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渌水依荷起微澜 >

第259章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259章

小说: 渌水依荷起微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她说了大实话,却也惟有无奈苦笑,自家这岳父本就是商贾本色,倒是无可厚非。只是那叶家的重新崛起,只怕将原本已逐渐清晰的朝居,再度打破必会引来不小的震动!


☆、第三百三十二章 补齐嫁十妆

  同时,卢家正屋之中,侍郎大人也是定睛看了一眼外城客栈的方向:“父子三人接连被宣入京,只怕与先帝的安排不无关系。”敛了敛面上的严肃,也是话锋一转,看向老妻道:“倘若他岳家就此重获圣恩,想必再入仕途也并非难事!”
  不待这旁卢家老爷继续往下,亲自给老爷续了茶水的王夫人,微微皱眉反问了一句:“老爷不是常提‘盛极必衰’一词,想我们这房已是略高出族中各家一头不止。你父子二人又同是翰林院出身,已算是光耀门楣了,不管他叶家究竟是何事成了先帝的潜邸之人,好歹也都是进士,到底我家。”
  见老妻停在此处,这旁的卢家老爷不免也是一顿,次子当初因病止步向前,虽为身子羸弱之累,实则也被那后院毒妇间接害了。想到原本也可与亲家一般,父子三人同在朝为官,不觉心底反酸。好在他夫妻二人都不是执拗之人,略显惋惜之色后,便绕开这桩不再提及。
  殊不知,那一去就是十多个年头的亲家,却在入京面圣后的第二日,便亲自登门而来。更出乎卢家意料之外的是,此番前来并不单纯只为叙旧,另有一桩越发叫人惊叹不已!
  “补齐嫁妆?”这旁已是定定愣神,却见对面之人呷了口茶,已是让随行的次子拿出了礼单一份,直接推给卢侍郎:“卢亲家不必太过吃惊,别看当年我家出京时颇为不堪。却不想几年前叫藩王那事闹了一场,却叫我家捡了个大漏,无意间添了几个田庄。”
  说得轻松,实则却是不敢与亲家明说。一来当年送了置产本钱去到南面的,虽是自家女婿、女儿的一片孝心,却也是为了避开兄弟之争,早作打算罢了。暗中援手自家,少说也有六、七成正因这层缘故。
  二来,却有给自家女儿补齐嫁妆的念头。当年的确是因家中突然逢难,原本那好端端置办齐整的嫁妆,叫一并罚没了干净,怎不叫人为之愕然。比起这库房中的所有来,更令众人不曾料到的是。原本那族里走得亲近的几家。更是手段用尽。逼得本家兄弟贱卖了产业,更是闻之惊骇!
  低头将脑海中浮现种种迅速掠过,才重新抬头:“我也不免亲家当初被贱卖出去的产业。如今已有三成被重新寻了回来,只是那南方的田庄旁人却是毫不知情,所以此番补偿女儿一事,还是安静送了来便是。”抬手指了那份礼单,忙又添了一句:“只请了当初主婚的那位到来,也就是了。”
  要说叶家如今否极泰来,的确令人咋舌不已,然而今日这意外之举,更是叫人刮目相看。先不提,那份礼单的丰厚如何。就单以叶家老爷提及的安静二字而言,已是叫人不免唏嘘。
  “果然还是顾虑颇多。”待亲自送了叶家父子出了院门,返回寻了夫人相商,越发感觉到与以往的截然不同来。他叶家以往行事虽不显浮夸,却也是极重颜面的名门大家,如今去南方苦熬了这许多年头想必也已看淡这些虚名,索性改了一惯的作派也是情有可原。
  听完老爷的叙述,这旁的王夫人也已颔首连连:“怎不是这般之理,想他叶家原先在京中也可算得有头有脸的名门世家,却因一桩旧案牵连其中。又因设计过深,就连族亲之中居然也出了那,专门落井下石的,实在可恶之极!只是万事必有其因果,如今能开看当日的种种,也算万幸。”说罢,已是双手合十默念了一句。
  自从那日后院旧事真相大白,王夫人便越发的虔诚了起来,虽还不及舅太太那般,每逢初一十五就要往庙里去上一回,却与先前那般颇有不同了。
  回头看了一眼院门的方向,卢侍郎也不免暗暗点头。想当年他叶家嫡出三房中,这叶家老爷虽是嫡出长子,在分府后却也不曾太过关注其余两房。其中虽有那两房中不曾再出好学的子侄,却也有一半是因当初老太太偏心所致。
  他家嫡出三房中,最长与最幼差了近二十载,老来得子本就是格外偏疼惜些,只是那家的老太太实在做得有些过了,才导致了最后的尺布斗栗,最终叶家嫡出长子也是无奈与那贪心太过的幼弟,几乎断绝了往来,倒是只与他家二弟,还有些寻常的书信,只是比起老太太在世之时,已经谈了许多而已。
