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湛氏王朝 >

第137章

湛氏王朝-第137章

小说: 湛氏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什湃谜匀笥裨荽飞绞≌拢褪俏瞬蝗谜咳俚娜苏瓶靥袈一飞绞 :撸咳偎闩檀虻玫故呛茫上О。匀笥裾獯未蠼莩沟兹盟蔷撕舐贰D壳按蠼葜律形垂问昭阂不故敲孛苄薪校遣换嵋虼嘶怕叶幸於D富收馐比慈梦一鼐泻我拢磕巡怀梢郑空夸拗痪蹙褚徽瘢⒖逃υ省5诙赵缙穑蚵硌锉薹杀蓟鼐
  快八月底,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一路上的风尘仆仆没有让湛滢觉得一丝疲乏。回京后先未回府,而是直接进宫去见了闵仙柔。闵仙柔看着女儿晒黑的脸庞万分心疼,赶紧命人传膳,然后像个普通娘亲一般嘘寒问暖了一番。湛滢也是兴奋,挨着娘亲叙说着发生的一切。才说完,便有宫人来禀告,皇上宣公主去龙醒阁呢。湛滢瘪着嘴不大想动,被闵仙柔笑着撵了出来。
  龙醒阁是个巨大的室内温池,专供皇帝沐浴之用。经过前朝十几代的扩建,已是相当奢华,池壁皆是用汉白玉砌成。墙上雕刻着四海龙宫的景象,各有不同十分逼真,每隔数尺便有龙头吐水而出。池中还有个白玉雕刻的镂空花柱,像四周散水。整个阁中水汽渺渺,犹如仙境。
  子端见公主来了,躬身将迎进去,又转身出去带上宫门。湛凞冲着女儿一笑,招手道:“过来替母亲宽衣解带。”
  湛滢嘟了下嘴,却也乖乖听话。小时候常和母皇、母后来这里戏水。虽母皇背后的金凤早见了无数次,但每次再见还是震撼不已。
  “有什么好惊讶的?你已经和母皇一般高了,背上的金凤也该和母皇一样大了。”湛凞蹚水入池,舒服地靠着池壁,笑道:“过来给朕捏捏肩。” 
  湛滢顿了下,听话地过去了。又想了想,干脆直接道:“身背金凤是皇室象征,除了您和女儿,这世上就没别人了吗?”
  “你终究问了出来,”湛凞狡黠一笑,“难道母皇没有和你说过我湛氏的隐秘?”她故意恍然大悟,“母皇忘了,确实没和女儿说过。母皇这就和你说说我湛氏的过往。”
  偌大的温池中,涓涓流水声伴随着湛凞轻柔的叙说。湛滢先听得入迷,忽而气愤道,“母亲何不早说?”
  “我若在你心境幼稚时告之一切,难免你会无意泄露,让我湛氏背上欺世之名。从端地到京城,从漠北到南疆,世人皆以为端王七百年单传至母亲,便是异数,便是天授异象警示世人——男子建朝终会天下大乱,所以借此,母亲才敢放言,端朝历代都会是女皇。不过借口只是虚弄,其中母亲使了多少激励手段才让民心渐稳。即便如此,母亲这个皇帝在士族眼中就是翻天之举。男尊女卑不变,女皇始终算不得正统。移风易俗可比逐鹿定鼎要难太多,三五代里须得坚持不懈。你如今所处环境虽不比母亲们艰难凶险,但暗处始终有孽贼亡我之心不死。母亲若只会一味溺爱,那是害你。如今你所作所为让母亲很欣慰,母亲也放心让你明了一切。其实我父皇当年也是很晚才告诉我这些的。唉,湛氏七百年的隐忍,都是这样过来的。”
  湛凞的娓娓道来,让湛滢心头一热,不好意思道:“师父也叫我多学学母亲您。我知道,我越是表现无能,他们就越会得意,越会动作频频,便越会出错。女儿心里其实并不担心,看朝中几位重臣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湛荣拉拢,我就知道有您在暗中支持呢。只是每回被您当众责骂,回来后您也不安慰几句,即便演戏,也实在让人膈应。”
