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君临天下 >

第113章

君临天下-第113章

小说: 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刚一说完,五皇子萧如鹰立马毫不客气地便指了出来。

“好叫五弟得知,那刘傅自知罪责深重,当晚便乘人不备,自尽谢罪了,孤因着王溟遇刺一事乱了心神,未能加派人手严防此事,确是有疏失之过也,好在其临死前留下遗笔,已招认了所有之罪责,其遗书在此,尔等若是不信,自可前来一观。”面对着萧如鹰的指控,萧如海脸上露出一副内疚的样子,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折子,很是沉痛地解说道。

萧如海此言一出,满殿哗然一片,一众朝臣们皆因太子的心狠手辣以及不顾廉耻的举措大起反感之心,任是谁都知道萧如海这是杀人灭口,可如今人既已死,再说啥都没用了,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再要追究下去,也难办到了,眼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逼宫大戏就将这么草草地收场之际,一向沉稳的萧如涛终于再也沉不住气了,大步走到殿中,对着萧如海一躬身,行了个礼道:“太子殿下请了,愚兄有一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如海先前虽已力驳几位兄弟的指责,可却丝毫不敢得意忘形,只因着萧如涛这个其最忌惮之人尚未正式出手,此时见萧如涛也已站了出来,心中自是有些子慌乱,可在这等当口上,也容不得萧如海所有避让,也只能强装笑脸地点了下头道:“二哥有何疑问但讲无妨,孤若是能答,自是不会推辞,好歹要让二哥满意了方好。”

“若如此,那就请恕愚兄放肆了。”萧如涛沉稳地点了下头道:“太子殿下言及那刘傅已死,乃是自尽,可是如此?”

“不错,确是如此,二哥若是不信,大可让仵作前去验明了真身,便可知孤并不曾说谎。”萧如海看不透萧如涛此问的用心何在,不过他却并不怎么担心此事会露出破绽来——早在一得知王溟遇刺之后,萧如海便接受了方敏武的建议,并没有急着去五城巡防司捞人,而是逼迫刘傅写下认罪书,并勒令其自尽谢罪,从根子上掐断了此案进一步追踪的线索,此举虽说难堵众人之口,可没了具体的证据,任是谁也无法将罪名坐实到他萧如海的头上,除非是萧无畏那个浑小子将双方的金钱交易捅破,否则的话,事情也就只能到此为此。

一听萧如海如此说法,萧如涛笑了,尽管只是微笑,可那笑容却颇为意味深长,淡淡地接了一句道:“验倒不必验了,愚兄相信此人已死,只是愚兄却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要派人给刘傅的家人送去十万两的银子,此事该当作何解释?”

“这”萧如海一听此言,心中大慌之下,额头上的汗水立马就狂涌了出来——那十万两正是买命之钱,当初萧如海为了不露出破绽,不敢下令杀人,而是逼令刘傅自尽,为了能让其自愿认罪,同意了刘傅抚恤家人的要求,拿出十万两银子给了刘傅的婆娘,换取了信物,这才算是让刘傅甘心顶了罪,自以为此事极端机密,哪料到竟然会被萧如涛当庭揭破,有心出言否认,可又不敢,毕竟萧如涛敢当庭指认,必是已有了足够的证据,胡乱否认的话,只能令自己陷入不可逆转的被动,可真要是出言承认此事的话,一样陷入无力自辩的困境,左右为难之下,心已彻底慌了起来,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好了。

“二殿下,老朽对此事倒是知道一些,就容老朽来答好了。”就在萧如海语塞之际,方敏武飞快地从旁闪了出来,接口道:“刘傅其人乃是弘玄八年进士出身,卜一入宦海便是在东宫任文书郎,曾侍奉太子有年,后虽调入太仆寺,可毕竟算是太子旧属,此番畏罪自尽,实属咎由自取,然其家中尚有孤儿寡母,太子念及旧情,给予金银,让其度日,实是出自仁慈之心,老朽原本也不赞同,曾力劝殿下收回成命,不可留人话柄,只是太子仁孝,不忍因其罪而忘旧情,这才有了送银之事。”

