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韩非子 >

第4章

韩非子-第4章

小说: 韩非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

谬。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

此亡国之风也。

十过第十

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三曰行僻

自用,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五曰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六曰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七曰

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八曰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

高名为人笑之始也。九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十曰国小无礼,

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

奚谓小忠?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

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穀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

阳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

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

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不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

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

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故竖穀阳之进酒,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

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奚谓顾小利?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荀息曰:“君其以垂棘之璧

与屈产之乘,赂虞公,求假道焉,必假我道。”君曰:“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

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马也。若受吾币不假之道,将奈何?”荀息曰:“彼不

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若受我币而假我道,则是宝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马犹取之内厩而著之外厩也,君勿忧。”君曰:“诺。”乃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

屈产之乘赂虞公而求假道焉。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

许。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虞、虢之势正是也。若假

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不可,愿勿许。”虞公弗听,逐假之道。荀息伐

虢之,还反处三年,与兵伐虞,又克之。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献公说曰:

“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故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爱小利

而不虑其害。故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奚谓行僻?昔者,楚灵王为申之会,宋太子后至,执而囚之,狎徐君,拘齐

庆封。中射士谏曰:“合诸侯不可无礼,此存亡之机也。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

緍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由无礼也。君其图之。”君不听,遂行

其其意。居未期年,灵王南游,群臣从而劫之,灵王饿而死乾溪之上。故曰:行

僻自用,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

奚谓好音?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

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

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

“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

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

夷之台,酒酣,灵公起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

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

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

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究

之。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

“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

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

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

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

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平公大说,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

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

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

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

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

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

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坠廊瓦,坐

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故

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

奚谓贪愎?昔者,智伯瑶率赵、韩、魏而伐范、中行,灭之。反归,休兵数

年,因令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不与也。夫知伯之为人

也,好利而骜愎。彼来请地而弗与,则移兵于韩必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

将请地他国,他国且有不听,不听则知伯必加之兵。如是,韩可以免于患而待其

事之变。”康子曰:“诺。”因令使者致万家之县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令人请

地于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彼请地于韩,韩与之,今请地于魏,魏弗与,

则是魏内自强而外怒知伯也。如弗予,其措兵于魏必矣。”宣子曰:“诺。”因

令人致万家之县一于知伯。知伯又令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

因阴约韩、魏,将以伐赵。襄子召张孟谈而告之曰:“夫知伯之为人也,阳亲而

阴疏,三使韩、魏而寡人不与焉,其措兵于寡人必矣。今吾安居而可?”张孟谈

曰:“夫董阏于,简主之才臣也。其治晋阳而尹铎循之,其余教犹存,君其定居

晋阳而已矣。”君曰:“诺。”乃召延陵生,令将军车骑先至晋阳,君因从之。

君至,而行其城郭及五官之藏。城郭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

无守具。襄子惧,乃召张孟谈曰:“寡人行城郭及五官之藏,皆不备具,吾将何

以应敌?”张孟谈曰:“臣闻圣人之治,藏于臣,不藏于府库,务修其教,不治

城郭。君其出令,令民自遗三年之食,有馀粟者入之仓;遗三年之用,有馀钱者

入之府;遗有奇人者使治城郭之缮。”君夕出令,明日,仓不容粟,府无积钱,

库不受甲兵。居五日而城郭已治,守备已具。君召张孟谈而问之曰:“吾城郭已

治,守备已具,钱粟已足,甲兵有馀,吾奈无箭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

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荻蒿楛楚墙之,其高至于丈,君发而用之,有余箭矣。”

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虽菌干之劲弗能过也。君曰:“吾箭已足矣,奈无金何?”

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公舍之堂皆以炼铜为柱质,君发而用之。”

于是发而用之,有余金矣。号令已定,守备已具,三国之兵果至。至则乘晋阳之

城,遂战,三月弗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阳之水以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

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大夫羸病。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财

力尽,士大夫羸病,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张孟谈曰:“臣

闻之,亡弗能存,危弗能安,则无为贵智矣。君失此计者,臣请试潜行而出,见

韩、魏之君。”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齿寒。今知伯率二君而伐赵,

赵将亡矣。赵亡,则二君为之次。”二君曰:“我知其然也。虽然,知伯之为人

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觉,则其祸必至矣,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

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二军之反,与之期日。夜

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二君之反。襄子迎孟谈而再拜之,且恐且喜。二君以约遣张孟

谈,因朝知伯而出,遇智过于辕门之外。智过怪其色,因入见知伯曰:“二君貌

将有变。”君曰:“何如?”曰:“其行矜而意高,非他时节也;君不如先之。”

君曰:“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而三分其地。寡人所以亲之,必不侵欺。兵之著

于晋阳三年,今旦暮将拔之而向其利,何乃将有他心?必不然,子释勿忧,勿出

于口。”明旦,二主又朝而出,复见智过于辕门。智过入见曰:“君以臣之言告

二主乎?”君曰:“何以知之?”曰:“今日二主朝而出,见臣而其色动,而视

属臣,此必有变,君不如杀之。”君曰:“子置勿复言。”智过曰:“不可,必

杀之;若不能杀,遂亲之。”君曰;“亲之奈何?”智过曰:“魏宣子之谋臣曰

赵葭,韩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此皆能移其君之计。君与其二君约:破赵国,因封

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以无变矣。”知伯曰:“破赵而三分其

地,又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则吾所得者少,不可。”智过见其言之不听也,

出,因更其族为辅氏。至于期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而决其水灌知伯军。知

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之军而擒知伯。知

伯身死军破,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故曰: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奚谓耽于女乐?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寡人尝闻道而未

得目见之也,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常何以?”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

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寡人不辱而问道于子,子以俭对寡人何也?”

由余对曰:“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鉶。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

都,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宾服。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

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

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

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

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四壁垩墀,茵席雕文,

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三。君子皆知文章矣,而欲服者弥少。臣故曰:俭

其道也。”由余出,公乃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柰何?”内史廖曰:“臣闻戎王之居,僻陋而道

远,未闻中国之声,君其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