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87章

帝国风云-第287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牧希热缬酶咔慷群辖鸶种圃熳凹祝鋢ìng能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以一九四二年初的情况来看,红俄就算能够撑过一九四二年,也很难坚持到一九四三年底,在一九四三年夏季战败的可能xìng非常大。
    对美英俄轴心来说,红俄在一九四三年战败,绝对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事实上,到了一九四二年,英国的处境也极为凶险。
    大陆战场上,中德军队已经开始协同作战,每当德军发动大规模会战,中**队就会采取行动牵制俄军,而每当中**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也会以类似的方式让俄军无法增援东线。更重要的是,中德军队在中亚会师的兆头已经十分明显,而这意味着红俄将丧失最后的希望。
    当然,这也意味着,德军随时有可能回头对付英国。
    只是,在一九四二年,英国首先考虑的不是跨海登陆的德军,而是来自空中的威胁,即持续了一年多的战略轰炸。
    从一九四一年十月开始,针对英国的战略轰炸就升级了。
    主要就是,中国生产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开始装备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而且首批飞行员都来自中国。
    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德军组织了十多次大规模轰炸,几乎摧毁了半个伦敦。
    其实,这还是次要的。如果遭到轰炸的只有伦敦,哪怕整个伦敦都被炸成废墟,英国也能坚持下去。原因很简单,伦敦早就不是英国的工业城市了,因此伦敦遭受的损失对英国的工业生产没有太大影响。
    要命的是,德军轰炸的不仅仅是伦敦,甚至没有主要轰炸伦敦。
    随着对英轰炸行动升级,加上轰炸进行得比较顺利,德皇威廉二世再也没有对轰炸行动指手画脚,更没有横加干预。结果就是,帝国空军可以按照最优的方式来安排轰炸行动,即重点轰炸英国的工业城市。
    这下,英国的工业中心城市遭殃了。
    到一九四二年初,伯明翰、曼彻斯特、考文垂、利物浦、利兹、布里斯托尔等大型工业城市都遭到了数次、甚至是十多次轰炸,而且遭受轰炸的主要就是工业区、以及邻近工业区的居民区。
    根据英国当局的统计数据,仅在一九四一年,就有近五万人在轰炸中丧生。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
    轰炸,还导致英国工厂的开工率大幅度降低。很多时候,一次错误的防空警报,就能让工厂停工半天。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三个月,英国的工业产值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影响,即英国更加需要来自美国的援助。
    这下,问题来了。
    虽然美国已经参战,而且主要工厂都在全速生产,但是美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填补英国与红俄工业生产的缺口。对美国当局来说,这意味着要在英国与红俄之间做出选择,重点支援英国,就得降低提供给红俄的援助,而重点支援红俄,则英国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物资支援。
    当然,英国不会这么快战败。
    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英国能够坚持到一九四四年。除非中德联军在一九四二年击败红俄,让德军在一九四三年攻打英国本土,不然英国在一九四三年战败的可能xìng非常低,肯定能坚持到一九四四年。
    问题是,这还不是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到一九四二年初,日本已经在实质上战败了。
    虽然日本当局没有投降,但是随着中**队在一九四一年底跨过对马海峡,成功登陆本州岛,日本就已经战败。到一九四二年初,登陆本州岛的中**队已经推进到离神户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预计在年中就能攻占神户与大阪地区,在年底之前肯定能够把旗帜插到日本皇宫的房顶上。
    也就是说,美国必须全力以赴的打赢太平洋战争RQ!。

第一百八十二章 传统战术
    “我的看法是,斯普鲁恩斯肯定会率领舰队讲入珊瑚海,但是不见得会跟我们决战,至少不会主动找我们决战。”
    “为什么?”顾祝同对田黛芳还不够了解。
    “在〖日〗本已经实质上战败,英国与红俄又处境艰难的情况下,美军没有太多的选择,必须尽快在太平洋上获取一场具有足够意义的胜利,让我们向太平洋战场投入更多资源,才能避免战败。美军能做的,就是在一场决定xìng的海战中取胜,而且越快越好。哪怕斯普鲁恩斯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他的上级,比如哈尔西、尼米兹等人,也会让他尽最大可能与我们决战,并且在决战中击败我们。”
    顾祝同没有开口,等着田黛芳说下去。
    在参谋岗位上干过几年的人,把握总体战局的能力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关键就是,美军得尽一切可能守住所罗门群岛,至少不能主动放弃,必须在这里消耗掉我们的兵力。即便不考虑守卫澳大利亚,美军也必须这么打,因为只要我们轻易拿下了所罗门群岛,美军就将彻底丧失主动权,而且得在我们选择的下一个战场上,在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与我们作战。”
    “你的意思是,斯普鲁恩斯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守卫所罗门群岛。”
    “或者说是挫败我们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意图。”
    “那么,斯普鲁恩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一场舰队决战,可这又是最不现实的办法,还是斯普鲁恩斯在竭力避免发生的事情。不管怎么说,美军舰队的实力空前低落,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艘舰队航母与一艘小型航母,而我们则有足足五艘舰队航母,且我们已经攻占了腊包尔,建立起了前进机场,岸基航空兵能够为舰队提供足够的掩护与支持。即便在珊瑚海南部与东部海域,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作战,斯普鲁恩斯也没有半点优势。再说了,我们现在的战术是稳步向前推进,而不是冒险突击,也就不大可能在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活动范围之内与斯普鲁恩斯决战。”
    顾祝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田黛芳的意思。
    “当然,斯普鲁恩斯肯定明白这一点,所以不会奢求通过舰队决战击败我们。”
    “你觉得,他会怎么打?”
