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

第10章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第10章

小说: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轰击得更远一点就用石球。人们挥舞绳子,把绳子末端皮套上的石球抛掷出去,成为流星石。如今的南美洲人打群架,还用这个呢。出土文物中常有这种石球,像体育课上的小铅球似的。石球虽好,一次却携带不了几枚,难以持续有效地轰击,战斗激烈程度有限,打得不热闹,一会就没子弹了。所以石球只用于扼守要塞,或者用于野战开展初期。而且抡绳子的方向性差,砸着砸不着敌人都没准儿,所以只当作一番火力铺垫,用于开战初期。
近身肉搏才是黄帝时代的主打方式,使战斗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激烈程度及残酷性可想而知,用石斧把人砍得翻出白花花的肉和红殷殷的血。而且一下两下还不死,要反复劈砍。
还有一些武器我们没有把握是否在黄帝行伍中使用,比如骨矛或石矛,考古中发现的不多,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
按照传说,黄帝还发明了战鼓。(然而不是世界第一。埃及地区出土了比黄帝更早一千年的兽皮鼓,而黄帝时代没有鼓类出土物作证)。据说,黄帝捕杀到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夔(念魁),这个动物的珍奇之处在于它只有一个脚(即鲁迅《三味书屋》中讲的一个脚的牛,用纸蒙着去画的)。鲁迅当时小,不懂,以为那是牛,其实那是夔。夔长得像牛,苍身而无角,只有一个脚,出入水则必刮风下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剥了它的皮,蒙在一个细高的陶罐子(直腹平底,半米多高)的口上当鼓面,做成陶鼓。样子大约像个瘦一点的汽油桶吧,叫做夔鼓。
黄帝又抓了另外一个珍稀动物“雷兽”,拿雷兽的大腿骨,做了鼓捶,在夔鼓上一敲,声闻五百里。(后来夔绝种了,但形状常被刻在青铜礼器上,叫夔纹。夔鼓也从军用转为民用,成为后来宫廷乐器,乐官名字也就叫夔,他们的生活,跟现在摇滚乐架子鼓手,差不多吧。)
虽然有鼓,但打起仗来还是各自为战,看谁胳膊腿粗力气大,互相揪打,不讲究队列阵势和长短武器协作。敲鼓只是为了助兴,不是出于指挥。到了两千五百年后的春秋战国,旗鼓指挥下的作战才变得成熟。战国兵书《尉缭子》记载:击鼓一鼓前进、再鼓攻击;一步一鼓,慢进;十步一鼓,快进;鼓声不绝,跑步前进。鼓调也不一样,分宫、商、角、徵、羽。发出商音的是将军的鼓,发出角音的是师、旅将官的鼓,百人长的鼓音调最低,听谁指挥不要听错了。打仗像是搞一场开幕式表演,也需要提前操练的。
马也是从西方传来的,这时候中国还没有驯服的马,牛又不适合拉战车,所以黄帝时代还没有战车。不过黄帝倒是弄出来了一个指南车。
是这样的:小机器人站在车上,平伸一只胳膊,不管车子怎么拐弯,他一直指着南方。这在理论上不是不可能。我们知道,车辆转弯时,外轮行程大于内轮行程,这一微小差异被一套差动齿轮记录下来,经过一系列齿轮传动,拧动小机器人的胳膊,矫正由于车子转向给胳膊带来的指向变化。于是,不管车怎么转,胳膊总是指着最初启动前的方位,被英国李约瑟博士激动地宣布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控机器”。但我们知道,如果两个车轮不是绝对的同等大小,在转弯的时候就会(与内外车轮行程差的计算值)发生误差,齿轮把这些误差一再放大,多转几次弯再一积累,指南车就不知道指到哪儿去了。所以,首先要把两个车轮做成绝对等大、等圆,这对黄帝时代就是一个巨大挑战。而且当时没有金属,总不能作陶齿轮吧,作出来也不能精确啊。所以,五千年前黄帝时代是绝对没有指南车的,史料上这么说是不实记载。如果黄帝真能搞出指南车,那他一定也能作出自动定速巡航系统的牛车。
