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311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311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抽准机会,拨马便逃。

彭勇岂肯放他归去,勒住马,摘弓搭箭,朝着张凌的后背就是一箭。

这一箭本是要射张凌后心,马儿奔跑的路上有士卒拦路,躲开了一些,狠狠的刺入了张凌的左臂。

张凌“哎呀”一声,伏在马上,那是落荒而逃。

卫显一看,敌军逃跑了。

他一挥兵刃,策马追了下去,紧跟在彭勇身后,朝着敌军掩杀过去。

猛然,他抬头发现山阳城上竟然挂起白旗,心中大悦,遂高声喝道:“儿郎们,加把劲儿!山阳城上已经挂起白旗,敌军已经失去后援,杀!”

“杀!”“杀!”“杀!”

数千人同事高声喊道,

卫显、彭勇二人带队追杀十余里,斩杀敌军数百人,俘虏五百余人。

再说引兵来到城前,张凌高声喊叫张同、王冬。

却见王冬从城上将张同的首级丢了下来,接着听见王冬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汝久在山阳,为官为霸,享尽山珍海味,受用妙龄女子,其罪行罄竹难书也!今汉天子大军来到,某当献城归汉。你等不投降更待何时?”

冠冕堂皇的话,老子也会将。你他妈的不就是投靠了汉人,以后替汉人做事吗?

张凌虽然草包,但是还是比较好面子的。这一被王冬揭短,他哪里肯饶恕王冬,气的哇哇连叫,已经处于暴走的边远。

他指着王冬,厉声说道:“小子,你等着,山水轮流转,明年早我家!待到鲤鱼翻身时,便是升龙霸天日。儿郎们,我们走!”

然而,此时他已经走不了了。

只见卫显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他们团团包围,彭勇从卫显身后出来,以大刀对准张凌,厉声喝道:“呀呔!汝倒是跑呀!”

张凌背靠着城墙,心中犹豫:战?打不过。降?新都还有父母和妻儿。

就在他犹豫的这一刻,城上的王冬引弓搭箭对准他的后心就是一箭。

“哎呀!”一声,张凌回过头来,指着王冬,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瞪圆的眼睛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而身躯却缓缓的倒下了。

千余士兵见主帅阵亡,又看到有些人已经投降了汉军,纷纷扔下武器,伏地投降了。

王冬在城上看的清楚,急忙使人打开城门,放了卫显等人入城。

卫显表王冬献城之功,遂作书一封,使人即刻带着书信赶往陈留去见都护使薛立。

王冬又向卫显献计:“将军,某有兄弟唤作王忠,乃是此地副将。今引兵前去拦截*城兵马,某愿为将军说服其来归!”

“如此甚好!若是你能够说其来归,此县父母官非汝莫属了!”卫显闻言甚是高兴。

王冬遂领了十余名家丁,出门寻王忠去了。

王忠兵败,仅仅带着数百人逃离战场,一路朝着山阳败退下来。

行至半路,他看见长兄王冬带着十余名家丁朝着这个方向而来。赶忙策马朝着王冬迎来,他问道:“兄长何故到此?”

王冬一看王忠这模样就知道这是被人家打败了呀!看来汉军的实力果然非同小可呀,如此情况正是劝说的好机会!

打定主意,王冬说道:“为兄已经献了山阳城,正欲前往说服你归汉而已!”尽言直说,他连一个婉言的机会已没有给,直言了当的说出来自己的目的。

“啊!?兄长,你……!”王忠瞪着眼睛,质问王冬。

王冬把脸色往下一沉,厉声说道:“我王家本是商人,家眷、买卖全部在山阳城内。一旦山阳遭受战乱,岂不殃及池鱼?而那张凌常年以来以强凌弱,乒我等,你还没有受够吗?”

听着兄长的话,王忠把头低了下来。

王冬一看,有戏。

他接着说道:“那汉军将军已经答应帮我谋得一官半职,你我兄弟亦可一同为官,何乐而不为呢?”

王忠看了看兄长,点点头说道:“好吧!”

