也算作礼数。奴婢可从没见过我家主子和王爷探讨佛道。还有一点请王爷谨记,我家主子身份特殊,闺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乱叫的。”转头又对湛滢恭敬道:“主子请您进去。”
  湛荣恼羞成怒,却不敢发火,一张脸憋得通红,但见湛滢跨步进去,硬着头皮也想跟进去,却被那侍女拦下,“主子只请了公主。”
  虽已怒极,但湛荣还是不敢闯入,即墨广袖的身份确实不一般,这看似平静的院落一定防护严密。小不忍则乱大谋,日后走着瞧。他恨恨的想着,拂袖而去。
  侍女冷哼了一声,关上院门,转身想领着公主进禅房,却见公主已经冲了进去,紧接着侍女们全部退了出来,房门也被狠狠关上。
  这动静也让正在看经书的即墨广袖惊了一下,抬头突见湛滢站在面前,面上喜色刚现,却听这人气哼哼地问道:“你和湛荣常在一处讲经说道?”
  这突如其来的指责让即墨广袖忍俊不禁,主动拉着她的手腕,含笑道:“又听谁乱嚼舌根?只偶遇过几次。你觉得那湛荣是个能静下心听经闻道之人?他是皇上亲封的王爷,见面之后自然要有礼数,仅此而已。”
  “什么偶遇?分明是不安好心。”湛滢稍微消气,挨着即墨广袖坐下,反手握住心上人的柔荑,看着面前的人儿面颊泛红,顿觉心中舒畅,喜悦道:“这次出去本想给你带礼物,可那些个俗物配不上你。不过在近乡关我发现一种苦酒,喝起来特别有意思,可惜走得匆忙没有带回来。不过我昨晚已经派人去近乡关采买,定要让你尝尝。”她从怀中掏出个香囊,递给即墨广袖,笑道:“我可是一直贴身收着你的仙丹呢。日夜想着仙丹的主人。”
  “你越发会胡说了。”即墨广袖低下头,面若红霞,“这可是皇后娘娘让我交予你的,你去想皇后娘娘吧。”
  湛滢哈哈大笑,又说了很多贴己话,温存了半天才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这雪明锐是怎么回事?”昨儿回府不见即墨广袖本就心里有点堵,又见雪明锐跑来跪在面前不停哭泣,还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不停地叩首求着带去静缘庵见龚唯馨一面。询问婢女,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命人去找唐咸安,结果这位老师一来只是长吁短叹,还说什么这等事旁人不便插嘴。听得湛滢心里烦躁,干脆一起打发了。第二日一大早赶紧来静缘庵接人,谁想雪明锐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跪倒哀求,只得也把她带来。
  “唉,这事确实不知该如何说起。”即墨广袖神情惋惜,“雪明锐在武威省做官时和慕中原多有接触,也许就是那时情愫暗生吧,不过这也是我的猜测,她没有亲口承认,外人也不得而知。但自从慕中原被押解到京,她的焦虑身边之人无不看在眼中。她数次去大理寺想见慕中原,那样的罪名没有皇上的旨意大理寺怎会放行。再往后,民意突然沸腾,皇上放权刑部和大理寺,不再过问。她听闻更加失控,竟有次要闯宫面圣。幸亏龚唯馨发现及时,和唐先生一起将她硬拽回来。她若再这样闹下去,你却不出面,世人肯定怀疑你不在府中。为了避免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与唐先生、唯馨商量了,命人将她暂且看管起来。谁料她竟然以割腕自杀相要挟,非得要面见皇上替慕中原喊冤。无奈之下,唯馨只得先向她保证有妙计能扭转局面以便安抚于她。这才有了静缘庵的妙莲禅师。”
  “龚唯馨出家了?”湛滢十分震惊。
  “何止是出家,”即墨广袖面显悲伤,“当初唯馨也是安抚之言,哪有妙计。又在公主府中担任官职,不便和朝臣接触。偏偏雪明锐不肯消停,唯馨实在无法,听说皇上皇后会去万佛会,便瞒了众人找了静缘庵剃度。非但如此,她还以火燎面,毁了容颜。可恨我竟一点没有察觉,还是皇后娘娘派人来告之的。等我赶到静缘庵,她已经将自己关在了后山的山洞中。我只能隔着那扇破旧的洞门问她这是何苦?她却说菩萨都希望观自在,况乎人心?人若自在,何必在乎身处何地?她这是在告诉我,她不悔啊。我又问她为何要自毁容貌,她说一来是为了不让世人认出,给公主府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来也是警告世人,勿要世人效仿自己。唉,其实万佛会上能拔得头筹比科举中状元还难上百倍,有几个世人能效仿?想不到唯馨竟聪慧到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