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744章

帝国风云-第744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这足够说明突击步枪的价值了。
    只是,中**方依然没有回心转意。
    这也可以理解。虽然步枪的价格非常低廉,即便一支高精度步枪。其采购价格也不到一千华元,采购一辆坦克的花费就能购买数千支步枪,但是步枪的装备数量非常巨大,全部换装的花费十分惊人。要知道,中**队采购了两百万支自动步枪,如果全部更换。需要花掉数十亿华元。
    除了枪支本身,弹药的问题更加突出。
    可以说,决定枪支性能的众多因素中,枪支本身并不是关键,枪支使用的弹药才是决定性的。
    任何一种枪支,在设计的时候,首先就得确定所使用的弹药。
    在枪弹定下来之后,枪支的大体性能也就确定了。
    事实上,自动步枪的问题就出在弹药上,即在大战之前研制的七点八毫米步枪弹本身就是个严重问题。
    这种枪弹在研制的时候,把射程、威力与精度放在了最高位置上。
    此外,为了减轻后勤保障负担,七点八毫米枪弹还需要做到通用,即做为步枪与机枪的共用弹药。
    结果就是,七点八毫米步枪弹的药筒长度达到五十二毫米,装填三点一克发射药,弹头质量为八点二克,全弹重二十七克。
    显然,七点八毫米枪弹的威力十分惊人。
    根据中**方公布的数据,由B…42步枪发射的时候,七点八毫米枪弹能打穿两百米外的一点三米厚的松木板,或者是三十厘米厚的沙石,或者是八厘米厚的混凝土,或者是六毫米厚的钢板。如果使用战后研制的钢芯穿甲弹,即便在六百米之外,也能打穿厚达八毫米的钢板。
    事实上,即便在一千五百米之外,七点八毫米枪弹都有足够的杀伤力。
    也正是如此,七点八毫米枪弹还被用在了通用机枪与重机枪上,而且由重机枪发射时的有效射程为一千五百米。
    此外,七点八毫米枪弹还被用于狙击步枪。
    问题是,步枪需要这种大威力枪弹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在对德军的突击步枪进行测试的时候,中**方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专门对步枪的使用情况做了调查。
    该小组给出的调查报告,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大战期间,步枪的通常交战距离都在八百米以内,而交战距离在四百米以内的情况占到了百分之八十,而用步枪向一千米外的目标开火的情况几乎没有,即便是狙击步枪,射程也大多在六百米左右。在需要对付一千米外的敌人时,步兵部队的指挥官更喜欢使用机枪,而不是使用步枪。
    也就是说,七点八毫米枪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机枪弹,却不是优秀的步枪弹。
    在以半自动步枪为主的时代,七点八毫米步枪弹的问题还不算突出,主要是半自动步枪的射击速度较慢,步兵能适应过大的后坐力。到了自动步枪一统天下的时代,枪弹威力过大的问题就显得很突出了。
    这份报告给出的结论是:步枪的射程有八百米就够了,而主要杀伤距离为四百米。
    显然,这意味着需要威力较小的枪弹。
    可惜的是,这份报告依然被军方束之高阁,或者说是军方暂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步兵遇到的问题。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中**队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军费又太少了。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军火商研制新式步枪。
    早在一九六一年,也就是德军的突击步枪开始批量装备部队的第二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三家枪械公司就开始研制新式步枪。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南京兵工厂的陈寿康工程师研制的“C”系列小口径步枪。
    陈寿康是一名参加过大战的老兵,在一九五一年退役。因为对枪械的热爱,以及受家庭环境影响,陈寿康在退役之后就成为了南京兵工厂的工程师,参与了好几种枪械的研制与设计工作。
    一九五四年,南京兵工厂应民用市场的需求,研制出了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枪弹。
    这种枪弹,可以看成是七点八毫米步枪弹的缩小版。采用五点五毫米口径的弹头,以及四十五毫米的瓶形弹壳,发射药装填量减少到一点七克,覆铜全披甲铅弹头的质量则降低到了五点六克,全弹质量减少到十二点八克。
    当时,这种枪弹根本没有引起中**方的注意,主要就是威力太小了。
    在民用市场上,五点五毫米枪弹也主要用于速射比赛,而追求精度的射击比赛、以及大威力猎枪,依然使用七点八毫米枪弹。
    正是在这种枪弹的基础上,陈寿康研制出了第一种五点五毫米步枪。
    因为是针对民用市场,所以这种在一九六一年定型的步枪是一种半自动步枪,不过可以通过增加自动机来实现自动射击。
    此后,陈寿康又设计了几种以五点五毫米枪弹为基础的步枪。
    按照惯例,由他研制的步枪以他姓氏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加上两位数字命名,只有得到军方采购,才能冠以军方的编号。
    到一九六六年,C…06,也就是陈寿康设计的第六种步枪已经相当成熟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军方死抱着七点八毫米枪弹不放,C…06已经获得了军方订单,成为了中**队的制式步枪。
    要知道,在民间举行的射击比赛中,C…06无数次的战胜了军用步枪的民用版。
    到了一九六七年,陈寿康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李承志回国之前,中**方已经认识到了大威力自动步枪的严重缺陷,并且在六月分就发出了招标,要求参与新式自动步枪竞标的军火公司在三个月内拿出样枪,参与军方组织的射击评比。
    这意味着,中**方将选出优胜者,并且量产装备部队。