  却不料,听闻叶家那年被累东窗事发之后,便说动了族亲起头行了那落井下石的手段,却是让人愕然非常!而眼下闻讯归还了叶家贱卖产业的众人中,始终不见那房的踪迹,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果然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本我家这支人丁不旺,却是叫人唏嘘,哪里晓得旁人家却正为烦恼不已!”王夫人不觉又是一叹,转念想到刚才亲家提及的补齐嫁妆一事,正色看向老爷道:“就算当年他叶家不曾被贬出京,也不能陪嫁这么些个吧?”
  那份礼单如今已经转到了她手中,看着那一溜的大小铺面倒还罢了,可这两个都是千亩良田的庄子,却叫人不免一愣神。还都不在京郊,就算由京畿改了河道坐船,也得十来日的路程,南不成往后分府单过时,次子一家还得每年雇了马车,往那头送了米粮入库?
  才刚提到了这桩,却被那旁的卢侍郎笑着拦道:“就不兴他们家在南方收了稻米直接贩运入京,刚好从那一溜铺面里挑间合适的,自家做这米粮的买卖也是不错。”
  “这倒也是,毕竟那么些个粮食,且又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到底也是丰沃的好地界,收成必是差不去哪里。”却不知,刚才离了卢府而去的叶家父子俩,此刻却正在外城女婿、女儿这里做客。
  原说当日朝中大局已定,卢临岩就劝了弟弟一家搬回府中,却被胞弟摇头回绝。原因无它,一来,新帝初登大宝必是有许多雷霆手段尚未出尽,他家还是继续低调着些,才好。二来,便是岳家的重新回归,也让夫妻俩愕然非常。
  当年悄然南方一行,始终不曾有丝毫暗示之言,此刻却突然成了先帝的潜邸之人,不免透着一股怪异。要说那时有意隐瞒与人,就连自家的女儿也是三缄其口,却未免也是太过真实了。
  要知道当初南方残破的小院,哪里像是刻意而为的样子,就连内宅女眷们平日里的寻常头面,也几乎被变卖了干净。有道是皇帝不差饿兵,即便算不上真正的潜邸亲随,好歹也搭上了潜邸二字,又怎会落得那般地步,决计是不能够的!
  正基于此,卢临渊夫妻俩是半点不信这外间的传言,只是父兄此行若是不提,其中关键,也自是不会追问详细。当晚事变,两人虽不在内城之中,却也大概猜到了两分。只是碍于此等皇家秘辛还是不知为好,才从未与人提及,至于夫妻俩关起门来私下调侃,也权作消遣罢了。
  此世可与前世不同,此等内幕实不敢随意打听,一个不好就要累及家人,族亲,哪里是敢信口胡沁的。
  然而今日岳家父子前来,论及之事中除了他们好奇的潜邸一说由何而来外,更有一桩另他们吃惊不已的。
  这嫁妆还能后补一说,他们确实不曾听闻过,更何况还是女儿出嫁近十年后,更是令人惊愕连连!再看到了其上所列,更是让两人许久不曾转回神来:“这些铺面女儿知道,本是我叶家的产业,可这两座田庄又如何说起,当初南方置产,也不过才千余之数,时至今日也不能凭白生出这么些个来呀?”
  听妹妹愣神念叨一句,那旁的叶青兰已是含笑解惑道:“说来也都是大哥的功劳,漫说妹妹、妹夫不敢信以为真,就连我们日日在那方住着,也都不曾料到田庄上被大哥治理得这般妥贴。”
  “再加之,妹夫留下的多项可行之反,循环有序更将原先寻常无奇的单一田庄,变作了真正可当得自由自足一说的所在。才两年风调雨顺下来,便积攒了不少银两,更好将妹夫走时留下暖房种菜一桩提上了议事日程,故而才有了这般喜人的情形!”抬手比了比单子上的一溜店铺来:“如今不单能给足了银两,赎回了自家的祖产外,就连你家侄儿、侄女们也都有了自己名下的庄子咯!”
  这都给孩子们添置产业了?转念一想,叶家经此一劫,只怕会更为小心才对,即便这等微小之事,只怕也是考量仔细。至于新帝当政之时,会否还有反复,却不敢早早断言。
  想到此处,叶氏不免颔首应道:“如今多留一条退路,女儿也是感同身受。”毕竟自家一路西北之行,便是为权贵势力所迫,固然不会要了性命,却是不可小觑。父兄如此谨慎,更是无可厚非。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旁的卢临渊也已感慨附和。


