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柯灵文集 >

第3章

柯灵文集-第3章

小说: 柯灵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过《船家女》和《十字街头》的电影观众,我想多数是知道沈西苓这名字的吧。在电影界,直到今天,可以贡献一点像样的作品的导演,只是寥寥可数的几位,西苓正是其一。他后期创作的光辉的成就,已经毫无愧色地可以在电影史上占有一页。而他的艰苦的经历,也正好反映了中国电影事业从落后到进步的一段行程。

我们这社会是一个顽固的堡垒,现存的秩序俨然像一方巨石,镇压着一切新生的嫩芽。可是“一·二八”前后,电影界也吹动了春来的风信,报纸和杂志上,到处发出一种喊声,解释着电影教育的重要,要求转变,要求进步。若干先进的文艺工作者,怀着拓荒者的热忱和信心,开始向这荒地上移民。西苓就是最初的拓荒者之一。

但他几乎一直受着排挤。虽然他的毫无矜饰的面容,毫不雕琢的动作─一宛然分明袒露的胸襟,使人一望而知是无须加以戒备的好人,但在守旧者看来,他所代表的,正是一种危险的势力。

以包身工为题材的《女性的呐喊》,是西苓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不幸失败的作品。他最初担任的工作是置景,从布景师到导演,经过艰难的争取,而许多人也正在热心地期待着他的失败,来证明他们“新人物到底不行”的理论。现在这理论有了根据,一时公开的讥讽,背后的嘲笑,几乎要将他淹没。连公司里的三四流演员,都没有一个愿意再受委屈,在他的导演之下演戏。

“想法子弄一笔钱,把这倒霉的片子买下来……”西苓好几次沮丧他说。─—这计划自然没有成功,他只好低下头再去尝试。

一种难言的屈辱,他隐忍过去了。他的全部活动只蕴结着一个欲望,那就是作品的完美,因为他的成败不只是个人的成败。在第二部作品里,他引用了全部和他境遇相似的新人来演戏。那结果却得到了意外的成就。当他的新作第一次试映完毕,在戏院的走廊上,一位极有声望的先辈热烈地握了他的手,激动地说:

“西苓,我祝贺你,你成功了!”

西苓羞红着脸,像一个女孩子,蹙(JI)地连一句谦逊的话也说不出来。接着他的身边就围绕了一群大明星,有如众星拱月,同时含笑为贺,说是希望有在他下一部作品中担任一个角色的幸运。

那片名叫做《上海二十四小时》,剧本出自一位隐名的左翼作家之手。但到后来公映的时候,据说因为是“宣传赤化”的作品,被剪删得面目全非。其间还引起许多风波,几乎逼得西苓不能再当导演。

试映新片的时间照例在夜半,─—电影院的营业时间以后,到试映完事,天光已经发白了。我们从子夜的街头跑回去,西苓只是反复地感慨:

“真厉害,这样的做人,真厉害!”

是的,“这样的做人”!世故与流俗的泛滥,─—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洪流里,连最低限度的洁癖,也常常受着迫害。

朋友中间,西苓以软弱出名。但他也有他应付环境的方法,那就是坚韧地忍受,沉着地进攻。渐渐地,他学了一点乖,懂得了怎样使自己减少吃亏的诀窍;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名,在制片工作上得到了许多便利,同时他的作品的成就也更显著了。但因此好像也就引起了一点不满。─—意思大约是“阳似谨愿,阴实圆滑”之类。这也并非对于西苓特别的苛刻,我们都有一种习惯,对于坏人容易宽恕,对好人却总是取求全责备的态度。仿佛在这样的世道里面,要使它改善起来,老实人就应当始终吃亏。

