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563章

重生孙策-第563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帮助诸葛瑾劝兄弟留下来做官,徐庶可是不惜再次拿出了自己数年不用的杀手锏。
  在徐庶的软磨硬泡之下,向来有主见的诸葛亮,也只能给徐庶这个损友一个面子。无奈的暂时放弃自己的习惯,将自己正看的书籍收拾一番,跟着徐庶走下了假山。
  望着身前得意带路的徐庶,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定要早rì离开这太守府,有这捣乱的徐元直在,连想要安心读本书也成奢望了!
  ;


 第一三七章诸葛瑾的谋划

  转眼间到了太守府的前院,看着府中明显严密起来的卫士。他们那眼光若有若无的瞅着自己,若非是徐庶在侧,只怕就要上来阻拦一番了。
  心知肚明的诸葛亮眼中光芒一闪:“看来如今兄长已对我的去意有所防备,就这样想走只怕未出府门,必定会受到卫士们的阻止。若是想要脱身,那还是要给他们来点计谋才是。
  如今你这元直既然送上门来,那就少不得将你利用一番了。想要看管本少爷,可不是凭着武力就能成功的。最多等往后再次相遇之时,本少爷再向你谢罪就是!嘿嘿!”
  想到不久之后,徐庶被自己耍弄后无法向大哥交待的窘相,诸葛亮险险得意的笑出声来。看了一眼前方带路的徐庶,急忙将笑声咽了回去,摆正了心情跟上了徐庶的脚步。
  府中巡视的卫士们早已得到诸葛瑾的吩咐,对有别驾徐庶相伴的二公子果然只是看上两眼。并没有人上前阻止他们的行动。
  心中各怀所思的两人正要走出太守府前院,却见太守府功曹虞翻匆匆从衙门口进入院门来。
  自从王朗拒官入了舒县群贤阁专心著述之后。功曹虞翻则尊从孙策的要求,依旧留下做着会稽功曹,掌管着会稽郡的律法、刑案、盗贼追剿。是个真正的实权人物。
  生性梗直却精于律法的虞翻,本是会稽郡中的老人,处置起郡中事务也算是得心应手。这两年来对诸葛瑾的助力也是极大。加上与诸葛瑾性情相似。很得诸葛瑾看重。
  对这个从来不轻易宽恕他人错误的功曹大人,就算是在太守府中地位超然的扬州别驾徐庶,也是不愿轻易的冒犯。
  一见虞翻就热情的招呼道:“咦!仲翔兄,恭喜恭喜,恭喜仲翔兄就要高升了!哈哈!不过老兄你为何行色匆匆?可是有何好消息来报!”
  这几日太守府的气氛倒是显得十分的喜气洋洋,因为有许多人都已经直接或是间接得到了消息。会稽郡中的一部分人才,会由太守大人推荐给主公。调任他方升任一方主官。
  而这些人才调走了,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空缺出来。如此的递补下来,许多人的官职也能连带着升上一级半级。身为官场中人。有官升谁又会不开心呢。
  见问话的是徐庶与太守大人的兄弟,虞翻素来正直的脸上,居然也难得带上了一丝的笑容。