而此时,后面的卫烈大军追赶了过来……

第408章起暗道王忠献粮,失粮仓曹休麓兵

第408章起暗道王忠献粮,失粮仓曹休麓兵

王忠遥遥望见后面追赶而来的卫烈大军,沉声问道:“兄长,虽然卫显知道你来劝慰小弟,可是这些家伙不知道呀!他们追将上来,我等当如何才是?”

王冬哈哈一笑,示意王忠等人稍安勿躁,拨马来拦卫烈大军。

从远处看到王忠等人,卫烈大喜,正欲引兵来擒拿王忠,却见一骑飞奔而来。

卫烈心中纳闷,遂使兵马停止前进。

团副将卫明引亲卫上前拦住,沉声问道:“来者何人?”

王冬一看十来人将自己围住,慌忙稽首说道:“这位将军,小人王冬乃是卫显将军派遣前来说服王忠的。小人这厢有礼了!”

卫明瞪着眼睛看着王冬,问道:“卫显将军?难道他已经取了山阳不成?汝与王忠又是什么关系?”

“将军有所不知,小人乃是山阳城的商人。今日卫将军兴兵讨伐赃官张凌兄弟(张凌、张同乃是堂兄弟),小人开城迎了将军入城。至于王忠么,他是我的堂兄弟。”王冬谄媚的笑着说道。

卫明对他那一脸谄笑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冷冷的用鼻子一哼,遂使亲卫以枪逼着押到卫烈近前。

“大哥,此人说是山阳城的商人。他江城献给了卫显,又前来劝说王忠投诚。不知道是真是假,还请大哥亲自过问。”卫明将王冬带到卫烈面前,说道。

卫烈看着王冬,问道:“汝可有卫显将军的引信物件?”

王冬慌忙从怀中拿出一纸书信递给身旁的士兵。

接过书信,卫烈仔细观看,不住的点头,口中亦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个臭小子,还是让他占了先机,这次倒是输给了他!”

看罢书信,他使卫明将王冬放开,笑着对王冬赔礼说道:“王先生,麾下兄弟多有得罪,还望见谅。不知王忠将军可愿向否?”

王冬赶紧还礼,说道:“非常时期,小心谨慎乃是正道。将军切莫挂怀。某已经劝慰王忠,他只待将军应允了!”

卫烈闻言大喜,遂握住王冬的手说道:“得先生,乃是我等的福气。王忠将军弃暗投明,回归汉朝,乃是百姓之福,士兵之福呀!”

王忠带着麾下士兵暗自做好了殊死搏杀的准备,生怕王冬此去身遭不测。

等候多时,他心中不安越发强烈,骑在马上显得十分焦躁。

忽然一名士兵叫道:“将军,快看,来了!来了!”

什么?

他紧张的心跳得更加急促了,抬眼望去,却见远处那队兵马徐徐而来,唯独看不见王冬。

怎么?真的出事了?

他紧捏长枪,便欲引兵厮杀。

那名眼见得士兵再次叫道:“将军,那个好像是你家的大善人!”

王冬平日里常常做一些假仁假义的慈善活动,倒是在百姓中赢得了一个大善人的称号。只是他那些背地里的勾当,多数人不知道而已。

王忠再次观看,却见王冬与那卫烈等人并马齐驱而来。

两军相聚不过十余丈,卫烈停下了队伍。

王冬策马来到王忠面前,低声说道:“兄弟,还不过去见过卫将军。”

王忠看了看王冬,随即从马上下来,徒步来到卫烈马前,单膝跪倒:“王忠见过卫烈将军。”

卫烈哈哈一笑,跳下马来,伸手搀住王忠,言道:“将军肯弃暗投明,乃是我朝百姓之福,我军士兵之福呀!”

王忠一部所剩不过数百人,并入卫烈的军中不过一成而已。

然而也得这王忠投诚了,要不然,怕是山阳城中的粮食要隐埋到猴年马月,甚至到发霉长芽子了!