方敏武此言说得倒是娓娓动听,可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又有谁能信此谎言,这可是十万两巨款,哪能说送便送的,别说啥子旧情了,就是旧情人都没那个可能性,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罢了,偏生就方敏武脸皮厚,把谎话说得跟真的似地,连脸皮都不带红上一下的,一众皇子自是不肯就此罢休,各自乱哄哄地接着闹腾开了,直言方敏武胡扯八道,可方敏武面不改色心不跳,任凭一众皇子如何攻击,也绝不改口,诸皇子手下众臣见状,自也纷纷跟上,对此言大加批驳,而太子一系的官员自也不甘示弱,双方大吵成了一团,一时间朝堂里火药味再次浓烈了起来。

笨,实在是笨!这哥几个看起来精明过人,其实全是一群蠢蛋,闹了半天也没闹到点子上,蠢,真是太蠢了!萧无畏在一旁冷眼看着热闹,心里头对于几位皇子的能耐大为失望,在他看来一众皇子之所为可谓是愚蠢至极——既然要扳倒太子,那就该打蛇打七寸,最关键的人物不是太子,而该是陈明远那个蠢货,只要揪住马政弊案不放,先拿下陈明远,再从陈明远身上取得突破,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而要办到此事其实并不难,那就是请求三司会审此案,彻底将整个太仆寺翻将过来,不愁太子不落马,可惜一众皇子太过心切了些,只想着逼宫,却没揪住核心问题,这么一闹的结果只能是让弘玄帝和上一番稀泥罢了,压根儿就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够了!”萧无畏料得没错,就在众臣乱哄哄地相互攻讦之际,始终默默听着的弘玄帝突然发飙了,猛地一拍龙桌,愤然而起,怒视着哄闹着的群臣们,立时惊得一众大臣们全都跪倒在地,再无一人敢出一言。

“朕还没死呢,尔等便急着闹家务,是嫌朕活得太久了么,嗯?”弘玄帝冷冷地扫视了诸皇子一番,咬着牙,寒着声怒斥道。

“父皇息怒,儿臣等不敢。”一众皇子们见弘玄帝此言不善,皆有些子慌了神,全都忙不迭地磕起了头来,连道不敢。

“不敢,哼,好个不敢,朕看尔等是很敢的么,哼!”弘玄帝大怒之下,一拂大袖子,大步转入了后殿去了。

“退朝!”侍候在弘玄帝身边的高大成见状,忙宣了一嗓子,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

弘玄帝这么一走,逼宫的戏码自是再也无以为继,一场轰轰烈烈的朝议也就此不了了之了,无论是太子还是诸皇子都没能落得好去,真算下来,也就只有萧无畏这厮算是赚了个盆满钵溢,不过么,朝议虽了,事情却不可能就此而结,后续的走向会是如何却尚难预料

第一百三十二章杀机凛然

一场逼宫风暴虽因着弘玄帝的发飙嘎然而止了,然则事情却并没有就此了结,恰恰相反,随着朝议的结束,朝中所发生的事情迅即在民间传扬开来,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谣言四起,议论纷纷间,太子的名声立马臭了大街,群情汹汹之下,换储的呼声愈发高涨了起来,来京准备参加明春大比的学子们更是纷纷串联,打算效仿前汉,也来个“公车上书”,誓要赶无德之太子下台,一时间京师暗潮涌动,形势岌岌可危。

