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79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79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晴儿仰着脸不解地道:“难道表舅妈肚子里没有一个小弟弟么?怎么晴儿瞧着表舅妈的肚子大了?”
    童若瑶失笑,“还说没人教呢,才三个月罢了,怀相还没显露出来,晴儿怎么就看到我肚子变大了?岂不是说我贪吃,把肚子撑大了?”
    晴儿更是迷惑,眨眨眼很是不能理解。说笑一回,敏惠抱着晴儿在榻桌另一边坐下,见榻桌上几幅漂亮的花样子,笑着赞道:“从来不知表嫂的画工这样好,这花儿好像活了一般,倘或绣出来,只怕蝴蝶也要误以为是真花呢!”
    只出新鲜的花样子肯定不成,主要还是款式,童若瑶没空就琢磨着,脑海里成型的几个都不适合现在寒冷的时节。
    “晴儿也好喜欢,以后不用回家,就能经常过来找表舅妈了,晴儿也想画的有表舅妈画的这么好看。”
    童若瑶笑着摸摸她软软的小脸蛋,“晴儿聪慧,以后肯定比表舅妈还画的好。”
    晴儿开心地笑道:“表舅妈这样说,就是答应要教晴儿了。”
    “那是当然,只要晴儿不觉得枯燥无味。”
    晴儿摇摇头,“晴儿还想学绣花”
    “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些再学吧。没得针尖扎着手,疼得你哭鼻子。”
    晴儿努努嘴,十分骄傲地道:“向叔叔说晴儿最勇敢,不是爱哭鼻子的人,所以才喜欢晴儿的。”
    说到这儿,敏惠一脸感激,“这一次多亏了向老板,如果不是他发现晴儿,我也不会这么快就见到晴儿。”
    向老板发现晴儿,也经过一番波折。原来那人牙婆子还有事儿要去芜城,就带着晴儿一道上路,晴儿一路上自是哭闹不停,人牙婆子见她人小可怜,起了怜悯之心也不忍责骂。可晴儿不吃东西,也让那人牙婆子着急,一日人牙婆子大赚一笔,带她去了酒楼,晴儿仍旧紧咬牙关,一张嘴就嚷嚷着要回去,要找娘亲。
    人牙婆子耐心用完,少不得一顿责骂,恰好被一位好心商人撞见,打听之下得知便花钱将晴儿买下。可人牙婆子亦是见利之人,见对方衣着体面,要价自然就高。便是如此,那商人见晴儿面黄肌瘦,实在可怜,最后花了三十两银子将晴儿买下。
    晴儿见这商人面慈,又将自己带到他家里,换了干净的衣裳,还请了大夫看她身上被人牙婆子打出的伤。渐渐对周边的人放开警惕,说爹爹不要她才把她卖了,又说从上京来,还说只要到了上京,就能找到会要她的家人。
    可到了下半年,都是属于生意忙碌的时节,那商人虽答应她要送她回上京寻找家人,却一时忙的脚不沾地,手中还有货物要送往西京。岂料,晴儿知道后竟然偷偷藏在装货物的马车里。
    幸而伙计查看货物发现了她,否则那商人见她跟来,送回去又要耽搁时间,况且没有充足的人手,只得带在身边。可目的地并非晴儿以为的上京,而是西京。
    说来也巧,那商人原是个小商贩,经营香料的原材料,恰好是送往向老板的香料铺子。之后的事儿,无需细说也知道,但凡见过向老板的人只怕对他都会印象深刻,晴儿也不例外,看见他就好像看见了亲人似地,扑进他怀里大哭起来。
    “向老板丢下生意,马不停蹄地将晴儿送回来,也是知道咱们定然心急如焚。”
    敏惠感激而欣慰,搂着晴儿展开笑颜,“向老板是晴儿的贵人,还有那好心的李老板。”
    童若瑶微笑道:“李老板善心自然也能得到回报,向老板已经说了,只要是他送来的,都要了,价格也比其他人开的高。”
    “可那三十两银子,我却不知何时才能还给向老板。”敏惠深知她自己如今是寄人篱下,可她也只能寄人篱下,凭着自己的一双手,总是能将这些债还清。
    晴儿道:“向叔叔是好人,他不会要咱们给的钱,向叔叔喜欢晴儿,晴儿也喜欢向叔叔,向叔叔还说,晴儿是表舅的侄女,也算是他的侄女呢。”
    向老板的为人,还有与顾廷煊和顾炎的交情,自然是绝对不会收这钱。只是那李老板,小本生意人却也狠得下心拿出三十两银子。晴儿的贵人不止向老板,还有那李老板也是。
    “咱们晴儿就是福气大的。”
    敏惠笑了笑,不觉淡了几分,“向老板的大恩大德我却无以回报。”
    “这两天三爷在外面招待向老板还有件事儿差点儿忘了,向老板这一两日必然要离开,他说临走时,希望再看看晴儿。”童若瑶说完,仔细端详敏惠的神色,敏惠倒没多大反应,“我也该当面谢谢他才是。”
    晴儿却显得有些失落,“向叔叔为什么要走?”