  “是元直与二公子啊!你还要来恭喜我。为兄我应当恭喜你才是呢!你这回调出去少不得就是一郡太守之职,我这个‘老朽’很可能不过是个县令。将来还要靠你提携呢!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都是默契的大笑起来。尽管对自己的官职很可能比不过徐庶,诸葛瑾等人,可是身为功曹的虞翻也丝毫不感到失望。
  必竟他们两人是一来就投入了孙策帐下,可以算是孙策真正的亲信。而他自己不过是一个降将的手下,能居于原职且如此迅速就被外派为官,这说明他已经得到了孙策的信任。
  哪怕眼下只是担任个县令,那在官场上也算是相当顺利了。虞翻相信,只要自己在县令之位上做得好。应当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必竟他才三十岁,加之他也算是入了孙策眼中的人才。只要在任上做出些成绩,升官自然不难。前途有望的虞翻心情自然就好。
  “正是有好事来报!昨日回复过公文的上虞县令到了,此刻正在前面堂上求见太守大人!”
  “上虞县令?咦!就是那个顾雍啊!他昨日递上来的公文,今日人就到了。
  呵呵。他来得倒是迅速,看来他也是得到了些好消息!我方才正与太守大人说起他,仲翔兄就请他入内相见吧!我也想见见这个被主公亲自点名的人才,究竟有何神异之处。
  仲翔兄你去请他到书房来,我这就去向太守大人通报!”
  做为特别调派给诸葛瑾的助手,很多事情。身为别驾的徐庶都能代为决断。更不要说只是接见一个下级的官吏了。虞翻更不可能对此有所异议,立即笑着答应,转身请人去了。
  年青的诸葛亮只是平静的跟随在徐庶身后,眼中也闪耀着几分好奇。
  对他来说,与其跟着徐庶漫无目标的出门闲逛,寻找徐庶口中所谓的人才。还不如见见这个已经送到眼前,也算是才名远扬的顾家长子来得更切合实际一些。
  江东顾家,在吴郡也算是一流的世家大户了。对于这样的人才,本就抱着游历求学,结交良友为目的的诸葛亮又怎能错过。
  听到徐庶说顾雍已到,还在书房中的诸葛瑾只是一楞,立即脸上微笑的带着两位兄弟,一起迎到了书房门前。
  这些年听多了主公孙策的传奇行为,消息灵通的诸葛瑾,当然明白能被主公叫出名字的人才的重要性。不论是如今的军师将军郭嘉,还是前将军赵云等人,包括眼前的徐庶。
  凡是曾经被主公点名,四处寻觅的人才,如今看来无不是惊才绝艳之辈。这也就代表了在人才至上的江南军中,这些人的前途无量。
  同样积极寻求上进的诸葛瑾,又怎么可能放过与之交好的机会。按照诸葛瑾的谋划,必然要为自己的诸葛家族,谋划出一个关系良好的官场环境来。
  谁知道将来大家会不会有机会同地为官呢。哪怕如今的顾雍只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县令,诸葛瑾却不会有丝毫的轻视。
  其实更让诸葛瑾更窝心的是,据小道消息说,主公曾几次去信给如今的荆州别驾桓阶。特别叮嘱要关注着自己的二弟孔明,这表明孔明在主公的心中的份量,比起其他人才更为重要。
  这也是诸葛瑾千方百计想要留下二弟,力主他早日进入江南军入仕的原因。
  “谁知道主公今日对二弟的看重,在将来会不会产生变化。这样的青睐能早些兑现,当然是早些才能让人安心!二弟也入了仕途,我这长子对诸葛家的先人也好有个告慰。”


