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北史 >

第290章

北史-第290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雍四始,实称大盛。及侯景篡逆,乐师分散,其四舞三调,悉度伪齐。齐氏虽

知传受,得曲而不用之于宗庙朝廷也。

臣少好音律,留意管弦,年虽耆老,颇皆记忆。及东土克定,乐人悉反,问

其逗留,果云是梁人所教。今三调四舞,并皆有手,虽不能精熟,亦颇具雅声。

若令教习传授,庶得流传古乐。然后取其会归,撮其指要,因循损益,更制嘉名,

歌盛德于当今,传雅正于来叶,岂不美欤。谨具录三调四舞曲名,又制歌辞如别。

其有声曲流宕,不可以陈于殿庭者,亦悉附之于后。

书奏,别敕太常,取妥节度。于是作清、平、瑟三调声,又作八佾《鞸》、

《铎》、《巾》、《拂》四舞。先是太常所传宗庙雅乐,历数十年,唯作大吕,

废黄钟。妥又深乖古意,乃奏请用黄钟。诏下公卿议,从之。俄而子蔚为秘书郎。

有罪当刑,上哀之,减死论。是后恩礼渐薄。六年,出为龙州刺史。时有负笈游

学者,妥皆为讲说教授之。又为《刺史箴》,勒于州门外。在职三年,以疾请还,

诏许之。复知学事。

时上方使苏夔在太常参议钟律,夔有所建议,朝士多从之。妥独不同,每言

夔之短。帝下其议,群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

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侍郎薛道衡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

不行。寻为国子祭酒,卒官。谥曰肃。

撰《周易讲疏》三卷、《孝经义疏》二卷、《庄子义疏》四卷。与沈重等撰

《三十六科鬼神感应等大义》九卷、《封禅书》一卷、《乐要》一卷、文集十卷,

并行于世。

于时学士之自江南来者,萧该、包恺并知名。

萧该,兰陵人。梁鄱阳王恢之孙,少封攸侯。荆州平,与何妥同至长安。性

笃学,《诗》、《书》、《春秋》、《礼记》并通大义,尤精《汉书》,甚为贵

游所礼。开皇初,赐爵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奉诏与妥正定经史。然各执所见,

递相是非,久而不能就。上谴而罢之。该后撰《汉书》及《文选音义》,咸为当

时所贵。

包恺,字和乐,东海人。其兄愉,明《五经》,恺悉传其业。及从王仲通受

《史记》、《汉书》,尤称精究。大业中,为国子助教。于是《汉书》学者以萧、

包二人为宗,远近聚徒教授者数千人。卒,门人起坟立碣焉。

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明《三礼》、

《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

笈而从者,动以千计。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

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小学下士。隋文帝受禅,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

每称为《五经》库。吏部尚书韦世康荐之,迁太学博士。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

后复为太常博士,未几擢为国子博士。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并悉荐举,将擢

用之。既策问讫,博士不能时定臧否。祭酒元善怪问之,晖远曰:“江南、河北,

义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学生皆持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

而不决也。”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晖远揽笔便下,初无疑滞。或有不服者,晖

远问其所传义疏,辄为始末诵之,然后出其所短。自是无敢饰非者。所试四五百

人,数日便决。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为不能测也。寻奉诏预修令式。文帝

尝谓群臣曰:“自古天子有女乐乎?”杨素以下,莫知所出,遂言无女乐。晖远

曰:“臣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即王者房中之乐,著于《雅》《颂》,

不得言无。”帝大悦。仁寿中,卒官,朝廷嗟惜焉,赗赙甚厚,赠员外散骑常侍。

马光,字荣伯,武安人也。少好学,从师数十年,昼夜不息,图书谶纬,莫

不毕览。尤明《三礼》,为儒者所宗。

隋开皇初,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孔笼、窦仕荣、张买奴、刘祖仁

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然皆鄙野无仪范,朝廷不之贵也。仕荣

寻病死。仲让未几告归乡里,著书十卷,自云:“此书若奏,必为宰相。”又数

言玄象事。州县列上,竟坐诛。孔笼、张买奴、刘祖仁未几亦被谴亡。唯光独存。

尝因释奠,帝亲幸国子学,王公已下毕集,光升坐讲《礼》,启发章门。已

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虽辞非俊辩,而《礼》义

弘赡。论者莫测其浅深,咸共推服。上嘉而劳焉。山东《三礼》学者,自熊安生

后,唯宗光一人。初教授瀛、博间,门徒千数,至是多负笈从入长安。后数年,

丁母忧归乡里,以疾卒于家。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犀额龟背,望高视远,聪敏沉深,弱不好弄。