    敏惠闻声细语道:“向老板的家不在上京,他要回家去呢!”
    正说着,外面小丫头进来禀报:“二奶奶,陈忠家的要见您。”
    敏惠放下晴儿,站起身笑道:“我就不打搅表嫂了。”又朝闷闷不乐的晴儿道,“已经见过表舅妈了,是不是该跟娘回去了?”
    晴儿点点头,仰起脸朝童若瑶笑了笑。敏惠和晴儿刚出门,陈忠媳妇就从外面进来。
    童若瑶让小玉搬了椅子,又上了热茶,才笑道:“我琢磨着这一两日你们就该来了。”
    陈忠媳妇放下茶杯,恭恭敬敬地道:“按照二奶奶说的法子,奴婢们已经把那金豆全笣下来,家里那位还专门称量了一番,收成倒是不错。”
    这是可喜的事儿,童若瑶明白陈忠一家也和小玉她们一样,不相信这东西能吃,却也禁不住想和其他农作物比较一下,问道:“倘或与小麦、高粱、大豆这些比起来,咱们地里的收益如何?”
    陈忠媳妇立马就道:“一般而言,小麦一亩地的产量是一担,若是风调雨顺,土地肥沃,还会多出一两斗。若是流连不利,如去年那样出现旱情,颗粒无收也是有得。奴婢对这些也不大懂得,倒是家里那位说,像二奶奶这样的坡地,种植小麦自然不如那些平顺的,最多一亩地也就一担。可今年金豆的收益,家里那位粗略地算了一下,竟然差不多两担呢!”
    “今年风调雨顺,没有旱情也没有水患,固然收益好。”这个时代都是看天吃饭的,而对于天气变化的预测,也远远不如现代的高科技。
    陈忠媳妇道:“二奶奶有所不知,那块坡地贫瘠,即便下足了地肥,终究与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不可相比的。所以,这个产量倒是不错,可这金豆,眼下二奶奶打算如此处置,明年可还要种植?”
    “当然要种植。”童若瑶想也没想就肯定地道,产量相对而言比其他的农作物高,况且玉米也是五谷杂粮中的一种,只是原产地不在中原,而在欧洲。
    “那金豆也不知能不能吃,二奶奶还要种?”站在一旁服侍的香雪,禁不住说道。
    童若瑶看着她问道:“后罩房那吃过金豆的母鸡可还活着?”
    香雪垂下头,后罩房种植的几株金豆成熟后也拿来喂了那两只单独养起来的鸡,没想到鸡不但没事儿,还越长越肥。
    童若瑶朝陈忠媳妇道:“把明年要播种的种子留下,好好保管,别受了潮霉坏了,要不明年可就不发芽了。剩下的得了空,给我送进来吧。”
    陈忠媳妇见童若瑶说的坚定,也不好反驳,只得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大豆要如何处置?”
