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22章

吕氏春秋-第22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稼亦甚矣。”惠王曰:“惠子施也难以辞与公相应。虽然,请言其志。”惠子

曰:“今之城者,或者操大筑乎城上,或负畚而赴乎城下,或操表掇以善睎望。

若施者,其操表掇者也。使工女化而为丝,不能治丝;使大匠化而为木,不能治

木;使圣人化而为农夫,不能治农夫。施而治农夫者也,公何事比施於螣螟乎?”

惠子之治魏为本,其治不治。当惠王之时,五十战而二十败,所杀者不可胜数,

大将、爱子有禽者也。大术之愚,为天下笑,得举其讳。乃请令周太史更著其名。

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众庶诽谤,诸侯不

誉。谢於翟翦,而更听其谋,社稷乃存。名宝散出,土地四削,魏国从此衰矣。

仲父,大名也;让国,大实也。说以不听不信。听而若此,不可谓工矣。不工而

治,贼天下莫大焉。幸而独听於魏也。以贼天下为实,以治之为名,匡章之非,

不亦可乎!

白圭新与惠子相见也,惠子说之以强,白圭无以应。惠子出,白圭告人曰:

“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竖子操蕉火而钜,新妇曰:‘蕉火大

钜’。入於门,门中有敛陷,新妇曰:‘塞之!将伤人之足。’此非不便之家氏

也,然而有大甚者。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之,曰:

“不然。《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

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於新妇乎?《诗》

岂曰‘恺悌新妇’哉?”诽污因污,诽辟因辟,是诽者与所非同也。白圭曰:惠

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而诽之,因自以为为之父母,其非有甚

於白圭亦有大甚者。

○应言

七曰:白圭谓魏王曰:“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

焦而不熟,然而视之蝺焉美,无所可用。惠子之言,有似於此。”惠子闻之,

曰:“不然。使三军饥而居鼎旁,适为之甑。则莫宜之此鼎矣。”白圭闻之,曰:

“无所可用者,意者徒加其甑邪?”白圭之论自悖,其少魏王大甚。以惠子之言

蝺焉美,无所可用,是魏王以言无所可用者为仲父也,是以言无所用者为美也。

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善。寡人愿与客计之。”公孙龙曰:

“窃意大王之弗为也。”王曰:“何故?”公孙龙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

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知齐之险阻要塞、君臣之际者,大王尽养之;

虽知而弗欲破者,大王犹若弗养。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取偃兵。

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是以知大王之弗为也。王无以应。”

司马喜难墨者师於中山王前以非攻,曰:“先生之所术非攻夫?”墨者师曰:

“然。”曰:“今王兴兵而攻燕,先生将非王乎?”墨者师对曰:“然则相国是

攻之乎?”司马喜曰:“然。”墨者师曰:“今赵兴兵而攻中山,相国将是之乎?”

司马喜无以应。

路说谓周颇曰“公不爱赵,天下必从。”周颇曰“固欲天下之从也。天下从,

则秦利也。路说应之曰:“然则公欲秦之利夫?”周颇曰:“欲之。”路说曰:

“公欲之,则胡不为从矣?”

魏令孟卬割绛、汾、安邑之地以与秦王。王喜,令起贾为孟卬求司徒於魏王。

魏王不说,应起贾曰:“卬,寡人之臣也。寡人宁以臧为司徒,无用卬。愿大王

之更以他人诏之也。”起贾出,遇孟卬於廷。曰:“公之事何如?”起贾曰:

“公甚贱子公之主。公之主曰:宁用臧为司徒,无用公。”孟卬入见,谓魏王曰:

“秦客何言?”王曰:“求以女为司徒。”孟卬曰:“王应之谓何?”王曰:

“宁以臧,无用卬也。”孟卬太息曰:“宜矣王之制於秦也!王何疑秦之善臣也?

以绛、汾、安邑令负牛书与秦,犹乃善牛也。卬虽不肖,独不如牛乎?且王令三

将军为臣先,曰‘视卬如身’,是臣重也。令二轻臣也,令臣责,卬虽贤,固能

乎?”居三日,魏王乃听起贾。凡人主之与其大官也,为有益也。今割国之锱锤

矣,而因得大官,且何地以给之?大官,人臣之所欲也。孟卬令秦得其所欲,秦

亦令孟卬得其所欲,责以偿矣,尚有何责?魏虽强,犹不能责无责,又况於弱?

魏王之令乎孟卬为司徒,以弃其责,则拙也。

秦王立帝,宜阳许绾诞魏王,魏王将入秦。魏敬谓王曰:“以河内孰与梁重?”

王曰:“梁重。”又曰:“梁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秦求

河内,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魏敬曰:“河内,三论之下也;身,

三论之上也。秦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

然。”乃辍行。秦虽大胜於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当此时也,两周

全,其北存,魏举陶削卫,地方六百,有之势是而入,大蚤,奚待於魏敬之说也?

夫未可以入而入,其患有将可以入而不入。入与不入之时,不可不熟论也。

○具备

八曰:今有羿、蜂蒙、繁弱於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

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功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

汤尝约於郼、薄矣,武王尝穷於毕、裎矣,伊尹尝居於庖厨矣,太公尝隐於钓

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

可成。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

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

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

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不可为书。”

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

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

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於

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於亶父。三年,

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

“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

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於旁。敢

问宓子何以至於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

行此术於亶父也。”

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

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

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於情。精有精乃通於天。乃通

於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於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

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离俗览第七

○离俗

一曰: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馀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

所有馀,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

不足也。然而以理义斫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飞兔、要褭,古

之骏马也,材犹有短。故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舜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棬々乎后之为人也!葆力之士也。”

以舜之德为未至也,於是乎夫负妻携子以入於海,去之终身不反。舜又让其友北

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於畎亩之中,而游入於尧之门。不

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我羞之。”而自投於苍领之渊。汤将伐桀,因卞

随而谋,卞随辞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卞随曰:“吾不知也。”

汤又因务光而谋,务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务光曰:“吾不知

也。”汤曰:“伊尹何如?”务光曰:“强力忍诟,吾不知其他也。”汤遂与伊

尹谋夏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

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诟我,吾不忍数

闻也。”乃自投於颍水而死。汤又让於务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

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位之?请相吾子。”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

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非其义,不受其利;无道之世,

不践其土。况於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乃负石而沈於募水。故如石户之农、

北人无择、卞随、务光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其视富贵也,

苟可得已,则必不之赖。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不漫於利,不牵於

埶,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

因时而为,以爱利为本,以万民为义。譬之若钓者,鱼有小大,饵有宜适,羽有

动静。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馀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

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

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

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

平阿之馀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

君子济人於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故也。任小者,不知大

也。今焉知天下之无平阿馀子与叔无孙也?故人主之欲得廉士者,不可不务求。

齐庄公之时,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子,白缟之冠,丹绩之衤旬。东布之衣,

新素履,墨剑室,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徒梦也。终夜坐,不自快。明

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形,

期得之则可,不得将死之。”每朝与其友俱立乎衢,三日不得,却而自殁。谓此

当务则未也,虽然,其心之不辱也,有可以加乎?

○高义

二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

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故当功以受赏,

当罪以受罚。赏不当,虽与之必辞;罚诚当,虽赦之不外。度之於国,必利长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