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80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80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吃才好,就怕不能吃!”老夫人放心地笑起来,目光甚是慈爱。
    崔氏笑道:“二嫂子是有福气,当初我怀铭姐儿的时候,一开始闹得厉害,后来又胃口不好,生她的时候又”
    想起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众人也是一副后怕的模样,童若瑶笑着宽慰道:“如今弟妹也大好了,可见是铭姐儿带来的福气,说到底弟妹也是有福气的。”
    崔氏血崩之诊虽然得了张大夫的治疗,没有生命危险,对身子骨的损伤却大。她的福气是,她生了铭姐儿,黄氏却仍旧对她极好,仍旧十分高兴抱了孙女。可自己,倘或
    许是自己多心吧,童若瑶打住想法,“怎么不见二婶子?”
    “外头庄子上的管事们一大早就来了,母亲和管家都忙着。”说到这里,崔氏似是想起一事来,问道,“听说二嫂子种的金豆收成不错?”
    老夫人对此事也极是有兴趣,童若瑶来不及回答,她便若有所思地道:“我记得去年在南边种出来却没有成熟就都死了,莫非金豆在南边不适应,反而适应上京的气候?”
    “好不好孙媳也不确定,要等看到实物才知道。”
    吕氏道:“廷煊也是,随便得了些种子就拿回来叫种着瞧瞧,咱们都不知这金豆有何用途,收成好有能如何?”
    童若瑶垂下头,尤记得顾廷煊说过,得到种子的时候,他和顾炎还吃过用玉米粉做成的吃食。玉米种出来,自然是拿来吃的。可顾廷煊不在,自己说再多也无用。更何况,种植金豆的土地是自己的陪嫁。
    老夫人淡淡看了吕氏一眼,语气略显生硬,“什么用途咱们现在不知道,等廷煊回来自然就知道了。廷煊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也不算少,咱们大夏没出现过的,咱们都没见过的,多得去了。”
    吕氏点头称是,语风一转,“廷煊他们出门已经两个多月,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一般而言他们若只是查看生意、收账的话,最多两个月就能回来,今年因为一路上要寻找晴儿故而耽搁了,“现在晴儿被向老板送回来,他们得到信儿,行程就能快些,年前总是能回来的。”
    吕氏仍是担忧,“外面冰天雪地的,好像比去年还冷。”
    窗外寒风呼啸,纷纷扬扬又开始下雪。黄氏满脸笑意,披着披风手捧暖炉进来,衣裳上还带着雪花,“老夫人大喜,今年几个庄子的收成比去年好了两成呢!”
    一直没发言的郝氏,似笑非笑道:“今年风调雨顺,去年这上京一代闹了旱情,南边又没闹旱情,可见是二嫂管理有方,让收成好了。”
    这话说的,好像老夫人那些庄子的收成好不好全在黄氏。黄氏暗暗冷哼一声,朝老夫人道:“银钱、粮食儿媳和管家皆已清点妥当,庄子上的几位管事也每人打赏了三十两银子的过年钱。老夫人要不要见见他们?”
    老夫人笑眯眯地摇摇头,对黄氏很是放心,道:“让他们歇两天,等这第一场大雪停了再回去。”
    黄氏点头称是,说了些无关紧要的家常话,待外面大雪渐渐小了,才从老夫人屋里散出来。
    到了年底,顾家上上下下也都忙起来,而陈忠也将金豆运进来,童若瑶命婆子收拾一间屋子,作为库房存放这些粮食。许是房间面积小的缘故,瞧着那些堆积的大袋子,好像很多。
    陈忠将收成做成了账本,罗列十分明白清楚,平均算下来,三亩地五担的收益。
    “这金豆实在,重量却不轻,依重量而言,算下来比小麦每亩地几乎多出一倍!”陈忠道。
    童若瑶微微一笑,随即叫小玉去给厨房的婆子说一声,叫多买几只鸡回来,想了想道,“就买没长大的鸡吧,咱们用金豆喂养。”
    陈忠闻言,试探地道:“二奶奶种植金豆,某非是拿来喂养鸡的?”倘或如此,那也太不划算,那块地虽然不多,好歹也有二十来亩,只一年人工开支就不知能买多少鸡了。
    香雪道:“二奶奶是想瞧瞧,倘或鸡吃了金豆会不会有事儿。不过,二奶奶,咱们后罩房那两只鸡吃了金豆倒是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呢!”