我曾在电影界混了好几年,一踏进那圈子,最初认识的就是西苓。在这一段不算很短的年月里,除却洞察了许多驳杂的世态,可以倾心相谈的朋友,也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我和西苓辗转在三个电影厂服务,也几乎三次都是同时进退的。同样服役于人类理想的志士,革命者的热烈使人感泣,学者的庄严使人起敬,而艺术家的亲切使人生爱。西苓属于后者,生活里并且保留着成年人所极其缺乏的天真──在无须拘束的场合,他常常一高兴就蹦跳起来,习惯地摹仿米老鼠的跳舞。这瞬间,恰如电光的一闪,在生命深处照出了潜藏的童心。他的真挚使人易于接近,不但可以常常谈笑往还,也可以不必掩藏自己的幼稚和可笑,彼此倾诉一点私事,从而得到温暖。

有谁理解无垢的友情的吗?它正是生命里的一掬甘泉。

三年余来的战争,对于刚刚走向健康的中国电影是一个大打击。当上海成为“孤岛”以后,支持着中国电影进步一面的工作者,都浮云似地吹散了。在初寒的天气,我黯然地送走了一大批朋友,西苓和他的姊姊沈兹九,他的爱人,还有打扮得像商店伙计一样的蔡楚生。他们装作不相识者,坐着轮船驶出了敌舰纵横的吴淞口。

在西苓临走的前些时,几乎每天都见着面。他在意兴阑珊中带着兴奋,那是因为他跟熊辉的情感已经成熟。西苓的婚姻有缺憾,男性的温柔无从寄托,是为若干接近的朋友所知道的,但他跟熊辉在将要结婚之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关系。他进行得很秘密。戏剧和电影工作者的两性问题是洋场才子发挥才情的好资料,也正是他们仗义执言的好题目,一被人家知道,就会闹得沸反盈天。我懂得,这也正是西苓近年来学得的小乖。两个人中间的私事,自然也无须学时髦人物那样的特别张扬,用以表示自己的浪漫。但这时候他开始带着一个极其好看的女性到我家里来了,在决定离开上海之前,他本来还预备暂时迁居隐避,而找房子也跟她在一起,我这才知道了此中的消息。等他们决定走了,我请他作了一次小叙,算是送别,也是祝贺。西苓不善于饮,这一天却喝得醺醺大醉,洗脸时醉眼朦胧地望着毛巾上的红花,他至于吃惊地叫起来:

“怎么,金鱼游出来了?”

在凄清的街灯下,我目送他和熊辉坐着人力车逐渐远去。现在我才知道,那是我看见他的最后一瞥了。

以后我只跟他通了两三次消息。在懒得写信这一点,他似乎跟我同病。我只晓得他后来到了汉口,又到了重庆,也还是在使用着电影这武器。……

终于意外地传来了他的逝世的噩耗。

战争对人是一种残酷的磨练,许多我们怀念中的友人,在风晨雨夕,曾经屡屡梦幻着重逢的愉快的,许多都已如辞枝的落叶,永远从人间失去。想到这些意外的伤痛,就不禁涌起一片激情和悲愤!

因为西苓的去世,想到电影界的人才寥落,更想到近来上海影坛的堕落,则更觉得这一缕穿心的寂寞,不仅是个人的了。

一九四一年六月十八日

伟大的寂寞

伟大的寂寞─—悼周木斋

战斗又谈何容易,但私淑的心情却是有的,由于自幼看着忠厚劳苦的母亲受人欺凌而死,小妹失恃漂泊而死,而我也就是漂泊于欺凌者群之间的一个,以沉默为反抗,日积月累,便酿成了一副戆脾气。这是升华吧,但欺凌者群也有“升华”的,我们不是感到窒息吗?