    C…06是最先交付给军方的评比样枪,而且最有希望获得军方的订单。虽然其他几家军火公司也参与了竞标,但是其设计方案都不大符合军方的胃口,而且提供的样枪也没有值得标榜的性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优中选优
    参与新式步枪评比的军人不止有李承志,他只代表狙击手部队。
    因为步枪的装备数量巨大,是最基本的战斗武器,所以各部队都派来了测试人员,仅陆战队就安排了三十多名基层官兵参与测试评比工作,而且不仅仅有步兵,还有装甲兵、后勤保障人员等等。至于陆军,更是派来上百名基层官兵,部分还是参加过大战的老兵,而且也来自各种各样的作战部队。
    测试评比由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一个小组由企业提供的专业人员组成,而另外一个小组就是由军方提供的人员组成。
    显然,军方需要的是一种立即就能用得上的新式步枪。
    也就是说,在测试评比之前的设计工作全部省略掉了,军方只要求企业提供成品,然后选出最优者。
    显然,由军人组成的测评小组给出的报告具有决定性价值。
    测评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测试三种枪支的主要性能,即射击精度、弹药威力、可携带性、可维护性与环境适应能力。
    射击精度最容易理解,即由同一名军人,分别用三种参与测评的步枪对一百米、两百米与四百米外的固定与活动目标进行射击,然后分别给三种参与测评的步枪打分,而所有军人给出的平分总和就是参与测评步枪的测评成绩。
    在这项测试中,C…06的得分最高。
    在拿到C…06的时候,李承志就喜欢上了这把小口径步枪。原因很简单,C…06已经投放民用市场两年,期间针对客户反映的问题做了多项修改,操持的舒适性非常突出,即便是弱小的女性也能正常使用。相比与军方的制式步枪,C…06更注重射击者的感受,完全是一种专门为射击者设计的步枪。
    说得简单一些。C…06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此外,做为高端民用枪械,C…06在材料上也是不计工本,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细节设计更是细致入微。
    别说李承志这样的狙击手,即便是一个没有摸过枪的人,拿到C…06也能很快上手。
    出色的操持性能。为C…06的射击精度奠定了基础。
    只不过,在军人手里。操持舒适性并不是决定射击精度的主要原因,至少对李承志这样的狙击手来说,操持舒适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决定C…06精度的,是其采用的自动原理。
    李承志使用过德军的突击步枪,而且算得上非常熟悉了。虽然德军的突击步枪在射速等方面可圈可点,可靠性更是十分惊人。狙击手部队曾经用缴获的突击步枪做过测试,发现这种枪支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正常开火。比如。在突击步枪埋在沙堆里之后,取出来就能直接射击,而在泥水里浸泡十五分钟之后,只需要排出枪管里的积水就能正常射击。但是德军的突击步枪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射击精度不够高,特别是在多发点射或者是自动射击时,枪口跳动极为剧烈。
    在C…06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关键就是,C…06采用的了高压吹气回转式枪击。这种自动原理,大幅度减少了枪机的运动部件。而且枪机的偏离度最低,自动射击时的扰动量最小,因此对射击精度产生的影响最小。
    当然,这还得益于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步枪弹。
    在李承志手里,C…06能够把一个弹匣内的三十发枪弹全部打在两百米外的人形立靶的胸部。
    事实上,接受过射击训练的战士,都能很好的使用C…06。
    弹药威力测试就比较专业了,主要就是向一百米、两百米与四百米外的目标开火。而目标是战场上可能遇到的任何物体。
    在这项测试上,C…06的得分不是最高的,只排在第二。
    只是。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枪弹的威力,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差。甚至比绝大部分人预料的都要好得多。
    给李承志影响最大的,正是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枪弹对有生目标的杀伤力。
    枪支的首要射击目标是敌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人员,而测评中用来模仿人员的是猪与牛的尸体。
    在四百米的射程内,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枪弹对有生目标的杀伤力强于另外两种枪弹,即减装药的七点八毫米枪弹与七点八毫米中间型枪弹。主要就是,五点五毫米小口径枪弹采用了亚稳定弹道,即C…06步枪的膛线缠度刚好能够维持弹头稳定飞行,而弹头在击中目标之后立即失稳,在进入目标内部之后剧烈翻滚,而铅质弹芯则在翻滚中碎裂成弹片,对目标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
    这种效果,几乎与被国际法禁止使用的达姆弹差不多了。
    当然,这也让五点五毫米枪弹在其他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在对付硬目标的时候,其穿透能力就严重不足。
    也正是如此,在弹药威力测试中,C…06落后与南昌兵工厂提交的,使用七点八毫米减装型枪弹的S…01型步枪,比长沙兵工厂提交的,使用七点八毫米中间型枪弹的F…01型步枪也只好了一点点。
    可携带性测试,C…06再次毫无悬念的胜出。
    在三种步枪中,C…06的总体质量是最轻的,即便在配备三十发满弹匣的时候,其质量也比配空弹匣的F…01轻了零点七五千克,比不配弹匣的S…01则轻了零点五四千克。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C…06配备的弹药比另外两种步枪均高出了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