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24章

吕氏春秋-第24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矣。故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

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子阳极也好严,有过而折弓者,

恐必死,遂应猘狗而弑子阳,极也。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

之败也。

○为欲

六曰:使民无欲,上虽贤,犹不能用。夫无欲者,其视为天子也,与为舆隶

同;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其视为彭祖也,与为殇子同。天子,至贵

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舆隶,至贱也;

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夭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禁。会有一欲,

则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犯白刃,冒流矢,趣

水火,不敢却也;晨寤兴,务耕疾庸,为烦辱,不敢休矣。故人之欲多者,

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人之欲虽多,

而上无以令之,人虽得其欲,人犹不可用也。令人得欲之道,不可不审矣。

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

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其为欲使一也。三王不

能革,不能革而功成者,顺其天也;桀、纣不能离。不能离而国亡者,逆其天也。

逆而不知其逆也,湛於俗也。久湛而不去则若性。性异非性,不可不熟。不闻道

者,何以去非性哉?无以去非性,则欲未尝正矣。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

则亡。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功无不立矣。圣王执一,

四夷皆至者,其此之谓也!

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圣王托於无敌,故民命敌焉。群狗相与居,皆

静无争。投以炙鸡,则相与争矣。或折其骨,或绝其筋,争术存也。争术存,因

争;不争之术存,因不争。取争之术而相与争,万国无一。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争乐用

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

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

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

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

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

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

谓知求欲矣。

○贵信

七曰: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故《周书》曰:“允哉!允哉!”

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

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

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人主有见此论者,其王不久矣;

人臣有知此论者,可以为王者佐矣。

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

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遂不精。秋

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

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

人事?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

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

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

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於身,乃通於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

寒暑四时当矣。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

公许之。曹翙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

“何谓也?”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

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於是明日

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於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

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於君前。”管仲、鲍叔进。

曹翙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於汶则可,

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於汶南,与

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

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不智不勇不信,有此三者,

不可以立功名。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於天下,君犹得也。”

庄公,仇也;曹翙,贼也。信於仇贼,又况於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

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

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

○举难

八曰: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

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

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

难为非则行饰。故任天地而有馀。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

人以义责难瞻,难瞻则失亲;自责以人则易为,易为则行苟。故天下之大而不容

也,身取危,国取亡焉。此桀、纣、幽、厉之行也。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

有瑕适。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

季孙氏劫公家,孔子欲谕术则见外,於是受养而便说。鲁国以訾。孔子曰:

“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鱼食乎浊而游乎浊。今丘上不及龙,

下不若鱼,丘其螭邪!”夫欲立功者,岂得中绳哉?救溺者濡,追逃者趋。

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璜。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李克对曰:

“君欲置相,则问乐腾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

翟璜进之;以乐腾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凡听於主,言人不可不慎。季成,

弟也,翟璜,友也,而犹不能知,何由知乐腾与王孙苟端哉?疏贱者知,亲习者

不知,理无自然。自然而断相,过。李克之对文侯也亦过。虽皆过,譬之若金之

与木,金虽柔,犹坚於木。

孟尝君问於白圭曰:“魏文侯名过桓公,而功不及五伯,何也?”白圭对曰:

“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干木,此名之所以过桓公也。卜相曰‘成与璜孰

可’,此功之所以不及五伯也。相也者,百官之长也。择者欲其博也。今择而不

去二人,与用其雠亦远矣。且师友也者,公可也;戚爱也者,私安也。以私胜公,

衰国之政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羽翼之也。”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於郭门之

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

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

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

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

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

“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

士也已。”凡听必有以矣,今听而不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

长者,当举也。桓公得之矣。

恃君览第八

○恃君

一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

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

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於群也,君道立

也。故君道立则利出於群,而人备可完矣。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

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

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此无君之患。故君臣之义,不

可不明也。自上世以来,天下亡国多矣,而君道不废者,天下之利也。故废其非

君,而立其行君道者。君道何如?利而物利章。

非滨之东,夷秽之乡,大解、陵鱼、其、鹿野、摇山、扬岛、大人之居,多

无君;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馀靡之地,缚娄、阳禺、驩兜之

国,多无君;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

突人之乡,多无君;雁门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叔逆

之所,儋耳之居,多无君。此四方之无君者也。其民麋鹿禽兽,少者使长,长者

畏壮,有力者贤,暴傲者尊,日夜相残,无时休息,以尽其类。圣人深见此患也,

故为天下长虑,莫如置天子也;为一国长虑,莫如置君也。置君非以阿君也,置

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

国,官长利官。此国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之所以时作也。故忠臣廉士,内之则

谏其君之过也,外之则死人臣之义也。

豫让欲杀赵襄子,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於其妻之所。其

妻曰:“状貌无似吾夫者,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以变其音。其友谓之

曰:“子之所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不然。以子之材而索事

襄子,襄子必近子。子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笑而应之曰:

“是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失吾所为为之矣。

凡吾所为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非从易也。”

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

栗。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故去’今

又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异别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

而弗往死,是果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人主之不知其臣者也,所以激君人

者之行,而厉人主之节也。行激节厉,忠臣幸於得察。忠臣察则君道固矣。”

○长利

二曰: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若也。利虽倍於今,而

不便於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

丑亦重矣,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