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745章

帝国风云-第745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四千克。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C…06配备的弹药比另外两种步枪均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而且能多配备两个满装弹匣。
    对步兵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
    要知道,在使用现有的制式步枪的情况下,步兵的标准配备是四个满装弹匣与一百发散装子弹。在战斗中,步兵打光了全部弹匣里的子弹后,需要重新为弹匣装弹,然后才能再次投入战斗。即便使用专门的装弹器。装满一个二十发弹匣也需要十多秒,而在战场上往往没有这么多时间。如果使用C…06,步兵可以携带六个三十发装的满装弹匣,齐备弹药达到了一百八十发,整整增加了一百发。这就意味着,在战斗的时候,步兵不再需要过多的考虑为空弹匣装弹。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弹匣的采购成本,甚至可以让步兵不再携带散装子弹。把弹匣的携带数量增加到八个。
    显然,没有任何一名士兵愿意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往空弹匣里装子弹。
    仅此一点,就让C…06大受欢迎,而S…01与F…01受弹药重量限制,根本不可能让士兵全部携带满装弹匣。
    在可维护性测试中,C…06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
    因为此前主要面向民用市场,而且主要做为射击比赛用枪。C…06设计得极为精密,所以需要精心维护,更需要定时保养。更要命的是,C…06在正常维护的时候,需要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才能进行不完全拆解,而进行全面保养、也就是完全拆解的话,需要用到七种不同的工具。
    显然,这在民用领域没有多大的问题,爱枪的人不会在于花多少时间来保养枪支。
    问题是,在军队里。这就行不通了。
    要知道,大部分军人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而且在战场上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步兵去维护手里的步枪。
    德军的突击步枪广受欢迎,与其简单的维护保养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如果军人无法有效维护保养手里的步枪,那么再好的步枪也只是摆设。
    在这项测试中,借鉴了德制突击步枪的F…01大获全胜,而以现有自动步枪为基础开发的S…01的表现也比C…06好得多。
    环境适应测试。说白了就是可靠性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C06毁誉参半。在枪械寿命测试中,C…06的表现非常突出。其整枪寿命达到了十五万发,而枪管寿命也达到了一万五千发。在故障率测试中。C…06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其平均故障率高达五千发,比S…01与F…01都高出了一大截。可惜的是,在复杂环境测试中,C…06的表现就不那么突出了。在枪管进水、进沙等情况下,C…06都无法正常射击,而另外两种步枪都能正常涉及。在浸水之后,C…06需要做干燥处理才能使用,而另外两种步枪都无须做任何处理就能使用。
    所幸的是,C…06顶住了最后的测试。
    这就是,在环境温度测试中,C…06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到零上五十摄氏度之间正常使用,而且精度变化非常小。
    相比之下,S…01与F…01也能正常使用,只是内外弹道的变化过与明显。
    五项测试结束之后,C…06的得分最高。参与测试的军人给出了一致的结论,不过都明确提到,C…06得在可维护性与环境适应能力上做出大幅度改进,才算得上是一支真正出色的步枪。
    由军人给出的测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
    这就是,在三种参与测评的枪支中,C…06是唯一已经量产的步枪,而且在民用市场上广受好评。此外,与之配套的五点五毫米枪弹也早已开始量产,民用市场上有着十分巨大的保有量。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C…06最终获得了军方的青睐。
    只是,在大规模采购之前,军方仍然对这种小口径步枪持怀疑态度,因此决定先采购一批提供给特种部队,在经过特种部队试用,特别是进行实战使用之后,再决定是否装备其他部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期而遇
    李承志所在的狙击手部队是第一批装备B…67型步枪,也就是C…06步枪的部队之一。
    在参与测试期间,李承志回过一趟家,只是仅呆了一个晚上。这个晚上,李承志睡得并不安稳。虽然父亲没在家里,几个兄长也在部队,但是从见面的那一刻开始,李承志的母亲就在唠叨他的个人问题,直到他回房睡觉,母亲都不忘叮嘱他,让他下次回家之前先打个电话,以便安排相亲的事情。
    此外,李承志还去了一次青岛,拜访了四叔。
    十月二十七日,测试结束,李承志也收拾好了行装,准备搭乘运输机返回前线。
    之前一天,李承志已经给钱壮飞发了一封电报,详细汇报了测试的情况,以及他从李志强那里获得的内部消息。钱壮飞也发来了回电,甚至提到只要李承志愿意,可以在国内多呆几天,不用急着归队。只是李承志决定还是回部队好一些,毕竟他根本不想参加老妈安排的相亲会。
    李承志搭乘的是一架拥有四台喷气式发动机,可以运载数十吨货物飞行上万公里的大型喷气式运输机。
    这种代号Y…9的运输机在两年前装备部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机,也是最大的。
    运输机的客舱在飞机前部,挨着驾驶舱,具有气密加压设备,后面是可以容纳数十吨货物的巨大货舱。人员登机口在运输机左侧,主起落架的前面。而货物则是通过运输机尾部的蚌式舱门送入。
    上了运输机,李承志随便找了个位置,然后就闭上眼打瞌睡。
    对付时差的最好办法就是在长途飞行中睡上一觉。
    与以往不同,Y…9从青岛起飞之后,只需要在瓦胡岛降落一次,就能直接飞往圣萨尔瓦多。两段飞行的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而且都要跨越好几个时区。全程飞行时间差不多有二十四个小时。
    显然,这增强了时差造成的影响。
    不多时,李承志听到了脚步声。
    他没有在意。搭乘运输机的都是军人,部分将前往瓦胡岛,另外一部分则跟李承志一样将前往圣萨尔瓦多。
    只是。有一个脚步声很不一样,是高跟鞋塌在钢质地板上的脚步声。
    是个女人!?