 第一三八章顾雍鲁肃群贤至

  很快,前去衙门办公处所请人的虞翻,带着两个皆是文士打扮的壮年汉子走了进来。不过此时他脸上难得显现的笑容却是越发的灿烂。
  刚刚走诸葛瑾三人面前,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太守大人,想不顾大人此来,还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呢!大人你们定然猜不这惊喜会是谁!哈哈!”
  做为上官的诸葛瑾与徐庶,当然是认识自己手下的县令顾雍。听还有惊喜,都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顾雍身边,那个更加健壮的文士。
  只见一身宽大的文士长裾下,包裹着的却是一具健壮的身体。除了额下的半尺长须外,再不出一点文人的儒雅来。
  这使得诸葛瑾三人不约而同的想:“如若这壮汉换上铠甲,倒是更合他的气质!”
  三人都不由得感有些好奇的打量那人时,顾雍已上前躬身拜道:“下官上虞令顾雍,拜见两位大人!”
  诸葛瑾连忙扶起顾雍道:“元叹兄!免礼,你是主公看重之人,往后咱们尽管平辈论交,以名字兄弟相称即可!只是不知这位兄台相貌过人,又是何方高明呢?”
  心中有数的虞翻在一旁微笑着并不话,却是示意顾雍引荐来人。顾雍虽是直爽之人,却依旧坚持着礼不可废的理念,对着诸葛瑾称呼大人。
  “太守大人,这位乃是前任的东城长鲁肃,鲁子敬!他本是袁术治下属官。自袁术败亡后退隐乡间,保守家乡。他与下官有旧,近rì正我上虞游玩,看望下官。
  正好主公寻的人中有他之名,故而属下冒昧,千方百计的动了子敬一并前来山yīn!还请太守大人见谅属下擅专之罪!”
  只见那身壮硕的鲁肃健步上前,向着前面的三人一礼:“东城鲁肃拜见几位大人!”
  心中惊喜的诸葛瑾与徐庶相望一眼。开怀大笑起来:“哈哈,今rì还真是双喜临门!顾雍顾元叹,鲁肃鲁子敬。这才真是天助我会稽成大功了。
  哈哈!想不这回主公的寻贤令中有名的贤才,都出自我会稽郡。哈哈好,甚好!元叹兄你做的极好!又有何处可责怪!来、来、来。诸位一同入内品茶细谈。”
  屈意结交的诸葛瑾却也不与顾雍客套,最多是各叫各的是。太守府书房中,茶香飘逸。六个年纪差异颇大的男人,在一通热情的寒喧介绍之后,相互间都是颇为欣赏。
  有才智的六位文人,在诸葛瑾早已安排下人准备好茶水的圆桌旁,分宾主坐了下来。
  若是此时孙策在此,必定会感慨一番。此刻这太守府的书房里,却坐下了历史上掌握了天下三分之二权力的人才。吴蜀两国的两位丞相,吴国的两位大将军。
  如果徐庶不是被迫投了曹cāo。只怕也是不会比诸葛亮的地位差多少。又怎会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御史、中郎将。必竟他也是最先投靠刘备,并立下大功的超级人才。
  算是虞翻也是极有才干之人。如果不是脾气过于梗直,一再犯颜直谏,得罪了历史上只喜欢听马屁的孙权,他的成同样不会低于这五人中的任何一位。
  何况如今江南军的律法。在官陈群与庞统的制定下越来越完善。江南军需要的正是他这样能秉公执法的官员。何况了解了他的xìng子,孙策必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法官专才。
  可想而知,这一世的虞翻必然不会是被发配交州,客死异乡的凄凉下场。
  在江东无数大事中活跃非常的鲁肃更不用了,如果不是太过短命,他的成又怎会。
  经过一番简短的交谈与对于时政的议论之后。六人也都熟识起来。对坐的五人中诸葛亮虽然年纪最。更是属于平民的布衣之身。
  可是在四个至少也是县令级的官吏面前,却也是侃侃而谈,毫不怯场。他的话是深有见识,与顾雍等人谈论之下倒也交流甚欢。
  一番jīng辟的论战下来,连带着原本对他只是敷衍应对的顾雍,眼前一亮。
  对诸葛家两兄弟的才能更是高看一眼。当诸葛亮在顾雍的请求之下,谈论了一番自己对江南军内政的见解与分析之后,极为擅长内政的顾雍更是嘴里更是连声惊叹。
  起身离座的向诸葛亮深深躬身一礼道:“诸葛弟果是人中龙凤,见识非凡!方才所言,实在是发人深省,令我等茅塞顿开。俗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若是顾雍将来在内政上有所作为,还要感谢弟今rì之教诲!且先受愚兄一拜!”
  个xìng上同样忠正直爽的顾雍,只是在短短的交谈中,认可了诸葛亮的才学不在自己之下。有志不在年高,有识同样不在年高。
  觉得深有所获的顾雍,却是以半师之礼向十八岁的诸葛亮恭敬的拜了下去。引得诸葛亮急忙起身还礼,俊脸涨红道:“元叹兄长怎能如此,着实折杀弟了!”
  伸手将这个足足大了自己一轮有余的文士长者掺扶起来。心中对顾雍的好感当然也是大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