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282章

盛唐风月-第282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姻亲了;崔承训丨最关切的是杜士仪此次遭贬的事;一来二去还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外间的动静就被人报了上来。
    尽管今ri是崔家下聘的大ri子;可崔承训知!道;天子宣召比什么都重要;更不要说兴许还关乎杜士仪的前程命运。因而;他立刻站起身来;满脸凝重地说道:“杜十九郎;此处的事情有我即可;你立时入宫去吧君前容不得半点失误;你千万小心”
    “那就容我失礼了”
    这会儿宫中来人;杜士仪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因为自己一个遭贬之人的动静实在太大。然而;他也是被这一次的突发事件逼得不得不豁出去赌一赌;否则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而;他向崔承训丨拱了拱手后就立时出了正堂。他也不忙着先去见那宣见的宦官;而是紧赶着回房换上官服;这才来到了前院。
    甫一照面;他便立时认出;此时此刻前来宣召自己入宫面圣的这个宦官;依稀竟有几分面熟。微微一沉吟;他便笑了起来。竟是当ri探花筵时之人
    “李静忠;原来是你。”
    见杜士仪还认得出自己;李静忠目光闪烁;却只是微微颔首没有说话;等到杜士仪身边随从牵来了马;他待其上马后;自己也跃上了马背。直到进了洛阳宫;刚刚两个随从都垂手退下;他引着杜士仪一路往宣政殿方向行去;觑着四下人都离得远;这才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杜郎君;陛下今天心绪很不好;还请你千万小心些。惠妃让奴婢捎话给杜郎君;多谢杜郎君能够为楚国公说一句公道话。”
    上次这李静忠在探花筵上陪侍自己;就曾经坦陈是武惠妃的人;如今又提醒了这么一句;更代武惠妃致谢;杜士仪顿时暗自苦笑。他如今在朝中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原本根本不想卷入后妃之争中。倘若不是蓝田县主之案他恶了王皇后;此次张嘉贞又明显公报私仇;单单姜皎党羽就陷进去多人不说;更是以杖刑上公卿;他还不至于胆大到封还制书的地步。如今武惠妃这空口白话的感激;对他来说并不能解燃眉之急
    接下来这一关能否安然度过;便是生死荣辱两重天
    心中豁出去的他踏入宣政殿之际;已是把所有顾虑都排遣一空;换上了一张从容镇定的面孔。作为常朝以及朝会之后接见大臣的地方;自然是空旷宽阔;人少时更有一种冷寂寥落的滋味;此时此刻御座上的天子沉着一张脸;左右内侍宦官无不是低垂着头;仿佛连呼吸都摒止了一般;那气氛何止凝肃在这种僵硬得仿佛连空气流动都为之停止的环境中;他不禁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压力。
    “杜士仪;你很好。”李隆基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可第一句话便是语带双关;紧跟着又哂然冷笑道;“你从门下省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结果官民送行;又是紧赶着嫁妹;看着你这大张旗鼓的架势;恐怕别人还以为你不是贬斥;而是荣升一般”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和崔十一郎是同门师兄弟;交情莫逆;因而去岁他丧服期满后;臣就已经为幼妹十三娘和清河崔氏口头定下了婚姻之约;崔十一郎河南府明经科解送之后;便行完婚。前几ri他得了解送出场回来后;得知臣即将前往衡州上任;崔家知道十三娘只有臣这唯一一个至亲兄长;所以方才打算立时完婚。臣本不想委屈了妹妹;可却拗不过他们;因而所能做的不过倾其所有置办嫁妆而已。毕竟如今一别;不知多久方才能够相见。”
    李隆基已经让人去打探过;所奏都是崔家聘礼如何丰厚;杜家置办嫁妆如何豪气;再有就是给杜士仪送程仪的里头有多少达官显贵豪门世家;可此时杜士仪的回答也着实中肯。而短短一两ri;上书为杜士仪求情的官员就已经有十数人;他的怒火历经几ri;也已经渐渐平复了许多;当初没想过的那些关节;眼下却已经另有考量。
    “至于陛下说臣大张旗鼓;犹如荣升;臣不敢苟同;虽贬犹门庭若市;其如公心民意也。臣封还制书;乃是身为谏官的职责。陛下不以臣微末;自万年尉半岁有余便超迁左拾遗;臣铭感五内律者;纲也;此次楚国公之案付中书门下究其状;然未得人证物证诸多实据;便奏其罪断其刑;民间非议本就不少。更何况纵得其罪;其刑亦当依律而行。楚国公昔ri煊赫;今朝得罪;明正典刑方才昭显陛下之明。中书门下不以常刑断罪;而责以非刑;臣身为谏官;自应不当则谏”
    李隆基尚未说话;原本静悄悄的大殿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好一个不当则谏然则杜士仪;你扪心自问;就真的并无分毫私心?昔ri你能得京兆府解头;楚国公姜家便曾经在县试府试一再打过招呼;姜皎之子姜度更屡次出入你之门庭;安知你不是以私谊废公事?”
