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562章

重生孙策-第562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是为兄找到了哪一位,而是有位人才自己找上咱们的门来了!哈哈!子瑜你一定想不到,主公所布置下来的人物中,居然有一位是你属下的官吏!”
  “会稽郡中属官?”诸葛瑾心中一动:“元直所言,莫非是素有才名的上虞县令顾雍吗?应该是他,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方能入得主公的慧眼了!唉!”
  “子瑜你果然对属人等的才干,了解甚深,正是此人啊!如今他应已奉命赶来山阴。怕是今日午时就能到达太守府了。
  咱们可要好好招待他一番,这可是主公看重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呢!哈哈!嗯,咱们立下了首功,子瑜为何还要叹息!”
  听到诸葛瑾的一声叹息,徐庶一楞,马上反应过来笑道:“哦,为兄也明白了,你是在为孔明那远大的志向叹息吧!你啊!主公赏识了你,你恨不得连自己的兄弟都卖给主公了!
  哈哈!其实子瑜你根本不用担心。孔明说要去游历一番天下,那是好事!
  至少能让他更多一些阅历,增长一些见识。至于将来如孔明这样的大才之人,还怕爱才如命的主公不重用于他吗?你这个做兄长的还真是操心太多了!”
  “谁说不是呢?”诸葛瑾依然有些苦恼的说道:“我亦知增加阅历对孔明来说是好事,可是主公如今收复了益州,又打下交州。正是急需人才,填补各地郡县的空白官位之时。
  这对于孔明来说也未尝不是个好机会。正如主公提拨我为这会稽太守时所言,实践方出真知。依我的感受来看,在郡守之位上,能掌握的东西远比游学所能得到的更多。
  孔明就算只是任一县之令,以他的才智,所能学到的当不会比我这个愚笨的大哥少!可他偏偏就是要去四方游历,你说这岂不是让人着急吗?
  若是等到将来,他自觉游学的经历够了,只怕大汉早已稳定。再不会有眼下这般如此多的机会。他要做官定然也要参加科举,若是应考的人太多,更可能会是从无品秩的小吏做起。
  如此他要耽误的时候就太过长久,难道要他这个天纵之才在官场上的升迁,还不如我这个才智平庸的兄长吗?那不但是对他才智的埋没,也是对主公命令的敷衍!”
  面对着这个亦师亦友的帮手徐庶,诸葛瑾将困扰了自己数日的一番心思全都倾泄了出来。话里却都是对自己兄弟前途的担心与爱护。
  “哦!子瑜你也不必过于贬低自己,若是你只是平庸之人,主公又怎能将这偌大一个会稽郡交在你手上,就不再过问。不过你所虑倒也有理!这时机一旦错过,再想重来,那就难了啊!”
  只是做为诸葛瑾助手的徐庶,还真没有想到这样长远的事情。但是诸葛瑾一提,他就立即明白了过来。看向诸葛瑾的眼光不由得也有些异样。
  “不是难了,是根本不可能了!”看到徐庶的眼神,诸葛瑾顿时有些没好气的说道:“难道你以为有无敌的江南军镇守的天下,还会再来一次桓灵之乱吗?那根本就不可能!
  你这徐元直,也不用如此看我,你的推荐我早已报了上去。以主公当年对你的重视,这回你少说也能被任命为一郡太守。只可怜我那糊涂的二弟!
  他根本就不知,做官与做学问一样要趁早才有建树!还以为我这个兄长在哄他呢!”。。)


 第一三六章我的路自己走

  》
  两人向来无话不的亲密关系,使诸葛瑾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属于兄弟间的报怨:“你这徐元直,只会在一边看我诸葛家的笑话。难道不知这已是最后一回举荐官员的机会了吗?
