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58章

后汉书-第58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令毛义,躬履逊让,比征

辞病,淳洁之风,东州称仁。书不云乎:‘章厥有常,吉哉!’其赐均、义谷各

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显兹异行。”明年,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

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永元中,卒于家。

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父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厨亭侯。典

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建和初,四府表荐,征拜议郎,侍讲禁

内,再迁为侍中。时,帝欲广开鸿池,典谏曰:“鸿池泛溉,已且百顷,犹复增

而深之,非所以崇唐、虞之约己,遵孝之爱人也。”帝纳其言而止。

父卒,袭封。出为弘农太守,转右扶风。公事去官,征拜城门校尉,转将作

大匠,迁少府,又转大鸿胪。时,恩泽诸侯以无劳受封,群臣不悦而莫敢谏,典

独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

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士,以存旧典。”帝不从。顷之,转太仆,迁太常。朝廷每

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典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之贫者。

后以谏争违旨,免官就国。

会帝崩,时禁藩国诸侯不得奔吊,典慨然曰:“身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

且鸟乌反哺报德,况于士邪!”遂解印绶符策付县,而驰到京师。州郡及大鸿胪

并执处其罪,而公卿百寮嘉典之义,表请以租自赎,诏书许之。再迁长乐少府、

卫尉。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会病卒,使者吊祠。窦太后复遣使兼赠

印绶,谥曰献侯。

典兄子谦,谦弟温,相继为三公。

谦字产信,初平元年,代黄琬为太尉。献帝迁都长安,以谦行车骑将军,为

前置。明年病罢。复为司隶校尉。车师王侍子为董卓所爱,数犯法,谦收杀之。

卓大怒,杀都官从事,而素敬惮谦,故不加罪。转为前将军,遣击白波贼,有功,

封郫侯。李傕杀司徒王允,复代允为司徒。数月病免,拜尚书令。是年卒,溢

曰忠侯。

温字子柔,初为京兆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

遭岁大饥,散家粮以振穷饿,所活万余人。献帝西迁都,为侍中,同舆辇至长安,

封江南亭侯,代杨彪为司空,免,顷之,复为司徒,录尚书事。

时,李傕与郭汜相攻,傕遂虏掠禁省,动帝幸北坞,外内隔绝。傕素

疑温不与己同,乃内温于坞中,又欲移乘舆于黄白城。温与傕书曰:“公前托

为董公报仇,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说也。今与郭汜争睚

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人在涂炭,各不聊生。曾不改悟,遂成祸乱。朝廷仍下

明诏,欲令和解。上命不行,威泽日损。而复欲移转乘舆,更幸非所,此诚老夫

所不达也。于《易》,一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共和解,

引军还屯,上安万乘,下全人民,岂不幸甚。”傕大怒,欲遣人杀温。李傕

从弟应,温故掾也,谏之数日,乃获免。

温从车驾都许。建安十三年,以辟司空曹操子丕为掾,操怒,奏温辟臣子弟,

选举不实,免官。是岁卒,年七十二。

赞曰:宣、郑、二王,奉身清方。杜林据古,张湛矜庄。典以义黜,宫由德

扬。大仪鹄发,见表宪王。少卿志仕,终乘高箱。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

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

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

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

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

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

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

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

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

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

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

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

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

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

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

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

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

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

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

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

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

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

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

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然后政调于时,而躁人可定。昔董仲舒言“理国譬

若琴瑟,其不调者则解而更张”。夫更张难行,而拂众者亡,是故贾谊以才逐,

而朝错以智死。世虽有殊能而终莫敢谈者,惧于前事也。

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

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

矣。今人相杀伤,虽已伏法,而私结怨仇,子孙相报,后忿深前,至于灭户殄业,

而俗称豪健,故虽有怯弱,犹勉而行之,此为听人自理而无复法禁者也。今宜申

明旧令,若已伏官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者,加

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如此,则仇怨自解,盗贼息矣。

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

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

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

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

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

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所欲

活则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是为刑开二门也。今可令通义理明习法律者,校

定科比,一其法度,班下郡国,蠲除故条。如此,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

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

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

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

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

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

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

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

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

之雅谋。

又臣闻安平则尊道术之士,有难则贵介胄之臣。今圣朝兴复祖统,为人臣主,

而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臣谭伏观陛下用兵,诸所降下,既无重

赏以相恩诱,或至虏掠夺其财物,是以兵长渠率,各生孤疑,党辈连结,岁月不

解。古人有言曰:“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陛下诚能轻爵重赏,

与士共之,则何招而不至,何说而不释,何向而不开,何征而不克!如此,则能

以狭为广,以迟为速,亡者复存,失者复得矣。

帝省奏,愈不悦。

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

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

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

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

《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

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祖野王,元帝时为大鸿胪。衍幼有奇才,年九

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

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

追诏丹曰:“仓廪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将军受国重任,不捐

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衍闻

顺而成者,道之所大也;逆而功者,权之所贵也。是故期于有成,不问所由;论

于大体,不守小节。昔逢丑父伏轼而使其君取饮,称于诸侯;郑祭仲立突而出忽,

终得复位,美于《春秋》。盖以死易生,以存易亡,君子之道也。诡于众意,宁

国存身,贤智之虑也。故《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

吉,无不利’。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军残众,无补于主,身死之日,负义

于时,智者不为,勇者不行。且衍闻之,得时无怠。张良以五世相韩,椎秦始皇

博浪之中,勇冠乎贲、育,名高乎太山。将军之先,为汉信臣。新室之兴,英俊

不附。今海内溃乱,人怀汉德,甚于诗人思召公也,爱其甘棠,而况子孙乎?人

所歌舞,天必从之。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

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

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

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