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叶落长安 >

第73章

叶落长安-第73章

小说: 叶落长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眼盲不能视物。神情顿时锐利冷酷。
    
    李南瑾想:我要不要晕过去?暂且蒙混过关也好!
    
    皇帝缓慢开口:“都退下吧。李南瑾留下。”
    
    李南瑾十分不甘愿在这种场面出现。他点头不语镇定如常,望着鱼贯退出的诸同僚目光悲凉几乎悲戚大哭。
    
    殿门沉重阖闭。
    
    李元雍声音艰涩,说道:“皇祖父,我为何一直偏居府州,二十年来,呆在迁安王府?”
    
    皇帝听着他的声音,向他伸手。坦诚回答:“朕为你安全。宫中人多嘴杂,朕……精力有限,无力应对。”
    
    李元雍问:“是无力应对,还是不想见到我?”
    
    他问的太过尖锐,皇帝心中勃然生了怒气。他默默沉思片刻,说道:“是何人,与你说了什么话。”
    
    李元雍说道:“没有何人。只是,我看见了一些东西。那上面写着,我的父亲,根本不希望我的出生。”
    
    皇帝陡然大喝:“你闭嘴!”
    
    李元雍丝毫不退缩,他站在皇帝面前泪如雨下:“这卷轴上,明明白白写着,我李元雍的出生是个错误!”
    
    “李珃是谁?他与我父亲,为何同居崇文馆!”
    
    “我父亲写的他与李珃兄弟情深,又为何要杀了他?”
    
    “李珃,到底是不是被毒死的?”
    
    皇帝又惊又怒,这一连串诘责几乎揭起那尘封二十载的灰暗往事,那些他不愿想,也不愿再面对的失子之痛。
    
    皇帝气喘,他捂着胸口低低咳嗽几声。
    
    李南瑾冷汗淋漓面色苍白,他听闻过陈年往事,影影绰绰中夹杂了诸多的稗官野史。他鼻中一酸也掉了眼泪。
    
    那些早已远去的人,所经历的委屈、痛楚、离别,牺牲,为肃穆江山的繁华太平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斯人已逝,却又留下无尽悲痛,教活着的人受痛楚。皇帝自光烈帝死于非命便沉湎痛苦不理政事,一味求仙问道。而今温王执迷不悟亦要寻一个水落石出。真相到底如何,便是追究个水落石出,又有何用。
    
    李元雍泪水涟涟滴落大殿。
    
    他说:“陛下,为什么我今年才到宫中?”
    
    “陛下,巫蛊之祸是不是真的?我父亲到底怎么死的?他是不是真的与李珃同归于尽?”
    
    “如果李珃蒙冤身亡,为何不召韦三绝进宫对质?为何不彻查当年旧事,为何不还我父亲一个清白?”
    
    皇帝眼睛红肿靠住龙榻不住颤抖,大喝一声道:“你放肆!你莫要仗着朕纵容就要做出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情!李南瑾,诏韦三绝进殿,送温王回崇文馆闭门读书!礼仪伦常,你学到了狗肚子里了么!诏令狐詹进宫,朕要好好问问,他怎么教导的学生!”
    
    皇帝厉声高吼,传出殿外。诸官员均屏息颤栗。
    
    李元雍诧异问道:“礼义纲常,哪一句,写着有错不能改?”
    
    他步步紧逼:“陛下!你告诉我,我父亲,到底怎么死的!”
    
    “陛下,为什么你不回答我的问题!难道真的事有其因?”
    
    皇帝滔天大怒。
    
    他暴喝:“李南瑾!刑部大理寺如何处置这等犯上作乱的混账东西!给我将他关进大牢!你好——你好,你竟然敢来质问我!”
    
    此时有北殿军奉诏入宫,团团围住温王。
    
    李南瑾站在皇帝身侧不知所措。
    
    他静静看着李元雍与皇帝对峙。眼光神色倔强泪水迷蒙。
    
    他想起昔日见到的肃王亦是年少青涩,神色同样倔强。
    
    李元雍泣道:“李南瑾在此,请皇祖父下令,与我权杖,我要查一个清楚!我要明白,为何我的父亲,他根本就不想要我!”
    