    “运”
    顾祝同笑了笑,鼓励田黛芳把想法说出来。
    “最理想的选择,应该是坚守防御,舰队只起辅助作用,关键还是在每一座岛屿上部署重兵,加大我们的攻击难度。”
    “问题是,这不由斯普鲁恩斯决定。”
    田黛芳长出口气,说道:“美军肯定会坚守每一座岛屿,而这就是斯普鲁恩斯能够利用的有利因素。
    “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必须攻占沿途的每一座岛屿,那就需要huā很多的时间,而且得为攻占所罗门群岛付出十分巨大的代价。关键就是,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占领整个所罗门群岛,因此斯普鲁恩斯就能获得足够多的机会。在攻打所罗门群岛期间,只要我们犯一个错误,哪怕是很小的错误,也有可能被斯普鲁恩斯利用起来。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机会到来。”
    顾祝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进攻作战方案。”
    “问题是,这也不是由我们决定的事情,而且作战计划已经定了下来,陆战队也为此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就算我们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战区司令部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调整作战方案。”
    田黛芳暗自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在去年年底,也就是决定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候,田黛芳就向李向龙提出,应该改变以往的作战方式,即不再逐一攻打沿途每一座有美军守卫的岛屿,在进攻范围之内,选择几座岛屿就够了,而且应该选择防御兵力不算太多、防御设施不算完善的岛屿,尽量减轻攻占岛屿的作战难度。对于那些由美军重兵防守的岛屿,则应该尽量避而远之,仅通过海上与空中封锁来切断这些岛屿与美军后方的联系,困住岛屿上的美军,使其无法发挥作用,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
    当时,顾祝同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而且更加详细,即每一次进攻,都应该尽量以岸基战术航空兵的最大支援与掩护距离为准,即每一次进攻,都可以得到岸基战术航空兵的直接支援,从而减轻舰队的作战负担可惜的是,战区司令部并没有采纳两位参谋提出的建议,连李向龙都认为行不通。
    主要就是,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攻占美军重点把守的岛屿,那么这些岛屿上的美军肯定会对进攻部队构成威胁。如果越过这些岛屿,美军还能对后勤补给线构成威胁。一些更传统的将领则认为,战争的本质就是打击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给予敌人最大杀伤,而不去攻占由敌人把守的岛屿,又如何杀伤敌人呢?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陆军将领,海军将领反而不大认同。
    结果就是,由战区司令部制订的作战计划,依然是稳步推进。
    攻打所罗门群岛的第一步,就是占领布甘维尔岛,然后向东南方向推进,依次占领新瓦舍尔岛、圣伊莎贝尔岛、新乔治亚岛、马莱塔岛与马基拉岛,完成合围之后,再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
    这么打下去,没有一年半载,肯定无法拿下整个所罗门群岛。
    当然,投入的兵力也槽非常巨大。陆战队准备动用六个师的兵力,陆军也准备了八个步兵师。此外,陆军甚至向菲律宾派遣了一个加强了装甲团的步兵师,准备随时用来攻打所罗门群岛。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吧。”顾祝同把思绪收了回来,说道“进入所罗门海之后,得及时部署侦察工作。就算斯普鲁恩斯不大可能来与我们决战,也要做好防范。”
    田黛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顾祝同的意思。
    顾祝同也没再多说什么,舰队作战计划也早就确定了下来,在遇到计划之外的情况之前只能按照计划行动。
    当然,计划不是一切。
    q在冯承乾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就明确了一点,即舰队指挥官在前线做出的判断与决定具有比作战计划更高的权限。说白了,就是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动的时候,可以不用理会作战计划。到了李向龙的时代,这一风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时候,李向龙根本就不会考虑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而是根据临时做出的判断来指挥舰队作战。顾祝同也继承了这一风格,计划是可蚊变化的,特别是在战场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就必须对计划做出调整,甚至是放弃计划。
    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即战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已经在计划之外了。
    在旗舰上巡视了一圈之后,顾祝同回到了司令官住舱。
    因为“秦始皇”号原本就是做为舰队旗舰设计与建造的,所以有专门的司令官住舱,也为舰队司令部的官兵提供了住宿空间。只是,司令官住舱并不大,特别是与那几艘快速战列舰相比。主要就是“秦始皇”级的排水量不够大,内部空间相对紧张,没有多余的地方来改善司令官的居住环境。
    还好,顾祝同早就习惯了跟其他参谋挤在一间狭小的舱室内,一个人住一间面积超过十平方米的房间,反而让他有点不大习惯。
    事实上,在担任了舰队司令官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