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312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312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郡大小将军来到府衙前厅,偷偷的谈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一会儿,曹休带着两个儿子曹篡、曹肇来到前厅。

看到一众将官全部到齐,曹休说道:“我军山阳一部被敌军所破,尽失粮草数百石。今我兖州粮仓三去其一,实为汉军可恶。我军大将张凌被汉军所斩杀,使我军再次蒙羞。不知诸位将军可有对策?”

主簿张承出列说道:“将军,老夫不是为了之子张凌之死,才出此言。老夫以为将军当起兵攻打汉军*城。此时*城守军尚在山阳,劳军动远而不及也!”

张承,张范弟,张凌叔父,官拜兖州郡府主簿。

旁边一位将军接话问道:“汉朝军队难道只有*城一支不成?汉军都护使薛立怕是你们都知道此人的厉害吧!”

曹休等人一同望去,见是司马胡奋。

曹篡不悦的说道:“薛立又如何?难道胡将军不怕灭了自己的士气?”

胡奋丝毫没有把曹篡的不悦看在眼中,自顾自的说道:“少将军所言差矣。末将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汉军在济阴陈兵近两万余,陈留更有大军近十万,整个兖州地境汉军兵马不下十二万人马呀!”

“胡将军莫要涨他人的威风,灭了我们自己的锐气!末将愿领大军一万,夺了*城,一报山阳之仇。”张承身后走出一将,打断了胡奋的话,请战说道。

原来是张承的儿子,张戬,官拜奋武将军。

见有人请战,诸将纷纷上前请令,只有胡奋在那里原地不动。

曹休把手一挥,示意诸将安静,随后说道:“既然如此,某便兵发*城,然后直至济阴;另外,使兵两万奔山阳,截击山阳敌军。不知汝等以为何?”

闻听此言,张承心中大尉,这是给自己侄子报仇的好机会呀!

他赶忙示意儿子张戬上前请令。

正所谓父子同心。张戬一看父亲的模样便知道了他的意思,上前一步,言道:“将军,末将愿引兵攻打山阳。一来为我军夺回粮草,二来某要替兄长报仇雪恨!”

曹休点点头,说道:“也好,某便许两万兵马给你们父子。”

“多谢将军。”张戬、张承接过令牌,下去准备。

曹休又使巨野王曹林守东郡;又以州太、石苞、唐咨、胡奋、王佐、张存、胡绍、胡篡等人为副将,点起大军六万进攻*城。

曹林,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昂分封诸弟之一。本来巨野是他的封地,但是因为那里与汉朝搭边,时常发生摩擦,所以他搬到了东郡来居住。

居住在东郡的还有陈留恭王曹骏。曹骏,曹操与秦夫人所生,曹昂分封诸弟之一。陈留失守后,逃往东郡居住。

曹休兵发*城,薛立是否有所准备?接下来的故事又将如何?还请诸位继续往下看……

第409章*城前李苏落败,骗曹休马良归营

第409章*城前李苏落败,骗曹休马良归营

济阴城府衙后厅中,劲骑将军马良正在与游骑将军董奎、参骑将军李扬二人商议什么时候出兵,探讨着都护使薛立军令中的意图。

原来薛立给他们下达的军令中这样写道:“东郡兵出,袭*城,汝等尽起济阴之兵以敌之。某不求你等以少胜多,但你等务必阻击东郡之兵两日以上。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切记切记!”

董奎问马良道:“将军,都督这是什么意思呀?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其他战事是指得哪些呀?”

马良也有些捉摸不透,但是马良有这样一个好处,对上司的命令从无折扣的执行。现下想不清楚,他将文书收好,放于怀中,沉声说道:“有何好推测的?我等只管阻击东郡之兵便是!放出去的鹰扬探马可有回报?”

李扬抬头说道:“探马回报说:‘我军卫显、卫烈两个独立团已经攻下了山阳。’只是还没有东郡曹休的消息!”