    皇帝将手边药碗狠狠拂到一侧,瓷器玉器乒乒乓乓跌落金砖地面声音刺耳。温王逼问勾起他心头伤痛旧事,那个他只要一想,就会痛彻肺腑的孩子。
    
    他的孩子,终究不会再复生。所有的寄托与错觉,都在李元雍冷硬的逼问中,如一把锋利巨刀当面劈断所有的幻觉假想。
    
    李元雍不惊不惧固执的看着皇帝。
    
    他与他无声地相望。皇帝看不见他的表情,却听得到他嗓音哽咽哀哀哭泣。
    
    皇帝颓然瘫倒榻上,声音苍老痛楚:“孩子,你过来。”
    
    李元雍走到榻侧,跪下身来。
    
    皇帝握住他冰冷手指。
    
    皇帝说道:“孩子,你的父亲,就是在这座宫殿出生。”
    
    “如果我仔细听,还能听见他在珠帘后脚步轻响,听他喊父皇,看他跟诸臣僚说起抱负志气,还能看见盂兰盆节,他站在昆明池边为朕祈福的样子。”
    
    皇帝眼中浊泪缓缓流下。说道:“孩子。你失去了父亲,朕失去了儿子。只是你却不知道,你终有一天会长大,前程灿烂辉煌,坐掌河山,权拥天下。你生命中还会有许多的人,教你学会生老病死。而朕已经没有明天,朕活在世上便受一日的凌迟割裂之苦。却再也逃脱不出丧子之痛。”
    
    皇帝眼神空洞,慢慢环顾冰冷奢华的寝殿。他轻声道:“孩子。你的父亲已经去世。难道你还要打扰他的英灵,令他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吗?”
    
    李元雍伏在皇帝榻上,恸哭失声。
    
    李南瑾官袖微挥,与禁卫军静默退出殿外。殿门关闭,将皇帝与温王身影关在了空旷华贵的殿堂之中。
    
    榻侧有一卷卷轴。良久,皇帝慢慢伸手,将卷轴握在手中。
    
    似乎还有自己心爱之子的气息温度。
    
    他老态龙钟的坐在麟德殿的冰冷龙榻上,缓缓摩挲着玉石帛绸。
    
    皇帝打开卷轴。干枯手指拂过李愬恭字迹,喃喃道:“我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啊。”


第九十一章 心潮

    崔灵襄摊开手掌。他手掌洁白细腻,手指修长似极养尊处优的翰林学子。
    
    刑罚决断,生死谳狱,就出自这样素手持书卷的书生一般的手。
    
    崔灵襄说道:“不如今晚,我与你做个了断。”
    