    “那如果叫厨房把那金豆磨成粉,做成点心什么的你敢不敢吃?”
    香雪想了想,犹豫地摇摇头,“二奶奶还是再喂喂鸡瞧瞧吧。”
    童若瑶幽幽叹口气,与陈忠说了说明年播种的事儿,又打赏了过年钱。陈忠亦是不愿收,甚为惶恐地道:“今年年初二奶奶给的银钱已经是一年的。”
    送走陈忠,童若瑶又跑去临时库房,瞧着那堆积起来的玉米。心一会儿飞扬起来,一会儿又沉甸甸地沉下去。

126:温馨过度

    虽然天寒地冻,外面铺子的生意都一日比一日好起来。就连童若瑶打理的这间成衣铺子,一天也有好几单的买卖。
    生意好了,自然大伙都高兴。
    老夫人慈爱又心疼地瞧着明显有些清瘦的顾廷礼,微笑道 :“这孩子,就算要照理铺子的生意,也该注意着自个儿的身子,以为是男人就是铁打的不成?”
    郝氏十分高兴,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外面掌柜的夸赞顾廷礼的话。殊不知,她提的次数越多,不但失了邀功的成分,反而多了几分不可信。何况,顾廷礼好歹也是顾家的爷们,被外面的掌柜夸赞也并非什么很值得炫耀的事儿。可她自己似乎没有察觉,仍旧道:“儿媳也经常这样说他,要他好好儿照顾自个儿的身子骨,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他为了熟悉咱们铺子里的各种缎面料子,价格等事儿,常常熬夜,说也说不听。”
    顾廷礼性子不像以前那么腼腆,许是他对褒扬的话还是不好意思,一直红着脸垂着头,大气不出一口。
    黄氏冷笑一声,看着童若瑶笑道:“听二老爷说,城东两间铺子的生意也不错,虽说年底各家各户都要置办一些,但头两年那两间铺子的生意也都一般。”    童若瑶放下茶杯,谦虚道:“是外面掌柜的经营有方。”
    黄氏笑了笑,示威地看了郝氏一眼。眼里那意思十分明白,人家童若瑶从来不说这些,也只有郝氏才会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再说铺子的生意,大多都是掌柜的管着。
    提到这话。老夫人想起一事来,“廷煊和炎儿还没回来,外面的事儿你和老二商议着,该赏的赏,别叫掌柜们觉得劳碌一年却得不到好处。”
    黄氏忙点头附和,叹道:“眼下已经冬月初了,侄儿他们却还在外面,也不知何时能到家。”
    她说的满脸担忧,实则也在驳郝氏的话。顾廷礼在上京怎么说,也比不得顾廷煊在外面奔波,真正辛苦的人是顾廷煊他们,而非顾廷礼。
    郝氏果然面色一僵,低头吃茶掩饰过去。黄氏掀起嘴角,露出一抹嗤笑,见吕氏十分忧郁的样子,忙安慰道:“大嫂别太担心,已经来了信儿,无论如何这个月都能到家的。”
    黄氏和郝氏面和心不合,时常明里暗里地借故讽刺对方,童若瑶已经习惯。只是,偶然间瞧见老夫人浑浊的眸子,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难受。每个人都又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难处,只可敬老夫人一把年纪,还要操心这些。
    “都是我不好,才连累表哥他们在外面迟迟不归。”敏惠深感愧疚地道。
    算下来已经三个月多了,从九月初到现在十一月初,走的时候童若瑶刚刚怀上孩子,小腹平坦,倘或不是张大夫诊脉确定,根本不知道肚子里有个生命在悄悄地成长。如今,脱了厚重的外衣,小腹已经有些凸显,好像吃了许多东西似地。
    童若瑶下意识地覆上腹部,笑道:“横竖也没多久就回来了,你何苦自责,其实”
    他在外面也好,因为童若瑶相信他定然能平安归来,无论耽搁多久。语风一转,接着笑道,“我已经习惯,只要知道他能回来心就能平静。”
    敏惠眼里的自责仍旧不减,“要不是睛儿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好了,已经过去了,睛儿好端端地回到你身边。你瞧,她还要学做针线呢!”