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同受《诗》于同郡刘轨思,受《左传》于广平郭懋,尝

问《礼》于阜城熊安生,皆不卒业而去。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焯就

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也。遂以儒学知名,为州博士。

隋开皇中,刺史赵煚引为从事。举秀才,射策甲科。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

兼参议律历。仍直门下省,以待顾问。俄除员外将军。后与诸儒于秘书省考定群

言。因假还乡里,县令韦之业引为功曹。寻复入京,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

弘、国子祭酒苏威、元善、博士萧该、何妥、太学博士房晖远、崔崇德、晋王文

学崔赜等,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前贤所不通者。每升坐,论难锋起,皆不能屈。

杨素等莫不服其精博。六年,运洛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莫能知者。奉

敕与刘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

于是优游乡里,专以教授著述为务,孜孜不倦。贾、马、王、郑所传章句,

多所是非。《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量

度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著《稽极》十卷,《历书》十卷,《五

经述议》,并行于世。刘炫聪明博学,名亚于焯,故时人称二刘焉。天下名儒后

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论者以为数百年已来,博学通儒无

能出其右者。然怀抱不旷,又啬于财。不行束脩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

之。

废主子勇闻而召之,未及进谒,诏令事蜀王。非共好也,久之不至。王闻而

大怒,遣人枷送于蜀,配之军防。其后典校书籍。王以罪废,焯又与诸儒修定礼、

律,除云骑尉。炀帝即位,迁太学博士,俄以品卑去职。数年,复被征以待顾问。

因上所著《历书》,与太史令张胄玄多不同,被驳不用。卒,刘炫为之请谥,朝

廷不许。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也。少以聪敏见称。与信都刘焯闭户读书,十年

不出。炫眸子精明,视日不眩,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左画圆,右画方,口诵,

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所遗失。周武帝平齐,瀛州刺史宇文亢召为户曹从事。

后刺史李绘署礼曹从事,以吏干知名。

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俄直门下省,以待顾问。又诏诸术

者修天文律历,兼于内史省考定群言。内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礼之。炫虽遍直三省,

竟不得官,为县司责其赋役。炫自陈于内史,内史送诣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

能,炫自为状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

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

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谷梁》用功差少;史子文集,嘉言

故事,咸诵于心;天文、律历,穷核微妙。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吏部竟

不详试。然在朝知名之士十余人,保明炫所陈不谬,于是除殿内将军。时牛弘奏

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

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归于家,以教授为务。废太

子勇闻而召之。既至京师,敕令事蜀王秀,迁延不往。秀大怒,枷送益州。既而

配为帐内,每使执仗为门卫。俄而释之,典校书史。炫因拟屈原《卜居》为《筮

涂》以自寄。及秀废,与诸儒修定五礼,授旅骑尉。

吏部尚书牛弘建议以为《礼》:诸侯绝傍期,大夫降一等。今之上柱国虽不

同古诸侯,比大夫可也,官在第二品,宜降傍亲一等。议者多以为然。炫驳之曰:

“古之仕者,宗一人而已,庶子不得进,由是先王重嫡。其宗子有分禄之义,族

人与宗子虽疏远,犹服衰三月,良由受其恩也。令之仕者,位以才升,不限嫡庶,

与古既异,何降之有。令之贵者,多忽近亲,若或降之,人道之疏,自此始矣。”

遂寝其事。

开皇二十年,废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唯置太学,博士二人,学生七十二人。

炫上表言学校不宜废,情理甚切,帝不纳。时国家殷盛,皆以辽东为意。炫以为

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讽焉。当时莫有悟者。及大业之季,三征不克,炫

言方验。

炀帝即位,牛弘引炫修律令。始文帝时,以刀笔吏类多小人,年久长奸,势

使然也;又以风俗陵迟,妇人无节。于是立格:州县佐吏,三年而代之;九品妻,

无得再醮。炫著论以为不可,弘竟从之。诸郡置学官及流外给禀,皆发于炫。弘

尝问炫:“案《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于前,判官减则不济。其故

何也?”炫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

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勘覆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

谚云:‘老吏抱案死。’今古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烦政弊,职此之由。”弘

又问:“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舍。其事何由?”炫曰:“齐

氏立州,不过数十;三府行台,递相统领,文书行下,不过十条。今州三百。其

繁一也。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

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

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其可得乎!”

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

纳言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岁余,以品卑去任。还

至长平,奉敕追诣行在所。或言其无行,帝遂罢之。归于河间。时盗贼峰起,谷

食踊贵,经籍道息,教授不行。炫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绝,郁郁不得志,

乃自为赞曰:

通人司马相如、扬子云、马季长、郑康成等皆自叙徽美,传芳来叶。余岂敢

仰均先进,贻笑后昆?徒以日迫桑榆,大命将近,故友飘零,门徒雨散,溘死朝

露,魂埋朔野。亲故莫照其心,后人不见其迹。殆及余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