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16章

西窗烛话-第16章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种庄严的,近乎傲慢的标志,当它印在这张纸上时,又变成胜利的象征。如果用清醒和冷静的态度分析这件事,百分之三十是上帝对我的恩赐和怜悯,百分之三十是因为我的虔诚和等待,另外的百分之四十是由于总理在天之灵的庇护,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焦虑,生活,子女,家庭,写作和所有的一切而发出的。

也许当我把这份报告所取得的胜利告诉我的朋友们,或者当我的子孙在整理我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一记载,或者当我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再来重新翻阅八十年代初这一事实,也许会认为目前这种状态是因为感情冲动,精神错乱,任意想象,无限夸大所造成的。但是在现在我却不能不为我的胜利和成功而欢呼,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和一般人的遭遇不同,道路不同,感受也不同。我时常想动员一个艺术爱好者为我画幅这样的画;大群的人们唱着歌,排着队,浩浩荡荡地远去,只有我一个人象蚯蚓似的在冰冷的地上爬行,虽然我清醒的知道我已经被大军抛弃,但我还是用我的肢体,我的脚,我的腹部,还有我全部的力量在生活的道路上爬行,努力缩小与大部队的距离。

就是因为如此,我在1973年得到了微薄生活费,结束了近两年有劳无酬的状态。1995年,我进行了一次不太抱希望的努力,那可真叫福星高照,使我的生活费增加了三分之一。1977年是一次失败的教训,在进行工资调整的阶段我又进行了努力,本来是万事具备,(从基层到公社都同意了),只欠东风(只差审查批准),然而在最后一刹那,因为公社一把手莫名其妙的反对,使一切美好的遐想都化成了泡影。这样的失望使我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持续了很久。只是到了1979年的12月,我才悟出总理所说的有理,有利,有节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当我一旦领悟了真理以后,我立刻意识到如今是最好的时机。真的,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我所有的神经都在提醒我,注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借口冷冰冰的退回。这近乎使我绝望,我原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可是,一个人在努力受到挫折之后,不仅不应该停止努力,反而应该进行更强烈的奋斗,和主席说的那样:“根据这个道理”,我在两天之后,再次写出了关于申请增加工资的报告,带着热望和盼切。

从1979年12月12日到21日,我是在煎熬中度过的。我力图想写出一些能够转移思维的作品,但我做不到,完全是一些徒劳和滑稽的语言。我翻看着当时胡乱写出来的每篇日记,几乎每一行都在歪歪斜斜写着“等待和希望”;我想随便构思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和情节,但是我却象是一个笨拙的骑士,根本无法驾驭自己波澜壮阔的脑海,因为每一根神经都在它的末端跳动着希望和焦急。最后我不得不每天晚上在大街上闲逛,看看五花八门的货物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想借此放松一下自己绷得太紧的思想。可事实证明这只是徒劳,因为在一种焦虑的等待和揣测之中,任何东西都是无聊的,都无法引起我的注意。

我相信我的心情并不是杞人忧天的范畴,也不是庸人自扰。因为这几天就是决定我命运与前途的紧要关头,我有一万种理由徘徊,有一万个原因叹息。有时我觉得自己的等待就像是贪婪到极点的庸人或者是最愚蠢的笨蛋,我在睡梦中也梦见自己被拉长的身影在森林里行走,时而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时而又淹没在黑色的阴影之中。我简直不相信这是我所应该接受的折磨,因为这种折磨是一般人所难以置信的。当然罗,如果这种折磨是我命中注定,那我就毫无怨言,可是我感到这种痛苦和忧虑不是我应该承担的。也许是命运有意考验我的决心和毅力吧。

在这种不安之中,我想起了俄国的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大贵族聂赫留道夫在受到上帝的启示之后,鞭挞了自己以往的罪恶行径,摒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放弃了**金钱的诱惑,为了忏悔自己对玛丝露娃的罪过,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得到心灵上的复活。这也许可以说是宗教的胜利。如今虽然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原子时代是计算机时代,但基督教依然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影响遍及全球。如今我也成了基督教忠实的信徒,尤其在这次等待中,我更成了上帝虔诚的崇拜者。我翻开了大仲马的名著《基度山伯爵》,一遍又一遍的默念着基度山在与人类的繁华告别之前给摩莱尔的信中写的那样;“世界上的东西都存在于希望和等待之中”。

同时,我也是总理的崇拜者。他的伟大并不是象一些人吹捧的那样,也不是和另外一些显贵高官那样,人一走,茶就凉。当他死去之后,他的声望却与日俱增,成为一位民族英雄,成为祖国的骄傲和自豪。他的躯体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存在,他的灵魂在高山大河中飞翔,对着这伟大的躯体提出恳求,对着这英雄的灵魂进行祈祷,他的躯体会听见我的恳求,他的灵魂会注意到我的祈祷。因此,我怀着最虔诚的感情,跪倒在地,把喃喃细语,对着总理的在天之灵,对着无所不在的上帝。

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外音;“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在焦虑的等待之中,我时常扪心自问,难道我的心还不诚吗,宗教信徒的虔诚我已经具有,对事业狂热的追求我也已经具有,我甚至变得消瘦,沉默,痛苦,这一切难道还不能感动上帝,还不能引起总理的注意吗。是的,我不相信真诚的心会永远碰钉子,会永远受到命运的嘲弄。然而,在我走过的人生路上,失败的痕迹留下的太多,我不能不设想一旦失败,我将怎么面对残酷的现实。也许我会和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或者在江边独自徘徊通宵,拂晓前投身水的怀抱,用死抗议现实的打击。我决不会走后一条路,我马上就要当爸爸了,为了我的后代,应该努力争取胜利。我就是抱着最后冲刺的决心走进公社那栋陈旧的建筑物的。

