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北齐书 >

第4章

北齐书-第4章

小说: 北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京畿大都督。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机略严明,事无凝滞,于

是朝野振肃。元象元年,摄吏部尚书。魏自崔亮以后。选人常以年劳为制,文襄

乃厘改前式,铨擢唯在得人。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至于才名之士,

咸被荐擢,假有未居显位者,皆致之门下,以为宾客,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携,

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兴和二年,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摄吏部

尚书。自正光已后,天下多事,在任群官,廉洁者寡。文襄乃奏吏部郎崔暹为御

史中尉,纠劾权豪,无所纵舍,于是风俗更始,私枉路绝。乃榜于街衢,具论经

国政术,仍开直言之路,有论事上书苦言切至者,皆优容之。

武定四年十一月,神武西讨,不豫,班师,文襄驰赴军所,侍卫还晋阳。五

年正月丙午,神武崩,秘不发丧。辛亥,司徒侯景据河南反,颍州刺史司马世云

以城应之。景诱执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遣司空韩

轨率众讨之。夏四月壬申,文襄朝于邺。六月己巳,韩轨等自颍州班师。丁丑,

文襄还晋阳,乃发丧,告喻文武,陈神武遗志。七月戊戌,魏帝诏以文襄为使持

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文襄启辞位,愿停王

爵。壬寅,魏帝诏太原公洋摄理军国,遣中使敦喻。八月戊辰,文襄启申神武遗

令,请减国邑分封将督,各有差。辛未,朝邺,固辞丞相。魏帝诏曰:“既朝野

攸凭,安危所系,不得令遂本怀,须有权夺,可复前大将军,余如故。”

议者咸云侯景犹有北望之心,但信命不至耳。又景将蔡遵道北归,称景有悔

过之心。王以为信然,谓可诱而致,乃遗景书曰:

先王与司徒契阔夷险,孤子相依,偏所眷属,义贯终始,情存岁寒。待为国

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效,况其重于此乎?常以故旧之义,

欲将子孙相托,方为秦晋之匹,共成刘范之亲。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

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强,势不足以自保,率乌合之众,为

累卵之危。西取救于宇文,南请援于萧氏,以狐疑之心,为首鼠之事。入秦则秦

人不容,归吴则吴人不信。当是不逞之人,曲为无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

投杼之惑。比来举止,事已可见,人相疑误,想自觉知。阖门大小,悉在司寇,

意谓李氏未灭,犹言少卿可反。孤子无状招祸,丁天酷罚,但礼由权夺,志在忘

私,聊遣偏裨,前驱致讨,南兖、扬州,应时克复。即欲乘机,席卷县瓠,属以

炎暑,欲为后图,且令还师,待时更举。今寒胶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灵,龚

行天罚。器械精新,士马强盛,内外感恩,上下戮力,三令五申,可赴汤火。使

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荧。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转祸为福,

宁人负我,不我负人,当开从善之途,使有改迷之路。若能卷甲来朝,垂橐还阙

者,即当授豫州,必使终君身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

功名。今王思政等皆孤军偏将,远来深入,然其性命在君掌握,脱能刺之,想有

余力。节相加授,永保疆埸。君门眷属,可以无患,宠妻爱子,亦送相还,仍为

通家,共成亲好。君今不能东封函谷,南面称孤,受制于人,威名顿尽。得地不

欲自守,聚众不以为强,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有恶逆之祸,覆宗绝嗣,自贻伊

戚。戴天履地,能无愧乎!孤子今日不应遣此,但见蔡遵道云:“司徒本无西归

之心,深有悔过之意”,未知此语为虚为实。吉凶之理,想自图之。

景报书曰:

仆乡曲布衣,本乖艺用,出身为国,绵历二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遂得

富贵当年,荣华身世。一旦举旗掞,援鼓枹,北面相抗者,何哉?实以畏惧危亡,

恐招祸害故耳。往年之暮,尊王遘疾,神不祐善,祈祷莫瘳。遂使嬖幸弄权,心

腹离贰,妻子在宅,无事见围。及回归长社,希自陈状,简书未遣,斧钺已临。

既旌旗相对,咫尺不远,飞书每奏,冀申鄙情。而群帅恃雄,眇然弗顾,连战推

锋,专欲屠灭。掘围堰水,仅存三版,举目相看,命县漏刻。不忍死亡,出战城

下,拘秦送地,岂乐为之?禽兽恶死,人伦好生,仆实不辜,桓、庄何罪。且尊

王平昔见与比肩,戮力同心,共奖帝室,虽复权势参差,寒暑小异,丞相司徒,

雁行而已。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授,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

然窃人之财,犹谓之盗。禄去公室,抑谓不取。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拜恩私

第,何足关言。赐嗤不能东封函谷,受制于人,当似教仆贤祭仲而褒季氏。无主

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

谁云隙末?复言仆众不足以自强,身危如累卵。然亿兆夷人,卒降十乱,纣之百

克,终自无后,颍川之战,即是殷监。轻重由人,非鼎在德,苟能忠信,虽弱必

强,殷忧启圣,处危何苦。况今梁道邕熙,招携以礼,被我虎文,縻之好爵,方

欲苑五岳而池四海,扫氛秽以拯黎元。东羁瓯越,西道汧陇,吴越悍劲,带甲千

群,秦兵冀马,控弦十万,大风一振,枯干必摧,凝霜暂落,秋带自殒,此而为

弱,谁足称雄?又见诬两端,受疑二国,斟酌物情,一何太甚!昔陈平背楚,归

汉则强,百里出虞,入秦斯霸。盖昏明由主,用舍在人,奉礼而行,神其吐邪!