周木斋:《消长集·前记》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午后,在武定路一家殡仪馆里,我参加了一个亡友的丧仪。这朋友是年轻而寂寞的,他和冷酷的社会战斗了一生,和缠绵的疾病挣扎了十个月,现在他匆促地放下一切,悄然走了。

人是社会的生物─—我们生活在流光的海里,人的海里,爱与憎,拥抱与斗争,使人间悲喜交织,充满着大热闹。然而人们有时是极其寂寞的─—寂寞地生下来,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战斗,然后寂寞地死去。

恰如死者的生平,丧仪也异常地落寞,灵堂地位很小,孝幔低垂,冷清清挂着仅有的一副挽联─—旧小说上说“白头人反送黑头人”,这唯一的挽联正是他尊人的哀辞,那素朴的骈语上就淋漓着老人的血泪。灵前有三五个花园,供桌上除了香烛,是一张高度还不满一尺的遗影─—他还是生前那样,拘谨、温和、沉静地望着人,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可是又说不出来。

孝幔里面传出哭声,是一种使人断肠的哭声。灵前有几个乐人弄着丧曲,像塞上黄昏的唢呐,凄凄切切地回荡。

望着死者的遗影,我觉得眼睑的酸涩和沉重。他是这以前的三天死去的,他的死讯在熟人间无一得到,直到大殓这一天,一个朋友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他的报丧广告,才惊疑地通知了几个较为接近的朋友。到殡仪馆去的路上,我还怀有万一的侥幸心,希望广告上所刊的或者竟是别一个同姓名的人。─—人有时不免于自私,我们愿意幸运降临于自己的周围,而不幸属于陌路的他人。可是现在证明了这是一种妄想,我们已经永远失去这可敬爱的朋友了。无常的人生!活得这样强的,却死得这样早,钢铁的意志竟无补于生命的脆弱!

我和同去的朋友黯然坐在灵堂的一角,我们都没有说话。死者生前的耿介使他寡交,赶来吊唁的更显得寥落。零星地来,断续地去,看情形,有许多怕还是他父亲和哥哥的友人,为了慰唁生者而来的。他自己接近的朋友总共不过六七人,他们都是默然而来,默然向灵前行礼,接着眼红红地退下来,默然相望,不发一言。

要恰当地赞美一个人,正像中肯的批评一样艰难。要写出对这亡友的正确的理解,而又不偏于感情,或偏于理智,是困难的。他和有些旧知识分子一样,有点洁癖,一生远避着势利和虚骄,但他同时是谦和的;而且,他并不躲避现实,他站在新世界和旧世界斗争的前线,近十年来不断发表数量可观的杂文,正是他驰突的痕迹;这些文字是尖锐、进步的,说明他是一个勇猛的革命斗士。可是这斗士却出奇地孤独,“由于自幼看着忠厚劳苦的母亲受人欺凌而死,小妹失恃漂泊而死,而我也就是漂泊于欺凌者群之间的一个,以沉默为反抗,日积月累,便酿成了一副戆脾气。”这戆脾气使他对一切都不肯将就。

“沉默”,真是他的一个大缺点。他的性情实际并不冷,他爱朋友,但不擅谈吐,即使是最熟的熟人,跟他在一起,也常常弄得相对无言。他温和而沉静地望着你,似乎要说话,到头却是沉默。他可以给你潜在的温暖,但你没法从他得到娓娓清谈的愉快。最糟的是过分的拘谨,送朋友必送到大门以外。这些缺点使若干友人纵然惦记着他,也轻易不向他访问。

谁都想得到,在这崇尚招摇、时行哄骗的社会里,这样的性格会招致什么结果。冷淡!在如海的人潮中,他永远是寂寞的一个。

战前他在一家晚报当编辑,上海沦陷,那报纸接受了敌人的检查(但后来不久就改悬“洋商”招牌,恢复独立),他冒着饥饿的危险,跟几个同事一起毅然退出了,随后他又前后在两家报馆做事,接着却不欢而散。在一家报馆他编的是副刊。上海的报馆老板,是像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他们发最廉的薪水,出最低的稿费,却要求三教九流无不爱看的好读物;他自然没法满足要求。有一天,老板笑嘻嘻地提出交涉:“先生!副刊最好编得趣味浓一点,我们征求一篇×××的小说,你看好不好?”他没有回答,第二天默默地辞了职。以后由朋友介绍,还有两家报馆请他,他咬紧牙关,不再干这个了。

“合则留,不合则去”,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在这样的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