已经攻下山阳了!真的好快呀!怕是曹休要出兵了。

他手拈胡须,微微一笑,说道:“怕是鹰扬探马正在赶回的路上吧!此刻曹休应该已经整兵欲出了!”

果不其然,半刻钟后一名探马飞奔入内,一路高喊:“报!启禀将军,东郡曹休引兵数万欲取*城!”

得到信报,马良对着自己的两员副将一笑,说道:“怎么样?曹文烈出兵了吧?想必我们的兵马也完成了集合,走,出兵会一会这位曹操的养子!”

马良,马谡的四哥。人常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意思是说马家兄弟五人(前文书讲过他们四人的字都有一个常字,故称为五常。就像司马懿兄弟八人一样,字中都有一个达字,人称为司马八达。)之中,长有白眉的人便是马良,而且五人之中又以马良最有才华。少年时,马良不喜舞刀弄枪,后来入了文武学院,受到了皇家教育转变了思想,从师陈枪学习了枪法。

济阴城中驻兵一万七千人,郡府内的衙役也是整编五百二十人。

马良使人请来济阴郡太守王大人,把都护使的军令向其说明,又嘱咐其把城中的百姓们组织起来,做好紧急守城的准备。

王大人知道这是要带着全部驻军出征了,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安顿好王大人,马良便与董奎、李扬二人引兵出发。

东郡城外,魏国大将军曹休一身披挂,身后披着赤红色的披风,马鞍桥得胜钩上悬挂着他的兵刃玄天斧钺。

在他身后则是副将州太、石苞、唐咨、胡奋、王佐、张存、胡昭、胡篡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曹篡、曹肇。他们一个个身着重铠,持枪握刀,战意浓浓、杀气冲冲。

在曹休马前送行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巨野王曹林、陈留恭王曹骏二人。

曹休对二人言道:“二位王弟,城中兵马足够守护城池,若是敌军来袭,切记紧闭城门,不得擅自出战!为兄此番出兵志在必得,后方粮草还有劳你二人筹集!”

“兄长尽管放心,粮草之事我二人定然用心筹办!”曹林赶紧说道。

曹休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遂接过侍卫手上的丝缰,翻身上马,向二人一稽首,说道:“城中之事便交与二位王弟,某去也!”

言毕,他拨马回头,扬鞭纵马而去。

后面数万兵将紧随而去。

区区百里之地,对于急速行军的曹休大军也不过两个时辰多的路程。

忽然,前方大军停止了前进。

位于中军的曹休不知缘由,遂欲使副将州太前去查看,却见前面奔来一名士兵。

那士兵来到曹休近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倒,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出现汉军兵马拦住去路。安远将军(唐咨)正在与之交战。”

什么?汉军兵马?不是*城汉军已经攻打山阳去了吗?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他问道:“有多少汉军?”

“所见敌军不多,当不过两三千人。只是他们在大道之上结下营寨,修建了工事,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士兵回禀道。

什么?

曹休再次大吃一惊,转头对曹篡、曹肇二人说道:“你二人在这里留守军中,为父带诸将前去观看一番。”

言毕,他便带着一众副将赶往前阵。

原来,马良等人走近路直接来到这里,结下营寨,立起工事,专门在这里等待曹休大军的到来。

马良早已派探马了解清楚了曹休的兵马人数和进攻路线,所以采取了这种拦截的方法。不然,以区区不足两万兵马要拦截六万多人的曹休所部,无疑以卵击石。

直到唐咨引领前部兵马来到马良大营五里之外,马良才派遣一团团副将李苏引两营将士拦截。

唐咨向曹休请了先锋一职,引领精兵四千为前部。一路上可谓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的道路连个小坑都没有。美得这厮骑在马上哼着小曲:“儿呀呜喂呀……妹妹陪伴呀……”

正唱的起劲儿,忽然前面一阵马打鸾铃的声响,前方出现一哨兵马,为首一员身穿锁子甲的大将手提三尖刀拦住去路。

唐咨只得勒住战马,连声吆喝:“吁!吁!……”

拦路之人正是马良部曲一团的团副将李苏。

李苏用三尖刀一指唐咨,厉声喝道:“汝是何人?无故犯我边境?速速报上名来!”