当我走进那栋建筑物时,我心里的确是忐忑不安,当我走出那栋建筑物时,我的心里坦然了。因为我口袋里就装着那份报告批文,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的自豪。冒着凛冽的北风,头发被吹得竖起来,但我根本就感觉不到寒意,春风在我心里回荡,热血沸腾我的躯体。我依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胜利和成功。太阳的确是出来了,这是一个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火团,燃烧着,把热量洒向这个挤满了人的地面上。我眯着眼望了它一眼,回答是亲切的,一点也不刺眼,象是带着和蔼的微笑。啊,我多么热爱生活啊,生活在今天显得多么美好,更加赋予一种朝气和伟大的意义,啊,我多么热爱命运啊,这命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慷慨的支持,是的,我的目的甚至大大超越了。

我带着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心情离开了公社,来到了人声鼎沸的闹市。一些建筑工人大声吆喝着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清,声音全被轰隆驶过的柴油货车所压倒。一个装扮时髦的姑娘正对她的男朋友说着小道消息,对面东门副食走出一个人,掏出香烟,点上一支,心满意足地走了。不知是那家的落地式收音机正播放着南斯拉夫歌曲《朋友,再见》,是男声四重奏,手风琴和吉他伴奏。更多的还是街头上行走的人们,他们都有各自赶路的借口或理由,为了一些不为他人知道的原因而东西南北。面对着我多少天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面对着我几乎变成心病的等待,我真想歇斯底里来一阵大笑,这不能不算是在目前来说最大的胜利,在我一生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真是难能可贵。我感谢上帝对我的恩赐,感谢总理在天之灵的保佑,如果没有那么虔诚的祈祷,就不会有这样伟大的胜利。这次愿望的实现是如此的辉煌,使我在今后几年一直能够受到这种辉煌的照耀。

同时,我也想抱头痛哭。的确,这次对我的折磨是巨大的,我从来没有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对一件事物出现如此之大的关注,从来没有在如此焦急的等待中彻夜难眠,浮想联翩,我几乎又要相信失败了,就象以前若干次碰壁一样,但在最后的冲刺中,才明白我对失败的恐惧只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而成功和胜利却是活生生的事实。但我仍想躲在角落里,为我的蹉跎岁月大哭一场,命运之神啊,真是个捉摸不定的人物,能够打击我,也可以恩赐我。

然而,我即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放声大笑,我只是一声不响地汇入了为生活而奔波的人群之中。是的,在这亿万人群之中,我只是极普通的一个。我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思维,感情,欢乐,知道为了生存而奋斗,也知道为了希望而努力;同时,我又具有他人不同的地方,我低贱,贫穷,没有拼命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也没有永远上进和永不满足的毅力,所以,我没有痛哭或欢笑,只是默默的迈着步伐向前走着,汇入了为生活,为事业而奔波的漫漫人海之中。

我是一个梦想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总想用这支不太灵活的笔杆写出一些能够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的东西。八十年代是关键的。我的决心,或者说是野心是很大的,这支笔经过整整十年的磨练,经过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搏斗,终于到了施展身手的时候。一只还有些乳毛的凤凰即将从一些纸灰中飞翔起来,好啊,它将向着晴朗的天空飞去,让太阳的光辉将它染成橙红的金玉凤凰,而1月1日的日记就是这次飞翔的第一个起点。我将从这个起点开始,冲向令人向往的高峰。

我也喜欢写些诗词,或者现代的散文诗,我总有这样的预感,我这方面不会有大的成就,在飘逸的律诗和流畅的词牌上,我比不上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在现代诗词上,我也比不上艾青,郭小川,程光锐,但我仍需努力,进行尝试,也许有一天,我会为我的进步惊讶不已。我又想起了我的胜利,想起了我的成就,于是,我想写一些东西来以此纪念,推敲谈不上,斟酌也谈不上,反正在最后写了一首《满江红》。

长存眷恋,有万千思虑缠绕。无奈何,对月垂泪,诚心祭天。黄白常令厚禄迷,有钱难使人苦面。今奋起,撰写报告文,借人缘。久盼切,夜不眠,苦琢磨,碎步绵。大努力揭晓,喜意相连。生日之际得厚礼,恳恭恩赐慈无边。须上进,破雾唱高亢,寻新鲜。

原作于1980…1…1誊正于2008…10…24

面朝大海 评人的认识

任何人〔当然啰,这不能包括象美国影片《未来世界》里的那种400型的高级机器人〕对于任何事物〔这其中也包括最常见的山水天地,雾雨雷电〕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哲学范畴里说的那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间的一段飞跃,或者说是一次重大转化。诚然,不承认天才的存在是荒谬的,也是不现实的。美国前不久不是报道发现一个十二岁的天才吗?小小年纪就登上大学的象牙塔,这是多么惊人啊!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书里也承认天才的作用和存在,并进一步阐述说:没有天才,就没有马克思、拿破仑、恺撒、牛顿等人的重大突破,人类社会很可能把革命、把制度、把战略、把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