    这是张嘉贞的声音?真真没想到;今ri李隆基这天子竟不止召见自己;还有一个中书令张嘉贞在;而且堂堂宰相藏着听壁角;君臣二人着实还真是想得出来
    窥见李隆基并没有多少表情变化;杜士仪便大胆地往声音来处看去。却只见张嘉贞从大殿上一根廊柱后大步走了过来;随即看也不看他一眼;径直越过后深深向天子施礼道:“陛下;杜士仪不但妄议国事;而且分明因私废公”
    能够和宰相当面打擂台;杜士仪何止提起了七分jing神。他也顾不上自己和张嘉贞之前的品级资历无不差着十万八千里;当即朗声说道:“昔ri夫子曾赞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祁黄羊可谓公矣;。举贤如此;断事同样如此;不分亲仇;只论对错臣闻古语云刑不上大夫;何也?因士大夫近于君;所以养廉耻。故士可杀不可辱;何况楚国公昔乃近臣?张相国为宰相之尊;领旨断事之际却不思律法;不近人情;只求杀一儆百;众所战栗;莫非这便不是因私废公?”
    张嘉贞为宰相之后素来说一不二;哪怕资历年纪全都比他更长的源乾曜尚且不放在眼中;哪里瞧得起杜士仪这初出茅庐的ru臭小儿?然而;此刻对方面对他这指斥;不慌不忙;反倒把同样的因私废公四个字砸了回来;他登时气得几乎吐血。
    可就在这时候;外间却还偏偏传来了一个通报声:“陛下;开府仪同三司宋憬;门下省侍中源乾曜求见。”
    李隆基见杜士仪竟然敢和张嘉贞公然质辩;还把张嘉贞说得面红耳赤;他不禁挑了挑眉;此刻听到宋憬和源乾曜都来了;他方才淡淡地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一听到宋憬和源乾曜竟是来了;杜士仪登时心头大振;面上却露出了讶异的表情。他封还制书之前没见过宋憬;封还制书之后也没有见过宋憬;再加上这位赫赫有名的铁面宰相素来无人敢疑其私至于源乾曜;他可一贯没怎么指望这个老好人果然;当他用眼角余光瞥见宋憬和源乾曜入殿后从自己身侧走过;继而来到和张嘉贞平齐的地方站定之后;双双行礼拜见。
    当次之际;面sè肃然的宋憬当先开口说道:“陛下;臣听闻就在昨ri;楚国公姜皎已经决杖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直谏的艺术
    这还真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杜士仪从前领教过宋憬这般xing格;可此时此刻见宋憬面君之际依旧如此;他不禁叹为观止。再悄悄打量张嘉贞和源乾曜时;他便发现这两人一个满脸始料不及;一个则是老神在在;一下子分出了某种程度上的高下来。至于御座上的天子;他固然不能在这种时刻直接行注目礼;可他站着的位置就靠后;前头有三位宰相级别的大佬扛着;少不得迅速瞥了一眼;待发现李隆基脸上委实有些不自在;他的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
    见天子并不回答;宋憬却又沉声道:“姜皎之罪;中书门下虽已经细究定罪;陛下业已圣裁;然按律严惩也好;按情宽大也罢;既然由门下省过;杜士仪身为左拾遗;上封劝谏属应当。中书令所言妄议国事四个字;有违当年置左右拾遗补阙的意
    正如拾遗补阙之名;此等谏官;就是为陛下拾遗补阙。便犹如御史奏事;不因言治罪;是为恤言官;而拾遗补阙封还;不因谏加罪;是为重谏官倘若谏官身为天子近臣;尚且不能议国事;那朝堂百官天下诸官;还有谁能议国事?”