不过,指南车的设想,一直激励着张衡、祖冲之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都尝试着造出那么一个来,却不知所终。如今,很多中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辅导下,也信誓旦旦地要发明出它呢。
下面说一下蚩尤的装备。
蚩尤属下作战得时候,都蒙着整张牛皮,像斗篷一样覆在身上。牛头则作成帽子戴在头上,远远望去牛首人身。他们战斗的时候,就以牛角刺人,煞是历害。现在河北省还有牛角相抵的摔跤运动,号作“蚩尤戏”。蚩尤的遗民后来去了南方,成为三苗,很多苗人头饰至今还做成牛角样,电视上常看得见。
蚩尤在许多古代石刻上的形象(包括南美洲出土的一些),都被画成四目八肱八趾,从侧面反应了蚩尤的战斗装束。也就是他有牛眼睛两个,人眼睛两个,牛皮上垂着的牛腿四个,加人腿四个(含俩胳膊),所以四目八肱八趾,手里还捏着剑戟。蚩尤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牛皮甲胄使用者。面对黄帝的石制武器,这些防护使他几乎刀枪不入。
从画面上看,蚩尤手上还握着青铜的长矛和剑、戟,占尽进攻和防护的绝对优势。但就像我们前文说过的,这一时期的中国还没有青铜,考古上没有发现青铜工具和武器。石刻上的剑、戟应当是后人推想着画上去的。
蚩尤作战时还常把一条条花里胡哨的彩带和老虎尾巴绑在竿子上,创建了古代最早的军旗。后来人们把一种天文现象“有赤气出亘天”称为蚩尤旗,它像一匹绛色的帛,其实是一种彗星,它一出现就预兆着天下必动干戈。
黄帝南下抵达中原,与榆罔族纠合一起,在一阵火力准备之后,向东夷族发起猛攻。作为游牧色彩的部族,黄帝远程武器优良,猛烈的石球轰击、弓箭攒射,打得蚩尤一方头破血流。蚩尤一方的远程射击也不是白给的,东夷族历来以射箭见长——古代拆字先生把“夷”拆成“大”和“弓”,“大”是君子的意思,“弓”,说明这些大人君子们善射——东夷战士的石箭头也蜂拥而出,给黄帝的石球以猛烈的还击。空气中全是飞蝗鸣叫和石球盘旋的声音,以及中箭者挨砸者的惨叫。
等双方的地对空武器乱发一阵,都消耗得快光了的时候,黄帝和蚩尤一方,各自准备地面进攻了。黄帝放出虎、豹、熊、罴(马熊),配合几千名战士,伴着夔鼓的轰鸣,向蚩尤冲击。
蚩尤则身先士卒,率领弟兄八十一人及其部族战士,进如锋矢,战如雷霆。他们头戴牛角,身披牛皮,猫腰前冲,以头顶的尖锐牛角集结成十数人一组,手中挥舞着石斧和木棒,猛冲黄帝,煞是历害,简直是古代坦克。黄帝之卒不能相向,人自为战,纷纷披靡,黄帝之人被冲得像开锅一样混乱。人熊、马熊也没见过这疯牛犄角阵,也都惊了,拍着胸脯张开大口猛啃东夷人。虎背熊腰、血胆鹰扬的东夷战士,在呼啸冲杀之中,生死相搏,奋厉逞强,狠剁黄帝族人头,到处是流血,到处是哀嚎。黄帝落花流水,老虎也嗷嗷直叫。黄帝认识到自己发动的是一场山猫对老虎的进攻,正在惶急,盟友榆罔看看形式不好,早就怕死了蚩尤,都是惊弓之鸟,干脆率先撤出战斗,带头溃退。黄帝被卷着也不再犹豫,抛弃了上千具挣扎呻吟的肢体不全者,以及没了主的野兽,奔命而去,留下老虎们在战场上饱餐死尸。
蚩尤乘胜追击,攻势雄劲,不断给黄帝、榆罔以重创,黄帝在中原大跌面子。冥思苦想之后,黄帝不敢硬碰硬地大决战了,决定主动后退,诱敌深入,等蚩尤实力削弱后再寻找战机。
根据这一构想,黄帝离开中原,主动向北撤退,把战争引向他所熟悉的老窝华北北部的涿鹿。蚩尤部族跟踪追击,千里北上。当时的物力水平和运输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持远程运动作战,蚩尤为了除恶务尽,做了那个时代所难以做成的事。华北平原森林蔽野,鸟兽横行,蚩尤孤军深入河北省地区,远离山东、河南基地组织,失去补给接应。但他坚持长途跋涉,一路多次击破黄帝,总计九战九胜。
黄帝退至涿鹿大本营,凭借着一个带有土围子的城固守,用以消耗蚩尤。该城叫做黄帝城,位置在北京官厅水库以西七十里,河北涿鹿县地区。遗址显示,黄帝城五百米见方,现存三五米高的夯土城围。如果你去那里的话,还可以拣到石斧,也许是黄帝抡过的。这是中国最早的城邑之一,比两河流域、埃及地区的城邦晚了一两千年。
这时应龙前来献策。应龙是从小跟黄帝一起长大,曾当过灯泡(黄帝谈对象时)。应龙具有神异能力,据说能驱动地面的流水。应龙说:“我们筑堤蓄水,再决堤放水,足以把蚩尤营地没为汪洋!”
