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20章

吕氏春秋-第20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其见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

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

则贤者毕力。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於船,

致远者托於骥,霸王者托於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

也。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

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

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

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

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羊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

苏秦,而天下知其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

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慎势

六曰:失之乎数,求之乎信,疑;失之乎势,求之乎国,危。吞舟之鱼,陆

处则不胜蝼蚁。权钧则不能相使,势等则不能相并,治乱齐则不能相正。故小大、

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

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古之王者,择天

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

所以极治任也。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多不若少。众封建,非以私贤也,

所以便势全威,所以博义。义博利则无敌,无敌者安。故观於上世,其封建众者,

其福长,其名彰。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

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诸侯。以大使小,以重

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所以家以完也。故曰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

以宋、郑则犹倍日而驰也,以齐、楚则举而加纲旃而已矣。所用弥大,所欲弥易。

汤其无郼,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汤、武之贤。而犹藉知乎势,

又况不及汤、武者乎?故以大畜小吉,以小畜大灭,以重使轻从,以轻使重凶。

自此观之,夫欲定一世,安黔首之命,功名著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鉴,其势不厌

尊,其实不厌多。多实尊势,贤士制之,以遇乱世,王犹尚少。天下之民穷矣苦

矣。民之穷苦弥甚,王者之弥易。凡王也者,穷苦之救也。水用舟,陆用车,途

用輴,沙用鸠,山用樏,因其势也者令行。

位尊者其教受,威立者其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万乘令乎千乘易,以千

乘令乎一家易,以一家令乎一人易。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诸侯不欲臣於人,

而不得已。其势不便,则奚以易臣?权轻重,审大小,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

王也者,势也。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有知小之愈於大、少之

贤於多者,则知无敌矣。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道远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

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

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

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

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

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庄王围宋九月,康王围宋五月,声王围宋十月。楚三围宋矣,而不能亡。非

不可亡也,以宋攻楚,奚时止矣?凡功之立也,贤不肖强弱治乱异也。

齐简公有臣曰诸御鞅,谏於简公曰:“陈成常与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

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唯固,则危上矣。愿君之去一人也。”简公曰:“非而细人

所能识也。”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於庭,即简公於庙。简公喟焉太息曰:

“余不能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失其数,无其势,虽悔无听鞅也,与无悔同。

是不知恃可恃,而恃不恃也。周鼎著象,为其理之通也。理通,君道也。

○不二

七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

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

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

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

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

其唯圣人矣乎!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习,不足以成也。

○执一

八曰:天地阴阳不革,而成万物不同。目不失其明,而见白黑之殊。耳不失

其听,而闻清浊之声。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

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

治,两则乱。今御骊马者,使四人人操一策,则不可以出於门闾者,不一也。

楚王问为国於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国。”詹子岂以国可无

为哉?以为为国之本,在於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

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故圣人之事,广之则

极宇宙,穷日月,约之则无出乎身者也。慈亲不能传於子,忠臣不能入於君,唯

有其材者为近之。

田骈以道术说齐,齐王应之曰:“寡人所有者,齐国也,愿闻齐国之政。”

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得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得材。愿王之

自取齐国之政也。”骈犹浅言之也,博言之,岂独齐国之政哉?变化应来而皆有

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

吴起谓商文曰:“事君果有命矣夫!”商文曰:“何谓也?”吴起曰:“治

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子与我孰贤?”商文曰:

“吾不若子。”曰:“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玺辞官,其主安轻。子

与我孰贤?”商文曰:“吾不若子。”曰:“士马成列,马与人敌,人在马前,

援桴一鼓,使三军之士乐死若生,子与我孰贤?”商文曰:“吾不若子。”吴起

曰:“三者子皆不吾若也,位则在吾上,命也夫事君!”商文曰:“善。子问我,

我亦问子。世,变主少群臣相疑,黔首不定,属之子乎,属之我乎?”吴起默然

不对,少选,曰:“与子。”商文曰:“是吾所以加於子之上已!”吴起见其所

以长,而不见其所以短;知其所以贤,而不知其所以不肖。故胜於西河,而困於

王错,倾造大难,身不得死焉。夫吴胜於齐,而不胜於越。齐胜於宋,而不胜於

燕。故凡能全国完身者,其唯知长短赢绌之化邪!

审应览第六

○审应

一曰: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凡主有识,言不欲先。人唱我和,人先我

随,以其出为之入,以其言为之名,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而人主

之所执其要矣。

孔思请行,鲁君曰:“天下主亦犹寡人也,将焉之?”孔思对曰:“盖闻君

子犹鸟也,骇则举。”鲁君曰:“主不肖而皆以然也,违不肖,过不肖,而自以

为能论天下之主乎?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去骇从不骇,未可知也。去骇从

骇,则鸟曷为举矣?”孔思之对鲁君也,亦过矣。

魏惠王使人谓韩昭侯曰:“夫郑乃韩氏亡之也,愿君之封其后也。此所谓存

亡继绝之义。君若封之,则大名。”昭侯患之,公子食我曰:“臣请往对之。”

公子食我至於魏,见魏王,曰:“大国命弊邑封郑之后,弊邑不敢当也。弊邑为

大国所患。昔出公之后声氏为晋公,拘於铜鞮,大国弗怜也,而使弊邑存亡继绝,

弊邑不敢当也。”魏王惭曰:“固非寡人之志也,客请勿复言。”是举不义以行

不义也。魏王虽无以应,韩之为不义,愈益厚也。公子食我之辩,适足以饰非遂

过。

魏昭王问於田诎曰:“寡人之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

诸乎?”田诎对曰臣之所举也。”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田诎对曰:“未

有功而知其圣也,是尧之知舜也;待其功而后知其舜也,是市人之知圣也。今诎

未有功,而王问诎曰‘若圣乎’,敢问王亦其尧邪?”昭王无以应。田诎之对,

昭王固非曰“我知圣也”耳,问曰“先生其圣乎”己因以知圣对昭王。昭王有非

其有,田诎不察。

赵惠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

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

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

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於此,无礼

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烦号数变而求静,暴戾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

困。

卫嗣君欲重税以聚粟,民弗安,以告薄疑曰:“民甚愚矣。夫聚粟也,将以

为民也。其自藏之与在於上,奚择?”薄疑曰:“不然。其在於民而君弗知,其

不如在上也;其在於上而民弗知,其不如在民也。”凡听必反诸己,审则令无不

听矣。国久则固,固则难亡。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

公子沓相周,申向说之而战。公子沓訾之曰:“申子说我而战,为吾相也夫?”

申向曰:“向则不肖,虽然公子年二十而相,见老者而使之战,请问孰病哉?”

公子沓无以应。战者,不习也;使人战者,严驵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

贵者矣。故人虽时有自失者,犹无以易恭节。自失不足以难,以严驵则可。

○重言

二曰: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暗。三年不言。卿大

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

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

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

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

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

王室之固。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讔。成公贾入谏,王曰:“不谷禁谏者,今子谏,

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愿与君王讔也。”王曰:“胡不设不谷矣?”

对曰:“有鸟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

“有鸟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