    宋憬的年纪只比张嘉贞年长两岁;却还比源乾曜小一岁;可他是当年武后尚且嘉赏的大臣;早在睿宗之初便以不到五十的年纪官拜宰相;再加上他是出了名的廷诤第一;此刻张嘉贞固然给噎得心头大怒;却不敢立时三刻出来争辩。
    而他这犹疑;却是让宋憬气势一时更甚。他长揖之后再次踏上前一步;郑重其事地道:“臣从前便曾经因姜皎权宠太甚;谏劝过陛下;请稍加抑损;以免太过;陛下从谏如流;因而一时姜氏富贵安闲。而如今姜皎之案朝野沸沸扬扬;不在措置;而在中书门下领旨断罪不辨公私;陷陛下于情理两难
    若有罪;以姜皎之微功;或死或流;官民皆能见陛下公心;王侯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必定罪笞辱;而使官民言谈之间;常涉陛下与姜皎私谊?陛下一国之君;大唐天子;国器之重;姜皎既位居秘书监;既非闲人;何来私谊?此其一也。”
    这还只是其一
    杜士仪听到宋憬三言两语;已经把整件事情都归在了中书门下;实则是真正主导此事的张嘉贞身上;而对方气得面红脖子粗;却还只能暂时忍着;他心中顿时钦服更甚。他瞥了一眼依旧沉吟不语;眼神却有些不同变化的源乾曜;自然更加专注地打算听宋憬接下来些什么。
    “其二;姜皎及其弟乃至于有涉此事的官员或流或贬;此固然快刀斩乱麻。可妄言者不止官场;更有民间不明就里的寻常百姓。姜皎妄谈休咎;虽殿堂行杖;可于民间来却又是多了一桩谈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常喜家长里短;若要抚民;但使其恢复原的生活即可。
    臣听尚书省今ri刚刚令河南府;将此前于东都一时蔚为流行的马球赛暂时严禁?既是前时以陛下观瞻决胜赛为名;令官民趋之若鹜;今陡然严禁;岂不是让人生疑?如今不借着这机会;让百姓有其他更津津乐道的事;反而剥夺百姓少有的乐趣;这岂不是因噎废食?”
    马球赛被陡然勒令停办的事;就这么被宋憬一下子揭了出来;杜士仪即便此刻才知情;已经完全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这等小事;李隆基显然并不知情;皱了皱眉后便不悦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姜四郎窦十郎崔十一郎三个把马球赛办得好好的;朕还听其中多有身杰出之士;缘何突然就停了?”
    陡然之间转到了这么一个话题;就连源乾曜都有些意外。见张嘉贞竟有些狼狈;他便恭恭敬敬地道:“回禀陛下;仿佛是尚书省觉得此等三教九流齐聚东都;很容易惹出事情来”
    “朕记得窦十郎对朕过;所有参赛的人若非东都洛阳地人;便有各地官给过所公验;验明无误方才给参赛堪合;临场仍需再验。”李隆基一下子就想到了三个主办人之一的姜度如今已经成了犯官之子;面sè陡然之间一沉;心绪不知怎的便为之大坏;竟是冷冷道;“朕当ri金口玉言答允了他们;若是这项赛事办得好;ri后决出最终两队之际;朕会亲自临场观一场龙争虎斗。尚书省ri理万机;竟有空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张嘉贞知道崔泰之也不满意侄儿崔俭玄不务正业;因而方才授意崔泰之让河南府叫停这一项赛事;可谁曾想宋憬吃饱了撑着;竟是连这一条都奏到了御前。
    此时此刻;要杜士仪和宋憬没有眉来眼的关系;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信事到如今;他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能掣出了王守一私底下对他透露的最大的一项砝码。
    “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