    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到正坐在炉子边,蹙着小眉头,十分严肃认真地学着刺绣的睛儿身上。她时而抬头看一看小玉和香雪手里的针线,察觉到头顶上两道目光,遂抬头朝童若瑶和敏惠一笑,又十分苦恼地问道:“睛儿要何时才能给小弟弟做衣裳穿?小玉姐姐和香雪姐姐做得小衣裳好漂亮,睛儿也好想能做出那么漂亮的小衣裳。”
    小玉和香雪闻言笑起来,“睛儿小姐手巧着呢,可现在连剪刀都拿不稳,等长大此才好。”
    睛儿叹气,“可睛儿为什么长得这么慢,非要长大了才能帮着娘做针线么?”
    顾廷煊不在家的日子,就这样平静安好地一日一日度过。
    一天,童若瑶刚刚午睡起来,睛儿就欢天喜地跑进来,兴高采烈地道:“向叔叔叫人给睛儿送了好些东西来,小弟弟什么时候才能从表舅妈肚子里出来,睛儿给小弟弟留了好些好吃的呢!都是睛儿喜欢的,小弟弟一定也非常喜欢。”
    童若瑶见她肩头上还带着雪花,佯装恼了,贵怪道:“这样跑来跑去也不怕跌倒,可教你娘担心了。”
    小玉拿着衣裳过来,“二奶奶不知道,睛儿过来好几回了,瞧着二奶奶在午睡没敢吵醒您。”
    睛儿道:“娘说小弟弟要睡觉,不许睛儿吵闹。可是表舅妈醒了,小弟弟就不贪睡了。”又歪着小脑袋,不确信地问,“小弟弟也醒了,睛儿说话他能听见么?”
    童若瑶隐忍着笑,“他肯定听见了,所以”
    “那睛儿一定好好保管着给小弟弟的东西,否则小弟弟会说睛儿说话不算话。向叔叔说,说话不算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听睛儿聒噪一回,童若瑶穿上鞋子下床,睛儿说要回去找个地方将留给小弟弟的东西搁置起来,一股风的又跑了。连小玉也不禁摇头,“以前瞧着睛儿小姐是个腼腆的孩子,实难想象如今她这样活泼,叫人由不得不喜欢的。”
    童若瑶莞尔一笑,“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小玉像是想起什么似地,犹自笑道:“睛儿小姐对向老板倒是印象深刻,几句话就离不开一句向叔叔。”
    “虽说孩子小,不怎么懂事,可孩子总是敏感的。她在那样无助害怕的情况下,遇见认识的人,况且向老板定然对她很好,她才会记住。小孩子,总是最容易记住好的。”童若瑶说着,又觉得肚子饿了,忙叫小玉去拿点心。
    其实童若瑶真的很能吃,可没长肉也是真的,抚起袖子看了看仍旧纤细的手腕,连她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样单薄的身子,又这样能吃
    “倘或二奶奶生了位像睛儿小姐这么可爱的姐儿,想必夫人也是喜欢的。”小玉见她沉思,想也没想就说出这话来。说了才觉不妥,补充道,“外面的婆子都说,女孩儿从母,二奶奶上面有大爷,二奶奶这也是头一胎,定然也是位小少爷。”
    童若瑶淡淡道:“我没想这些,儿女都是做父母的福气。”
    小玉忙岔开话题,说点心是厨房的妈妈才做得,让童若瑶尝尝好不好吃。童若瑶也抛开心里的疑团,一边喝着牛乳茶,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点心,好像小玉的话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小玉不由得吐口气,“二奶奶午睡时,二夫人打发吴妈妈来了一趟,说按照惯例预备了一此东西,是赶着年前给亲戚家送去的,咱们这边的也打点了一些,问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