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85章

帝国风云-第285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员,还有一个在登陆舰上服役,鲁志刚唯一的儿子,也在战舰上服役。像李向龙与鲁志刚这种身居高位、掌握大权的将军都没有为自己的子女谋福利,仅仅是海军准将的顾祝同,更加没有理由用职务之便,让自己的亲人获益。
    再说了,只要开赴战场,在哪艘战舰上服役都一样,随时都有可能阵亡殉国。
    只是,对顾祝同来说,这一天来得太快了。
    一九四二年春节前的一天,顾祝同的大哥顾祝胜所在的“厦门”号轻巡洋舰,与另外一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进入圣乔治海峡,执行战斗巡逻任务,拦截那些试图进入所罗门海的美军快艇。
    事实上,在进攻腊包尔的战斗打响后,这样的任务司空见惯。
    到一九四二年初,美军已经很少派遣小型舰艇前往所罗门海,主要就是〖中〗国海军牢牢掌握着圣乔治海峡的钥匙,美军舰艇基本上都是有来无回。仅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后十天,美军就在这条海峡里损失了十七艘舰艇。后来,美军把圣乔治海峡称为“伤心海峡”主要就是在这里损失了太多的舰艇与官兵。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丢掉所罗门群岛之前,有将近四千名美国海军官兵在圣乔治海峡的战斗中丧生,还有上千人失踪,仅被击沉的炮艇与鱼雷艇就有一百二十四艘。
    问题是,这一天的情况截然不同。
    大概美军认为,〖中〗国海军会在除夕夜放松警惕,所以在当天,组织了一次大规模袭击行动,出动了六艘驱逐舰与二十七艘快艇。
    入夜后,战斗打响,而且打得极为惨烈。
    在持续了一整夜的战斗中,美军损失了三艘驱逐舰与十四艘快艇,而〖中〗国海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顾祝胜所在的“厦门”号轻巡洋舰被击沉,另外一艘轻巡洋舰被击毁,四艘驱逐舰全部遭到重创。如果不是航空兵在天亮后及时赶到,损失还会更大,美军舰艇甚至有可能进入所罗门海。
    顾祝同没有生还,与“厦门“号上其他一百多名官兵殉国。
    顾祝同是在大年初一上午收到大哥阵亡消息的,他只伤心了十分钟,随即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他不是不伤心,只是没有时间伤心。
    战区司令部已经把舰队作战任务安排了下来,而且李向龙也已经让出了指挥位置,他得抓紧时间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当然,李向龙知道顾祝同肯定不好受。
    虽然顾祝同家里有五兄妹,在他下面还有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弟弟,但是丧失亲人,绝对是最大的打击。李向龙还知道,顾祝同的家庭并不富裕,而且他只比大哥小一岁,正是因为他考上了海军军鼻学院,顾祝胜才放弃了进入国立高中的机会,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全力供养弟弟念书,并且在顾祝同从海军军官学院毕业之后申请加入〖中〗国海军,成为了一名普通水兵。
    可以说,顾祝同与大哥的感情非常好。
    当时,李向龙提出让顾祝同休假十天,并且为他安排了回国的飞机,但是顾祝同当即就拒绝了,只是给父母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
    顾祝同确实很伤心,但是他更加知道,打好下一仗,打败敌人是缅怀兄长、告慰兄长在天之灵的最好办法,如果因为伤痛而怠慢,并且导致舰队作战失败,那么顾祝胜永远也不会原谅他。
    可以说,没有顾祝胜,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顾祝同。
    因为比顾祝同大了一岁,所以顾祝胜从小就很袒护顾祝同,但是对顾祝同的要求又非常严厉。在九岁那年,顾祝同因为没有在期末考试中成为全年纪第一,顾祝胜让他在大雪寒风中站了一整夜。而第二天早上天亮的时候,顾祝同已经昏到在雪地里了,顾祝胜背着他走了十多里路,把他送到了县医院。顾祝同醒来后做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哥保证,今后再也不会让大哥失望。从此之后,顾祝同一直是学校里的第一名,直到从海军军官学院毕业才失去了这个头衔。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在毕业考试前,他从一个同乡那得到了父亲病故的消息,而顾祝胜却没有告诉他。
    结果在参加毕业考试的时候,顾祝同发挥失常,让其他人拿走了状元的桂冠。
    显然,如果没有顾祝胜的严厉要求,顾祝同最多只是个平凡的海军军官。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或者说不让其他人产生误会,顾祝同没有把大哥阵亡的消息告诉任何人。
    站在舰桥上,看着前方的大海,顾祝同想像着当时的战斗情况。
    虽然,李向龙在告诉他的时候,提到了交战情况,六艘战舰都坚持到了最后,击溃了美军舰艇,而且“厦门”号打得最为勇猛,在沉没之前都没有停火,也没有官兵主动逃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但是顾祝同依然能够想像得出,在“厦门”号上担任炮手的顾祝胜肯定坚持到了最后。
    当时,与顾祝胜在同一个炮塔里的官兵,没有一人生还。
    也许,在“厦门”号战沉之前,顾祝胜就已阵亡。
    不管怎么说,顾祝同的心情非常沉重。现在,他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有国仇,还要把家恨算上。
    “司令官”
    听到招呼声,顾祝同回过头来,看到田黛芳正走过来。
    “司令部发来消息,美军舰队已经离开悉尼港,预计在三天后进入珊瑚海。另外,还收到了一些与舰队作战无关的战报。”
    “等下我再过去,你先组织参谋研究作战方案。”田黛芳点了点头,虽然顾祝同没有向他提起过,但是他已经从其他人那里知道,顾祝同的大哥在一个月前阵亡。
    “对了,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要送过来吗?”