    他的手心,躺着一把钥匙。
    
    鱼之乐不敢置信,愕然抬头看着他。
    
    崔灵襄眼神悲悯温雅,面色清俊从容,一如昔日初见。
    
    那天他与他道别,他也曾有这般温柔缠绵的眼神,如千万盏彩灯飘满玉带河,光芒深邃随着水波流淌。
    
    温暖的令人心醉。
    
    那时他在他身后轻轻一笑。举止温润,眼神清冷。行动之间雅致风流。
    
    他念诗给他听。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言辞轻薄。
    
    他握着他的手掌。手指相碰有如火灼,瞬间将他烧成灰烬,偏偏还剩一颗心,在烈火中剧烈的跳动。
    
    他与他对饮三杯。
    
    朱紫官袍映衬身姿瘦削,他眉眼清亮,嘴唇弧度弯如恬静的新月。微微一笑就像是漫天银河倾泻下来,天地灿亮如银。
    
    他与他夜游长安,他送他无数珍稀玩物。只为博他一笑。
    
    他邀约他前往北疆,春天放牧,秋天酿酒。
    
    他吻过他。温柔滋味销魂夺魄。
    
    他引他为知己。
    
    而他与他对弈,换了白棋让他先行。
    
    大雪纷飞他单人独骑,沉默等他出游。
    
    他为他端过樱桃龢饹酥。
    
    清晨阳光暖中含凉,斜斜洒满庭院。他揣着不轨之心掩到近前,而他目光清冷眼神蕴含无边锋芒。
    
    他就这样定定看着他。
    
    觥筹交错之外,灯火阑珊暗处,崔灵襄静静站在夜色中看着欢腾筵席众人笑语。
    
    他似是一道影子融入夜色,偏偏冷清寂寥比夜色还要冷上三分。
    
    他话语铿锵三个字,替他揽下波谲云诡变幻惊险。
    
    他在含元殿外长身一跪,力扛韦三绝权势与李元雍怒火,救他回刑部。
    
    他出身世家,清河望族。他性情冷硬见惯豪奢铺张。而贴身藏着小小一枚青鱼玉坠,是他所赠。
    
    他半真半假说过无数情话,而他一意孤行,口中说着提前与他做一个了断。却是要抗下雷霆罪行,要放他回归北疆。
    
    他轻易许诺,而他重于践行。
    
    他要干犯天下之大不韪,放他这个劫持死囚的钦犯余孽、窜谋突厥异族的罪人逃走。
    
    他……终于将他拉下了神坛。
    
    鱼之乐呆呆看他手中钥匙,无数前尘往事涌入心头。他摇着头踉踉跄跄向后退却,口不能言铁链哗啦作响,绝望看着眼神幽暗的崔灵襄,泪水成河却说不出一句话。
    
    鱼之乐,你都做了些什么。
    
    崔灵襄将钥匙扣紧掌心,静默了一会,说道:“当日,为何是你来到京城?”
    
    鱼之乐不防他有此问,抽噎一会,方能回答:“是我目无法纪。做了……惹怒灵州刺史的事情。大将军怕他报复与我,这才将我赶到长安,暂避风头。”
    
    崔灵襄说道:“你坐过来一些。”
    
    鱼之乐踌躇不敢近身。
    
    崔灵襄纡尊降贵,将一袭蹀躞羊脂带环绕过他的腰际,轻轻扣上暗扣。
    
    崔灵襄道:“这里,是你的软剑。”
    
    他环住鱼之乐腰际片刻,遽然放手。
    
    崔灵襄平和道:“此去千山万水迢迢,各自珍重罢。”
    
    鱼之乐泪水潸然。模糊不能视物。说道:“给我笔墨,我要招供。我错了。你不要这样。”
    
    崔灵襄悲悯看他,说道:“事已至此,无需难过。本官能考虑到这一步,自然可全力保你安然脱身。”
    
    鱼之乐惶然摇头后悔愧疚之情溢满心头。
    
    他此时方才知晓什么叫悔不当初。他声音低沉脸色暗淡,沉默了很长时间,道:“我不能再多做孽。到今日,把该还得就都还了。事情总要有个了结,我做了……我罪责难逃,再说了人迟早都得死。我是这个命,我就必须当得起这个命,也一定要认命。”
    
    崔灵襄手掌缩回繁缛衣袖,五指扣紧掌心。他淡然一笑:“命么?不错,人一定要认命。”
    
    他眼神清澈直直盯视鱼之乐,语气冷厉:“若真是认了命,那这囚牢四壁,悬挂着的诗,是为谁而写?又是什么意思?你在等谁的消息?亦或者,你是不是心存希冀,期盼能够活着看到温王登基,再引刀称快,全了你的拳拳深情?”
    
    鱼之乐如遭五雷轰击不敢抬头。他自入刑部囚牢便有狱卒日日端着笔墨,等着他写下滔天罪行背后指使。
    
    三尺长宣纸挂满囚室。篆楷行草,王章法素,勾画相连宛若一线。俱是词句酣畅写了一首诗: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鱼之乐张口结舌不能言语。
    
    崔灵襄问:“鱼之乐,本官宁可不顾律令,矫视法律,要成全你一条生路。而你宁肯将性命成全他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