书称士马精新,克日齐举,夸张形势,必欲相灭。切以寒胶白露,节候乃同,秋

风扬尘,马首何异。徒知北方之力争,未识西南之合从,苟欲狥意于前途,不

觉坑阱在其侧。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网罗。彼当嗤仆之过迷,

此亦笑君之晦昧。今引二邦,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克复中原,荆、襄、广、颍,

已属关右,项城、县瓠,亦奉江南,幸自取之,何劳见援。然权变非一,理有万

途,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三分鼎峙,燕、卫、赵、晋,足相俸禄,齐、曹、

宋、鲁,悉归大梁。使仆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自行,戎车不驾,仆立当

世之功,君卒父祢之业,各保疆垒,听享岁时,百姓乂宁,四人安堵。孰若驱农

夫于垄亩,抗劲敌于三方,避干戈于首尾,当锋镝于心腹。纵太公为将,不能获

存,归之高明,何以克济。来书曰,妻子老幼悉在司寇,以此见要,庶其可反。

当是见疑褊心,未识大趣。昔王陵附汉,母在不归;太上囚楚,乞羹自若。矧伊

妻子,而可介意。脱谓诛之有益,欲止不能,杀之无损,复加坑戮,家累在君,

何关仆也。遵道所说,颇亦非虚,故重陈辞,更论款曲。昔与盟主,事等琴瑟,

谗人间之,翻为仇敌。抚弦搦矢,不觉伤怀,裂帛还书,其何能述。

王寻览书,问谁为作。或曰:“其行台郎王伟。”王曰:“伟才如此,何因

不使我知?”王欲间景于梁,又与景书而谬其辞,云本使景阳叛,欲与图西,西

人知之,故景更与图南为事。漏其书于梁,梁人亦不之信。

壬申,东魏主与王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

“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王尝侍饮,举大觞曰:“臣澄劝陛下酒。”东魏主

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王怒曰:“朕!朕!狗脚朕!”

使崔季舒殴之三拳,奋衣而出。寻遣季舒入谢。东魏主赐季舒彩,季舒未敢即受,

启之于王,王使取一段。东魏主以四百匹与之,曰:“亦一段耳。”东魏主不堪

忧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因流涕。

三月辛亥,王南临黎阳,济于虎牢,自洛阳从太行而反晋阳。于路遗书百僚,

以相戒励。朝野承风,莫不震肃。又令朝臣牧宰各举贤良及骁武胆略堪守边城,

务得其才,不拘职业。六月,王巡北边城戍,赈赐有差。

七月,王还晋阳。辛卯,王遇盗而殂,时年二十九。葬于峻成陵。齐受禅,

追谥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时有童谣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识者以为王将殂之兆也。数日前,崔季舒无故于北宫门外诸贵之前诵鲍明远诗曰: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声甚凄断,泪不能已,见者莫不怪之。初,梁将

兰钦子京为东魏所虏,王命以配厨。钦请赎之,王不许。京再诉,王使监厨苍头

薛丰洛杖之,曰:“更诉当杀尔。”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时王居北城东柏堂莅

政,以宠琅邪公主,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于外。太史启言宰辅星

甚微,变不出一月。王曰:“小人新杖之,故吓我耳。”将欲受禅,与陈元康、

崔季舒等屏斥左右,署拟百官。京将进食,王却,谓诸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

宜杀却。”京闻之,置刀于盘,冒言进食。王怒曰:“我未索食,尔何据来!”

京挥刀曰:“来将杀汝!”王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党去床,因而见杀。先是

讹言曰:“软脱帽,床底喘”,其言应矣。时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入而讨贼,

脔割京等,皆漆其头。秘不发丧,徐出言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之母弟。后初孕,每夜有

赤光照室,后私尝怪之。初,高祖之归尔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

相对,共忧寒馁。帝时尚未能言,欻然应曰“得活”,太后及左右大惊而不敢言。

及长,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不好戏弄,深沉有大度。晋阳曾有沙门,乍

愚乍智,时人不测,呼为阿秃师。帝曾与诸童共见之,历问禄位,至帝,举手再

三指天而已,口无所言。见者异之。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

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又各配兵四出,而使甲骑伪攻之。世宗

等怖挠,帝乃勒众与彭乐敌,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后从世宗行过辽阳山,

独见天门开,余人无见者。内虽明敏,貌若不足,世宗每嗤之,云:“此人亦得

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唯高祖异之,谓薛唬骸按硕馐豆帷!庇资

师事范阳卢景裕,默识过人,景裕不能测也。天平二年,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武定元年,加侍中。二年,转尚书

左仆射、领军将军。五年,授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

武定七年八月,世宗遇害,事出仓卒,内外震骇。帝神色不变,指麾部分,

自脔斩群贼而漆其头,徐宣言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当时内外

莫不惊异焉。乃赴晋阳,亲总庶政,务从宽厚,事有不便者咸蠲省焉。冬十月癸

未朔,以咸阳王坦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