    “不用,送到指挥中心去,我马上过去。”
    田黛芳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等田黛芳离开,顾祝同又盯着前方的大海看了一阵,才离开航海舰桥。因为战斗是在夜间进行的,而且“厦门”号沉没的时候,其他五艘战舰都在与美军舰艇作战,加上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开始营救落水官兵,所以没有人知道“厦门”号沉没的确切位置,只能大致确定一个范围。
    要到大战结束后十二年,〖中〗国海军才找到“厦门”号的残骸。
    回到指挥中心,顾祝同先吃了晚饭。
    作战方案没有太大的变动,主要是顾祝同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美军舰队肯定不会留在悉尼港看热闹,也就有针对xìng的制订好了相关的作战计划。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夺取珊瑚海的制海权,掩护陆战队攻打所罗门群岛,因此主要就是寻找,并且歼灭进入珊瑚海的美军舰队。
    当然,至少还要等上三天,才有机会与美军舰队决战。
    显然,顾祝同不用过于关注舰队作战的事情,至少在获得更加确切的情报之前,他没有必要huā太多的精力。
    等参谋去吃饭,顾祝同把田黛芳留了下来。
    “你怎么看?”
    “我们的优势极为明显,斯普鲁恩斯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我觉得,与美军舰队决战的机会不是很大,斯普鲁恩斯也许只想拖延一些时间,让我们无法顺利攻占所罗门群岛,至于跟我们争夺制海权,美军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本。”
    “我不是说的这个。”顾祝同的了拍桌面上的文件夹。
    田黛芳一愣,才知道顾祝同说的不是舰队作战的事情,而是现在的整体战局。
    在一九四二年之前,海军还不会向舰队指挥官这一层级发放其他战区的咨询,主要是通信能力有限,而且冯承乾也认为没有必要让舰队指挥官掌握总体战局走向。直到一九四二年初,李向龙回去参加会议,向冯承乾提出,应该让舰队司令官知道得更多一些,而且总体战局走向也会影响舰队作战,对舰队指挥官准确判断战场局势,特别是敌人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冯承乾采纳了李向龙的建议,并且专门为舰队司令部安排了一名战略参谋,此后开始及时为舰队指挥官提供战场咨询。
    李向龙说得没错,准确掌握总体战局走向,确实对舰队作战有很大的帮助。
    说白了,海军是战略xìng军种,舰队是战略xìng力量,因此海军与舰队作战,肯定会受到总体战局影响。
    在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舰队指挥官就得把总体战局考虑进去。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分歧
    第一百八十章分歧
    需要考虑总体战局的不仅仅是顾祝同,还有斯普鲁恩斯。
    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斯普鲁恩斯收到了尼米兹派专人送来的将军衔,成为美国海军四星将。
    问题是,这次晋升与斯普鲁恩斯取得的战绩没有任何关系。
    所罗门海战结束之后,斯普鲁恩斯向尼米兹提出,应该在可以取舍的范围之内,逐步放弃西南太平洋战场。
    说白了,斯普鲁恩斯对打赢西南太平洋战争没有半点信心。
    不是说他没有信心击败中国舰队,所罗门海战,已经让他看到了机会,也认识到中国舰队绝非所向披靡。可是斯普鲁恩斯更加清楚,美军要想在太平洋战场取胜,就得以空间换时间,而不是在一个战场跟中国海军拼消耗。
    事实,美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比中国海军多得多的战略防御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中国一直在“背水作战”。在与日本海军争夺西太平洋的霸权时,中国海军输不起任何一场海战,只要在一场海战中失败,中国海军就会丧失主动权,被日本海军压着打。虽然在击败日本之后,中国海军基本控制了第一岛链,而且把防线推进到了第若岛链,但是在美国参战之后,中国海军取得的胜利果实就被抵消掉了,其战略迂回空间远不如美国海军。可以说,如果珊瑚海大海战是另外一个结果,那么中国海军将在一九四二年被彻底打败。
    直到珊瑚海大海战之后,中国海军才有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也才能承受失败。
    只是,即便到一九四二年,甚至可以说,即便中国海军攻占了所罗门群岛,在战略空间依然远不如美国海军。
    别忘了,当时任何一处战场离美国本土都有万公里,而最近的战场离中国本土也就只有不到三千公里。
    正是如此,斯普鲁恩斯才主张稳步后撤,直到双方的战略力量达到平衡。
    当然,后撤不是逃跑,而是获取胜利的另外一种手段。
    对美军来说,后撤有很多好处,而且是通过死守所无法获得的好处。比如,能够拉长中队的后勤补给线,增大后勤补给压力,在后勤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削弱中队的进攻力量。
    要知道,后勤补给线每延长一倍,后勤补给压力就要增加两倍。
    道理很简单,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的船只也需要消耗物资,而且还需要在沿途建立更多的补给中转站,也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后勤部队,而这些部队同样会消耗大量物资,导致整体消耗量剧增。
    事实,对后勤补给,美军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别忘了,美军得横跨整个太平洋与中队作战,而中队只需要把部队与物资送到几千公里之外。
    换句话说,在中队的后勤补给线延长的同时,美军的后勤补给线将相应缩短,因此美军的后勤补给压力将大幅度降低,前线部队的战斗力能得到提高,从而使新的防线更加稳固。
    此消彼涨之下,总体战局必然会在某个时候达到平衡。
    当然,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