外头咋闹腾萧无畏都懒得去理会,左右火他已经放过了,该如何灭火却不关他的事,那是弘玄帝的活计,至于朝堂会不会就此塌了下来,萧无畏也没心思去管,那也该是弘玄帝去操心,这会儿萧无畏自个儿还正忙着呢,哪有那个闲工夫去理旁的事物,当然了,能让萧无畏甘心情愿去折腾的,也就只有一件事,那便是马牌的公开招标——别看京师里闹腾得欢快,可那都是中下层的人物在折腾,真正的权贵豪门则压根儿就没参与到其中,叶、裴、杜三大世家全都对此保持沉默,至于太师林国栋等朝中极贵之辈,也都安静异常,这些豪门眼睛里可全都盯在了萧无畏身上,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六块马牌的发放,要知道这可是垄断经营啊,除了六大马场之外,再无旁的竞争对手,而马这玩意儿在中原可是紧俏到极点的商品,只要能搞到一块马牌,绝对是稳赚不赔,不说自己经营了,便是转手一卖,那利润之高,想想都令人流口水,于是乎,所有人等全都变着法子找萧无畏套起了近乎,就指望着能从中整下一块来,那等汹涌而来的架势闹得萧无畏连喘口气都不可得。

马牌的发放可是萧无畏步入宦海生涯的第一步,他自是不想将事情给搞砸了,这里头的利害牵扯太巨,压力自然是不小的,不说别的,光是每日里前来说项的访客便令萧无畏烦不胜烦,不过么,对于萧无畏来说,到也算是件好事,至少人头熟了些,不至于像刚入朝那会儿,两眼一摸黑,满朝文武中拢共也没认识几个人,这回大量的访客前来套近乎之下,倒令萧无畏结识了不少的朝臣,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就这么痛并快乐着地忙乎开了,当然了,萧无畏无论是对谁都不曾给过明确的承诺,最多答应酌情考虑,至于究竟是怎个酌情法,那就只有萧无畏自个儿清楚了的。

若是可能,萧无畏其实很想将这六块马牌全都自己吃了下来,可惜他不能,别说紧盯着马牌这块肥肉的权贵们不答应,便是弘玄帝那头也绝不会允许,这里头的利益不光是金钱那么简单,这可是关系到朝廷骑军能否建军的关键之所在,弘玄帝就算再糊涂,也不可能让此等关系到军队的要务全盘被萧无畏所垄断,很显然,这等犯忌讳的事儿萧无畏自是不会去做,再说了,萧无畏还指望着通过马牌发放一事搞些钱来作为整顿马政之用呢,自是不会去做杀鸡取卵的事儿——弘玄帝是曾当庭答应了每年拨五百万两银子作为重整马政的经费,然则能不能兑现得了,那只有天才晓得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萧无畏还没见着那传说中的银两究竟何在,与其坐等弘玄帝发善心,倒不如自己动手来个丰衣足食的好,而马牌的发放,就是萧无畏搞钱的第一步。

既然决定要通过马牌发放来整钱,萧无畏自是不怕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实际上,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富商前来投标,萧无畏趁着朝野目光大多聚焦在逼宫案的机会,以马政署的名义行文各州,公开马牌招标之信息,列明了入围的条件以及招投标的程序,将投标的时间安排在了年底,为的便是吸引更多的各地富商前来参与。

就这么着,忙碌复忙碌,接连数日的连轴转下来,忙晕了头的萧无畏总算是将能办的事儿大体上办得差不多了,又到了该上早朝的时候了,可没想到宫里却传出了消息,说是弘玄帝病了,早朝取消,得,不用上朝了,那倒也省事,左右能处理的公务都处理得差不多了,萧无畏也偷了回闲,懒得去马政署那头坐板凳,刚琢磨着该去哪好生疏散下筋骨之际,一连串的消息却突兀地接踵而至了——先是太子发出罪己书,自承在刘傅一案中,有逾越之嫌,又有看管不严之过,自请处分云云,接着便是弘玄帝下诏,责太子罚俸一年,谢罪太庙,并下诏大封诸子为王,其中大皇子萧如峰为楚王,二皇子萧如涛为齐王,四皇子萧如义为蜀王,五皇子萧如鹰为吴王,六皇子萧如浩为宁王,诸王皆不就藩,准开府建牙,皆入内阁参赞军机,与此同时,宣布大赦天下,又下诏言及明年大比取士名额由原定的百人扩大为三百,一连串的诏书一出,各有所得之下,满城欢声一片,诸皇子们不闹了,都紧赶着设宴庆祝,学子们也不串联了,庆幸来年的大比取士名额的增加之余,一个个全都忙着备考去了,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