黄帝觉得这个馊主意很好,就派应龙带领一拨工程队在灵山河谷施工,垒石为坝,截取灵山河水,秘密蓄积水位。工程做了一半,却赶上天降暴雨,大坝一下子绝堤了,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飞崩,裂岩荡崖,直冲应龙,顺势淹向了涿鹿地区的黄帝大本营和诸多村落,人民财产财产损失严重,根据地经济遭受破坏。
蚩尤则灵活转移,不受大害。据说这场暴雨是蚩尤请风伯、雨师放的。风伯是东夷族的(东夷有风姓),他嗡嗯嗡嗯,气息如云,从东海搬来水蒸气,移动到河北省涿鹿上空。雨师则把东海的食盐捻成氯化钠粉末,洒向云端,增加空气中冰晶和水滴密度,实行人工降雨。就见晴天一声霹雳,乌云密布,狂风骤起,暴雨如注,天地不辨,把黄帝之人泡在了水里,自相践踏,哭天叫地,多成水下之鬼。事实上蚩尤不可能下雨,这种说法是为了衬托蚩尤的妖术,但它也反映了风伯、雨师这两个东夷部族是蚩尤的盟友。
大雨月余不息,黄帝泡得受不了了,也赶紧动用自己的神异功能,通过祭祀祈求,从天上下载了一位很危险的神祇——女魃(念拔)。女魃长得外陋内慧,穿着青色衣服,眼睛水汪汪,牙齿不是很暴,身高1。8 5米,跑得有点快,脑袋顶是秃的,因为烈日烧烤的缘故。因为长得丑,老找不到对象,脾气变得火爆,所以所到之处立刻大旱(所以她又叫旱魃)。女魃从天上一跑下来,雨水顿时止住,积水很快蒸发,把黄帝的人从泽国里打捞出来。女魃完成使命之后,却因为能量消耗巨大,上不去天了,从此留在人间为虐,成为旱魃。她跑到哪儿哪儿就土地龟裂,庄稼渴死。人们只好修庙求她,她如果不开恩,人们就表演“斩旱魃”的戏吓唬她,方才奏效。后来女魃在人们劝说下去了河西走廊一带定居,导致当地沙漠化严重,并且时常跑回北方捣乱。
黄帝请外援请上了瘾,西王母派人跑来送给他兵法,教他以引兵布阵取代无组织的械斗。黄帝经过这次函授,非常有体会,知道打仗不是他所理解的揪头发挖眼睛使劲拿脚踹了。另一个漂亮女神——玄女,也跟黄帝相好,给黄帝讲课,讲课稿就是后代有名的《黄帝问玄女战法》,她还给了黄帝一本《阴符经》(这本书后来苏秦也学习揣摩过,明白了以后就去纵横诸侯,大大地发迹)。玄女还授给黄帝兵信神符,可以调动天兵天将的。这些传说表现了黄帝在其北方大本营不断得到附近部族补充支持的事实。
蚩尤面对斗志弥高的黄帝一族,明显转为劣势,在黄帝的地盘落得四面楚歌。他的伤亡无法补充,行动逐渐困难,附近都是对他不友好的陌生部族。这里环境生疏、气候不适、语言不通、敌情不明、粮食缺乏、武器残损,蚩尤陷入消极被动与疲劳。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