    李承志觉得很奇怪,不是对女人奇怪。在中**队中,女性军人并不少,除了潜艇部队等少数兵种不接纳女性之外,其他兵种里都有女性,陆战队也不例外,而且某些职业只对女性开放。
    让李承志奇怪的是,那个女人穿的是高跟鞋。
    要知道,在军队里。就算女性受到特殊照顾,也绝不允许穿高跟鞋。
    只是,李承志仍然没有睁开眼睛。
    往往会有一些军属搭乘运输机前往丈夫的驻地,而在瓦胡岛上有一万多名中**人,在圣萨尔瓦多还有几千名中**人。此外。珍珠港附近还有专门的军属院,住了数千名长年陪伴丈夫的军属。
    当然,军属通常不会搭乘军队的运输机。
    原因很简单,运输机上的条件非常简陋,而且跟随丈夫的军属,往往都有孩子。而运输机上没有专门为儿童准备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军属前往丈夫驻扎地点的花费都可以凭证报销,而搭乘民航班机显然更加舒适。大部分时候,只有在买不到航班机票、又急于想跟丈夫见面的军属才会搭乘运输机。
    也许,那是某位军官的老婆,或者是女朋友吧。
    感到那人就坐在旁边的位置上,李承志闭着眼打了个呵欠,然后把头转向另外一侧。
    “军士,你就这么不想见到我吗?”
    听到这句话,李承志吓了一跳,因为这声音太熟悉了,还让他想起了他绝对不愿意想起的往事。
    坐在他右侧的,正是害死了张国栋的女记者舒雨婷。
    “你怎么在这里?”李承志很不请愿的把头转了过来。
    与一年前相比,舒雨婷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那么漂亮,而且显得更加自信,只是这些在李承志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不管怎么样,李承志永远也忘不了张国栋为何而死。
    “我现在是军事记者,将前往危地马拉进行战地采访报道。”
    李承志的眉头跳了几下,舒雨婷明明是华夏新闻社的记者,怎么变成军事记者了?
    这时候,一名少校军官坐到了舒雨婷对面的座位上,而且朝舒雨婷点了点头,示意让舒雨婷坐到他旁边的位置上去。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闻闽南少校,陆军新闻处的副处长。”
    李承志打量了那名少校一番。很明显,闻闽南是福建人,至少是出身在福建,父母很有可能是军人。在军队中,有这种以某个地区为名的人并不少,而且大多的父母是军人,然后以出身地取名。闻闽南很年轻,至少看上去很年轻,大概只有二十五岁,即便保养得好也不会超过三十岁。能在三十岁之前成为少校,而且主要从事文职工作,表明闻闽南的出身肯定不会太差。李承志对陆军不大了解,不过陆军中有几个姓闻的将军,也许闻闽南就是其中某个将军的儿子。相貌上,闻闽南算得上俊秀,不过缺乏军人的阳刚之气,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李承志并不喜欢这样的军人,哪怕闻闽南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军队的新闻发布工作,不需要上战场杀敌。
    “这位是陆战队的李承志军士。”舒雨婷对李承志的介绍就简单得多了。
    也许,舒雨婷根本不知道李承志胳膊上的那个标志的含义。
    李承志只是朝闻闽南点了点头,他属于陆战队,而闻闽南属于陆军,即便军衔差距十分明显,两人也不搭边。再说了,李承志已是四级军士长,等同于少校军官,即便面对陆战队的少校军官,也用不着过分客气。
    闻闽南显然认出了李承志的肩章,知道他是四级军士长。
    更重要的是,他肯定认出了狙击手部队的标志。
    “你是狙击手?”
    “算是吧,不过还无法跟真正的狙击手相提并论。”
    “听说,狙击手部队去年只选拔了几名新手,而且今年没打算招募新兵。你能成为狙击手,非常值得恭贺。”
    李承志有礼貌的笑了笑,他不大喜欢与文职军人打交道。
    不管是狙击手,还是特种侦察兵,都看不起文职军人。事实上,文职军人在军队里根本不受欢迎,往往被看成另类。
    “军士,能跟我们讲讲你的战斗经历吗?”闻闽南很有礼貌,也很懂得挖掘新闻。
    李承志没有开口,他压根就不打算跟闻闽南套近乎。
    “你也知道,我是负责新闻工作的,而舒雨婷小姐是我们聘请的专职战地记者,我们正需要你这类军人的故事。”
    “需要鼓舞士气的话,你们应该去找陆战队的基层官兵,特别是那些驻扎在偏远地区的官兵,相信他们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李承志有点受不了闻闽南那油腔滑舌的样子,而且他觉得,舒雨婷肯定是爬上了闻闽南的床,然后张开大腿才获得了战地记者的身份,不然闻闽南没有理由搭理她那种货色。“当然,如果你们运气好的话,也许会有自己的故事,精彩绝伦的故事。”
    “这也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不过现在在前线作战的主力是陆战队,而不是陆军。”
    “放心吧,陆军很快就能成为主力,在他们懂得如何在丛林中作战的时候,自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