原来,张凌初到山阳之时,山阳城内曾发生多起丢粮事件。王忠便向张凌建议做个暗仓,把粮食藏在暗仓之中。虽然说这个暗仓就在粮仓下面,可是除了张凌和王忠二人并无第二个人知道如何进去。饶是你绝地三尺,也找不到进去的方法。

这不,卫烈带着兵马进入山阳之后,卫显一副愁容的坐在县衙后面的堂屋里。

“显弟,何事如此愁闷?”卫烈一看,好吗,你不去迎接我,自己坐在这里干什么呢?

猛然听见声音,卫显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啊!?大哥,你来了。”

看到卫烈进来,他急忙站起身了。

卫烈伸手在他肩膀拍了一下,说道:“没想到你小子的运气真好,这次算是哥哥我输了。”

“一时玩笑而已,大哥莫要在意。”卫显明显是想转移话题,接着说道:“都督遣我等来取山阳,其目的便是山阳城中的粮草。可是今日,我使全团上下将山阳县城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多少粮食呀!虽然找到那个粮仓了,可是里面没有多少粮食呀!”

卫烈一听,不由一愣,顺口说道:“欧!还有这种事?不知道王忠知不知道?”

王忠?难道是王冬所说的那个王忠?

卫显心中不由的一动。

卫烈看到卫显眉头舒开,遂说道:“你不是让那个商人王冬去劝说拦截我们的那副将王忠了吗?正好被我碰上了,你给他的信也交到我的手上了!好了,不要再闷着头瞎寻摸了!我们一起去问问王忠不就行了?”

来到县衙前厅,卫烈使人找来王冬、王忠二人。

不多时,二人进来。

王忠知道他们的目的,本着为自己谋个好的出身,不等卫烈、卫显询问,便开口说道:“二位将军唤某兄弟前来,怕是要问粮仓的事情吧?”

粮仓?

王冬赶忙问道:“兄弟,什么粮仓呀?”

王忠哈哈一笑,解释说道:“张凌初到之时,县中不是闹了几次粮仓粮食失窃之事?后来,我和张凌便把粮仓改了。明面上的粮仓内没有多少粮食,真正的粮食都在暗仓之中。那里还有我的亲卫兵马三百人把守呢!”

好吗!原来他还有如此后手呀!多亏了说服了他,不然,他半夜里带兵出来骚扰一下子,可有的受了!

卫烈、卫显二人赶忙握住他的手,说道:“真的太感谢将军了!”

王忠带着卫烈、卫显等人来到那个明仓的位置,打开仓门,走了进去。

仓库之中除了三五袋的粮食,便空图四壁,空空如也。

王忠走到仓库的左边,在一道石墙上面连拍了三下。

只见那山墙竟然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从两山墙的夹角处慢慢地移开了一个空间,在地下出现了一个向下的台阶。

下面竟然还有空间。

卫烈、卫显等人,甚至连王冬都被这精妙的机关所惊呆。

等到那面墙缓缓一开,露出一个两三丈宽的坑来,一道楼梯通往下面,看着大概有十余丈深。

王忠提着火把在前面引路,带着众人往下面走去。

弯曲的岔道形成了一个环形的迷宫,不时有些许士兵在拐弯处把守着。

行走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他们才来到一个比较宽阔的地方。

……

汉军袭击了山阳,这个消息在张凌被王冬射死之后,很快就被些许逃兵带到了兖州东郡的守卫大将曹休面前。

什么?山阳县城失守?张凌被杀?

真是所托非人呀!想那张凌昔日可是自己麾下的一员干将呀!怎么到那里不过三两年,怎的如此不堪呀,竟然被一个商人射死?

不过,张凌死了倒也算吧!可是山阳县作为自己三大粮仓之一的重要战略地,怎能说丢就丢呢?务必要夺回来,不然圣上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越想心中越是气愤,曹休猛然一拍桌子,高声叫道:“来人,传诸将厅堂议事!”

“诺!”一旁的近卫得令一声,下去传令。

东郡大小将军来到府衙前厅,偷偷的谈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一会儿,曹休带着两个儿子曹篡、曹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