  主公的密令中已是写明,这次以后,各地官员的任用只能从科举之中选拔了。
  你难道还想让孔明再回郡中的书院中,再去读上三年书,从头应试不成?其实他只要做过一任官,再去游历那也不迟啊!至少可以解决必须应考才能做官的麻烦。
  可惜豫章太远,我昨rì写给叔叔的急信,怕是还要数rì才能回来!也不知这子还能在郡中呆几rì!怕他眼下会一声不吭的给我这个兄长,来个不辞而别了!”
  气愤难平的诸葛瑾完,却是反而用一双炯炯的眼睛,看向了正沾沾自喜的徐庶。其中的意图十分明显:“你的前途我这个太守已经为你安排妥当,我家兄弟的前途,你这个同样是做兄长的也得出份力了!”
  向来聪明绝顶的徐庶,哪里会不明白诸葛瑾眼中的含义,脸上灿烂的笑容立马转变成无奈的苦笑。
  可怜兮兮的道:“得了,知道又是我这个苦命人的差事,难道是我徐庶上辈子欠了你们诸葛家两兄弟的吗?唉!整rì里被你们差遣,真是命苦啊!
  你这个亲大哥的话都无用。偏还要让我去劝服你家的老二。你又不是不知,碰你那二弟,我少不得又要碰一头的钉子!我好悲啊!”
  “哈哈!”听徐庶愿意出面帮忙自己服难劝的二弟,诸葛瑾那一张假装肃然的马脸,哪里还绷得住片刻。
  立即爽快大笑道:“好,好,我知道元直兄是个文士中的好汉。对兄弟们最是侠肝义胆。最能救人与水火之中!你放心,徐兄所为我诸葛瑾都明白的很,向来都记在心中。
  此次你若是能帮我诸葛家这个大忙。元直你将永远是我诸葛家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兄弟!哈哈!”
  “你算了吧!别给我带上如此大的高帽了!”
  徐庶有些有气无力的回答道:“我是你诸葛家最能干的奴隶还差不多!先好,我是尽力而为。至于能否劝动孔明入仕,我也没有丝毫的把握!
  你当也自知你这二弟生相温和,可不是个听劝的主,他定下的事可少有人能改变他的决定!不过若是错过了此次机会,倒也着实可惜!我也抱着在他面前碰个头破血流的结果,姑且一试了。”
  面对徐庶的苦脸,诸葛瑾也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唉,元直兄长能尽力一试,至少要比没有人劝他这头犟牛要好!”
  在徐庶还在向诸葛瑾悲叹自己命运的同时,在山yīn城门外的官府告示栏里。张贴了一张崭新的悬赏通告。上面所写的是一则难得一见的寻人启事。
  其中的内容是,只要有人能向太守府报告一个名叫步骘、步子山的人的下落。并且能通过线索此人,能从太守府里领取百斛粮食,或者是相等价值的银钱。
  奖赏虽然不是特别高,但只是动动嘴皮。出卖一条消息。能得一家四口吃上三年的粮食,还是有很多人对之感兴趣的。
  告示栏前,已经围的人山人海的百姓们,议论纷纷的谈论着,交流着彼此的信息。
  》这事未免太便宜了!”
  “你这家伙,这是太守府的公示栏,没有人敢在上面乱贴告示的。再你没看那边还有公差在巡视吗?要是假的,他们早将它扯下了!”
  “再上面还有太守大人所盖的官印呢!难道还有人胆敢仿制太守大人的印信不成!哼!那才真是老寿星上吊,活腻味了!”
  “是,能贴在这上面,那明此事是真实的。想想太守府里的告示贴出来的,还从来不曾不兑现的!可惜我不认得这个叫步骘的,不然,这一年我全家都不用辛苦的种田了。”
  “是啊!是啊,此次的悬赏足有百斛之多呢!是不知道这回谁会如此好运,能这个叫步骘的家伙了!”
  “大伙平rì里有空闲之时,也可随处去打听一番。不得那位好运,这百斛粮食平白了自家粮仓里了!哈哈”
  “咦!大家是否这个步骘是得罪了太守府的人,在这里发布告要他报仇哇!”