☆、第三百三十三章 融会贯通

  听自家妹夫也有此觉悟,不免多提了一句:“说来这回给妹妹补嫁妆,却是与你给的那套详图,颇有关系!”
  见这旁父亲也是微微颔首,显然示意他继续往下,才抬头看了一眼南方,细细解释道:“说来最先置办下的那处田庄,我家大哥岁说上手不慢,却远不及妹夫你原先考虑的周详,能将那套详图仿上八九成的样子,已算不差。”
  “却不知我大哥的确是上了心,不但寻来了历代的农书,更是如同先前你所提议的那般,特意挑来了十来个经年的老农,齐齐来到了庄子住下,拖家带口一气就添了七八十口子人。”说道这里,自己都不由轻轻一笑,转向那旁的胞妹忙又补了一句:“虽说颇有些操之过急了,却也让人看到意外所获。”
  接着就见这旁的叶家老爷,已是坦然莞尔道:“说来也是你大哥用了十分的心思在这上头,凭着前两年的积攒,咱们家田庄上的出产更是日益齐全了起来。你母亲领着两个嫂子也都是能干之人,按你先前说起的法子,遣人寻好了店家便又省却了一项车马银子。”
  这旁才刚笑着接了一句,就听得那头自家闺女含笑摆手:“原说这车马银子本就有限,到底还是想着庄子上才刚有了起色,人手必定不能足够,再来略让了一成、半成的价钱与那每日都要采办时蔬的商家,才最为合意。”
  当初虽说女儿的提议。听着也是恰当,既为了家里省些花销,也不至于人手不足,露了馅。毕竟他叶家虽是败落了。终究也在京城风光过,哪里肯受那般的窝囊气,要不然当年女儿前来探访时,也不会那般地不堪。
  颜面固然看重,却也因为在京中被众人落井下石之故,再不敢轻易与那不相干的,吐露一二。所以这般万事不相求与人,也是父子们的共同默契。就连当初宁可先翻出自己的陪嫁之物典卖,也断然不肯求上门去的叶家婆媳而言,亦是如此!
  好在一家子同心。又都齐齐点头咬牙共患得难。更是明白这姑奶奶南方之行意义何在。其中虽有姑爷的一片善意。却归结于姑奶奶的真心援手之功。
  想当初由那处田庄带了变化开始,自家便愈发的好转了起来,一旁的叶青兰更是暗道一声万幸。嘴上也已接了妹子之言。继续道:“说来也正是因为那几家酒楼的采办事项,都交到了家中田庄,才有了后来兄长的大刀阔斧!”
  品了口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