唐咨稳住战马,倒提长枪,答道:“某乃大魏国安远将军唐咨是也!你国*城卫烈谋夺了我山阳县,今某来取*城有何不可?汝可是卫烈?”

李苏嘴角上翘,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指着唐咨骂道:“果然卑鄙小人的行径,与你家主子一样的嘴脸!明知卫将军此时在山阳不及回援*城,竟然有此一问!告诉你,某乃济阴劲骑旅第一雄步团的团副将李苏是也!看刀!”

言毕,李苏挥刀便砍。

唐咨可不是善茬,摆枪相迎,便与李苏站在一起。

这一交手,李苏可就开始盘算开了。

咋回事呀?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这两人一交手,李苏就发现唐咨这柄枪可不是吃素的,深处鬼谋,疾似闪电、快若流星。自己就是提起一百一的精神头,加上一百二十个小心也怕是终究难逃他这快枪的攻击。

但是已经交手,他只得硬着头皮与唐咨打了。

苦于招架的他心中这个懊悔:刚才请战之时,自己狂妄自大,硬是抢先了二团团练将军汪显。这下可好了,情等着出丑吧!

眼看着唐咨那柄大枪一枪快似一枪的朝着他的要害攻来,他疲于招架,手中的三尖刀护得了上身,漏了下腿。

“噗嗤”“噗嗤”接连两枪刺中了大腿。

“哎呀!”他大叫一声,拨马便往回跑。

就在此时,后面阵营中冲出一骑,边跑边喊:“呀呔!魏军的将领莫要欺人太甚!某马良来也!”

让过李苏,马良迎上唐咨。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却见两条大枪上下飞翻,红缨枪犹如朱雀翔天伴云舞;黑鬃枪乍似乌龙起云烟。真所谓将遇良才,尽施展;棋逢对手,显神通。

有人要问了,马良不是派李苏来迎敌,他怎么出来了?

其实,马良在营中一直在瞭望台上观看着这边的动静,因为离得远,又派了探马前来打探消息。当得知来人乃是魏国的安远将军唐咨,他大吃一惊。

唐咨此人据说枪法出众,曾经与李典、于禁有得一拼。李苏区区一个副将怕不是人家的对手呀!

他简单交代了董奎、李扬几句,便带着护卫营出城,正好赶上李苏受伤败退。

他和唐咨很快就打了五十余回合,仍不分胜负。

曹休带着一众副将来到阵前,询问唐咨麾下的士兵:“与唐将军交手的那个汉将是哪个?”

“回禀大将军,那人乃是自称马良!”唐咨麾下的一名牙门将回答道。

马良?怎么这么熟悉呀?

曹休与马良曾经交过手,但是一时间忘记了,虽然感觉熟悉却没有记起来,随口喃喃的念叨着:“马良?马良?”

副将胡奋在旁说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人乃是荆襄马家的白眉马良马季常是也!传言此人自幼好习儒学,厌倦武功;十四岁遂兄长入成都汉朝文武学院学习,不知为何又喜欢上舞刀弄枪。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师从十二器将中的枪将军陈枪,学得一身好武艺。”

曹休点点头说道:“怪不得枪法如此精妙,唐将军在我军中数一数二,其竟可与之不相上下!”

曹休发自肺腑的对马良称赞不已。

州太在一侧问道:“大将军,似他们这么打下去,何时才能给攻打*城?不如,我们一起上去将那马良斩杀,趁势破了他们的营寨!”

曹休为人颇为刚愎自用,哪里会听得进去这样的话语!

冷哼一声,假装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