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韩非子 >

第22章

韩非子-第22章

小说: 韩非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请置一人以为夫人。王听之,则是说行于王,而重于置夫人也;王不听,是说

不行,而轻于置夫人也。欲先知王之所欲置以劝王置之,于是为十玉珥而美其一

而献之。王以赋十孺子。明日坐,视美珥之所在而劝王以为夫人。

甘茂相秦惠王,惠王爱公孙衍,与之间有所言,曰:“寡人将相子。”甘茂

之吏道穴闻之,以告甘茂。甘茂入见王,曰:“王得贤相,臣敢再拜贺。”王曰:

“寡人托国于子,安更得贤相?”对曰:“将相犀首。”王曰:“子安闻之?”

对曰:“犀首告臣。”王怒犀道之泄,乃逐之。

一曰: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秦王欲得之与治天下,犀首曰:

“衍人臣也,不敢离主之国。”居期年,犀首抵罪于梁王,逃而入秦,秦王甚善

之。樗里疾,秦之将也,恐犀首之代之将也,凿穴于王之所常隐语者。俄而王果

与犀首计,曰:吾欲攻韩,奚如?”犀首曰:“秋可矣。”王曰:“吾欲以国累

子,子必勿泄也。”犀首反走再拜曰:“受命。”于是樗是疾已道穴听之矣。见

郎中皆曰:“兵秋起攻韩,犀首为将。”于是日也,郎中尽知之;于是月也,境

内尽知之。王召樗里疾曰:“是何匈匈也,何道出?”樗里疾曰:“似犀首也。”

王曰:“吾无与犀首言也,其犀首何哉?”樗里疾曰:“犀首也羁旅,新抵罪,

其心孤,是言自嫁于众。”王曰:“然。”使人召犀首,已逃诸侯矣。

堂谿公谓昭候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候曰:“不

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候曰:“可。”对曰:“夫瓦器,至

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

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

为其漏也。”昭候曰:“然。”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

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一曰:堂谿公见昭候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

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

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

当也。”堂谿公每见而出,昭候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

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者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说三】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

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

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

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肋,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问管仲曰:

“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

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途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

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

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

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

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

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一曰:宋之酤酒者有庄氏者,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庄氏之酒,其狗龁人,

使者不敢往,乃酤佗家之酒。问曰:“何为不酤庄氏之酒?”对曰:“今日庄氏

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

一曰:桓公问管仲曰:“治国何患?”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

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阤,此所以若于社鼠也。今人君左右,出

则为势重以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谩侮蔽恶以欺于君,不诛则乱法,诛之则人主危,

据而有之,此亦社鼠也。”故人臣执柄擅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害,亦

猛狗也。故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术不行矣。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

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

又举兵而流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

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

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者,廷理斩其辀戮

其御。”于是太子入朝,马蹄践霤,廷理斩其辀,戮其御。太子怒,入为王泣曰:

“为我诛戮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

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

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危,社稷不守,吾将何以遗子孙?”

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罪。

一曰: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太子

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

得须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

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诛之。”王曰:

“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乃益爵二级,

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

卫嗣君谓溥疑曰:“子小寡人之国以为不足仕,则寡人力能仕子,请进爵以

子为上卿。”乃进田万顷。薄子曰:“疑之母亲疑,以疑为能相万乘所不窕也。

然疑家巫有蔡妪者,疑母甚爱信之,属之家事焉。疑智足以信言家事,疑母尽以

听疑也;然已与疑言者,亦必复决之于蔡妪也。故论疑之智能,以疑为能相万乘

而不窕也;论其亲,则子母之间也;然犹不免议之于蔡妪也。今疑之于人主也,

非子母之亲也,而人主皆有蔡妪。人主之蔡妪,必其重人也。重人者,能行私者

也。夫行私者,绳之外也;而疑之所言,法之内也。绳之外与法之内,雠也,不

相受也。”

一曰:卫君之晋,谓薄疑曰:“吾欲与子皆行。”薄疑曰:“媪也在中,请

归与媪计之。”卫君自请薄媪。曰:“疑,君之臣也,君有意从之,甚善。”卫

君曰:“吾以请之媪,媪许我矣。”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

媪?”媪曰:“不如吾爱子也。”“卫君之贤疑奚与媪也?”曰:“不如吾贤子

也。”“媪与疑计家事,已决矣,乃请决之于卜者蔡妪。今卫君从疑而行,虽与

疑决计,必与他蔡妪败之。如是,则疑不得长为臣矣。”

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乃教之。

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

可谓教。

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

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

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

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

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

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

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

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而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

“起家无虚言。”

晋文公问于狐偃曰:“寡人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宫,壶酒不清,生肉

不布,杀一牛遍于国中,一岁之功尽以衣士卒,其足以战民乎?”狐子曰:“不

足。”文公曰:“吾弛关市之征而缓刑罚,其足以战民乎?”狐子曰:“不足。”

文公曰:“吾民之有丧资者,寡人亲使郎中视事,有罪者赦之,贫穷不足者与之,

其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而战之者,杀之也。民

之从公也,为慎产也,公因而迎杀之,失所以为从公矣。”曰:“然则何如足以

战民乎?”狐子对曰:“令无得不战。”公曰:“无得不战奈何?”狐子对曰:

“信赏必罚,其足以战。”公曰:“刑罚之极安至?”对曰:“不辟亲贵,法行

所爱。”文公曰:“善。”明日令田圃陆,期以日中为期,后期者行军法焉。于

是公有所爱者曰颠颉,后期,吏请其罪,文公陨涕而忧。吏曰:“请用事焉。”

遂斩颠颉之脊以徇百姓,以明法之信也。而后百姓皆惧曰:“君于颠颉之贵重如

彼甚也,而君犹行法焉,况于我则何有矣。”文公见民之可战也,于是遂兴兵伐

原,克之。伐卫,东其亩,取五鹿。攻阳。胜虢。伐曹。南围郑,反之陴。罢宋

围。还与荆人战城濮,大败荆人。返为践土之盟,遂成衡雍之义。一举而八有功。

所以然者,无他故异物,从狐偃之谋,假颠颉之脊也。

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

弹之。今人主之于治亦然,非人不知有苦则安;欲治其国,非如是不能听圣知而

诛乱臣。乱臣者,必重人;重人者,必人主所甚亲爱也。人主所甚亲爱也者,是

同坚白也。夫以布衣之资,欲以离人主之坚白所爱,是以解左髀说右髀者,是身

必死而说不行者也。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经一】

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以造父、於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

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窍之共琴也。

【经二】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生于功,

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君通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

以王矣。昭襄知主情而不发五苑,田鲔知臣情故教田章,而公仪辞鱼。

【经三】

明主者,鉴于外也,而外事不得不成,故苏代非齐王。人主鉴于上也,而居

者不适不显,故潘寿言禹情。人主无所觉悟,方吾知之,故恐同衣于族,而况借

于权乎!吴章知之,故说以佯,而况借于诚乎!赵王恶虎目而壅。明主之道,如

周行人之却卫候也。

【经四】

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

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故失火之啬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