  “你这不注重名声的性子和我一模一样。当年我父皇曾教导过我,皇帝和老百姓一样都是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凭什么天下之主就能轮到我家?这事咱自己家人知道就好,对百姓对臣子,咱还是得要做天神的。这样一来,名声就是顶要紧的。就拿这次处置马英来说,北狄都亡了,我还在乎什么端北军心不稳?还在乎什么逼迫忠良之后的名声?但你娘劝的对啊,我在天下人心中越是英明神武,越是没有一点瑕疵,越是能证明天授君权的合理,越是能为将来子孙登基为帝挣下一份正统。如今仍是男尊女卑,我不得不考虑这些啊。”湛凞忽而乐了,对女儿挤眉弄眼,“臭丫头,当年我母亲也从没安慰过我一句。当然母亲和你说家史,不是叫你非娶即墨氏,你要是真喜欢那个叫晏安莲的女子,我也随你意,孩子什么的,皇家之中掩人耳目也是轻松。”
  湛滢暗暗记下了,面上却撇嘴道:“得了吧,听娘说,当年您也是气不过呢。但凡见过母后之人,对世间所有女子的样貌便不会在意。猛一看此女单就相貌而言,确实不输于娘亲,可惜那份气度却是云泥之别。母亲您放心,孩儿从来不会因为流言而怀疑母皇母后。”
  “你这话意有所指啊。”湛凞笑道:“你以前没有因为湛荣的身世而心有郁结?说说看,这次是如何敢直面问母亲血脉之事的?”
  湛滢颇为羞愧,却也直言道:“其实广袖住进府中,女儿心中就隐隐有了答案。我大端历代先祖娶得都是即墨氏,母亲的用意不是已经明显了吗?只是这流言如刺,女儿心内始终不爽,您又不直说,所以还想着试上一试,在孟阳故意涉险等着您的暗卫呢,谁料却是娘亲的人出现及时,女儿心里有气。后来见到董姝韵这才完全解了芥蒂。”她挑眉坏笑,神态和湛凞一样,“让晏安莲住进府中,一是看到湛荣那割肉的模样,太是有趣。二是,也考验一番广袖,虽说我俩从小定亲,但素未谋面,也不知她心里是不是真心想嫁我?母亲,”她正色道:“女儿是真心喜欢广袖,虽然她不是所谓绝色,但那份出尘脱俗的气质、晶莹剔透的心思无人能及。这些年来,女儿对人心难测早已明了,可不想回到后宫还要和自己媳妇玩心眼,只有广袖能让女儿一眼看透,能给女儿静心安宁。母亲已经给女儿一个安稳的天下,即使女儿选得女子不像母后那样多心多智,女儿也能护她安稳。”
  “不愧是我湛氏子孙,竟敢考验起仙人来。她这一族,喜欢你便对你忠贞不渝,你若背弃她,她便决然离去绝不纠缠。遇到她们,是历代湛氏的福气。不过你母亲我苦了,真要背叛了你娘,估计我都不知怎么死的。”湛凞大笑,果然给闵仙柔猜对了。
  “所以母亲您是我湛氏最惧内的女子。”湛滢笑着做了个鬼脸。
  “你懂什么。我们湛氏以惧内为荣。”湛凞突然正经道:“此次历练你让母亲感到欣慰。孟阳事毕,你没有回京而是追击到底,对于危及自身者毫不留情斩草除根,这是上位者的必要手段。虽说为帝之道在于制衡,制衡不是让朝臣做大,不管是谁,只要有一丝危害到皇位就得实行雷霆手段。还有一点你做的甚好,你虽对湛荣的血缘产生怀疑,但并没有因此而失了分寸,更没有因此冒失行动。你能隐忍下来,学母亲我做出不学无术的样子来迷惑敌人,这很难得。为帝者其实最先要学会的就是个‘忍’字。你比母亲强,当年我父皇分开我和仙仙时,我差点将潜邸掀了。只是有一点不好,你为了考验母亲竟然以身犯险,你若有点损伤,让我和你娘该如何伤心?”