  “没见识的家伙,太守府里能人众多,真要是有人敢得罪太守大人,早被拿下处置了。再真要是犯法之人,那也是发海捕文书,不会是在此发什么寻人启事了!”
  议论纷纷的众人,却没有注意人群的外围。站着一身量高大,一脸英气勃勃的壮硕青年,正仔细的听着众人的谈论与对太守府寻人意图的猜测。
  终于听清是怎么回事的青年,有些惊疑的低声自语道:“太守府寻子山兄?可是子山兄虽是确有才干,如今不过是一个寒门穷子。每rì还在地里忙着卖他的西瓜呢。
  难道真是有谁想要对付子山兄弟吗?要不是每rì在瓜园里实在气闷的紧,我才丢下了一切,跑出来散心,还看不这条告示呢!不行,我要马上回去告诉子山兄。
  不论这太守府悬赏他是福是祸,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再还有娇弱的步家妹在,可不能让差役人等突然惊吓着她!”
  想定了的青年,再不想去城中玩耍,转身离开城门前,向着自己的来路快步走了回去。
  太守府的后院里,一个身高足有八尺,却是神情淡雅的英俊少年。正悠闲的坐在花园假山的凉亭里,在新chūn时节温暖和熙的阳光下,认真的看着手中崭新的书卷。
  一副浓眉衬着他如黑sè宝石般的眼睛,显得格外有神。白净的脸sè,表示出他是个出身富贵公子。当然若不是公子爷,也没有这个闲心一早上的在这里看新书。
  安静的后院里,造型优美的凉亭中,白衣胜雪的少年全心沉醉在自己书本的世界里。一副英俊少年早读的画面,却显得如此的合谐。
  正当少年看得入神之时,一个豪爽的声音却不合时宜的响起:“哈哈!孔明,为兄知道你会躲在这里看你那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得了,今rì咱们不读书,去帮你大哥寻人!
  若是能寻访一位才子,那奖赏可是有百斛粮食之多,够你这个饭量的大才子吃上十年了!
  再,你整rì里知道读书,也应当出门活动下手脚!不然真会变成如主公所的成了一个书呆子了!”
  被从自己的每天养成习惯的专心读书状态中惊醒,少年被浓墨画了一道般的眉头,顿时紧紧的皱在了一起。有些不悦的抬头,静静的望着迅速走近的徐庶。
  那冷清却充满智慧的眼神,顿时让正咧嘴而笑的徐庶惊了一跳,险些一脚踏空,从假山上摔回下去。了解少年表情的徐庶,知道打扰了这师弟兼好友的读书,这回他是真的生气了。
  要是不让他马上解气,自己接下来可是会倒霉不止。
  眼珠一转之下,连忙腆下脸陪笑道:“哦!孔明,你可是将来要当丞相的大才子,可不能与我这个郡守级数的下官计较什么。莫生气,莫生气,生气变痴呆!
  再,今rì为兄也是难得有闲。又受你兄长之托,带你这郡中四处转转。看看你两位兄长这两年来辛苦的成果,看看与你上回来此时有何变化!好不好,大才子可一定要赏脸啊!”
  看着徐庶一脸的低三下四,诸葛亮板的一张俊脸再也绷不住,不由得失声笑了起来。对于徐庶这个浪子的三分表演,三分求饶的,他永远没有办法与他认真计较。
  笑过之后,只能摇头无奈的道:“元直,唉!你这个无赖啊!知道吃吗?算是要去城中游玩,你也不必来得如此早啊!你又不是不知弟的习惯,等我读完书再去不迟!”
  见诸葛亮眉头终于展开,徐庶知道自己装丑解困的办法又凑效了。从第一次对上孔明开始徐庶明白,自己这一招,对别人未必有用。偏偏对付侍人严谨的孔明,却是百试百灵。
  为了帮助诸葛瑾劝兄弟留下来做官,徐庶可是不惜再次拿出了自己数年不用的杀手锏。
  在徐庶的软磨硬泡之下,向来有主见的诸葛亮,也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