    “红豆倒是可能拿来做点心,就送来吧,其他的你们将种子留下。我虽在乡下长大,对农事却也算不得熟悉,你们是陈妈妈的亲戚,我早已将陈妈妈当做家人,对你们自然是信得过的。”
    陈忠媳妇忙站起来,屈膝一福道:“二奶奶对奴婢一家十分的好,奴婢都记在心里。”
    童若瑶叫她坐下,又问了些家常话,留她在这里吃了午饭再回去。陈忠媳妇道:“眼看着要下雪,等下了雪路就不好走,奴婢先回去通知其他人准备着,好快些将金豆给二奶奶送来。”
    天气瞧着确实要下雪了,童若瑶让小玉拿了些棉花来,小玉交代陈忠媳妇手里,笑道:“二奶奶一早就惦记着,偏家里发生了些事儿,你们又不得来,今儿来了就带回去。好给孩子们做棉衣。”
    陈忠媳妇不肯收,小玉道:“是咱们二奶奶的心意,外面虽然也有,倒不及这棉花柔软又暖和。你若不收,可不是嫌弃?”
    送走陈忠媳妇,童若瑶就琢磨着如何才能把这玉米推广出去,眼下瞧着玉米的产量是比较好,可也像她自己说的,许是风调雨顺的缘故。可今年她种植的地方是坡地,且因为那坡地种植其他农作物产量都不好,童老爹才以一个低廉的价格买了来给自己作为陪嫁。
    如果是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不知这玉米的产量会如何?不过有一点儿倒是玉米的有优点,其他农作物必然要土地肥沃收成才好,可玉米却不需要这一点,即便是贫瘠的坡地,产量也已经可以和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的产量相提并论。可见,玉米对土地的要求不似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便已经有了推广的价值。
    不是童若瑶非要推广,眼下是拿到了玉米的种子,并且已经种出来,自己知道这也是粮食,何况今年因为有孕,连嫩玉米都没吃着。而其他人不知道,种出来也卖不出去
    隔天,向老板归期已定,敏惠领着晴儿亲自去感谢向老板的恩情。一段日子的相处,晴儿对向老板倒是十分不舍,直到向老板保证有时间来上京看她,她才重新展露笑颜。前前后后,一声一个“向叔叔”叫的格外亲热。
    敏惠如今寡居,自知该回避一二,亲自谢过向老板,留下晴儿去了隔壁屋里。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晴儿清脆的笑声,嘴角不由自主地也掀起一抹笑。
    晴儿陪着向老板吃了午饭,才依依不舍地从客房出来。
    寒风萧索,大雪如期而至,纷纷扬扬一晚,银装素裹,几乎有些刺眼。外面自然是冷的僵手,可一旦进了屋里,就暖和好似春天一样。
    小玉帮童若瑶脱下披风,香珠便忙过来扶着她坐下,老夫人道:“今儿下雪,外面冷的要命,你怎么这么早就跑来了?”
    放眼望去,顾廷雅姊妹、崔氏抱着铭姐儿、郝氏都来了,却独独不见黄氏。时候不算早,因为青松院和百寿堂距离千禧堂最远,所以基本是其他人都到了,童若瑶和吕氏才会到。
    顾廷雯笑道:“老夫人是体谅二嫂子,怕二嫂子有个什么闪失,她就不能抱孙子了。”
    “如今已经三个多月,张大夫说胎儿稳妥,还叫适当地走走逛逛。让老夫人操心,孙媳觉得很好,好像和以往没什么不同。”
    崔氏笑道:“前头六个月都是这样,满了六个月就会觉得身子愈发沉重,不过张大夫虽说三个月后胎儿稳妥,还是要注意着。”
    童若瑶微笑点点头,旁边吕氏似有些不放心,眉尖微蹙,“岂止前三个月要注意着,从有孕到临产都该注意着才好。若瑶身子骨单薄,如今怀胎三个月,瞧着却愈发清瘦。”
    老夫人也露出担忧的神色来,“不是没什么反应么?可是胃口不好?”
    “哪里,比以前吃的都多,午饭前要吃点心,晚饭前还要吃点心,可到了正餐上,仍旧比往日吃得多呢!”童若瑶说着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小玉她们常说,我的饭量都赶上大男人了。”
    “能吃才好,就怕不能吃!”老夫人放心地笑起来,目光甚是慈爱。
    崔氏笑道:“二嫂子是有福气,当初我怀铭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