  湛滢脸一红,“女儿知错了。女儿实在不配母亲您的赞扬,全然忘了儿时母亲对女儿的溺爱,竟还怀疑起母亲来。女儿也知道,当初若不是娘亲身在险地,母亲您也不会失态。如今女儿所处境地怎能和当时相比。”
  “还是要历练啊。母亲终于看到了你的成长。若这次你的行为不符合为帝的要求,母亲也只能让湛荣等苟活继续给你树敌、让你练手。如今不需要了,湛荣等你看着办吧,这也是母亲给你为帝前出得最后一道考题。”湛凞感慨道:“越是安稳,越要历练,一定要让子孙知道坐这皇位的危险,不可有一日放松。这才是长久之道。还有一点你要紧紧记住,帝王的疑心不比常人,帝王一怒伏尸千里,勿要让人利用了你的疑心而致使乱国毁业,万事定要三思。皇帝是孤家寡人,又权势滔天,没有个真心相许的人约束着,日子久了难免脾气暴戾。”
  “女儿明白了,母亲对娘亲永远也不会疑心,女儿对广袖也是一样的。日后广袖所处的位置,肯定会引来中伤,女儿疑谁都不会疑她的。您放心,忠臣女儿放一分疑心,能臣女儿放三分疑心,制衡之臣女儿放五分疑心,重臣女儿放七分疑心。若像赵润玉那等四者皆是,女儿既疑她又不疑她,当时刻命人紧盯,一旦有一丝异动决不留患。”
  湛凞哈哈大笑,“我儿甚慰吾心。湛荣等你打算如何办?为了我的宝贝女儿,母亲倒是不怕背上杀子的恶名。”
  湛滢舒心笑道:“我若让母亲您天威受损,也不配做我湛氏的子孙。”她说了全盘计划,听得湛凞频频点头、
  母女俩正高兴地聊着,子端来回话,湛荣在上书房候着,等着请安。
  “带他到这儿吧。”湛凞又看向女儿,笑得狡猾,“咱母女演场好戏。”说完,母女相视大笑。
  湛荣来请安只是个名义,其实是想探听一下湛滢的下落,近乡关那儿突然失了没了消息,实在让人忐忑。他匆匆来到时,听到的却是阁内激烈争吵。因隔得远,他努力竖着耳朵,只听见什么“狐媚惑人”“肆意妄为”等只言片语,不过也够他猜出大概了。他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又失落还带着一丝兴奋,高兴的是皇帝和公主越来越离心,难过的是他的晏安莲已被别人沾染,失落的是湛滢竟然平安回来了,兴奋的是早听说过龙醒阁奢华却从没来过,今儿虽进不去,但就外观委实壮观。还在胡思乱想中,就见湛滢气冲冲出来,冷着脸压根就无视般从他身边走开。他暗自冷冷嘲笑,蔑视得偷瞧了一眼湛滢,仍是低头恭敬站着。
  湛凞出来后,对湛荣道:“陪朕走走。”湛荣受宠若惊紧紧跟上,听皇帝道:“朕解了滢儿的禁闭。你这个做兄长的要好好规劝她,将来还要帮忖她些才不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湛荣心里恨得痒痒,这样不成器的女儿,皇帝竟然还想着将大位传给她?但面上还是诺诺应着。
  又说了几句闲话,湛凞便打发他退下。心里暗笑,家族中家长对一个自认是私生子、且自觉有能力的长子不屑一顾,偏偏对个纨绔幼女疼爱有加,还要将所有财产全给幼女,长子心中会作何感想?除非是忠厚老实到极致的人,否则一定会忿忿不平。湛荣身边有董、马、韦、高之流,性情可想而知。自己推波助澜一下,就等着看女儿给自己奉上的好戏。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九章

  湛荣回到府中只觉烦躁,最后还是按耐不住,命人务必将董世杰、马志洁和韦廿阳三人悄然请过府。
  董韦二人自然是一叫便来,马志洁却有些暗自不悦。已经封王者和朝臣走动本就被人诟病,这湛荣竟还一次招来了两个前晋的臣子,以前悄然行之就能瞒得住皇帝的耳目?真是做梦。这些年来自己也算是恪尽职守,可混成个礼部侍郎便再也升不上去,那董世杰的官职更是变来变去,总超不过四品去,董平顶着个太师的名早不管政事。这分明就是皇帝的有意为之,可见湛凞对他们的心结之深。而今这个湛荣,怎么调/教都显得有些差强人意,沉不住的毛病更是与日俱增。唉,可那又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